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大熊貓是「性冷淡」 基本不知如何交配

2020-11-23 搜狐網

  核心提示:大熊貓異常挑剔:只有在和伴侶真正合得來的時候,它們才想要交配,而這種情況極少發生。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美媒稱,大熊貓十分惹人喜愛,但它們對同類的感情卻並不親密。熊貓對性的熱情,和人類對待牙科根管手術的積極性差不多。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8日報導,大熊貓數量少得可憐,而性慾的缺乏正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內的一塊牌子上寫著:「拯救大熊貓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然而,大熊貓們自己卻沒有對這種「急迫」感同身受。

  它們的生理周期是問題的一部分。雌性大熊貓每年只在春季有一次發情期,而且持續時間很短,可懷孕的狀態僅能維持24到72個小時。雄性大熊貓如果此時不採取行動,就又要等上一年。《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一篇發表於2012年的文章寫道,「應該沒有哪種哺乳動物像雌性大熊貓一樣,對交配這麼沒有興致。」

  此外,大熊貓還異常挑剔:只有在和伴侶真正合得來的時候,它們才想要交配,而這種情況極少發生。

  圈養也是大熊貓交配率如此低的原因之一。四川省一所研究中心的主任稱,只有不到5%的圈養雄性大熊貓可以自然交配。也有研究人員表示,圈養條件下的雌性大熊貓往往無法正常進入發情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科學家對圈養大熊貓的生存環境進行了改造,更真實地模擬野外生活環境,從而激發大熊貓的性慾。

  然而還有一個事關純潔的難題。研究人員發現,因為交配太少,大熊貓鮮有目睹同類交配行為的機會,這就導致了它們對如何交配幾乎一無所知。為了給大熊貓提供指導,科學家採取措施,給它們播放「熊貓成人電影」。

  下一頁: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為大熊貓寶寶公開徵名

  【延伸閱讀】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為大熊貓寶寶公開徵名

  中新網成都10月5日電(記者 安源)5日記者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為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旅奧大熊貓雙胞胎寶寶舉行徵名活動。

  據了解,該中心旅居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大熊貓「陽陽」於8月7日產下一對雙胞胎,並且十分罕見地自然哺育兩隻寶寶。如今兩個小傢伙已快滿兩個月,他們變得越來越活躍,已經完全黑白分明。按照傳統習慣,大熊貓寶寶在出生100天後將獲名。美泉宮動物園決定聯合奧地利KronenZeitung報社在網上面向全球大熊貓粉絲為雙胞胎大熊貓寶寶中的雄性大熊貓寶寶徵名,徵名要求大熊貓寶寶的名字為兩個中國字,且需以象徵著快樂的「Fu」字開頭。粉絲需在10月16日前將名字發送到美泉宮動物園官方郵箱。屆時,動物園將選出三個名字,在其官網進行投票。而雌性大熊貓寶寶的名字,因為這是奧地利出生的第一隻雌性大熊貓寶寶,對美泉宮動物園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園方早已想好雌性熊貓寶寶的名字。兩隻大熊貓寶寶的命名儀式將於11月下旬舉行。

  據悉,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繁殖工作在今年多點開花,與保護研究中心合作的國內外飼養機構在保護研究中心協助下共繁殖大熊貓4胎6仔,其中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基地、比利時天堂動物園的大熊貓寶寶已分別通過網上徵名的形式獲名「花生」、「天寶」。(完)

  下一頁:澳門大熊貓「健健」「康康」過「百天」

  【延伸閱讀】澳門大熊貓「健健」「康康」過「百天」

  10月3日,澳門大熊貓雙胞胎「健健」(右)和「康康」參加百日慶。當日,澳門特區政府民政總署為中央贈送澳門大熊貓「開開」「心心」產下的一對雄性大熊貓雙胞胎幼崽「健健」「康康」舉辦百日慶。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延伸閱讀】中國北方草原首對大熊貓「亮相」 首日吸引遊客近5萬人

