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只有1.21米 這可能是少見的特納症候群

2020-12-04 浙江新聞

12歲女孩只有1.21米 這可能是少見的特納症候群

2012年03月20日 14:37:40

  浙江在線03月20日訊一位外表看似正常的12歲小女孩,遲遲沒有發育跡象,身高只有1.21m,比同齡女孩的平均正常身高矮了30公分,醫生初步估計孩子患有少見的特納症候群。同時,醫生提醒:家長應隨時關注孩子的身高。

  3月19日上午,這名12歲的龍遊小女孩小童(化名)跟著父親來市婦保院就診,一般女孩在8歲以後就開始有發育的跡象,但小童12歲了還遲遲不見身體變化,而且身高只有1.21m,是班裡最矮的學生了。

  「通常12歲的小女孩平均正常身高在1.51m,她矮了足足30公分。」市婦保院兒科主任黃春香告訴記者,根據小童的症狀,醫生初步判斷孩子可能患有特納症候群。這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疾病,屬於先天性發育不全,通俗地說就是孩子體內一條染色體缺失或部分缺失。「這種病通常以女性為多見,假如得不到治療,孩子會一直處於不發育狀態,個子矮小,長大後不具有女性特徵,沒有生育能力。」

  目前,醫院已經抽取小童的血液做檢驗,如確診,這將是今年市婦保院發現的首例特納症候群病例。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孩子的性早熟,其實發育延遲更要留意,特納症候群就是性徵發育延遲。」對此,黃春香提醒家長,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身高變化。「4周歲後的兒童在班裡個子最矮,而且每年身高增長幅度小於5公分的,家長就應送孩子就醫了。」黃主任說,早期不留意孩子的身高,等骨骺閉合了,想長高就難了。一般男孩的骨骺閉合在15—16歲,女孩在13—14歲。「患特納症候群的病人一定要在骨骺閉合前接受治療,否則年齡越大治療效果越差,費用也更大。」

  

來源:衢州新聞網作者:

記者承晗璐 通訊員餘永飛 汪穎燁

編輯:

丁波(實習)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浙江即時報

相關焦點

  • 煙臺10歲女孩身高僅1.2米?科普解密特納症候群
    當遇到有些身材矮小的女孩時,醫生會建議她做一個染色體檢測。為什麼要做染色體檢測?這還得從特納症候群說起。前段時間,煙臺山醫院兒童保健科接診了一位10歲女孩,她的身高只有122cm,而正常同齡女童的身高應在140cm以上,130cm以下就可以診斷為矮小症,她的體重為25kg。
  • 特納症候群影響孩子未來生育嗎?
    大約三分之一的特納症候群女孩可有自發青春期,但其中只有一半的人有月經初潮。懷孕是特例事件,但極少數的特納症候群病人有可能發生。特納症候群孩子為什麼會有性腺功能不足?人類的染色體有23對46條,其中一對為性染色體,男孩的性染色體是X染色體和Y染色體各一條,女孩的兩條性染色體都是X染色體。
  • 6歲女孩缺1條X染色體致不能生育,做試管嬰兒能生寶寶嗎?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名6歲女孩因缺少1條X染色體,被醫生告知成年後能結婚但不能生育。   據了解,這名小女孩因比平常同齡孩子發育都慢,6歲半身高只有1.05米,比同年齡段孩子的平均身高矮了
  • 江蘇12歲少女患罕見特納綜合症 身高只有1.3米
    12歲的女孩菁菁(化名)身高只有1.30米,體重卻達到45公斤。家人一直以為她是發育不良,昨日在蘇北人民醫院接受檢查,才發現是得了特納綜合症。該病患者比常人先天缺少一條染色體。   暑假期間,不少家長都帶著孩子到醫院看矮小症門診。其中不少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 包玉倩教授:特納(Turner)症候群的治療【2018華東內分泌代謝病論壇...
    3月3日下午上海市糖尿病臨床醫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的包玉倩教授以「Turner症候群的治療」這一主題為大家介紹了Turner症候群臨床實踐指南(2017)的相關內容。特納症候群(TS)臨床表現 TS存在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症候群,因全部或部分體細胞中的一條X染色體完全或者部分缺失所致,表型是女性,在活產女嬰兒的發病率約為1/2000-1/2500。
  • 22歲姑娘遲遲沒有發育 竟是因為少了一條X染色體·杭州日報
    22歲的姑娘小秦,體檢查出有心臟問題,複查後,竟意外牽出了一個在體內隱藏多年的秘密。 今年4月7日,小秦單位組織體檢,胸片顯示她有心包積液。小秦到市紅會醫院心內科檢查,當天就抽出了800毫升積液。接下來的血液檢查,醫生發現小秦還有甲狀腺功能減退,並從沒來過例假,於是將她轉到內分泌科治療。
  • 12歲女孩做B超看不到子宮 原是少了一條X染色體
    12歲女孩正常身高應該超過1.5米,但來自河南的小麗(化名)只有1.2米。日前,一家人帶著女兒來南京鼓樓區中醫院矮身材科尋求長高的方法時,醫生檢查的時候卻意外發現,B超找不到她的子宮。原來這是一例罕見的特納氏症候群病例,原因就是其天生少了一條X性染色體。
  • 河北21歲姑娘竟然是個「小夥子」!一直沒有來過月經,這是怎麼回事?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21歲女子竟是「小夥子」,醫生通過手術為她恢復女兒身近日,滄州市中心醫院婦二科主任錢素敏正在門診上出診,推門進來兩個人:一名中年女子和一名「小夥子」。門診室的醫生助理提醒說:「男家屬請在門外等候。」誰知,那名「小夥子」卻說:「我不是男家屬,我就是患者。」
  • 女子22年無例假 原來是少了1條X染色體
    家有姑娘初長成,22歲了「大姨媽」卻從沒來過,也不到醫院做檢查,這該是心有多大!要不是因為單位的一次體檢,小涵至今也不會知道,她是一個性染色體只有1條X的人,且子宮和卵巢的大小只有兩三歲幼女那般大,以後也不能跟正常女性一樣生育。
  • 女孩個子太矮 青春期不發育只因為缺少一條X染色體
    亞太兒科內分泌學會理事、浙醫兒院副院長傅君芬教授說,特納症候群只發生於女性,病因是缺少了一條X染色體,在女性中的發病率約為1/2500,如果女孩子身高一直偏矮,到了青春期不發育,再加上一些特殊面容,就要高度懷疑這個毛病了。  13周歲女生身高不到1.3米  從小到大,娜娜的身高一直比同齡人偏矮,上學時,座位總是排在第一排。
  • 女子22歲沒來過「大姨媽」 竟是少了一條X染色體
    要不是因為單位的一次體檢,小涵至今也不會知道,她是一個性染色體只有1條X的人,且子宮和卵巢的大小只有兩三歲幼女那般大,以後也不能跟正常女性一樣生育。而她查出來只有45條染色體,缺失了一條X染色體。就是因為這條X染色體的缺失,她的乳房沒有發育,身上也沒有體毛,B超下顯示子宮和卵巢大小如兩三歲幼女一般。
  • 女子22歲從沒來過「大姨媽」 竟是少了一條X染色體
    要不是因為單位的一次體檢,小涵至今也不會知道,她是一個性染色體只有1條X的人,且子宮和卵巢的大小只有兩三歲幼女那般大,以後也不能跟正常女性一樣生育。而她查出來只有45條染色體,缺失了一條X染色體。  就是因為這條X染色體的缺失,她的乳房沒有發育,身上也沒有體毛,B超下顯示子宮和卵巢大小如兩三歲幼女一般。
