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雷達全面分析(二):五大關鍵技術,發射掃描,光束控制,分類

2020-12-05 騰訊網

這是「汽車人參考」的第184篇原創文章

隨著無人駕駛熱度逐漸上升,雷射雷達相關新聞撲面而來,這項技術雖然已應用多年,但在無人駕駛領域並不成熟,目前公開的技術資料不多,也很零碎。

汽車人參考計劃在春節期間,用萬字長文,共四個篇章全面系統分析雷射雷達,本文為技術篇,主要包含雷射雷達的關鍵技術,技術路線,分類以及一個視頻。雷射雷達基礎篇請點擊(雷射雷達全面分析(一):最大優勢,四大系統,八個指標)。之後兩篇為產業篇和市場篇,歡迎繼續關注本公眾號(auto_refer)後續更新。

4. 五大關鍵技術

新聞媒體對於雷射雷達的分類和表述可謂是五花八門,機械、固態、MEMS、OPA、Flash、FMCW、飛行時間法等等,這些稱謂常常讓圈內圈外的人士感到蒙圈。實際上,經過仔細整理,可以把這些技術分為以下五個大類,它們也組成了雷射雷達的五大關鍵技術。

4.1 測距:與時間是否有關

所謂測距,即測量距離,目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基於時間的測量方法,飛行時間法(time of flight,TOF),一種是不基於時間的測距法。

其中,基於時間測試法有脈衝式和三角式兩種;而不基於時間測據法採用相位式;

脈衝式,也稱為直接式,如下公式:

D = c ×t / 2

D為測量距離,c為恆定的光速,t雷射往返時間,脈衝式的工作原理十分簡單,恆定速度乘以時間等於距離,由於是往返,所以除以2。

三角式,也稱為間接式,將光源、被測物、接收系統三點組成一個三角形光路,接收系統接收來自於被測物面的散射光,並將其成像在光電探測器敏感面上,通過光點在敏感面上的位移,從而計算出被測物的移動距離。

三角式結果較簡單,測試速度快,但對器件靈敏性要求高,主要應用在微位移測量,比如物體表面輪廓、寬度、厚度等。

以上兩種方法需要直接測量雷射往返時間,難度較高,精確度也低。因此有了相位式的測試方法。

相位式不以時間為基準,而是將一調製信號對雷射光強進行調製,通過測量相位差來間接測量往返時間。公式如下:

D = A / 2 ×B / (2 π)

D為距離,B為雷射往返一次所產生的相位差,A為調製信號的波長,A/2稱為測尺,即相位變化為2π時所對應的距離。

相位式適應於中短距離的測量,是目前測距精度最高的一種方式。

除了根據相位差來確定距離,還有一種方式是採用調頻連續波(FMCW),通過比較反射信號與發射信號頻率的方法來得到目標的距離信息。

4.2 發射:雷射器,波長,透鏡系統

雷射的產生來自於雷射發射器,有半導體雷射器、固體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和二氧化碳氣體雷射器四種類型。

無人駕駛大多採用半導體雷射器,雷射由邊緣發出的邊發射雷射器(EEL)和雷射垂直於頂面的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 Laser,簡稱VCSEL)。

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其出射光束圓形對稱,光能轉換效率高,光源具有高度一致性和高指向性等優點,被業界看好。

雷射最關鍵指標在于波長,一般會考量四個因素:人眼安全、與大氣相互作用、可選用的雷射器以及可選用的光電探測器。

目前業內主流採用905nm和1550 nm兩種波長,905nm波長適用的光電探測器比1550nm的更便宜,但1550nm對人眼安全性更高。

針對於與大氣相互作用,1550nm吸水率比905nm更強,但905nm的光損失更少。

由於各種雷射器發射的雷射束並不是絕對平行的,因此還需要一套透鏡系統,即發射光學系統,改變發射光束的發散度、波束寬度和截面積,使總功率保持不變。

發射光學系統,一般由準直鏡、擴束鏡和輔助光學系統組成。準直鏡是為了解決雷射器準直輸出問題,擴束鏡為了解決雷射發散角問題,而輔助光學系統為了解決雷射束偏振太難控制、光隔離等問題。

4.3 掃描(光束操縱):機械和固態

雷射雷達的掃描技術,直接與3D環境地圖創建息息相關,可以通過多個雷射光束掃描環境,即掃描式雷射雷達,也可以通過對場景進行光覆蓋而實現,即Flash面陣式雷射雷達。