  中新網鄂爾多斯10月1日電(張瑋)1日,入住中國北方草原、經過5天隔離的大熊貓「七巧」和「七喜」正式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野生動物園「亮相」,其亮相當日便吸引遊客近5萬人次。

  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保護教研部部長張自成向記者介紹道:「自26日熊貓姐妹安家該園熊貓館後,飼養員便在飲食上開始對姐妹倆的身體進行調理,從少量竹筍到少量竹子。截止目前,兩個熊貓寶寶都能進食大量竹子,而且一切狀況都很平穩。」

  香港遊客曾先生一家「誤打誤撞」在草原上看到了熊貓,高興不已:「本來是來草原感受草原文化的,卻聽說今天草原熊貓小姐妹要亮相,便來看看。看著它們住著蒙古包般的家,仿佛覺得它們也是蒙古族呢,感覺很特別。」

  據了解,動物園的大熊貓館佔地面積3200多平方米,場館建有飼養操作區、室內隔音降噪展示區、室外自然採光展示區、熊貓廚房等配套設施。

  張自成說,雖然現在當地已進入比較涼爽的秋季,但氣候問題並不會對熊貓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在室外溫度零下5℃——10℃期間,熊貓都可在室外展區活動。

  由於「七巧」和「七喜」是內蒙古引進的首對大熊貓,當地並沒有熊貓病理學研究方面的權威專家。「病理學研究這一方面是我們需要攻克的難關。」張自成有些擔憂。

  據了解,大熊貓入園後,大熊貓基地方面派駐了飼養員和獸醫將進行較長時間的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以確保大熊貓儘快適應草原上的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國慶小長假期間,熊貓館預計能接待國內外遊客近30萬人次。(完)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2016/kuaixun_1009/7565783.html report 3670 核心提示:大熊貓異常挑剔:只有在和伴侶真正合得來的時候,它們才想要交配,而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美媒稱,大熊貓十分惹人喜愛,但它們對同類的感

