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經玄武門之變後精神到達崩潰邊緣思慮再三決定退位

2020-12-06 格尼歷史天下

經過玄武門之變,李淵白髮人送黑髮人,讓李淵的精神已經到達崩潰的邊緣。將朝政全權交給李世民處理,自己根本不問政事了。李世民也不負眾望,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而李淵曾經比較親信的大臣也都被李世民替換成了自己人,朝中事基本都不需要向他稟報,就算告訴了也是先斬後奏的,讓李淵越發覺得,自己這個皇帝只是徒有其名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的內心已承受不了如此重大的衝擊他精神世界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已懶得上朝了。軍國大事盡世民一手處理,倒也井井有條。他的親近大臣,被太子換掉了不少裴寂是他最信任的,也被置予一旁,坐了冷板凳,朝中一切大事不讓他過問了,連進宮向李淵請安,都輕易不能進來。房玄齡、杜晦、長孫無忌等秦王府中的舊部,一躍掌管了朝廷的要務,連倔翠的魏徵也順從了太子,李淵已感到高高在上,孤掌難鳴。更讓李淵驚懼的,是太子已將太極宮原來的羽林軍全數更換,變成原秦王府中的將士,守衛通往太極宮各條要道,他的心靈深處,由此隱隱生發出高處不勝寒的慨嘆。李淵這個皇帝在玄武門之變之後基本已經屬於名存實亡了,身邊一個親信都沒有只能順從李世民的意思。

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他一下子垂垂老矣,對皇位完全失掉了興趣,倒想過幾天清閒的日子。對於張、尹妃的亂倫之行,李淵也漸漸寬恕了,反而產生了憐憫之情。不論怎樣,兩個花容月貌的年輕女子,從一個初諳人世的黃花少女,在他跟前隨王伴駕,侍寢共枕十餘年了,那情義,不是說完就完了。何況張妃已為他生育了龍子,尹妃也懷胎待產,她們對李家皇室,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尤其在如今,他年到老境,失意朝堂,更需要張尹二人的溫柔,以慰藉心頭的巨大創痛,來充實他精神上的空虛這天,李淵一個人在寢殿中,胡思亂想,突然滋生了禪位的念頭,想讓太子世民早些繼位,讓他名符其實地去管理天下。他自己實在已經厭煩了,力不從心,徒有其名,還無端地給自己臨衰的心上,增加那些不必要的苦惱,使他不得安心。本來李淵受到的打擊就不小,如今越發力不從心了。

對於退位,李淵並非心甘情願的,他自有難言之隱。李淵並不懷疑太子世民的才能,甚至認為自己有所不及,知子莫如父,這一點他是心中有數的。他又不滿於李世民的爭強鬥勝,甚至對此自己也有某種畏懼之感。建成、元吉已經死於他的手下了,世民一躍成為太子,隨心所欲,處理朝政,很少向李淵稟報。即便稟報,也是先斬後奏,造成既定事實,讓他就範。而在有些事情上,與李淵的本意完全背道而馳,世民卻執意堅持,李淵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違心屈從,遂其所願。李淵也自感到貓老不逼鼠了,世民非但不能受他控制,連世民新提拔的以前舊屬,也是只圍著世民轉,很少進宮來向他李淵叩頭問安,一種難以容忍的失落感壓迫著他,使他憤慨又無奈。

李淵自覺完全老了,氣衰力竭,不願也不能再和李世民爭長論短,怕引起暮年的父子失和。想來想去,他只有提前退位,才可避免父子間的爭端,維繫父子間的骨肉情義,也只有如此,才能坐享清福,延年益壽。李淵主意一定,便提起硃筆,在絲帛上寫上「退位詔」三個大字,筆鋒抖動,兩滴老淚滾落下來,滴在絲帛上,漫延開去。寫完這三個字,他又停下硃筆,躊躇起來。此詔一出,就要向國人宣告自己的政治生命完結了,這鼎鼎皇位,得來是何等不易,可如今就要失去了,還真有些戀戀不捨的隱痛。然而目前不退也是勢所不能了,勉強延續下去,也是得不償失,利少弊多。於是,李淵提起硃筆,略加思忖,又揮筆疾書。

李淵雖然還是皇帝,但是名存實亡,自己又見不到親信,什麼重要決策都是做好決定了,才過來通知他一聲,讓李淵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的也來越沒意思。而且李世民的治國才能實在出色,自己都挑不出毛病,已經失去兩個兒子的李淵也不願再與李世民發生衝突了,所以當即決定退位。