對於掃描式雷射雷達,有三種方法可以實現:

第一, 安裝在車頂以一定的速度旋轉,在水平方向採用機械360°旋轉掃描,在垂直方向採用了定向分布式掃描,這種方法使用旋轉多面鏡控制光束,也稱為機械式掃描

第二, 使用MEMS(微機電系統)微鏡,把所有的機械部件集成到單個晶片上,利用半導體工藝生產,不需要機械式旋轉電機,而是以電的方式來控制光束。

微鏡振動幅度很小,頻率高,成本低,技術成熟。但MEMS微鏡的幾何尺寸限制了其振蕩幅度,其視野有限,無法實現360度。

第三, 採用光學相控陣(OPA)技術,原理與相控陣雷達類似,它由元件陣列組成,通過控制每個元件發射光的相位和振幅來控制光束,無需任何機械部件,因此也稱為固態掃描

掃描速度快,精度高,可控制性好是它的優點,但OPA晶片納米加工難度高非常高。

以上方式都是逐點掃描,單次發射只探測某個方位,而Flash面陣式雷射雷達,利用雷射器同時照亮整個場景,對場景進行光覆蓋,一次性實現全局成像,故也稱為閃爍式雷射雷達。

這種方式無掃描器件,成像速度快,缺點是雷射功率受限,探測距離近,抗幹擾能力差。

目前,MEMS和Flash技術更受到雷射雷達廠商的青睞,有望逐步取代主流的機械式雷射雷達。

下圖為技術發展路線圖:

4.4 探測:直接和相干,光電探測器是核心

目前有兩種探測技術,一是直接探測法,也稱為能量探測法,利用探測器的光電轉換功能直接實現對光信號的信息解調。

其優點是系統簡單,缺點是精度低,對噪聲敏感。

另外一種方法是相干探測法,也稱為外差探測法,即多了一路雷射輸出,需要對信號進行混頻分析,其優點是靈敏度和精度高,缺點是系統比較複雜。

雷射探測的核心器件是光電探測器,能把光能轉換成一種便於測量(電壓或電流)物理量的半導體器件,主要有頻帶寬、靈敏度高、線性輸出範圍寬、噪聲低等要求。

目前主要有PIN光電二極體、雪崩二極體(APD)、單光子雪崩二極體(SPAD)和矽光電倍增管(SiPM)等。

4.5 數據處理技術

信息處理系統主要任務是對信號進行處理,計算,完成三維圖像重構。

目前主要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計算機完成,可利用FPGA技術(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實現、高速DSP等完成。關於FPGA,請繼續關注汽車人參考後續文章。

5. 分類:近二十種

根據上文中的技術總結,關於雷射雷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供讀者參考:

最後放上一個視頻,號稱世界上最好的雷射雷達,可以滿足無人駕駛所有需求。

獲取「雷射雷達全面分析-全文報告」,請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並截圖,發送至對話框,留下郵箱即可。

最近武漢肺炎都談虎色變,期望大家在春節期間注意身體。

(下一篇產業篇,包括雷射雷達的產業鏈,主要企業和產品介紹)

