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兩隻大熊貓首次成功自然交配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香港4月6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海洋公園6日宣布,園內一隻14歲的雌性大熊貓盈盈及另一隻14歲雄性大熊貓樂樂當日成功自然交配,為2011年以來首次,期盼今年能為香港帶來大熊貓「添丁」的好消息。

大熊貓普遍每年發情一次,發情期在3月至5月。海洋公園表示,今年3月下旬開始,盈盈和樂樂出現大熊貓發情期行為;此外,盈盈荷爾蒙水平有所變化。公園的獸醫及護理團隊據此確認兩隻大熊貓已進入今年的繁殖期,密切觀察它們的身體及行為變化情況,並在6日早發情高峰期給予它們自然交配的機會,兩隻大熊貓首次成功自然交配。

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執行總監麥可·博斯表示,雄性及雌性大熊貓分別在7歲及5歲開始性成熟。盈盈及樂樂於2007年來香港,後於2011年開始嘗試自然交配,可惜未曾成功。

博斯表示,盈盈和樂樂成功自然交配,令海洋公園雀躍萬分,因為自然交配的受孕機會比人工受孕高。據介紹,如果盈盈成功受孕,預計最早於6月下旬出現荷爾蒙水平及行為變化等懷孕跡象。

「期盼今年能為港人帶來大熊貓『添丁』好消息,並為保育大熊貓這種易危物種作出貢獻。」博斯表示。

海洋公園表示,將密切觀察盈盈的荷爾蒙水平及行為變化,及時向公眾提供最新消息。

中央政府於1999年和2007年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了兩對大熊貓,分別是佳佳和安安,以及盈盈和樂樂,被安放在海洋公園飼養。大熊貓佳佳2016年逝世,海洋公園目前飼養安安、盈盈和樂樂3隻大熊貓。

