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察院近日以「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建設」為主題,發布全國檢察機關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共7件,集中反映各地檢察機關在強化法律監督職能、健全內部制約監督制度機制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據介紹,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的主題為「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機制建設」,主要圍繞四方面內容:首先是強化法律監督職能,全力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如典型案例中,河南省檢察院和省河長辦通力合作,在黃河流域九省區首倡並推動建立了以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河湖治理協作聯動為主要內容的「河長+檢察長」制,為推動該省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起到了積極作用,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
此外,健全檢察機關法律監督體系,提升法律監督效果,如黑龍江省檢察機關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各級檢察院一併調閱全省各級法院民事審判卷宗、民事執行卷宗的正卷、副卷,打開了民事檢察監督向更深層次推進的通道;山東省東營市檢察機關創建以羈押必要性全流程審查、非羈押訴訟全方位保障、全社會支持為主要內容的「三位一體」非羈押訴訟模式,將降低審前羈押的制度和舉措貫穿到刑事訴訟全過程,形成「案件辦理+司法協作+社會參與」的中國特色非羈押訴訟制度實踐樣本。
同時,健全檢察機關內部制約監督制度,構建與司法責任制改革、規範檢察權運行要求相適應的內部監督制約體系。浙江省海鹽縣檢察院牢牢把握數字賦能檢察工作帶來的發展機遇,研發「案件碼」程序,對提前介入及審查逮捕案件實行源頭控制、動態跟蹤、全程監督;陝西省檢察院推行檢務督導「面對面」,強化中心工作「聚焦式」選題,視頻會議「面對面」問詢,實地調研指導「點對點」督察,黨組研究「實打實」通報,有力增強了檢察內部監督實效。
並且,強化法律監督專業能力專業素養,提升檢察監督能力。上海市寶山區檢察院認真落實最高檢《關於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辦案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充分發揮專門技術人員專業特長,為推進「四大檢察」提供技術支撐,推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思維與監督辦案深度融合;甘肅省蘭州市檢察院探索建立公益訴訟大數據應用平臺,與行政執法單位的數據對接,自動識別線索數據中反映的違法行為,快速研判負有監管責任的主體和權力清單,提高了案件辦理準確度。
來源:北京日報 | 記者 高健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