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沒有超過愛因斯坦,或者和愛因斯坦差不多的科學家?

2020-12-03 懷疑探索者

先說答案:別說是中國,就是放眼全球,也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可以接近或者齊平愛因斯坦,更不用說是「超越」愛因斯坦了。

當然,民科們例外。民科屬於「超科學」團體,他們每一個的實力都遠遠超越了愛因斯坦。按照一位叫做「永動機特斯拉」的民科的說法,他在三歲的時候就推翻了相對論,五歲發明了永動機,六歲發明了反重力飛碟,八歲發現太陽上有山丘湖泊小鳥。我覺得,民科應該不是地球上的種類。

只要還算是地球人,大抵是比不上愛因斯坦的。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創造出天才的相對論,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依照我的看法,偶然性的要素還要重一點。假設沒有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也會在20世紀出現,但是廣義相對論的出現,很可能要拖後5個世紀以上。愛因斯坦以他一個人的力量,就獨立完成了對相對論大廈的構建。而相對論系統地發表之後,立即顛覆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絕對時空觀念,讓我們認識到宇宙時空的相對性。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不僅會因大質量物體的存在而彎曲,大質量物體的旋轉還會拖動周圍時空結構發生扭曲。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宇宙學模型裡面,具有質量的天體能扭曲空間,使周圍的物體都沿著這個被彎曲的空間運動,包括電磁波在內。即使在相對論誕生100多年之後,這套理論的預言還在不斷地被現代實驗所證實。

在愛因斯坦活著的時候,當時的知識界就認為,愛因斯坦單槍匹馬擊敗了整個哲學界。古今往來,哲學門派龐雜無比,哲學家多如繁星,都不曾有過相對論這樣顛覆性的知識體系。請問,世界上又有哪個科學家可以做到一個人就擊敗整個哲學界?

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不久,遭遇了哲學界的嘲諷。當時世界上頭號大哲學家是柏格森,他對相對論嗤之以鼻。此君在那個時代被稱之為「哲學皇帝」,輿論界普遍認為柏格森是知識世界第一,思辨世界第一,智慧世界第一。由於柏格森多次在公開場合嘲笑愛因斯坦和他的科學理論,怒火中燒的愛因斯坦向柏格森發起了賭局挑戰。結果證明,愛因斯坦贏了,柏格森慘敗。這一場大論戰之後,知識界普遍達成了共識,哲學已經跟不上日新月異發展的科學了。

柏格森

愛因斯坦不僅創建了相對論體系,刷新了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而且對量子力學也有貢獻。可以說,能夠比肩他,甚至於可以緊跟他身後的科學家也是寥寥無幾。在一些科學家的排名榜單裡面,牛頓經常排在愛因斯坦之前,這是因為牛頓是現代科學體系的奠基人,資格太老,而且牛頓還提出了微積分,即使在數學史上也足以列入「四大」。牛頓的光芒太耀眼了,可謂是「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

在我們國家這裡,迄今為止還不曾出現過比肩愛因斯坦的科學家。即使是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先生也比楊振寧要稍遜一籌。楊振寧先生對物理學最大的貢獻,不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而是楊-米爾斯場方程,這個方程是基於SU(N)組的一類量規理論,被認為是量子場論核心標準模型的基礎,「完成了統一四大力75%的工作」。不過,楊-米爾斯場方程還是比較粗糙的,需要後人打很多補丁,才能正常的使用。

楊振寧

即使是科學家之間的排名,他與愛因斯坦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學術界主流的觀點認為,楊振寧在人類物理學史上的排名在第15-18名之間。而且從嚴格意義上說,楊振寧未必就是當世科學家妥妥的第一,最起碼還有一個美國的溫伯格的成就與楊振寧並駕齊驅。溫伯格的主要貢獻是在1973年驗證了電弱統一理論。他這一理論文章是到2010年為止,粒子物理學中引用率最高的論文。我們很難說楊振寧就一定比溫伯格更牛,只能說二人堪為科學星空閃耀的雙星。

溫伯格

而愛因斯坦一直被認為比肩牛頓,長期列名科學家排行榜第二。我個人甚至認為再過一個世紀,愛因斯坦的排名將會超越牛頓,名列第一。

就對世界的影響力而言,愛因斯坦的名氣也極大,能夠和他一個層次的,自古以來也屈指可數。也就力學老祖牛頓、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與他旗鼓相當。連阿基米德、麥克斯韋、伽利略都比他遜色一點。

