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媽媽好難!無數次遊走在崩潰的邊緣,怎麼辦?

2020-12-06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有一個網友很沮喪地說:

「做了媽媽以後,是不是連崩潰的權利都沒有了?感覺做媽媽好難,和老公、公婆相處也好難,無數次遊走在崩潰的邊緣,很無助,怎麼辦?」

有沒有崩潰的權力暫且不說,先想想我們若真的熬不住,和誰去崩潰?

和孩子嗎?

——孩子接不住你。

和自己的父母嗎?

——他們有可能接住你,可是然後呢?為你無休止的擔憂。這是你期望的嗎?

有接得住你崩潰的人在身邊,你便不會遊走在崩潰的邊緣;

你經常遊走崩潰邊緣,是因為身邊沒有給你舒解之人,也許正因為身邊人的所作所為,才導致/加劇了你的崩潰。

(一)有的人,沒有機會崩潰!

當你生完孩子,婆婆對你關愛有加,孩子哭了主動抱,每天都問你想吃什麼,給你做可口的飯菜,只要孩子不哭,就趕緊讓你多補補覺;老公下班第一時間抱抱你,說一句「老婆辛苦了」,然後抱抱孩子,一起有說有笑吃完飯,晚上陪你們一起睡,半夜孩子醒了陪你一起照顧孩子,或換尿布,或衝奶粉,非常貼心。

如此,你會崩潰嗎?估計每天都會笑容滿面,很知足,很幸福吧。

即使你真的崩潰,身邊的老公和婆婆,都能接住你。

但是,也正因為有他們的關懷和發自內心的愛,根本就沒有你崩潰的機會。

恨不得老公發現你稍微有些不開心,就會想盡辦法為你解憂呢。

如此,怎能崩潰?

(二)每一次崩潰,都是累積出來的!

這裡,不去說孩子生病,全家人身心交瘁的事例,畢竟比例小。大多數家庭,孩子都很健康,可是依然有些大人會遊走在崩潰邊緣。

而每一次累積到「崩潰」的情緒,都是時間和周圍人作用的結果,當然也不乏小部分人自己鑽牛角尖,想不開。

當老公下班什麼都不做,沙發癱,玩手機,看電視,絲毫意識不到你的付出,而且孩子一旦哭了、鬧了、病了、磕傷了……他還會一股腦地指責你:「在家什麼都不幹,連個孩子還看不好!」

孩子發燒,他在旁邊呼呼大睡;孩子鬧了,他嫌煩,直接搬到書房繼續睡……

婆婆在家不但不幫你分擔家務,而且什麼事情都想插手控制;你想放鬆了,看一會兒手機,結果你老公回來,婆婆還會向他告狀:「你媳婦不好好看孩子,天天就知道看手機,都是我做家務,累死了……」

如此,你確實容易崩潰。可是,即使崩潰了,你的身邊人也沒準會認為你小題大做,不但不嘗試接著你,反而更狠地否定你!

(三)有情緒很正常,但莫要等到「崩潰」再去處理!

事實上,在現實中,有上面兩種情況的家庭都比較少。更多的家庭雖然沒那麼舒心順意,但也沒那麼糟心無助,而是處於中間地帶。

婆婆還好,能幫幫忙,同時也能添點堵;老公還好,能看看孩子,同時也能添點亂。孩子也還好,能自己玩玩,偶爾賴賴唧唧、磨人磨得厲害。如果孩子反覆黏你的時候,你的狀態尚可,你便會抱抱孩子,陪他玩玩,享受親子時光;如果你的狀態不好,你便會煩躁甚至生氣,覺得孩子不懂事,朝他發脾氣……

其實,有情緒是正常的。

有情緒的時候,要舒解,而不是壓抑自己,憋著忍著。

因為所有憋回去的脾氣,總會有釋放的一刻。不是向外釋放,攢著對他人發一次大火;就是向內釋放,傷害自己,或自責,或生病。

比如情緒累積到10分,你會崩潰。

那麼每次當情緒累積到三四分時,你便及時處理,舒解掉,讓負面情緒又回到了0分。那麼,如此一來,你便很難上升到10分。

所以,有情緒一定要及時處理,不要等到了「崩潰」的程度,才去想辦法。那樣的話,不但不利於家庭和睦,更對孩子影響不好。

(四)舒解情緒的方式

每個人性格不同,興趣不同,舒解情緒的方式也會不同。這裡,我分享一個我特別喜歡的舒解情緒的方式。

(1)平靜的時刻,想一想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當我們平靜的時候,刻意去想一下自己喜歡做什麼事情,或者做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心情愉悅,然後記下來,建議記在一個本子上,也可以分享給你的孩子,如果他在三歲以上的話。

