-
呂君昌專訪:此次化石新發現解決了翼龍性別鑑定之謎
然而,科學界一直沒能找到判斷翼龍性別的直接證據,所有的結論亦只是推想。 現在這個100多年以來科學界懸而未決的難題,終於被攻克了。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呂君昌博士主持,浙江自然博物館和英國雷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最近發現了與蛋保存在一起的雌性翼龍化石。
-
史前爬行動物再添成員 英科學家發現翼龍新物種
科技日報訊 (記者聶翠蓉)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0日報導,英國古生物學家在《地質學家學會會刊》發表論文稱,他們從收藏在劍橋塞格威克博物館和布萊頓布思博物館的化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該項目的主要作者、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博士生羅伊·史密斯研究這些化石主要是為了尋找鯊魚刺,結果發現與魚翅刺類似的無齒翼龍的顎片,但許多細微差異仍可以將它們區分開來。 史密斯表示,新種翼龍顎片與魚翅刺最大的區別是,新翼龍顎片表皮有著與神經緊密聯繫的小洞,這些小洞有助於翼龍捕捉食物,而魚翅刺沒有這些特徵。
-
發現恐龍新物種!科學家首次在非洲發現翼龍化石,翼展長達4米
隨著英國古生物學家發掘出一種會飛的翼龍新物種,恐龍的發現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這種有翼恐龍是自2月以來發現的第四種恐龍,也是在非洲土地上發現的第一種。翼龍是不太為人所知的恐龍的近親,其特徵是它們的飛行能力。據樸茨茅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稱,翼龍化石通常在歐洲、中國和巴西被發現。
-
英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
英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1-20 09:09:18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0日報導,英國古生物學家在《地質學家學會會刊》發表論文稱,他們從收藏在劍橋塞格威克博物館和布萊頓布思博物館的化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
-
恐龍時代的天空霸主——翼龍,為何這些種類的翼龍長相如此奇特?
而且根據分析冠骨應該附有一層薄膜,這樣夜翼龍頭頂就應該是有一個巨大的類似於船帆的頭冠,這麼大的頭冠飛起來方便嗎?所以有人質疑到可能並不存在什麼薄膜,就是只有冠骨。但是還是很多科學家認為上面是附有薄膜的,因為這層薄膜非常的輕薄,不但飛起來沒有什麼阻力,而且而幫助夜翼龍在飛行和捕食中更加準確地確定目標。起到了航帆的作用。
-
科學家發現新品種翼龍 可能像現代鷸類一樣進食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在電影《侏羅紀世界》中,翼龍可以輕易地捕捉並吃掉人類大小的獵物。然而,一種新發現的史前飛行爬行動物的物種在當時可能不會構成太大的威脅,因為研究人員認為其更像現代的鷸類一樣進食。
-
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小的樹棲翼龍
翼龍和恐龍幾乎同時在地球上出現,在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絕滅事件中,又一起永遠地消失了,科學家們只能通過化石的發現來逐漸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2月12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刊》(PNAS)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員和巴西科學院的兩位科學家凱爾勒、坎普斯博士合作研究的論文,報導了發現於我國著名的熱河生物群的一新的翼龍化石。
-
加拿大發現「北風冷龍」:化石被埋沒幾十年,曾被認為是常見翼龍
加拿大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翼龍,他們給這種本國特產的大傢伙起名為Cryodrakon boreas,意為「北風冰冷翼龍」,中文簡稱就是「北風冷龍」。北風冷龍的化石早在幾十年前就被找到了,但一直以來,它被認為屬於另一個北美翼龍種群: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之一。但近年來新發現的化石啟發了科學家,他們認為這些化石代表了一種新的物種,也是加拿大發現的第一種巨型翼龍物種。
-
新發現的澳大利亞翼龍可能是現存的最後一種翼龍
新發現的澳大利亞翼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陸地標本,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被稱為anhanguerians的一群翼手龍的最後倖存者之一。雖然翼龍經常被誤認為是恐龍的一種,儘管它們與恐龍及其有羽毛的現存親戚的關係比鱷魚等爬行動物更近但它們實際上是會飛的爬行動物。
-
兇猛的巨大翼龍竟然以恐龍為食
1991年,古生物學家認為一些化石屬於獸腳類恐龍,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化石材料被發現,古生物學家最終確定化石來自一種巨大的翼龍類。圖註:哈特茲哥翼龍和幾種大型翼龍的對比,圖片來自論文圖註:哈特茲哥翼龍的巨大腦袋比食肉恐大得多,圖片來自網絡 巨大的哈特茲哥翼龍的腦袋足有3米長,這要比身高最高的人類還要長得多,也超過了目前發現的任何一種恐龍的腦袋。哈特茲哥翼的腦袋前面尖後面高,腦袋最寬的部分有0.5米。
-
科學家們發現了最古老的翼龍也許是地球上第一個飛行的脊椎動物
在猶他州東北部塵土飛揚的土壤之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有2億年歷史的翼龍的化石殘骸。無論是恐龍還是鳥類,這些都是第一批擁有自己飛行骨幹的生物。新發現的物種名為Caelestiventus hanseni,拉丁語為「天風」,具有1.5米和112顆牙齒的可觀翼展,包括在鼻子附近伸出的尖牙狀尖刺。與該標本的大小相比,大多數早期的翼龍都是侏儒。有趣的是,下顎的配置表明該生物有一個像鵜鶘一樣的小袋,它可能會撈起魚和小型陸地獵物,如爬行動物。
-
鳥類歷史將被改寫,內蒙古發現翼龍化石,翼龍是恐龍還是鳥?