本文為「汽車人參考」原創,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轉發此文,關注「汽車人參考」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在雷射發射、接收、掃描等諸多雷射雷達硬體技術中,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掃描技術是車載雷射雷達的關鍵,它直接決定了雷達的掃描頻率、掃描範圍、點雲數據量等各項重要參數,是縮小車載雷射雷達的整體體積與降低成本的關鍵,也直接影響了車載雷射雷達的車規級量產的實現。
  • 獨家解析|無人駕駛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兩種雷射雷達固態掃描技術
    下面針對Quanergy和Velodyne的公開資料,對其技術進行簡單的分析。一、Quanergy固態掃描技術圖 1是Quanergy在2016年公開的Solid State LiDAR S3工作原理。可以看出S3採用的是光學相控陣技術實現雷射掃描,其原理與相控陣雷達一樣,通過調節發射陣列中每個發射單元的相位差來改變雷射的出射角度。
  • 雷射雷達原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深度解析
    雷射雷達關鍵技術分析 空間掃描技術 雷射雷達的空間掃描方法可分為非掃描體制和掃描體制,其中掃描體制可以選擇機械掃描、電學掃描和二元光學掃描等方式聲光掃描器採用聲光晶體對入射光的偏轉實現掃描,掃描速度可以很高,掃描偏轉精度能達到微弧度量級。但聲光掃描器的掃描角度很小,光束質量較差,耗電量大,聲光晶體必須採用冷卻處理,實際工程應用中將增加設備量。 二元光學是光學技術中的一個新興的重要分支,它是建立在衍射理論、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細微加工技術基礎上的光學領域的前沿學科之一。利用二元光學可製造出微透鏡陣列靈巧掃描器。
  • 成像雷射雷達技術概述
    主動成像雷射雷達系統可以直接獲得目標的輪廓和位置信息(即強度像和距離像),可以很容易地識別目標。分為掃描成像雷射雷達和非掃描成像雷射雷達兩種。在軍事、航空航天、工業和醫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本文將結合成像雷射雷達的系統要求和技術指標,分別論述成像雷射雷達中掃描成像和非掃描成像的優點和局限性,討論雷射器、探測器和掃描器等元器件的選取及其理論依據。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什麼是雷射雷達LIDAR的技術關鍵 典型雷射雷達LiDAR系統組成 典型雷射雷達LiDAR系統組成括雷射發射光源 雷射雷達LiDAR關鍵部件 雷射雷達LiDAR關鍵部件按照信號處理的信號鏈包括控制硬體DSP(數位訊號處理器)、雷射驅動、雷射發射發光二極體
  • velodyne、Ouster、禾賽等多光束雷射雷達移動測繪系統的數據對比...
    雷射雷達光束在場景上的分布可以通過旋轉鏡或固態設備來實現。可以同時發射多個光束,並且可以捕獲單個或多個返回。   對於選定的雷射雷達傳感器,用於在場景上分布發射光束的機制基於旋轉鏡或固態技術。   高生產率(64 光束)   在此部分中,已將四個雷射雷達傳感器分類。因為同時發射的雷射束數量為 64,它們的生產率較低。   旋轉的 Ouster OS1-64 的輸出速率為 130 萬磅 / 秒,最大範圍為 120m。   光束圍繞水平面對稱分布,VFoV 很好。
  • 自動駕駛離不開的雷射雷達,究竟有幾種分類?
    目前市面上可見的車載雷射雷達,基本都是機械式,其典型特徵即為擁有機械部件,會旋轉,比如Velodyne著名的大花盆HDL64。當然也有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即外面不轉了,但裡面仍有雷射發射器進行旋轉的種類。但除了這兩種雷射雷達外,因使用的技術不同,還分為多種雷射雷達。下面我們一起來全面了解雷射雷達的分類。
  • 雷射雷達的組成部分有哪些,它的分類又是如何
    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可見和近紅外光波(多為950nm波段附近的紅外光)發射、反射和接收來探測物體。根據結構,雷射雷達分為機械式雷射雷達、固態雷射雷達和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機械雷射雷達,是指其發射系統和接收系統存在宏觀意義上的轉動,也就是通過不斷旋轉發射頭,將速度更快、發射更準的雷射從「線」變成「面」,並在豎直方向上排布多束雷射,形成多個面,達到動態掃描並動態接收信息的目的。
  • FMCW雷射雷達完勝ToF雷射雷達,是真是假?細節分析來了!
    主張2:FMCW雷射雷達能更快地探測/跟蹤更遠距離的目標未經證實。ToF雷射雷達可以提供非常高的雷射發射頻率(shot rate),以AEye公司的ToF系統為例,每秒可發射幾百萬次,掃描速度快,返回速度更快,感興趣區域(ROI)密度高。與其它雷射雷達系統相比,效率提高2~4倍。
  • 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近期禾賽、Ouster、Innoviz 紛紛推出高性能雷達。   本文介紹了最新的汽車雷射雷達技術和與這些技術一起使用的感知算法。首先分析了雷射雷達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從雷射發射機到光束掃描機構。比較了各種解決方案的優缺點和現狀。對於雷射雷達的數據處理,回顧了模型驅動方法和新興的深度學習解決方案。最後,對汽車雷射雷達和感知系統的局限性、挑戰和發展趨勢做了分析。