比如:我喜歡聽歌,我的兩個孩子都知道。

有一次我發脾氣,對著兒子吼了幾聲,及時意識到我的狀態不對,馬上收聲,到廚房一邊做事情,一邊冷靜。突然,鋼琴曲的聲音就飄了過了,原來他把光碟放進了音響中,他知道音樂能幫我平靜下來,他在幫我舒解情緒。

所以,當我聽到鋼琴曲的那一刻,我的氣憤瞬間消失,整顆心都被溫暖和感動包圍。

有的人喜歡吃美食、看電影、喝咖啡、和朋友聊天……這些方式都可以。記下來,等到意識到自己情緒低落之時,刻意讓自己去做這些事情,主動平緩自己的情緒。

(2)當意識到自己情緒不好,請先努力閉上嘴

當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不好的時候,先不要說話,尤其時憤怒的時候,說出的話大多殺傷力很強。更不要在這個時刻做什麼決定,這個時刻做出的決定也是不理智的。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狀態不好,停下來,深呼吸,保持安靜。

(3)然後,刻意想一想第(1)點中那些你喜歡的事,選擇一個去做

無論是聽歌,還是下去散步,或者給好朋友打個電話,出去逛逛街……只要可以實現,能幫你情緒好轉,能往你的心裡注入正能量即可。

如果我們學會正確處理負面情緒的方式,不但能影響到身邊的人,利於家庭和睦,更會給孩子做了一個以身作則的榜樣,讓孩子耳濡目染,慢慢習得了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五)不要委屈自己,你會愛自己,孩子才會愛自己!

最後,多說一句。不是所有的委屈,我們都要接受;不是所有的負面情緒都需要自己化解,然後微笑著再次面對身邊人。

當我們不被尊重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為自己申辯,堅守自己的底線;當他們要求過分的時候,我們要有勇氣拒絕;當我們很累的時候,我們要有底氣讓他們分擔,畢竟家是大家的,責任也是大家的!只有我們學會愛自己照顧自己了,孩子長大以後才能會愛他自己,不會因為別人而丟了自己,委屈求全,才能過出屬於他的精彩人生。