就在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羽毛,這羽毛將顛覆了人類的認知,鳥類的歷史將被改寫。其實這樣的事並沒什麼好奇怪的,人類是地球後來者,很多生物的存在都比人類來的長久,因此,想要全面了解地球是一個非浩大的工程,有的新發現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並不奇怪的事情,世界上存在顛覆人類認知的事情還少嗎?
-
美國士兵曾與巨大生物合照,疑似是「翼龍」!
翼龍出現了? 當時美國的情況還是非常混亂的,許多士兵也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就在這個過程中有士兵在森林巡邏的時候,發現上空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不明生物,為了保證士兵的安全,他們便開始瞄準這個不明生物。當這個不明生物被擊落後,士兵們趕緊跑上前去觀看,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這個不明生物就像是一隻巨大的鳥類,僅僅是一雙翅膀就有16米長。
-
遼寧西部發現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小的翼龍(組圖)
日前,一種翼展只有25釐米的新翼龍化石在遼寧省西部被發現。科學家稱,與那些翼展達10多米、相當於一架戰鬥機的翼龍相比,新發現的這種翼龍小巧如燕,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翼龍。(新華社發) 新華網瀋陽2月12日電(記者魏運亨)一種翼展只有25釐米的新翼龍化石在遼寧省西部被發現。科學家稱,與那些翼展達10多米、相當於一架戰鬥機的翼龍相比,新發現的這種翼龍小巧如燕,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翼龍。
-
...國產翼龍-2無人機、酶、無膜棉品種選育、新冠病毒、滄龍新物種
「火星衝日」、國產翼龍-2無人機、酶、無膜棉品種選育、新冠病毒、滄龍新物種 2020-10-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又命名了十種新恐龍-科學家,恐龍,品種,新,考古 ——快科技...
事實上,它的鼻子比相同體型恐龍物種長35%,儘管它的模樣有些滑稽,但科學家認為它的移動速度非常快,能夠快速悄然接近獵物。歐洲碳裝甲恐龍在西班牙礦井中發現一種新物種恐龍的兩塊骨骼,起初,科學家認為這是甲龍亞目恐龍,但通過細緻研究發現許多差異。
-
美科學家發現兩種恐龍新物種化石
新華網華盛頓9月22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科學家22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猶他州沙漠中發現了兩種與三角龍相近的恐龍新物種的化石。 猶他角龍鼻子上長有一個大角,眼旁的角向兩邊而不是向上長,體長在5.5米至6.7米之間,身高約1.8米,體重3噸到4噸。 科斯莫角龍面部特徵與猶他角龍相似,但頭部長有10個角,其體長約為4.6米,重約2.5噸。二者頭上的角的長度均在15釐米至30釐米之間。
-
加拿大發現世界第一隻「北風冷龍」,風神翼龍地位受到挑戰
擁有飛翔能力,是地球上所有物種的最高夢想之一。而第一個實現這種能力的生物,就是恐龍時代的翼龍。翼龍不但是迄今為止第一個擁有飛翔能力的物種,它還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最大的飛行動物,風神翼龍的翼展可以達到10-15米,體重250千克左右,站起來的身高超過6米。
-
科學網—發現新翼龍盤古翼龍
劉氏盤古翼龍的生活情境復原圖(趙闖繪製) 本報訊(記者唐鳳)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呂君昌與中國北票翼龍博物館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在遼寧省凌源市四合當鎮九佛堂組發現一種新翼龍化石——劉氏盤古翼龍。
-
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中國十大恐龍化石排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介紹,十餘年間,科考隊考察面積達2000多平方千米,翼龍面積約幾十平方千米,一平方米差不多存在一個翼龍個體。 翼龍3D還原圖。繪畫:趙闖;科學指導:汪筱林新疆發現翼龍化石研究價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