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在物理中應用非常廣泛。甚至可以說,很多數學就是脫胎於物理的需要而產生的。很多人就此產生了數學是依附於物理的感覺。他們不禁要問:脫離物理的數學還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數學的意義,正是它能夠脫離一切具體的研究對象,包括物理。
圖片來自pixabay
舉個例子。人們一開始定義實數,是因為它描述了物理世界中發生的事情,比如說距離和時間。那麼,如果我們最後發現這個宇宙其實符合所謂的「數字宇宙」原則,也就是說擁有最小的組成單元,而其他一切東西都可以由此推出,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實數就失去了意義?
並不是,原因有幾個:
首先,實數的定義本身有其必然性。實數,其實就是有理數的自然延伸。有理數雖然運算很容易,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它不允許取極限,或者說,它構成的度量空間不是完備的。而作為度量空間,有理數的完備化自然給出了實數。而完備空間的概念也是自然的,因為它就是度量空間上連續性的體現,而連續性本身也是自然的,因為它本質上就是對元素的無限序列的一種考慮。
其次,實數的用處,不僅在於最基礎的物理。所有有關概率的問題,比如說統計物理的問題,實質上都需要用到實數的概念。這是因為,通過將離散轉化為連續,很多時候問題就能大大簡化。即使在最基礎的物理中,比如弦論,也需要用到很多高深的數學,比如霍奇積分等等,這些高深的數學也需要奠基在實數的基礎上。
另外,即使宇宙擁有最小的組成單元,根據量子物理,概率(或者說希爾伯特空間)仍然是本質和必要的,而這就是奠基於複數以及實數的。基本上,在目前所有最前沿的理論中,都需要用到概率的元素,也就是實數。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實數在許多領域中都有著應用,而即使不考慮這些應用,實數本身就有研究價值。
數學最大的價值,不在於它有多少應用。應該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數學的研究方法,所以它能用到各種地方。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數學就是用於計算的學科,很多人在學習數學時,因為這種想法,往往只去機械地記住公式然後計算,卻不去理解這些公式是怎麼來的,也不在意這些定理的來源。這種想法其實不好,相當於將數學最有價值的部分丟棄了。
數學是什麼?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以及它們之間關係的學科。正因為它們沒有具體附著在任何東西上面,所以它們能應用到任何條件合適的問題上。只要符合實數的公理,無論是物理量,還是生物種群,又或者社會心理,實數的數學理論都能用上。正因為它什麼都不是,所以它什麼都是。
所以說,數學,正是因為能夠通過抽象這一利器,脫離物理,脫離化學,脫離一切學科,它才擁有了普適的意義。數學的意義不在於它能幫助我們解決某一個學科的問題,而在於無論什麼問題,只要符合一定的前提,都能利用同一套數學理論解決。
這就是為什麼數學是最基礎的工具,也是科學的女王。
以上文章觀點僅代表文章作者,僅供參考,以拋磚引玉!
最近微信官方改變了公眾號推送規則,不是按更新時間順序排了。所以想要第一時間收到物理好教師的推送,你可以每次讀完後點個在看,或者星標,這樣物理好教師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