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雷射雷達掃描技術發現巴西亞馬遜雨林中隱藏古代村莊網絡

2020-12-26 科普百分百

利用雷射雷達掃描技術發現巴西亞馬遜雨林中隱藏古代村莊網絡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考古團隊早前利用雷射雷達掃描技術,發現巴西亞馬遜雨林中,隱藏了建於公元1300年至1700年之間的古代村莊網絡,呈鐘面一樣的布局,有助填補了亞馬遜雨林地區的歷史空白。

考古學家透過安裝在直升機上的LiDAR雷射雷達掃描儀,探測到巴西阿克雷州東南部有多達36個古村莊,其中一些相距僅2.5公裡。除了分成圓形和橢圓形的村莊外,研究人員發現更多村莊排成矩形,布局顯示出這些村莊沒有明確的等級制度。

參與研究的考古學家伊裡亞特(Jose Iriarte)表示,雷射雷達掃描技術有助團隊準確看到古村莊網絡布局和聯繫,甚至是道路,不需費力在地面上挖掘。他認為,這項技術有助展示亞馬遜這一地區多樣化和複雜的建築歷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考古學中的電腦應用》(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Archaeology)。

相關焦點

  • 巴西亞馬遜雨林——世界上最大的雨林
    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 Forest)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其面積比歐洲還大,有700萬平方千米,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亞馬遜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這裡蘊藏著世界最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各種生物多達數百萬種,更有神秘的印第安部落文化和生活。景點分布: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還有神秘的印第安文化。穿越亞馬遜雨林主要看點有瑪瑙斯大橋、貧民窟、水上加油站、貨櫃碼頭、水上印第安人家、熱帶雨林、魔鬼湖、帝王蓮、金龍魚、大河婚禮等。
  • 巴西確診過百萬,生活在亞馬遜雨林裡的土著人怎麼樣了?
    ▲土著居民分享的當地媒體照片,用大樹封鎖住通往雨林部落的土著/ 圖源:澎湃新聞第二,亞馬遜原住民的醫療需求得不到保證。疫情之前,巴西總統賈爾·博爾索納羅正在尋求通過開採、伐木等方式開發亞馬遜森林。在巴西,政府雖然提供了600雷亞爾(115美元)的緊急補助,但只有通過註冊才能領到這筆錢。而生活在雨林的原住民普遍沒有網絡、交通也不便利,很難完成註冊。擁擠的交通也讓土著居民的就醫變得更加艱難。
  • 音圈電機雷射雷達掃描技術在揚塵治理中的應用
    打開APP 音圈電機雷射雷達掃描技術在揚塵治理中的應用 tmmotion 發表於 2020-06-28 09:05:56 居民出行時或多或少都有與灑水車「邂逅」的經歷,而灑水車在城市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被用來衝洗地面、治理揚塵、噴灑農藥等。
  • 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已燃燒16天!大片森林被毀!地球之肺正面臨不能承受之重!
    隨著大火繼續肆虐「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今年遭受了創紀錄的火災襲擊。今年,巴西雨林發生了近7.3萬起火災
  • 巴西雨林現巨型圖這些巨型圖是誰創造的呢?
    網絡配圖 巴西雨林現巨型圖引關注!他們有450個,分布範圍達1.3萬平方公裡,有如「亞馬遜巨石陣」。專家估計,巨陣是原住民慣常聚集地點。圖案四周甚少古物,估計並非村莊地點。研究人員發現原住民在數千年前起,已小規模地砍伐竹林,挖出深坑造成圖案。他們並無大刀闊斧地焚林,反而是集中種植棕櫚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形成一個「史前超市」,供應有用的森林產品。 考古團隊在巴西阿克裡州被伐去樹木的雨林中,發現約450個巨大圖案,分布範圍達1.3萬平方公裡。 據外媒報導,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近年過度砍伐,大量林地夷為平原。
  • 巴西雨林現巨型圖86%的原始森林在亞馬孫流域仍然保存完好
    網絡配圖 巴西雨林現巨型圖引關注!「研究證明了雨林並非如過往所想般,從無人類活動,原住民早在歐洲人抵達前已在管理雨林。」據悉,雖然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近年過度砍伐大量林地夷為平原,但是86%的原始森林在亞馬孫流域仍然保存完好。一些環保人士竭力主張建立一個亞馬孫自然保護區,但該地區的人口已由1970年的350萬猛增到現在的2000萬,建立自然保護區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近年過度砍伐,大量林地夷為平原。
  • 雷達掃描顯示圖坦卡蒙墓室中不存在隱藏密室
    埃及文物部6日宣布,最新雷達掃描顯示,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室中不存在隱藏密室,打消了人們對發現密室的熱切期望,為近年來有關密室存在的爭論蓋棺定論。  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裡說,一支義大利研究團隊使用探地雷達廣泛掃描圖坦卡蒙墓室,沒有發現其中隱藏任何人造牆。
  • 大火連燒數月,巴西亞馬遜雨林被燒光了嗎?NASA:令人擔憂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和其他國際機構的科學家利用實時的衛星數據和地面信息,了解火災季節的原因和後果,在六個月後的2020年3月,一些答案浮現在大家眼前——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生物圈科學實驗室主任道格拉斯·莫頓說:「毫無疑問,2019年亞馬遜大火很罕見,尤其是在特定區域和方式上更加罕見。
  • 關於亞馬遜雨林,你可能沒有聽過的8件神奇的事情
