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小百科:關於千日紅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2021-01-08 小度講植物

千日紅的拉丁名是Gomphrena globosa L,又名是火球花、百日紅,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植物,是中央種子目、為莧科,園林用途是花壇、自然乾花、花境。

千日紅,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釐米,莖粗壯,有分枝,枝略成四稜形,有灰色糙毛,幼時更密,節部稍膨大。葉片紙質,長橢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3.5-13釐米,寬1.5-5釐米,頂端急尖或圓鈍,凸尖,基部漸狹,邊緣波狀,兩面有小斑點、白色長柔毛及緣毛,葉柄長1-1.5釐米,有灰色長柔毛。花多數,密生,成頂生球形或矩圓形頭狀花序,單一或2-3個,直徑2-2.5釐米,常紫紅色,有時淡紫色或白色;總苞為2綠色對生葉狀苞片而成,卵形或心形,長1-1.5釐米,兩面有灰色長柔毛;苞片卵形,長3-5毫米,白色,頂端紫紅色;小苞片三角狀披針形,長1-1.2釐米,紫紅色,內面凹陷,項端漸尖,背稜有細鋸齒緣;花被片披針形,長5-6毫米,不展開,頂端漸尖,外面密生白色綿毛,花期後不變硬;雄蕊花絲連合成管狀,頂端5淺裂,花葯生在裂片的內面,微伸出;花柱條形,比雄蕊管短,柱頭2,叉狀分枝。胞果近球形,直徑2-2.5毫米。種子腎形,棕色,光亮。

其對環境要求不嚴,性喜陽光,生性強健,早生,耐乾熱、耐旱、不耐寒、怕積水,喜疏鬆肥沃土壤,生長適溫為20℃-25℃,在35℃-40℃範圍內生長也良好,冬季溫度低於10℃以下植株生長不良或受凍害。性強健,耐修剪,花後修剪可再萌發新枝,繼續開花。

它原產熱帶美洲,為莧科千日紅屬植物。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常見花卉,中國長江以南普遍種植。

其花期長,花色鮮豔,為優良的園林觀賞花卉。是花壇、花境的常用材料,且花後不落,色澤不褪,仍保持鮮豔。中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

它的皂甙和黃銅部分能祛痰。

其植物文化:花語:不滅的愛。人們平常所見的紫紅、粉紅、白色的可愛「花朵」實際小苞片,真正的花很小,埋在苞片中間,非常不顯眼。乾燥後的苞片可以長久不褪色。所以花名叫做千日紅。花語也來源於不易褪色這個特點。

相關擴展:

【象徵吉祥美滿的「千日紅」】

可見大陸婦女早習慣把千日紅當做頭髮裝飾品。令人難以明白的是:這麼美麗持久的花,在1661年間,自華南地區傳入臺灣後,竟淪落為諷刺人不知「醜」的花。譬如:在鄉間的婚嫁當天,總要由男方準備一個用千日紅和扁柏枝葉裝飾的花盤,隨著迎娶隊伍和禮物送到女方,祭拜祖先後,再又和新娘一起迎接回家。另外,在七夕黃昏,也有用一盤千日紅,祭拜兒童守護神~七娘媽,以求「早生貴子」和使孩子們長得更健康長命習俗。千日缸,是矮小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僅在30~50公分之間。淡桃、深紅或白色的頭狀花序,著生在枝條頂端,基部有兩枚葉狀小苞片。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動物小百科:關於白喉紅尾鴝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白喉紅尾鴝,拉丁文學名是Phoenicurus schisticeps,英文名White-throated Redstart,屬於雀形目、鶲科的一種動物,命名時間在1846年,命名人為Gray。白喉紅尾鴝是一種高山森林和高原灌叢鳥類。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4000m的高山針葉林以及林線以上的疏林灌叢和溝谷灌叢中,冬季常下到中低山和山腳地帶活動。
  • 植物小百科:關於察隅野豌豆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它生長於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羽狀複葉,小葉卵形,花白色或淡紫紅色,結莢果,種子略作球形。嫩莢和種子供食用。2.這種植物的莢果和種子。 察隅野豌豆種子的形狀因品種不同而有所不同,大多為圓球形,還有橢圓、扁圓、凹圓、皺縮等形狀。顏色有黃白、綠、紅、玫瑰、褐、黑等顏色。
  • 植物小百科:關於喜馬拉雅耳蕨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喜馬拉雅耳蕨,拉丁名是Polystichum brachypterum (Kuntze)Ching,屬於蕨類植物門、蕨綱、薄囊蕨亞綱、真蕨目、鱗毛蕨科、耳蕨屬、刺葉耳蕨組的一種植物。喜馬拉雅耳蕨,植株高30-70釐米。
  • 植物小百科:關於蠍子旃那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蠍子旃那,拉丁名是Coronilla emerus,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亞目、豆科、蝶形花亞科、小冠花族的一種植物。蠍子旃那,莖直立,多分枝,高0.5-1米;莖、小枝圓柱形,有稜條5-7,橫斷面為六角形,髓心白色,幼時稀被白色的短柔毛,後漸無毛。
  • 植物小百科:關於尾葉雀梅藤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尾葉雀梅藤,拉丁學名是Sageretia subcaudata Schneid,屬於鼠李科、雀梅藤屬的一種植物,海拔300-1300。尾葉雀梅藤,藤狀或直立灌木,高達1.5米;小枝黑褐色,無毛或被疏短柔毛。
  • 植物小百科:關於翅果柴胡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翅果柴胡,拉丁學名是Bupleurumalarum,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芹亞科、阿米芹族葛縷子亞族阿米芹族異型類的一種植物,花果期是8-9月。翅果柴胡,多年生草本,高約20釐米。根細瘦,圓柱形,棕黃色。
  • 植物小百科:關於臺灣蠅子草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臺灣蠅子草,拉丁名是Silene morii,也叫莫爾蠅子草(拉漢種子植物名稱),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石竹目、石竹科、蠅子草屬的一種植物。臺灣蠅子草,二年生草本,高達70釐米,全株被短柔毛。主根粗,稍木質。莖單生,直立,不分枝或有時分枝。
  • 植物小百科:關於小葉中國蕨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小葉中國蕨,拉丁學名是Sinopteris albofusca (Bak)Ching,也叫闊蓋中國蕨、雲南中國蕨,屬於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薄囊蕨綱、水龍骨目、中國蕨科、中國蕨屬的一種植物,海拔500-3200米。小葉中國蕨,植株高7-16釐米。
  • 植物小百科:關於臨滄崖爬藤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臨滄崖爬藤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管花目(Tubiflorae)、葡萄科(Vitaceae)的一種植物。
  • 植物小百科:關於海南金星蕨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海南金星蕨,拉丁名為Parathelypteris subimmersa (Ching)Ching,屬於蕨類植物門、蕨綱、真蕨目、金星蕨科、金星蕨族、金星蕨屬的一種植物。
  • 動物小百科:關於叉尾魚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食性:幼魚主要攝食個體較小的水生生物,如輪蟲、枝角類、水生昆蟲等;成魚則以浮遊動物、各種蠅類、搖蚊幼蟲、軟體動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種子和小雜魚為主食。在人工飼養下,各生長階段均喜食人工飼料。斑點叉尾魚日夜均攝食,且有集群攝食的習性,主要以底層攝食為主,但幼魚有時也遊到水面攝食。
  • 動物小百科:關於七星瓢蟲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產卵於有蚜蟲的植物寄主上。成蟲和幼蟲均以多種蚜蟲、木蝨等為食。系益蟲,應予保護。 棉蚜、麥蚜、豆蚜、菜蚜、玉米蚜、高粱蚜。棉花、小麥、豇豆、白菜、玉米、高粱。20世紀70年代在黃河下遊已開始用助遷法防治棉花和小麥蚜蟲,90年代開始人工繁殖,並用於生產。 七星瓢蟲以鞘翅上有7個黑色斑點而得名。每年發生世代數因地區不同而異。例如,在河南安陽地區每年發生6-8代。
  • 動物小百科:關於奧氏更格盧鼠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下頜關節突與顱骨的關節窩聯結比較鬆弛,既可前後移動,又能左右錯動,既能壓碎食物,又能碾磨植物纖維。夜間或晨昏活動。冬季有貯存食物的習性。繁殖能力很強。終年可生殖,每年可產6~8窩幼仔,每胎產仔數4~8隻。奧氏更格盧鼠體長平均:雄性243毫米,女雌性242毫米;體重52克左右。草食性 偶爾也捕食昆蟲。分布於美國西南部到墨西哥中北部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帶。眼大,後足發達,跳躍移動,尾長。
  • 動物小百科:關於蒙古安氏中獸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安氏中獸從極大僅被知道頭骨並且骨頭,但頭骨的相似性對那更小mesonychids建議那安氏中獸在大規模有同一個wolf-like身體。它可能是知道的最大的土地住宅肉食哺乳動物。 「如果Andrewsarchus相似成了比例Mesonyx obtusidens它有長度從口鼻部到大約12英尺和高度骨盆的後面從地面到大約6英尺後面的肩膀或中部。
  • 動物小百科:關於湯氏瞪羚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湯氏瞪羚體質強健;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瑯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脫落的角質套
  • 動物小百科:關於燕鳳蝶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卵單產在寄主植物嫩葉的背面。幼蟲棲息在葉的背面。幼齡幼蟲有在葉中側部開1圓孔取食的習性。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其他植物的葉背面化蛹。本種為亞熱帶及熱帶種。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植物小百科:關於無腺光滑懸鉤子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無腺光滑懸鉤子,拉丁名是Rubus tsangii Merr var linearifoliolus (Hayata)Yüet Lu,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薔薇目、薔薇科、薔薇亞科的一種植物。
  • 動物小百科:關於褐頭鳳鶥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也會與其它同等大小的鳥類如綠背山雀、繡眼雀鶥、紅頭長尾山雀等混群活動。但混群的時間頗為短暫,不久又離群他往。其棲所的喜好依序為樹林、空曠疏林、果園、建築物和池塘。多對親鳥共同組成一個群體,共用1巢,合作生殖,並共同防禦領域。親鳥群的組成從3隻到8隻不等,而以4隻1群最為普遍。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17) |節肢動物·紅顯蝽:你看看我像誰?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17) |節肢動物·紅顯蝽:你看看我像誰?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紅顯蝽
  • 動物小百科:關於巴布亞企鵝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此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r3.1——近危。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