相關焦點

  • 玄武門之變中,外面打的叮叮噹噹,為何李淵還在「泛舟海池」?
    在20世紀早期,甘肅敦煌莫高窟出土了大量5~11世紀的文書,統一稱為「敦煌文書」,其中有一篇文獻涉及唐太宗與玄武門之變。《唐太宗入冥記》是王國維在中國最早對此進行研究的一部著作,雖然此書是民間傳說,但其記載的內容卻令人深思。
  • 李淵的太上皇生活是怎樣的呢?真相是這樣的
    提起李世民,相信很多小夥伴的第一印象就是貞觀之治。李世民可以說是我國封建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間,唐朝國力非常強盛。說到李世民,就不得不提玄武門之變了。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李建成與李元吉,並逼迫李淵立自己為太子。
  • 李世民想要保他,李淵想要殺他,他臨死前:高鳥逝,良弓藏
    李世民想要保他,李淵想要殺他,他臨死前:高鳥逝,良弓藏 中國每個朝代的建立,都是建立在無數枯骨之上。皇上並非是神仙,並不能讓萬人稱服,只有幾個人合夥才能成就大事,就比如現在的公司,都是幾個人合夥開公司,如果是一個人那是沒有辦法走長遠的道路。但是在每個皇帝開國後都會發生一件非常心酸事情,那就是殺開國功臣。
  • 布蘭妮精神狀況出問題?情緒失控瀕臨崩潰邊緣
    本報綜合消息小甜甜布蘭妮最近情緒連番失控,已經瀕臨崩潰邊緣。她自費拍攝的MV,由於裝扮低俗,引發話題爭議,而布蘭妮在拍攝現場不但18個小時不吃不喝,煙不離手,最後竟然還情緒失控,大哭跑出片廠,讓工作人員都傻了眼。  小甜甜布蘭妮的脫軌行為已經成為各家媒體每天都會出現的話題,最近,布蘭妮的失控更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 我曾徘徊在崩潰邊緣
    想到晚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心裡開始自責,開始自卑,也開始了逃避,我想找個人聊天,但又不想和任何人說話,那一刻我走到了崩潰的邊緣。本來自習室裡只有我一個人,一對情侶從前門進來,坐到了我的身後。算了吧,就這樣。
  • 西班牙國王宣布退位
    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2日在全國電視講話中宣布退位決定。他說,年輕一代需要承擔「領導角色」,費利佩王儲「做好準備」。  就國王退位原因,有消息人士稱,這一決定更多基於政治考慮,而非健康原因。胡安·卡洛斯近年來受到非洲獵象和女婿涉腐等醜聞困擾,民意支持率不斷下滑。相反,行事低調的費利佩王儲民意支持率一路攀升。
  • 李淵么兒李元嬰與滕王閣
    因此,太宗不用防他,武后也不忌他,雖然壽命不長,畢竟得以善終。比起那些被慘殺的皇子,又算幸運多了。壹被人舉報李元嬰生於貞觀四年(630年),是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也是他的么兒。他比他的二哥唐太宗李世民小了32歲。比李世民的大兒子李承乾還要小11歲,甚至比太宗第九子、後來的唐高宗李治都要小兩歲。實際上,李元嬰出生時,李淵早就是太上皇了,李世民當皇帝已經四年。
  • 唐太宗實現了舉世聞名的貞觀之治,最終卻死在了追求長生不老上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只存在了短短數十載,卻讓後世仰慕了千年之久,令無數文人騷客不吝筆墨的誇讚、無數年輕男女渴望夢回於那時,這個時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舉世聞名的「貞觀之治」,史書曰:「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 程咬金墓發掘後,專家發現一塊石頭,家族秘密重現於世,顛覆認知
    程咬金墓被發掘後,專家發現了一塊石頭,程咬金家族的秘密重現於世。1986年,考古人員對程咬金墓進行了發掘工作,雖然程咬金的墓已經被盜賊光顧過,但專家還是發現了一塊非常有價值的石頭。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程咬金歸附西魏名將李弼的曾孫李密,被李密重用,李密還常對人說:「這八千人(程咬金率領的)抵得上百萬大軍」,李密與西域的胡人王世充失敗後,程咬金被俘,後被王世充重用
  • 無數次遊走在崩潰的邊緣,怎麼辦?
    有一個網友很沮喪地說:「做了媽媽以後,是不是連崩潰的權利都沒有了?感覺做媽媽好難,和老公、公婆相處也好難,無數次遊走在崩潰的邊緣,很無助,怎麼辦?」有沒有崩潰的權力暫且不說,先想想我們若真的熬不住,和誰去崩潰?
  • 北大西洋洋流處在「崩潰邊緣」,歐洲可能面臨氣候災難
    隨著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日益凸顯,而歐洲可能面臨一場氣候災難,因為氣象專家認為北大西洋洋流正處於崩潰的邊緣。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洋流正在減弱,並有崩潰的危險。如果真的如此,歐洲部分地區的氣溫可能會變得幾乎令人無法忍受的寒冷。
  • 12星座在情緒崩潰的邊緣都會有什麼表現?快來看看準不準
    對於壓力,每個人的表現也會不同,有的人擅長排解,而有的人則會選擇隱藏起來,,善於排解的人可以積極的向上往前進,而選擇隱藏的人早晚有一天會扛不住,抵達崩潰的邊緣。壓力就像洪水,越堵越容易出事,所以只能疏通,壓力積攢的太多,人就會崩潰。每個人在情緒崩潰的邊緣都會有不同的表現,這跟每個人的性格與生長環境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