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國脫離歐盟有意義嗎?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英國金融時報網26日發表該網經濟編輯克裡斯·賈爾斯撰寫的題為《英國脫離歐盟有意義嗎?》的文章。文章說,即便英國離開歐盟,它仍需要歐洲單一市場,也就仍需接受人員的自由流動和主權共享,此外還需交市場準入費。那樣的話,脫歐將毫無意義。

    當你能夠從美國下載軟體或從澳大利亞下載你最喜歡的歌曲時,不奇怪的是,精通科技者和那些希望英國離開歐盟的人都斷言,地域上的鄰近從未像現在這樣不重要。這是支持英國脫歐的歐洲議會成員、英國保守黨人丹尼爾•漢南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但它恰恰是錯誤的。

    以兩個國家為例,一個與英國有著歷史淵源,使用同一種語言,另一個只不過地理位置居於歐洲大陸中部。根據當前匯率計算,紐西蘭和捷克2014年的經濟規模都是2000億美元,英國與其中一國的貿易明顯多於它與另一國的貿易。2014年,英國與相距並不算太近的捷克之間的商品和服務進出口規模,是它與相距遙遠的前殖民地澳大利亞的3.9倍。

    這並非孤證。英國或許不怎麼跟西班牙在一起打板球,但英國與這個歷史上的死敵的貿易額是英國與澳大利亞貿易額的3.3倍。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的經濟規模都是1.4萬億美元,但英國人更願意去鄰近的西班牙享受陽光和桑格裡亞酒,而不是千裡迢迢去澳大利亞感受《家有芳鄰》中的生活——《家有芳鄰》是澳大利亞一部播了許多年的電視劇。

    在貿易領域,地理位置仍然重要,但距離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市場規模也很重要。隨著中國佔全球經濟規模的比重迅速增長,英國與中國的貿易規模自然而然也擴大了。

    中國在英國對外貿易中所佔比重肯定正日益上升,但我們不誇大中國的重要性。中國201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4萬億美元,中英貿易僅佔中國經濟規模的0.9%,遠遠低於歐盟與英國貿易規模佔前者經濟規模的比例,這一比例在2014年為5.5%。

    不僅是英國與歐盟的貿易以市場規模衡量比它與中國的貿易密切得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似乎也在上升,或者也可以理解為在下降。2004年,中國與英國的貿易佔中國經濟規模的1.4%,比例高於今日,但與歐盟的貿易強度則一直保持基本不變。

    所謂的貿易引力模型發現,英國與歐洲的貿易密切程度可能超過了模型的預計,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市場的一體化程度遠遠超過自由貿易區。貿易引力模型是一種經濟分析,試圖通過地理位置因素和市場規模解釋貿易模式。

    儘管經濟學中關於貿易的理論始於大衛・李嘉圖用葡萄牙紅酒交換英國布料的故事,但多數現代貿易表現為相似市場之間交換相似的商品和服務。這種交換是有好處的,因為它加大了市場競爭,而競爭能夠促使生產者改進流程和管理、淘汰生產效率低下的產品,從而提高生產率。

    降低關稅和取消配額會擴大貿易並帶來好處,但加深一體化、統一監管制度、承認別國標準、禁止人為政府援助和消除非關稅壁壘是更有力的辦法。英國唯一能夠享受到這些好處的大型封閉市場就是歐洲單一市場。所有其他大型市場都距離太遠。

    國家和企業通常往往不願意推進深層次的一體化,因為弱者會大聲抱怨。但就應該這樣做。歐洲單一市場在商品自由流動方面已經發展完備,但仍需繼續破除阻礙服務自由流動的障礙。

    因此,即便英國投票離開歐盟,英國離開單一市場將是愚蠢的。當然,留在單一市場則意味著,英國將不得不支付市場準入費,接受人員的自由流動、由布魯塞爾制定的監管規定以及主權共享。那樣的話,我們有理由發問:英國脫離歐盟還有何意義?