美國《時代》周刊曾經排了個「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絕大多數是政治家和宗教家,科學家裡面有四個人位列前10名。他們分別是:第2位的牛頓,第6位的蔡倫,第8位的古騰堡,第10位的愛因斯坦。

蔡倫

但是,蔡倫只能說是技術家,主要貢獻在於技術改造,他並非科學家。我們的教科書裡面,凡是涉及到理科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外國人的名字。可見中國古代對科學的貢獻與西方比不大。原因很多,有文化上的(道家、儒學、天人合一思想),也有制度上的(科舉制)。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珍惜自己的科學家,培植適宜科學家生存和發展的土壤,爭取在未來對全世界做出科學上的貢獻。


作者:懷疑探索者

相關焦點

  • 我國有沒有超過愛因斯坦,或者和愛因斯坦差不多的科學家?
    先說答案:別說是中國,就是放眼全球,也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可以接近或者齊平愛因斯坦,更不用說是「超越」愛因斯坦了。當然,民科們例外。民科屬於「超科學」團體,他們每一個的實力都遠遠超越了愛因斯坦。假設沒有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也會在20世紀出現,但是廣義相對論的出現,很可能要拖後5個世紀以上。愛因斯坦以他一個人的力量,就獨立完成了對相對論大廈的構建。而相對論系統地發表之後,立即顛覆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絕對時空觀念,讓我們認識到宇宙時空的相對性。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不僅會因大質量物體的存在而彎曲,大質量物體的旋轉還會拖動周圍時空結構發生扭曲。
  • 我國有沒有科學家,成就超過愛因斯坦,或者和他相提並論?
    文/濤聲依舊我國有沒有科學家,成就超過愛因斯坦,或者和他相提並論?人類科學發展至今,湧現出了很多的偉大科學家,然而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大多都是外國的,很少有中國的科學家能夠出現,迄今為止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非常至少,但是隨著這些年來中國科學的不斷突破,我們中國科學家的身影也在不斷出現在世界舞臺上。
  • 在我國有和愛因斯坦比肩的物理學家嗎?
    愛因斯坦經典的爆炸頭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同樣意義深遠,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在我國並沒有比肩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牛頓和其不相上下,伽利略、麥克斯韋等都要排在他們的後邊。
  • 為什麼如今沒有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了?
    其實現在不缺乏像牛頓以及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不為人所知,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故事性不強。科學家的故事提到近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你會想到誰?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霍金,或者是楊振寧,但是提到霍金或者楊振寧時,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有哪些成果,反而是非常熟悉他們的故事。
  • 為什麼如今沒有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了?
    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霍金,或者是楊振寧,但是提到霍金或者楊振寧時,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有哪些成果,反而是非常熟悉他們的故事。比如:身殘志堅的霍金,以及楊振寧的情史。之所以霍金和楊振寧的知名度高,而當代其他的科學家知名度較低,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故事更具有傳播力。傳播故事是人類的天性,牛頓和愛因斯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氣,和他們的故事有關。
  •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後代沒有繼承愛因斯坦的智商?
    愛因斯坦極其聰明,這一點毋庸置疑,曾有數據顯示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60,而普通人大約在100左右,其中的差距簡直是指數級。我們知道,聰明的人,他的後代一般都會繼承他的睿智,哪怕不是全部,也會有一部分,但是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後代沒有繼承愛因斯坦的智商?
  • 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太直接
    文/行走天涯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有點殘酷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很多為偉大的科學家。比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等,這些科學家幾乎都是世界皆知的。還有一些科學家可能在史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追崇者也是無數的,比如說尼古拉斯特斯拉。這些科學家都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比如說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質量守恆定律等等。愛因斯坦對於後世人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哪怕愛因斯坦已經離開人世多年。
