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紅的拉丁名是Gomphrena globosa L,又名是火球花、百日紅,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植物,是中央種子目、為莧科,園林用途是花壇、自然乾花、花境。
千日紅,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釐米,莖粗壯,有分枝,枝略成四稜形,有灰色糙毛,幼時更密,節部稍膨大。葉片紙質,長橢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3.5-13釐米,寬1.5-5釐米,頂端急尖或圓鈍,凸尖,基部漸狹,邊緣波狀,兩面有小斑點、白色長柔毛及緣毛,葉柄長1-1.5釐米,有灰色長柔毛。花多數,密生,成頂生球形或矩圓形頭狀花序,單一或2-3個,直徑2-2.5釐米,常紫紅色,有時淡紫色或白色;總苞為2綠色對生葉狀苞片而成,卵形或心形,長1-1.5釐米,兩面有灰色長柔毛;苞片卵形,長3-5毫米,白色,頂端紫紅色;小苞片三角狀披針形,長1-1.2釐米,紫紅色,內面凹陷,項端漸尖,背稜有細鋸齒緣;花被片披針形,長5-6毫米,不展開,頂端漸尖,外面密生白色綿毛,花期後不變硬;雄蕊花絲連合成管狀,頂端5淺裂,花葯生在裂片的內面,微伸出;花柱條形,比雄蕊管短,柱頭2,叉狀分枝。胞果近球形,直徑2-2.5毫米。種子腎形,棕色,光亮。
其對環境要求不嚴,性喜陽光,生性強健,早生,耐乾熱、耐旱、不耐寒、怕積水,喜疏鬆肥沃土壤,生長適溫為20℃-25℃,在35℃-40℃範圍內生長也良好,冬季溫度低於10℃以下植株生長不良或受凍害。性強健,耐修剪,花後修剪可再萌發新枝,繼續開花。
它原產熱帶美洲,為莧科千日紅屬植物。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常見花卉,中國長江以南普遍種植。
其花期長,花色鮮豔,為優良的園林觀賞花卉。是花壇、花境的常用材料,且花後不落,色澤不褪,仍保持鮮豔。中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
它的皂甙和黃銅部分能祛痰。
其植物文化:花語:不滅的愛。人們平常所見的紫紅、粉紅、白色的可愛「花朵」實際小苞片,真正的花很小,埋在苞片中間,非常不顯眼。乾燥後的苞片可以長久不褪色。所以花名叫做千日紅。花語也來源於不易褪色這個特點。
相關擴展:
【象徵吉祥美滿的「千日紅」】
可見大陸婦女早習慣把千日紅當做頭髮裝飾品。令人難以明白的是:這麼美麗持久的花,在1661年間,自華南地區傳入臺灣後,竟淪落為諷刺人不知「醜」的花。譬如:在鄉間的婚嫁當天,總要由男方準備一個用千日紅和扁柏枝葉裝飾的花盤,隨著迎娶隊伍和禮物送到女方,祭拜祖先後,再又和新娘一起迎接回家。另外,在七夕黃昏,也有用一盤千日紅,祭拜兒童守護神~七娘媽,以求「早生貴子」和使孩子們長得更健康長命習俗。千日缸,是矮小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僅在30~50公分之間。淡桃、深紅或白色的頭狀花序,著生在枝條頂端,基部有兩枚葉狀小苞片。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