相關焦點

  • 香港兩隻大熊貓首次成功自然交配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香港4月6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海洋公園6日宣布,園內一隻14歲的雌性大熊貓盈盈及另一隻14歲雄性大熊貓樂樂當日成功自然交配,為2011年以來首次,期盼今年能為香港帶來大熊貓「添丁」的好消息。大熊貓普遍每年發情一次,發情期在3月至5月。
  • 雄性大熊貓寧願躺在地上吃竹子,也不願意爬起來和雌性進行交配
    《科學美國人》雜誌曾發表了的一篇文章:「我們找不到哪種哺乳動物可以像大熊貓一樣,對交配這件事一點興趣都沒有。」雄性大熊貓寧願躺在地上吃竹子,也不願意爬起來和雌性進行交配。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同時也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動物。
  • 旅美大熊貓「美香」被麻醉人工授精,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回應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微信公號11月11日發文,近期,不少網友關心旅美大熊貓「美香」的飼養、繁育及相關情況,熊貓中心高度重視網友關切,積極與華盛頓動物園(史密桑寧國家動物園)進行溝通交流,指導監督。目前「美香」幼仔已逾80日齡,幼仔體型和被毛正常,基本能抵禦環境溫度的變化,母獸會在採食和休息時會將幼仔放置身旁地面上,其採食量將恢復到正常或高於正常值,以保證自己身體良好狀況和哺育幼仔所需。
  • 美媒:高亢音樂能干擾蚊子交配吸血
    美媒稱,一個昆蟲研究小組發現,與在寂靜環境中呆10分鐘的蚊子相比,聽斯克裡萊克斯(迴響貝斯音樂人)歌曲的雌性蚊子交配較少,吸血也較少。  報導稱,由於交配和吸血是蚊子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等致命疾病的主要方式,所以研究人員在研究報告中假設:用令人討厭的噪音打亂這些行為或許也可以減少疾病傳播。
  • 大熊貓是怎麼逆襲成為國寶的?還成為了外交官?
    熊貓可以說是現代的「產物」,對大熊貓最早的記載其實來源於《山海經》。猛爆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能食蛇,食銅鐵,豹或作虎。儘管很早就被發現,可是古代的中國人並不怎麼在意這種胖乎乎的生物。直到1869年三月,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神父,在中國四川雅安的教堂附近,發現了他的蹤跡。
  • 大熊貓「姬姬」,輾轉各國多次相親卻不肯交配,原來是喜歡人類
    傳奇熊生,一生情路坎坷,至死都不願交配,卻不曉她喜好人類。 傳奇熊生,從落戶北京開始 1955年,一隻大熊貓於四川雅安磽磧鄉被發現,賜字"磧",取名"磧磧"意在與其發現地相呼應。後與和平村熊貓寶寶"平平"一同落戶北京動物園。
  • 為什麼動物不用學習怎麼交配,人類卻要學習怎麼交配?
    生而為人,人當久了之後再看動物界的動物就會產生許多的新奇和疑問,當然最大的疑問就是好像自然界的動物好像生來就懂得要怎麼生存、生活,到了發情期交配期它們好像不用學習就像是本能一般的與異性進行交配,就能夠生出小寶寶。而人類卻不行,當然人類並沒有發情期的限制,但是如果沒有學習也是不知道如何進行交配,這是為何呢?
  • 旅美大熊貓「美香」母子狀況如何?美國動物園這樣回應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日電 旅美大熊貓這對大熊貓母子的狀況吸引了廣泛關注。新華社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史密森學會旗下國家動物園。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了「美香」母子以及雄性大熊貓「添添」的狀況。熊貓身體狀況如何?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負責人麥可·布朗—帕爾斯格羅夫告訴記者,熊貓幼崽已能睜開眼睛,也有了聽覺,並開始能在「產房」內獨立移動。
  • 美媒:高亢音樂能干擾蚊子交配和吸血(附音樂) ◈探索研究
    美媒稱,一個昆蟲研究小組發現,與在寂靜環境中呆10分鐘的蚊子相比,聽斯克裡萊克斯(迴響貝斯音樂人)歌曲的雌性蚊子交配較少,吸血也較少
  • 哪種生物的交配持續時間最長?它在這方面比人類強,長達8個小時
    世界上不同種類的生物擁有不同的食物喜好、生活習性和交配繁殖等等,其中交配繁殖是物種延續下去的必要過程,如果一個野生物種的繁殖能力較弱的話,那麼需要藉助人類的幫助來進行後代繁衍,後者該物種很有可能出現滅絕的情況,例如大熊貓,它是出了名的性冷淡。
  • 黃柏塬驚現四隻野生大熊貓 為交配"大打出手"40分鐘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趙彥寧 鄧蓉) 今天(11月28日)下午在寶雞黃柏塬景區,就有人拍到了野生大熊貓為了求偶,「大打出手」的景象。  住在黃柏塬景區大箭溝附近的村民蘇保財告訴記者,今天下午兩點左右,突然聽到了動物的嘶叫聲,跑出門一看,竟然是幾隻大熊貓在對面的山坡打架。
  • 旅美大熊貓美香遭虐待? 華盛頓動物園回應質疑