相關焦點

  • 我曾徘徊在崩潰邊緣
    傍晚把寢室收拾收拾,想通過整理讓自己心情好一點。剛好看到了咖啡滴漏機,暫時用好奇佔據大腦便從衣櫃裡取了出來,輕撫上面的灰塵。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就買了它,一直放在那裡沒有用,今天終於拿了出來。第一次用不知道加多少咖啡,也不知道加多少水。
  • 相親已經讓我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本人年齡27,因大學畢業入錯行荒廢三年,一事無成,但現在幡然悔悟,決定重新開始,但是事業還未起步之時,遇到了這事,致使自己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事情是這樣的:有天自己的媽老漢找熟人給我介紹對象,我也想了下,自己本來圈子也小,所以要不試試,結果熟人去找了一個媒人
  • 妻子的背叛使我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文/伊靜心靈舞者婚姻諮詢來訪者提問:妻子又一次外遇了,我該怎麼辦?我愛的太深,越陷越深,我看不懂她的想法與需要,我一次次的原諒與容忍,換回一次次的傷害。如果她找到的是幸福,我放手心甘情願,可是她出軌的對象都不會給她幸福。我不明白她為什麼會這樣?
  • 美國老爸怒飈中文,嶽雲鵬輔導英語崩潰……學習真的這麼難?
    視頻中暴跳如雷的美國老爸,像極了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候的中國爸爸媽媽——就算平時脾氣再好,也能被娃整崩潰,化身「咆哮帝」!小編突然想起前陣子,#嶽雲鵬想僱人輔導女兒寫作業# 上熱搜。僅幾個小時,點讚21萬多,且成立了網絡討論小組,閱讀人數達2.3億,參與討論者2.8萬。
  • 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崩潰邊緣,為何還要堅決開戰?
    俄羅斯經濟低迷時,為何還堅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有何意圖?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聯邦發起第二次車臣戰爭,重新控制車臣。此次戰爭為期9個月,基本上消滅了車臣分裂武裝。但第二次車臣戰爭時,正值俄羅斯獨立以來最艱難的時期,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且俄羅斯還趕上金融危機,國力衰弱,在外界眼裡根本無力再打這場戰爭。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俄羅斯堅決要打,而且此次戰爭俄軍猶如脫胎換骨,戰鬥力很強,最終取得戰爭全勝。那麼俄羅斯為何要打這場戰爭呢?
  • 遊走於邊緣 — 鐵電金屬
    您總是不自覺地將自己歸屬到其中之一,生怕被丟在三不管地帶,如筆者這般遊走於學科邊緣之人並不多見。這種劃分還體現在人類思維邏輯的二元論。日常生活中,萬事總是被冠以「黑白」、「是非」、「敵我」、「對錯」這樣的類別,雖然早就有黑格爾和中庸,但不如「黑白」「是非」來得簡單明快。  遺憾的是,對事物的理解,一旦進入到較深層次,就不再是如此明了直接。
  • 中年人的崩潰悄無聲息,誰又何嘗不是處於崩潰的邊緣呢?
    確實,海陸的實力在這個組裡是最差的,雖然這個組裡的其他小姐姐都很包容海陸,但是在海陸自己的心裡那種拖後腿的難過肯定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或許當時的海陸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看到這句歌詞,觸詞生情一下子就崩潰的哭了出來吧!現在崩潰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可能一個小點都能讓你立馬崩潰,那種崩潰是突如其來的。
  • 《我曾走在崩潰的我邊緣》裡每一個人的崩潰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大佬朋友第一次在我面稱讚這本書一定要讀的時候,我大腦給我信息反饋是:「哦,這是大佬們要讀的書,和我沒關係。而且一聽名字就不適合我。」第二次聽見這本書名時,它成了我的必讀,更成了我現在坐在這絞盡腦汁寫復盤的書。真是應了那句「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 俞敏洪自述,多次走「在崩潰的邊緣」,那些創業者的至暗時刻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自述,以第一人稱角度講述俞敏洪從三十歲創立新東方至今二十多年來的人生經歷,從一人講英語課到管理市值近千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大眾對他的經歷頗為好奇,更多的人是從前些年大火的電影《中國合伙人》中了解他的故事的。
  •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回憶鹹魚翻身的歷程,比電影精彩
    回憶「鹹魚翻身」的歷程,俞敏洪寫了自稱「比電影更精彩」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是肩負著使命感和責任感寫這本書的,他說:「希望我的這些感悟和思考,能夠對所有成長中的年輕人,但也不僅限於年輕人,有所幫助。」