  • 雷射雷達最全分類!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
    > 雷射測距雷達 雷射測距雷達是通過對被測物體發射雷射光束,並接收該雷射光束的反射波,記錄該時間差,來確定被測物體與測試點的距離。 跟蹤雷達 跟蹤雷達可以連續的去跟蹤一個目標,並測量該目標的坐標,提供目標的運動軌跡。不僅用於火炮控制、飛彈制導、外彈道測量、衛星跟蹤、突防技術研究等,而且在氣象、交通、科學研究等領域也在日益擴大。
  • 雷射振鏡掃描技術
    同轉鏡式掃描系統相同,這種典型的控制系統採用了一對摺返鏡,不同的是,驅動這套鏡片的步進電機被伺服電機所取代,在這套控制系統中,位置傳感器的使用和負反饋迴路的設計思路進一步保證了系統的精度,整個系統的掃描速度和重複定位精度達到一個新的水平。雷射掃描目前被應用到諸如雷射加工、圖像傳輸、醫療等領域。
  • 五大雷射雷達公司「大亂鬥」
    本田和豐田已確定在其L3級自動駕駛車型上使用雷射雷達;奔馳、沃爾沃、寶馬、蔚來和小鵬等廠家也準備在2021年的量產車上選用雷射雷。本文將對五大雷射雷達的技術路線進行分析,帶大家一起看看炙手可熱的 LiDAR 炸子雞們走向何方。
  • 深度解讀之雷射雷達技術以及其應用
    雷射雷達關鍵技術分析 空間掃描技術 雷射雷達的空間掃描方法可分為非掃描體制和掃描體制,其中掃描體制可以選擇機械掃描、電學掃描和二元光學掃描等方式。聲光掃描器採用聲光晶體對入射光的偏轉實現掃描,掃描速度可以很高,掃描偏轉精度能達到微弧度量級。但聲光掃描器的掃描角度很小,光束質量較差,耗電量大,聲光晶體必須採用冷卻處理,實際工程應用中將增加設備量。 二元光學是光學技術中的一個新興的重要分支,它是建立在衍射理論、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細微加工技術基礎上的光學領域的前沿學科之一。利用二元光學可製造出微透鏡陣列靈巧掃描器。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2017年,博世推出了兼顧雷射掃描和投影的BML050方案,包括兩個MEMS微鏡,可用於交互式投影儀。有新聞報導博世將在2020年前銷售雷射雷達,暫時無法判斷是基於MEMS還是其他技術。奧迪的矩陣式雷射車燈,使用微鏡(DMD)來控制雷射方向,順便做雷射雷達也不錯,不需要再給Ibeo的雷射雷達騰地方了。
  • 雷射雷達探測及三維成像技術進展,讀這一篇就知曉
    雷射雷達市場前景依然可期,下文小光就帶大家一起了解雷射雷達的原理、雷射測距及三維成像技術分類等。 什麼是雷射雷達?掃描式雷射雷達要求實現每個點的快速測距,因此大多採用直接脈衝探測的方式。掃描裝置的作用是控制雷達光軸指向不同方向,依次測量目標上各點的位置信息並繪製三維圖像。
  • 音圈電機雷射雷達掃描技術在揚塵治理中的應用
    打開APP 音圈電機雷射雷達掃描技術在揚塵治理中的應用 tmmotion 發表於 2020-06-28 09:05:56 所謂揚塵,其是由於地面上的塵土在風力、人為帶動及其他帶動飛揚而進入大氣的開放性汙染源,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先進的設備和技術被用到揚塵治理當中,包括近幾年炙手可熱的雷射雷達掃描技術。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便是雷射雷達,絕對的「高」科技產品。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非常相近,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木上、道路上、橋梁上、房子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接收器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記錄下來,同時通過計時器記錄同一個脈衝光信號由發射到被接收的時間。
  • 日本研發新型雷射掃描設備 或可製成指尖大小的雷射雷達系統
    蓋世汽車訊 掃描雷射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如超市中的條形碼掃描器以及智慧型手機上的攝像頭,此種設備依賴雷射器和探測器實現極其精確的精度。利用雷射雷達測量距離、識別目標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其反射的雷射束可以探測周圍的環境,為自動駕駛汽車、農用機器和工廠機器人提供關鍵數據。
  • 從四個維度深度剖析雷射雷達核心技術
    當我們在交流「直接/間接飛行時間法、三角測距法」等概念時,這實際上是雷射雷達的「測距原理」維度;而談及「機械式、MEMS、OPA、Flash」等關鍵詞時,這屬於雷射雷達的「光束操縱」維度;無論是905nm還是1550nm的波長,還是邊發射雷射器(EEL)或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ESL),這是從雷射雷達的「光源」維度交流問題;而涉及PIN、APD(雪崩光電二極體)/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