相關焦點

  • 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引發多重思考 歐洲再迎十字路口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引發多重思考(國際視點)在「脫歐」公投3年多後,1月31日英國終於正式離開歐盟。圖為2月1日,人們從倫敦金融城大樓附近經過。1月31日,英國正式成為第一個脫離歐盟的成員國,英歐關係由此翻開嶄新一頁。從這一刻起,英國進入「脫歐」過渡期,過渡期到2020年底結束。
  • 英媒:英歐自貿談判前夕劍拔駑張 法國外長警告「相互撕碎」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英媒稱,繼英國政府拒絕了歐盟提出的希望在未來主要政策問題上保持一致的要求之後,法國外長讓-伊夫·勒德裡昂警告說,歐盟與英國會在未來關係談判中「相互撕碎」。英國歐盟未來關係英國首相詹森的首席脫歐談判代表戴維·弗羅斯特已經多次表示,英國希望以歐盟和加拿大2016年所籤署的自貿協定為藍本,制定英歐自貿協定。英國同時表示,2021年以後將不會繼續在政策領域繼續與歐盟保持一致。
  • 英日自貿協定力爭9月籤署 或成英國加入CPTPP跳板
    在6日、7日與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等英國政府高官會晤後,日英雙方共同表示,兩國正朝全面自由貿易協定前進,並致力在今年底前達成協定。這將是英國40多年來首次制定的一項獨立於歐盟之外的新貿易政策。
  • 脫歐協議生效引發地震,英國多地要求獨立,美媒:年內或見證分裂
    可以說這對英歐雙方而言都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彼此都給自己的未來掀開了新的篇章,英國首相更是興奮得直揮拳。然而沒過多久,他就發現自己高興得過早了。據英媒1月2日報導稱,英國脫歐協議生效剛過幾分鐘,蘇格蘭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就坐不住了,她在社交媒體上發推表示,蘇格蘭將儘快舉行獨立公投,一旦成功便會重新加入歐盟。
  • 英國脫歐動物也受惠? 英大臣:將提升動物福祉
    中新網12月1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英國環境食品及農村事務部大臣戈夫表示,英國脫離歐盟也將顧及動物。他承諾離開歐盟後,將提升動物的福祉。  據報導,這位2016年公投時脫歐陣營的大將表示:「我們的國家有許多人愛動物,所以我們努力使英國順利脫離歐盟,不僅僅是為了公民,也是為了我們所愛及珍惜的動物。」  戈夫提出一份法律草案,目的是將動物有知覺能力的概念納入英國法律,並增加對虐待動物者處以刑期的新規定。  他說,英國脫離歐盟後,可以對環境甚至動物福祉定更高的標準。
  • 美媒:蘇格蘭對脫離英有顧慮沒眷戀 去留一線間
    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發表專欄作者羅傑·科恩的文章稱,蘇格蘭對脫離英國有顧慮沒眷戀。  在蘇格蘭,400多萬選民將在下周投票決定,是否要選擇獨立,把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 英國和歐盟正式「離婚」!兩家的致辭內涵太豐富了
    當地時間周四下午,英國政府宣布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Brexit deal),取得了脫歐過渡期(Brexit transition period)的重大進展,為一周後有序脫離歐盟做好準備。Francisco Seco/Pool via REUTERS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布魯塞爾召開新聞發布會,稱這是一份「公平」的協議,強調英歐「是長久的盟友」。
  • 英媒:英國與土耳其將在本周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英國國際貿易部於當地時間12月27日表示,英國和土耳其將於29日籤署一項自由貿易協定,這是英國與歐盟本月達成脫歐過渡期後的貿易協定之後,英國與其他國家籤署的第一份自由貿易協定。 據路透社28日報導,英國與土耳其之間的協議,將複製兩國之間現有的貿易條款,但是英國國際貿易大臣伊莉莎白·特拉斯在27日表示,希望兩國能夠儘快達成一項定製協議。
  • 英司機過關荷蘭三明治被沒收,被招呼「歡迎來到脫歐時代」
    (觀察者網訊)新年伊始,在經過近一年的過渡期後,英國正式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徹底脫歐。不過,一些民眾可能尚未適應脫離歐洲「單過」的日子。近期,一名英國司機就在入關時因違反規定,被荷蘭海關沒收了三明治,還被招呼「歡迎來到脫歐(時代)」。
  • 四年鬧劇終於落幕,英國和歐盟將何去何從?
    英國自從2016年通過脫歐公投後,便開始了與歐盟長達四年的"離婚大戲",如今終於算是落下帷幕。但問題是,英歐真的能"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嗎? 英國面臨何種難題? 隨著脫歐的不斷推進,英國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 脫離物理的數學有意義嗎?