  •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
    昨天用一天時間讀完了俞敏洪的《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親述新東方創業發展之路》這本書。這本書完整、深刻的講述了俞敏洪帶領新東方從0到1,從1到N的過程與思考。讀完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創業、管理等方面有一個全新的思考。
  • 雙寶突然好安靜,媽媽一看「嘴裡有腳」崩潰尖叫:她們在吃蟑螂
    不少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小朋友「安靜」準沒好事,不過這名媽媽遇到的事,實在讓人超崩潰!一位育有1歲3個月大雙胞胎女兒的媽媽表示,日前才打掃完家裡,稍早也才幫寶寶換完尿布餵完奶,沒想到才離開片刻,下秒竟看到寶寶在「吃蟑螂」讓媽媽超崩潰,狂催眠自己「我生的我生的」!
  • 徐藝洋:莫比烏斯環上遊走的情緒
    莫比烏斯環上遊走的情緒很少有女孩子在年少時候沒擁有過一個做明星的夢,徐藝洋也不例外。這個喜歡芭比娃娃,幻想過把自己的生活置入童話之中的女生懵懂的年歲就篤定了自己的逐星之路。「換成現在的自己我也會做,那時候什麼都不懂,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選擇,就更加不顧一切了。」女團之路外人看似簡單,參與其中就是艱險,倘若一切順利,通過了培訓生的重重關卡,更大的影響力也隨之而來,在這條歷經了無數考驗的造星之路上,得以被記錄下的是成功的人,成功的事。
  • 27歲母親攜3子跳河溺亡,留遺書:每天都在崩潰邊緣
    27歲母親攜3子跳河溺亡,留遺書:每天都在崩潰邊緣前段時間四川米易一27歲母親攜自己的三個小孩從橋上跳下,結束了4條生命的消息,網友對這位媽媽的行為也一直在猜測著,近日媒體透露了這位媽媽親生的原因,稱女子死前留下遺書:「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
  • 12星座在情緒崩潰的邊緣都會有什麼表現?快來看看準不準
    對於壓力,每個人的表現也會不同,有的人擅長排解,而有的人則會選擇隱藏起來,,善於排解的人可以積極的向上往前進,而選擇隱藏的人早晚有一天會扛不住,抵達崩潰的邊緣。壓力就像洪水,越堵越容易出事,所以只能疏通,壓力積攢的太多,人就會崩潰。每個人在情緒崩潰的邊緣都會有不同的表現,這跟每個人的性格與生長環境等因素有關。
  • 當你在崩潰邊緣的時候,是什麼讓你撐到現在?看完我想哭!
    生活確實不易,那麼當你面臨挫折、處在崩潰邊緣的時候,是什麼讓你撐到現在呢?我雖然是個高材生,公司裡的待遇還不錯,但是看到身邊的同學似乎都要比自己混得好得多,我就一直很自卑。我想過輕生,但是,一想到我的兒子和父親,為了他們我也要勇敢地活下去。
  • 處於崩潰邊緣的 YouTube 播主們:壓力大,製作好視頻太難了
    YouTube播客就像一名小屏幕企業家,他們要在競爭激烈、快速膨脹的市場尋求增長,獲得商品銷售,與品牌合作,還有管理好提供支持的員工。網站以飛快的速度邁向成功,來自創作人員的支持跟不上節奏,他們孤身作戰,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成功是短暫的,一切都以快速調整的引擎作為基礎,這個引擎就是算法。到底算法是如何運行的?
  • 三大報:A股估值到了崩潰邊緣
    上證報社論認為A股市場估值體系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中證報社論認為,業績增長減速並非暴跌首因,證券日報社論認為,當務之急就解決舊制度缺陷。  上證報社論:A股市場估值體系到了崩潰邊緣  4月3日,在全球股市大漲的同時,A股指數雖勉強微升,但仍有1470隻A股以跌勢報收,佔比超過91%,其中253隻A股跌幅超過9%,中國鐵建AH股價昨天也首現倒掛,A股市場估值體系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與此同時,類似「從頭再來」、「第二次推倒重來」的論調開始泛起。
  • 反覆講道理會養出「媽媽的聾子」:別做扭曲的父母,讓語言失效
    有的父母會擔心,孩子餓壞了怎麼辦。就是因為這個、那個、無數個沒有必要的擔心,才讓我們的話變得毫無意義。與其擔心孩子餓壞了,還不如擔心他以後結婚了,伴侶說話他也當耳旁風之後,兩個人婚姻不順,該怎麼辦。往返無數次之後,終於遇到一個大孩子,被他砸了兩下以後,直接走過來給了他一拳,把他打哭了。孩子委屈地跑出來找媽媽,媽媽卻說:「和你說了多少次了,不要拿海洋球砸別人,你非不聽!那個大哥哥也是,砸也砸不疼,怎麼還打人呢,真沒教養。」
  • 3位媽媽接連查出癌症:對自己太狠,真的會要命
    準備化療前,她花了好多天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她笑著安慰自己說:人總是先死,而後生的。癌症面前,3個姐妹開始反思。「女人啊,一定要懂得自我調節,千萬不能過度壓榨自己。」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唯一能做的,就是賣車賣房,再辭掉工作,專心陪孩子看病。為了讓孩子快點好起來,媽媽在醫院照顧,爸爸四處拜訪名醫。找一些土法子,開一些昂貴的特效藥。別人都笑他們,怎麼那麼容易被騙?可誰又能讀懂父母的心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