    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因此也被稱為地球之肺,這也是為什麼其發生大火的時候,會讓全世界感到震驚和關注的原因。事實上,在亞馬遜存在許多神奇的事物,而且有許多已經被人類發現了。從不可思議的動物到原始部落,今天小編就要分享,隱藏在亞馬遜雨林中的8件神奇的事物。
  • 巴西亞馬遜雨林再起大火,卻遭巴西總統否認,稱火災報導都是假的
    據美國CNN新聞報導,8月16日,巴西帕拉州新普雷索以南的亞馬遜雨林保護區突然大火,該區域的樹木和河流上空濃煙滾滾,地面上燃燒著一道道熾熱的紅色灰燼。但是巴西總統賈伊爾·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近日表示,有關雨林大面積發生火災的報導都是假的。
  • 亞馬遜雨林為何燃燒
    周一,聖保羅上空黑灰色的濃煙瀰漫整個城市,雖然是下午,天空中卻一片黑暗,太陽被完全遮擋。許多人相信,這些濃煙正是從 2700 千米之外燃燒的亞馬遜森林裡飄來的,聖保羅潮溼、寒冷的空氣將燃燒產生的顆粒變成了密不通風的濃霧。#PrayForTheAmazon(為亞馬遜祈禱)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門話題,人們開始注意到這場正在摧毀地球上最大生態系統之一的災難。
  • 科學家描述亞馬遜雨林發現的第一種雜交鳥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土嘉堡分校的研究團隊對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發現的已知第一種雜交鳥類進行了描述。  通過一系列遺傳分析和其他檢測,研究團隊揭示出金冠嬌鶲(學名:Lepidothrix vilasboasi)其實是一個雜交物種。這種藍冠嬌鶲屬鳥類於1957年在巴西被首次發現,但直到2002年才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
  • 亞馬遜雨林大火肆虐,那些與世隔絕的土著人或遭「滅頂之災」!
    當時橡膠種植園的「老闆」下令讓小型飛機投擲炸彈到該部落居住的村莊,導致整個村莊被夷平,堪稱大屠殺。(圖片來源:FUNAI官網|© Mídia Índia)2017年8月,FUNAI發布的一項亞馬遜原始部落調查研究發現,亞馬遜盆地的開發項目,
  • 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又燒起來了!問題是今年當地乾季才剛開始
    ▲2020乾季才剛開始,巴西熱帶雨林就發生大火。(圖/網絡圖片) 2019年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燒毀了數萬平方公裡的熱帶雨林,造成「地球之肺」的巨大損傷,2020年亞馬遜雨林的乾季才剛開始,16日帕拉州(Pará)新普雷格羅索(Novo Progresso)以南的熱帶雨林保護區持續發生大火。
  • 雷射雷達全面分析(二):五大關鍵技術,發射掃描,光束控制,分類
    準直鏡是為了解決雷射器準直輸出問題,擴束鏡為了解決雷射發散角問題,而輔助光學系統為了解決雷射束偏振太難控制、光隔離等問題。4.3 掃描(光束操縱):機械和固態雷射雷達的掃描技術,直接與3D環境地圖創建息息相關,可以通過多個雷射光束掃描環境,即掃描式雷射雷達,也可以通過對場景進行光覆蓋而實現,即Flash面陣式雷射雷達。
  • 獨家解析|無人駕駛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兩種雷射雷達固態掃描技術
    一年一度的CES展幾乎淪為汽車展,而在2017年的CES展中,自動駕駛技術幾乎成為了主角。作為自動駕駛的核心環境傳感器,雷射雷達自然也備受矚目。下面針對Quanergy和Velodyne的公開資料,對其技術進行簡單的分析。一、Quanergy固態掃描技術圖 1是Quanergy在2016年公開的Solid State LiDAR S3工作原理。可以看出S3採用的是光學相控陣技術實現雷射掃描,其原理與相控陣雷達一樣,通過調節發射陣列中每個發射單元的相位差來改變雷射的出射角度。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便是雷射雷達,絕對的「高」科技產品。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非常相近,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木上、道路上、橋梁上、房子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接收器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記錄下來,同時通過計時器記錄同一個脈衝光信號由發射到被接收的時間。
  • 【The Economist】亞馬遜雨林的未來
    從一萬多年前人類定居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以來,就不斷砍伐亞馬遜雨林。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了工業化砍伐。在過去的50年裡,巴西已將17%的原始森用於修路築壩、伐木、採礦、大豆種植和畜牧業,這一面積超過了法國的領土面積。七年間,政府努力放緩森林砍伐速度,但由於執法力度減弱和對過去毀林行為的特赦,2013年的破壞速度有所回升。經濟衰退和政治危機進一步削弱了政府的執行力。
  • 艾美獎獲獎導演拍攝VR紀錄片帶人們走進亞馬遜古老部落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一直自帶神秘光環,充滿著大自然的野性之美。近日,艾美獎獲獎導演 Lynette Wallworth攝了一部VR紀錄片——《Awavena》,講述了部落裡第一位女性薩滿的傳奇故事,也帶我們走近這片神秘森林,探索自然奧妙。
  • 成像雷射雷達技術概述
    概括了成像雷射雷達在軍事和國民經濟中的應用。 關鍵詞:雷射雷達;成像技術;二元光學;掃描技術1 引言雷射雷達的研究最早是從軍事應用中開始的,其中一個重要應用是目標識別。主動成像雷射雷達系統可以直接獲得目標的輪廓和位置信息(即強度像和距離像),可以很容易地識別目標。分為掃描成像雷射雷達和非掃描成像雷射雷達兩種。在軍事、航空航天、工業和醫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本文將結合成像雷射雷達的系統要求和技術指標,分別論述成像雷射雷達中掃描成像和非掃描成像的優點和局限性,討論雷射器、探測器和掃描器等元器件的選取及其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