    他們不禁要問:脫離物理的數學還有意義嗎?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數學的意義,正是它能夠脫離一切具體的研究對象,包括物理。圖片來自pixabay舉個例子。人們一開始定義實數,是因為它描述了物理世界中發生的事情,比如說距離和時間。
  • 詹森再對歐盟領導人放狠話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英媒稱,詹森在爭取接替特雷莎·梅出任首相的爭奪戰中處於領先地位。他敦促歐洲領導人「要仔細端詳我們的眼神」,並要弄明白一點,即如果他出任首相的話,無論是否達成協議,英國都會在萬聖節前夜脫歐。
  • 英國今天解封,開始快速推進疫苗!高盛看好英國未來,鼓勵多買英股和...
    的「早安英國(Good Morning Britain)」節目中談到脫歐時說: 「為了達成協議,我們已經加快了談判進程,但重要的是歐盟也要履行自己的責任…目前仍有一定機率無法和歐盟達成協議,英國企業要做好一切準備。」
  • 位於北美洲的格陵蘭島,為什麼在1985年就脫離了歐盟(歐共體)?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離歐盟,進入脫歐過渡期,過渡期將在2020年底結束。從2016年英國就脫歐進行全民公投,到2020年1月正式完成脫歐,英國與歐盟歷時4年的脫歐談判終於落下帷幕。英國脫歐意味著英國和歐盟40多年的政治聯姻最終走到了盡頭。然而,英國卻不是第一個脫離歐盟的地區。
  • 英媒:英國科學家創建出「萬有觸覺定律」模型
    英媒稱,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創建了一種觸覺通用尺度,為打造具有高度真實感的虛擬實境鋪平道路。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接觸感受器進行數學建模,推導出「萬有觸覺定律」。
  • 英媒:英國科學家創建出「萬有觸覺定律」模型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們利用地震波創建了一種觸覺通用尺度,為打造具有高度真實感的虛擬實境鋪平道路。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12日報導,伯明罕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接觸感受器進行數學建模,推導出「萬有觸覺定律」。
  • 中國「人造太陽」又有新進展 英媒:2020年或投入運行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英媒稱,在全世界競相尋找化石燃料替代品之際,中國已經完成了一個用於實驗性核聚變的反應堆的建設,這又被稱為「人造太陽」。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27日報導,中國官方媒體宣布,成都一個研究中心開發的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目前建設順利,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報導稱,核聚變技術——通過聚合而不是分裂原子來產生能量,其原理與太陽類似——一直是實現永無止境的清潔能源供應的希望。
  • 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記者 賈元熙)英國《觀察家報》1月3日發表題為《2021年的世界——全球政治今年將如何變化》的長篇綜述,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地區、重點國家及重要領域的形勢走向,文章由該報
  • 英國首席談判代表:與歐盟的貿易協議仍有可能達成
    中新網11月28日電 綜合報導,英國與歐盟就英國脫歐後貿易協議的談判期限逼近,但若干重要議題的協商仍陷於僵局。不過,當地時間27日,英國首席談判代表佛羅斯特表示,協議仍有可能達成。據報導,當天早些時候,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結束了自我隔離。
  • 英媒:世界大學排名英國表現優異 得益於這一因素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英國大學以其在全球年度排名中的優異表現提升了自己的聲譽。它們在13個專業的排名中勇奪桂冠,從人類學到獸醫學,比去年的10個專業有所增加。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月27日報導,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牛津大學在5個專業的排名榜上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