相關焦點

  • 美媒:大熊貓是「性冷淡」 基本不知如何交配
    四川省一所研究中心的主任稱,只有不到5%的圈養雄性大熊貓可以自然交配。也有研究人員表示,圈養條件下的雌性大熊貓往往無法正常進入發情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科學家對圈養大熊貓的生存環境進行了改造,更真實地模擬野外生活環境,從而激發大熊貓的性慾。  然而還有一個事關純潔的難題。
  • 大熊貓「姬姬」,輾轉各國多次相親卻不肯交配,原來是喜歡人類
    身為世界自然基金會會徽原型,頭頂諸多光環,卻也難逃多次"異國拉郎配"。傳奇熊生,一生情路坎坷,至死都不願交配,卻不曉她喜好人類。 更名改"性",異國配對 "磧磧"的首次包辦婚姻,便以認錯性別派遣回國告終。1958年,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默以3隻長頸鹿、兩隻犀牛、河馬、斑馬等若干動物的"高價"向北京動物園換得大熊貓一隻。巧合的是這隻大熊貓正是回國後改名為"姬姬"的"磧磧"。
  • 動植物奇特交配方式[組圖]
    帝企鵝每年只有一個交配季,每到這個時節,雄性帝企鵝通常會跋涉整整一天來到固定的交配地,並在這裡向它中意的雌性帝企鵝求愛交配。帝企鵝的愛情生活頗有一番情趣,三角戀愛和情場風波等也會時有發生。假如兩隻雄企鵝同時愛上了一隻雌企鵝,為了爭奪戀愛對象,它們常常鬥得面紅耳赤,遍體鱗傷。勝者會洋洋得意地迅速奔到戀人身邊,緊緊地依偎在一起進行交配。如果兩隻雌企鵝為了爭奪一個丈夫,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景。
  • 雄性大熊貓寧願躺在地上吃竹子,也不願意爬起來和雌性進行交配
    《科學美國人》雜誌曾發表了的一篇文章:「我們找不到哪種哺乳動物可以像大熊貓一樣,對交配這件事一點興趣都沒有。」雄性大熊貓寧願躺在地上吃竹子,也不願意爬起來和雌性進行交配。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同時也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動物。
  • 黃柏塬驚現四隻野生大熊貓 為交配"大打出手"40分鐘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趙彥寧 鄧蓉) 今天(11月28日)下午在寶雞黃柏塬景區,就有人拍到了野生大熊貓為了求偶,「大打出手」的景象。  住在黃柏塬景區大箭溝附近的村民蘇保財告訴記者,今天下午兩點左右,突然聽到了動物的嘶叫聲,跑出門一看,竟然是幾隻大熊貓在對面的山坡打架。
  • 為什麼動物不用學習怎麼交配,人類卻要學習怎麼交配?
    而交配對於動物來說好像本能一般的存在。在發情期身體當中的各種激素和荷爾蒙開始泛濫之後,就會開始尋找異性開始完成自己繁衍後代的任務。但並不是每種動物都能夠本能的進行交配,這就不得不說說我們珍貴的國寶大熊貓了。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動物,全球僅剩2隻,其中1隻就在中國
    眾所周知的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明明是一種食肉動物,硬是讓人們餵成了吃素的,靠賣萌為生的萌物,現如今大熊貓在我國的保護之下,生活的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了,有的國家甚至為了能夠租到我國的大熊貓,不惜為大熊貓蓋起了宮殿,但是,至今為止,世界上還有很多幾乎要瀕臨滅絕的動物,有的甚至比大熊貓還要稀有,但卻沒有大熊貓這麼幸運
  • 如果大陸送高雄兩隻大熊貓 臺灣送啥?蘇貞昌:送倆獼猴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全國兩會臺灣省人大代表許沛提議希望由重慶動物園向高雄贈送兩隻大熊貓,一時間在兩岸引發熱議。昨日(12日),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在「立法院」質詢時問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若大陸送兩隻大熊貓,我們臺灣要送什麼?對此,「蘇院長」說:如果真送兩隻熊貓,「臺灣就送兩隻獼猴。」
  • 留下了多隻明星後代,再見,我們25歲的重慶大熊貓靈靈
    大熊貓靈靈(圖源網絡)儘管靈靈現在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作為熊貓界中的吳彥祖,與之交配而繁衍的後代無不繼承它的帥氣和美貌,有的更是成為了熊貓外交中的佼佼者。(圖源網絡)02旅港大熊貓——樂樂和團團一樣,樂樂也是靈靈的後代,並且,樂樂也作為了和平友好的象徵,成為了旅港大熊貓。樂樂過生(圖源網絡)當年為了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樂樂成為了我們贈與香港的第二對熊貓之一(另一隻為盈盈),寓意快樂,是香港人自行參與的命名比賽中挑選出來。
  • 青藏高原首次成功自然繁育非洲斑馬-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這是青藏高原首次成功自然繁育非洲斑馬。  「原產於非洲草原的斑馬能夠適應青藏高原嚴酷的環境已經實屬不易,這次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成功自然繁育後代更是一個奇蹟!」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經營策劃部部長劉傳惠說。  記者看到,小斑馬健康狀況良好,已經能夠站立並自由行走。小傢伙時而吮吸著母乳,時而安靜地站著環顧四周。
  • 若大陸送大熊貓,臺灣回贈什麼? 蘇貞昌一語雷人:兩隻獼猴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全國兩會臺灣省人大代表許沛提議希望由重慶動物園向高雄贈送兩隻大熊貓,一時間在兩岸引發熱議。昨日(12日),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在「立法院」質詢時問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若大陸送兩隻大熊貓,我們臺灣要送什麼?「蘇院長」回應稱:如果真送兩隻熊貓,「臺灣就送兩隻獼猴。」
  • 熊貓交配是難題,母熊貓還會拋棄親生孩子?
    而且熊貓的發情期每年只有一次,並且交配也只有一次!錯過了,只好等待下一年,要是在發情期內沒有遇到合適的那個它。熊貓的繁殖又要推遲一年了。好不容易等到熊貓進入發情期,而兩隻熊貓也正好看上對方時,這才能有下一步的發展,交配。
  • 世界上只有兩隻大熊貓不屬於中國,如今想回中國也難了!
    大熊貓的名字還是有不少的,想要聽可愛點的,我們可以叫它們「圓滾滾」,想要聽霸氣側露的,那我們就喊它們「食鐵獸」!不過,大家可不要看大熊貓那麼呆萌可愛,就想著去「偷」大熊貓哦~先不說你能不能養得起大熊貓吧,光是聽到它的一個別稱—「牢底坐穿獸」,你都會放棄這個想法!
  • 西南內陸首次孵化兩隻巴布亞企鵝
    企鵝寶寶的名字將由遊客投票決定 近日,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館成功孵化出兩隻巴布亞企鵝,這是南極企鵝首次降生在中國西南內陸地區。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館也是我國第五家孵化出企鵝的海洋館。
  • 深圳首次自然孵化成功的美洲紅䴉寶寶健康成長
    深圳首次自然孵化成功的美洲紅䴉寶寶健康成長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自然孵化成功的兩隻紅䴉寶寶發育良好
  • 大熊貓未被人類「收編」前,憑什麼在野外生存下來呢?
    可愛的大熊貓是熊類中最稀有、最瀕危的物種。它那獨特的黑白斑紋、蓬鬆的皮毛和奇怪的步伐使它在全球範圍內都收穫無數粉絲。它們不像其它熊類一樣食肉和充滿攻擊性,它們似乎對交配缺乏興趣,幼崽的生存能力也極弱。所有這些,不禁讓人發問大熊貓憑什麼生存數百萬年。
  • 在美國的兩隻大熊貓即將回國,美國網友依依不捨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San Diego Zoo)即將告別該動物園的最後兩隻大熊貓。4月27日是可以在聖地牙哥動物園看到大熊貓的最後一天。據美聯社報導稱,此次聖地牙哥動物園送還給中國兩隻大熊貓之後,這是聖地牙哥動物園二十多年來第一次沒有熊貓,目前動物園的官員並不確定大熊貓何時或者是否可能再次回到聖地牙哥動物園。美聯社貼心的在文章安慰喜歡大熊貓的美國人,稱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亞特蘭大動物園和孟菲斯動物園仍然有大熊貓。
  • 唯一偷走中國熊貓的人,將兩隻大熊貓帶到美國,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蚩尤的坐騎「食鐵獸」,咋呼一聽這個名字還是很威猛的,但是令誰都想不到的是,食鐵獸竟然是可愛滾滾的大熊貓吧?很多人甚至笑稱:難怪蚩尤大戰黃帝和炎帝最後會輸,原來是騎了這麼一個傢伙。玩笑歸玩笑,但是不得不說。大熊貓於中國淵源之深厚,再因為其數量稀少甚至被稱之為特有的國寶大熊貓,是中國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
  • 保護大熊貓是人類的責任(多圖)
    張志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博士):大熊貓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除了它有憨態可掬的外貌之外,它還具有比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許戈輝(主持人):所以我們會把它叫作「活化石」。說起化石,我們會想到很多動物化石,比如說恐龍化石。但當個「活化石」確實不容易,因為它走過那麼多年終於走到了今天,它是怎麼走過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