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面積達600萬平方公裡的亞馬遜盆地有著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還有著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總面積幾乎是13億人口印度的兩倍,佔全球森林總面積的20%。它是20%地球陸地物種的家園,其中還生存著「獨一無二」的物種。非但如此,它還是三千萬人的家園,包括了10多個從未與外界接觸的土著部落。在一張衛星合成圖片中,亞馬遜盆地出現大片黃色和粉紅色。
更重要的是,亞馬遜雨林還是「地球之肺」,不斷地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然而轉化為氧氣放出,它還通過一種被稱為蒸騰作用將大量的水釋放大空,來自喬治·梅森大學教授託馬斯·洛夫喬伊發現,有足夠多的水汽不斷從亞馬遜河升起,形成一條可供應廣闊地區降雨的「飛揚河流」。所以亞馬遜雨林對地球環境有著重大影響和意義。
不過在過去的40年中,亞馬遜雨林面積發生了較大變化,又是無盡燃燒的野火,又是人為濫砍濫伐,多片森林已變得岌岌可危了。為了深入了解亞馬遜雨林的損失,美國宇航局科學家使用了高空偵察衛星,不過由於亞馬遜河流上方天空幾乎總是被烏雲和暴風雨所以覆蓋,使得被多山高原所包圍的盆地成為科學家監測最困難地區之一。
2015年,當400公裡軌道上的國際空間站路過巴西託坎丁斯上空時,太空人拍到一張美輪美奐的照片,亞馬遜雨林上空出現多個「爆米花雲」,實際它們是多個正在對流上升的巨大水分柱,與平流層相撞後向外擴散成鐵砧雲。大量雲層遮擋了偵查衛星的視線,這明顯就是一個雨天的常見景觀,這張照片再次證明了科學家所言非虛。
不過有困難就有辦法,隨著數十年衛星圖片的積累,以及人類製圖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通過軟體將多張圖片疊加在一起,生成了一張沒有雲朵覆蓋亞馬遜圖片,從而更好地了解亞馬遜地區。通過這張合成圖片,科學家發現亞馬遜盆地的確發生了非凡的變化,潮溼和乾燥森林都有重大損失,人類牧場和農田出現了驚人發展。
合成圖片顯示出亞馬遜盆地出現大片黃色和粉紅色。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綠色區域表示熱帶潮溼雨林,藏青色表示河流和水庫,棕色表示被洪水淹沒的溼地,黃色表示為已轉換為牧場的森林地區,粉紅色則表示為轉化為農田稀樹草原。美國馬裡蘭大學遙感科學家Matthew Hansen稱,在變化規模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與亞馬遜雨林相比。地球之肺正在失去,物種正在消失,自詡為最聰明物種的人類還能獨善其身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