  • 身為科學界的牛人,牛頓和愛因斯坦都來自外國,那我國的牛人是誰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身為科學界的牛人,牛頓和愛因斯坦都來自外國,那我國的牛人是誰? 說到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的時候,很多人往往只會想到牛頓和愛因斯坦。
  • 科學家愛因斯坦 · 小提琴
    大科學家和大偵探都和音樂有著不解之緣,比如愛拉小提琴但技術實在欠佳的福爾摩斯,還有我們下面將要講到的能擔任第一小提琴手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
  • 牛頓和愛因斯坦為什麼提出了方程,卻沒有發現「黑洞」
    首先,黑洞的存在其實很早以前就有科學家提出過假設。而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曾有機會發現黑洞,但是卻最終遺憾錯過。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有沒有可能愛因斯坦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
    網絡上對於相對論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這種情況很正常,畢竟相對論對人類固有思維的顛覆性實在太大了,它打破了人類幾千年來的固定思維模式。事實上,不要說普通人了,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大批著名的物理學家就是因為無法擺脫牛頓經典力學的束縛,最終與相對論擦肩而過!
  • 有沒有可能愛因斯坦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在這一百多年時間裡,無數科學家不斷地對相對論進行質疑驗證,相對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之一,足以說明科學界對相對論的認可!任何科學理論之所以成為理論,必將經過質疑再質疑,必須具有嚴格的邏輯證明。
  • 下一位可以媲美愛因斯坦和牛頓的科學家,需要有什麼成就?
    」「瓦特」,他們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他們的成果都讓人類的科學飛躍式發展,那麼,未來的科學家需要有什麼成就,才可以媲美愛因斯坦或者牛頓?,就像是楊振寧說的一樣,20世紀的三大成果,愛因斯坦一人有兩個半。
  • 愛因斯坦:蜜蜂滅絕,人類只能存活4年?蜜蜂和人類有什麼關係
    憑藉著他掌握的科學理論知識,他留下了很多預言,比如引力波和蟲洞,有一個預言是直接和人類的未來掛鈎的。而愛因斯坦是1955年去世的,距離這一預言突然火爆起來差不多有40年的時間,那愛因斯坦真的說過這句話嗎?很明顯,這個預言涉及到的是生物學。愛因斯坦確實是個頂級科學家,但他畢生的精力都放在了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上。要是他還在生物學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那他的地位超過伽利略和牛頓完全不是問題。
  • 科學家通過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得到了什麼結論?
    1955年,愛因斯坦死後不久,他的屍體被病理學家託馬斯·施篤茲·哈維在普蘭斯堡普林斯頓大學醫學中心的實驗室解剖。 哈維切除了愛因斯坦的大腦,稱了重量,將其帶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切片。 他聲稱希望大腦皮質細胞結構學研究能揭示出有用的信息。
  • 太陽光有沒有重量?愛因斯坦說有,現在科學家說沒有,誰對?
    曬太陽有很多好處,可以幫助我們殺菌,促進鈣的吸收等等。我們看到的太陽光是距離我們1.5億公裡之外的太陽進行核聚變時產生的能量。這些能量一部分以光的形式發散到了太空。地球上沒有光就沒有生命,光合作用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能量。
  • 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物理課本少三分之二,或許大學物理就沒有了!
    超越我們文明的,神的程度諾獎沒有敢頒給愛因斯坦的主要成就(相對論,質能方程等等),只敢挑了一個最小的成就(光量子)頒了。為什麼諾獎只敢給最小成就發,因為其他的都理解不了,不敢提。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也解釋不了,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物理課本少三分之二,大學物理沒有了。火箭飛機化學元素周期表沒有了,手機晶片電子設備就不要想了。基本所有現代化設備都沒有了。就這麼個意思。
  • 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牛頓,德國最牛的是愛因斯坦,中國呢?
    人類文明從近入大航海時代之後就開始了快速發展,除了因為得到了資金的原始積累以外,更重要的是推動人類進步齒輪的科學家在那個時代之後不斷出現。如果沒有他們的話,人類的未來到底如何只能是一個未知數。這些科學家有著超乎常人的邏輯思考方式,並且還取得過令世界矚目的成就,所以稱他們為天才一點也不為過,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愛因斯坦和牛頓。這些科學家是如何推動人類文明的呢?
  • 愛因斯坦發明了什麼,愛因斯坦到底有多厲害?
    對於愛因斯坦在科學界的貢獻,大家可能有很多意見,但對於他在科學界的排名應該意見不大,第一位不是牛頓就是愛因斯坦,這幾乎成了大家公認兩位最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有朋友也會在第三名排上麥克斯韋,但愛因斯坦到底做了什麼,他最偉大的成就到底是哪一項,也許各位還不一定說得出來!
  • 愛因斯坦的日食緣——BBC《愛因斯坦和愛丁頓》影評(組圖)
    新民網·獨家報導沒有哪個科學家能比愛因斯坦更「震」了,以至於霍金寫《時間簡史》的時候拼著銷量減少一半的風險也要寫上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作為平凡人的我們,跟三五朋友吹吹愛因斯坦,一定讓眾人仰慕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