    同時,「貝貝爬樹找媽媽」、「美香半夜從食物殘渣裡尋食未果」、「美香房間裡出現蛇」等視頻相繼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眾多國內外網友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對園方的管理提出質疑。  5月27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發文回應了此事。北京時間昨日凌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也就「母子分離」及「母子現狀」等問題向成都商報記者作出了詳細回應。
  • 點擊投票:融媒熱力榜第九期,四川除了大熊貓還有……
    說到四川,很多人都會想到可愛的國寶——大熊貓。但是你知道嗎?四川盆地是中國動物種類最多、最齊全的地區之一,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就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灰金絲猴、白唇鹿等。2020年,融媒小夥伴們讓我們見到了許多在四川各地出沒的珍稀野生動物。
  • 美媒:中國太天真了!欲將沙漠變綠洲,卻不知沙漠是顆「搖錢樹」
    卻被美媒:中國太天真!欲將沙漠變綠洲,卻不知沙漠是顆「搖錢樹」。有些讀者會提出質疑,沙漠對於經濟發展的作用並不大,怎麼治理沙漠會成為「搖錢樹」呢?其實原因也是極為簡單的。對於沙漠來說,常年乾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大量的動植物是不可能在當地生存下去的,只有長期適應沙漠環境的生物才會生存下來。
  • 動植物奇特交配方式[組圖]
    2、大熊貓利用性愛短片輔助交配大熊貓利用性愛短片輔助交配  在大熊貓的人工養殖中,許多大熊貓對於人類給它們安排的伴侶並不感興趣,而一些雄性大熊貓又沒有經驗。有的動物園曾經試圖通過向大熊貓播放特別製作的色情錄相以希望激發它們的情趣和教授它們相應技巧,但效果並不理想。於是,人工授精成了最後的辦法。在泰國北部的清邁,一家動物園的大熊貓在動物園內進行的自然交配最終未能獲得成功。為了讓兩隻名叫「創創」和「林惠」的熊貓提高對彼此的性趣,並嘗試再次交配,工作人員決定啟動「B計劃」--給5歲雄性大熊貓「創創」和4歲雌性大熊貓「林惠」觀看熊貓交配錄相。
  • 美媒:中國有錢人不吃什麼?答案是大熊貓
    美國生物學家和博物學家喬治·B·沙勒在1993年的著作《最後的大熊貓》中指出,中國人曾經為了獲取皮毛而捕獵大熊貓,因為他們相信睡在熊貓皮上可以驅邪,並且有助於調節婦女的經期。他們還認為熊貓尿可以化解卡到喉嚨裡的刺。  雖然人類顯然曾在史前時期食用大熊貓,但現代中國人很少吃這種動物。人們常說中國人「四條腿的除了桌子不吃什麼都吃」——包括豪華宴席上的燉駝峰、猴腦和魚翅。
  • 熊貓有時交配需要看「毛片」助性
    而野生的雄性大熊貓成熟的年齡在7.5歲到8.5歲之間,到了20歲之後,雖然依然有交配的行為,卻很難讓雌性大熊貓受孕。因此,研究人員推測,雄性熊貓的繁殖年限僅有12年左右。一個更麻煩的問題是,大熊貓即使在達到性成熟以後,也很難進行自然交配。 正常情況下,大熊貓一年只發情一次,大多在3月至5月間。雌性大熊貓每次發情持續近一個月,但真正達到發情高峰並排卵的時間僅1天到2天。
  • 美媒:研究發現沼澤沙袋鼠可以在整個成年期不間斷懷孕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對一種叫做「沼澤沙袋鼠」的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來說,懷孕似乎沒有盡頭。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10日刊文稱,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雌性沙袋鼠能在孕期懷胎,在誕下現有的一、兩個胎兒之前幾天孕育一、兩個新的胚胎。這就在沙袋鼠整個性成熟的成年期製造了一種無休止的懷孕循環。
  • 阿湯哥被爆性冷淡 專家稱堅持運動可不治而愈
    有許多男性已經出現了性冷淡的症狀,卻不自知。另一個湯姆·克魯斯被指是同志的原因是,他和妮可拍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時,2人激情戲「猶如機器人」,NG了93次:導演史丹利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最後只好找來「性治療專家」,到場傳授秘訣,才順利拍完床戲,當時《Star》雜誌報導,「我們該教教湯姆·克魯斯和妮歌如何做愛!」
  • 中國移動咪咕攜手成都大熊貓基地推出首部原創大熊貓百科全書
    近日,由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旗下咪咕數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聯合出版的中國首部原創大熊貓百科全書《熊貓大百科》在咪咕中信書店重磅發售。這是繼全球首次5G+4K+VR大熊貓直播、《你好!大熊貓》音頻節目、交通銀行咪咕熊貓IP聯名信用卡之後,熊貓超級IP衍生開發的又一重要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