  • 6歲女孩身高發育遲緩,竟因缺1條染色體,醫生:能結婚不能生育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小女孩,在6歲的時候因身高發育遲緩去醫院檢查,沒想到竟是身體裡缺了一條X染色體。 6歲女孩缺1條X染色體,醫生:無第二性徵發育,不能生育 近日,黑龍江哈爾濱的某醫院裡,接收了一個只有6歲的小患者,她是一個小女孩。
  • 21三體症候群
    2、易位型21三體佔21三體症候群的4%,有一條21以易位的方式接到D組(13、14、15號)或G組(21、22號)染色體上,因此在記數時,該類患者染色體總數為46條,以14、21易位常見。易位型21三體中,3/4為新發生,即雙親核型正常,而1/4為家族性或遺傳性,其雙親中有一方為涉及21號染色體的羅伯遜易位攜帶者,這類夫婦產生易位型21三體胚胎的理論概率為1/6。
  • 21三體症候群(又稱Down症候群)
    21三體症候群(又稱Down症候群)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染色體病,也是最常見的導致輕度至中度智力障礙的遺傳性疾病。50%(1/2)的患兒平均壽命可達到16歲,壽命取決於有無嚴重的合併症,如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預後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先天性心臟病,約25%(1/4)合併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在第1年內有嚴重後果)、白血病、消化道畸形及抗感染能力。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患者的壽命得到明顯延長,可達40歲或更長。
  • 美國一女孩患罕見"不老症" 12歲外表智力如同1歲
    "不老症" 12歲外表智力如同1歲 2005年05月16日 10:32     一個孩子出生後,10多年來她的容貌永遠被「凍結」在嬰兒狀態中——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
  • 9歲女孩獲新生!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
    原標題:9歲女孩今日獲新生!上海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獲得成功圖說:「休眠」了8年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經復甦後將輸入樂樂體內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今天對於9歲的樂樂(化名  據悉,這是上海首次採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高IgE症候群的病例,也是中國幹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500例移植。由此,該集團也成為了全國首家完成3500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專業機構。  樂樂自出生後6個月便開始出現面部皮膚出疹,並反覆增多、蔓延至雙手臂;3歲,開始頻繁出現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7歲,做了兩次舌下腺囊腫切除術;8歲,開始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療。
  • 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諾澤Noonan症候群適應症獲批
    作為一種「不罕見」的罕見病,Noonan症候群是一種相對常見、多發先天畸形的症候群 [1]。國外報導其在活產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2500 ~ 1/1000。Noonan症候群曾被認為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但也有少數病例呈常染色體性隱性遺傳。其主要臨床表現包括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臟病、身材矮小等[2]。
  • 澳洲19歲女孩患「睡美人症候群」 罕見疾病睡10天【組圖】
    澳洲19歲女孩患「睡美人症候群」 罕見疾病睡10天  澳大利亞19歲的女孩喬治婭·格林因患有一種罕見的神經性睡眠障礙——克萊恩·萊文症候群,一覺能睡10天,甚至更久。  3年前,經過一系列的血液檢測、磁共振檢查和腦部掃描之後,喬治婭最終被確診患上克萊恩·萊文症候群。該病又俗稱為「睡美人症候群」,往往呈周期性發作,並且目前沒有任何預防措施或治療方案。「  當它要發作時,我會覺得頭暈,之後我就昏過去,什麼也不知道了。」喬治婭在採訪中說道,「我一覺能睡10天,醒來後會因為睡眠過度失眠一晚。因此它每發作一次,我的生活就會被打亂近兩周。」
  • 嬰兒丟失基因患「天使症候群」 不會說話天天笑
    他們是「天使寶寶」,發病率只有1/5萬的罕見的「天使症候群」疾病患者。  愛笑的女孩,3歲發現是「天使病」  33個月大的天天(化名)躺在媽媽的懷裡睡著了。一旁的林嵐望著女兒白淨可愛的面龐,眼裡泛著紅色,鼻子一酸,忍不住扭過頭偷偷地擦了擦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