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質監局官方微博12月24日發布了96333電梯應急處置中心11月通報,並特別提醒市民,在乘坐電梯時不要做「低頭族」,以免給自己帶來危險。
通報顯示,11月南京全市電梯運行狀況較為平穩,南京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中心當月接處電梯困人故障566起,解救被困人員793人,電梯困人故障比10月下降21.6%。居電梯困人故障原因前兩位的分別是:生活(裝修)垃圾卡門等人為原因引發的電梯困人故障共172起,佔該月困人率的30%;停電、進水等外部原因引發的電梯困人故障共164起,佔該月困人率的29%。
其實除了電梯困人故障,乘梯人因為看手機而導致的意外傷害也頻頻發生。重慶一名女乘客在乘坐扶梯時,一直在用手機刷微信,渾然不覺自己踩上了梯級之間的黃線,在電梯上升、梯級分開時,她突然身體往後一仰,幸好旁邊有熱心人拉了她一把,才不至於倒栽。無獨有偶,南寧市一位老人,也因為走路看手機,而不慎掉入正在檢修的電梯井裡。(通訊員 張豔 記者 薛玲)
電梯相關常識科普
問題一
新聞報導中的乘客摔死摔傷是怎麼一回事?
施救不專業+自救不科學
專家:其實真正電梯掉下來傷亡很少很少,可以講是很難很難的。(從業30年的電梯專家至今從未見過電梯自由落體墜落)
80%電梯事故是因為施救人員不專業,沒有經過正規培訓。不會正確判斷事故電梯確切樓層,拿著三角鑰匙到處去開鐵門,他去錯層扒門企圖施救,開鐵門一打開自己就掉下去了。
專家:不少乘客在慌亂中容易讓自己受傷。
事故發生後不少乘客情急下很容易急忙去嘗試自己扒門,或者把轎頂的安全門扒開,這樣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要教大家正確的自救方法。
問題二
我們遇到電梯故障被困以後該怎麼辦?
五方對講
打急救電話
敲擊金屬板引起門外注意
專家:
1、五方對講
(即電梯裡的對講電話,藉由這個電話電梯內可以和五個地方進行通話。)
第一是在電梯的機房,第二是轎廂,第三是轎頂,第四是基坑,第五方是在用戶的值班室。這個裝置目前是強制的,電梯驗收時強制實施五方對講,沒有的話年檢是通不過的。五方對講比警鈴要好,警鈴只是讓轎廂內發出一個鈴聲,試圖使其它在井道邊的人可以聽到。
2、打急救電話
(每個城市施救電話不同,主要看電梯箱內貼的是多少)
像長沙市是有專門的電梯急救熱線96366,它是專門的一個監控中心。平臺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根據96366平臺搜索這個區域是哪家電梯公司最近,首先會通知原來這個品牌廠家的,或者看其它廠家是哪裡最近,就近通知前往救援。電梯公司在96366有登記,所以能第一時間呼叫救援。
3、敲擊金屬板
因為電梯是金屬容器,具有屏蔽性,所以不少電梯內是無法接通信號的。如果此時五方也沒有用,最後的方法就是敲打金屬板,注意是敲打金屬板引起轎廂外的注意,而不能去推。只要發出聲音即可,這個原理和警鈴相近。
記住以上三步驟,發生電梯事故時,千萬不要慌亂,保持鎮定。
及時求救後耐心等待救援,不要沒狀況硬是把自己作死!
問題三
網上流傳的防電梯下墜姿勢到底有沒有效果?
「抱頭蹲下」的姿勢適用於自由落體的極端情況,由於這種情況極難發生,所以很難用到。
專家:首先,電梯基本上是不會墜落的,出現機率只有很低很低,幾乎是非常難。抱頭蹲下的姿勢是發生自由落體時對人體內臟的保護,但如果一旦發生電梯自由落體,那麼就算有這個姿勢的作用也是比較微弱的。
先別慌,這個意思不是說電梯出事故就意味著是被上帝選中的可憐蛋。
首先我們要分清電梯失速與墜落是怎麼一回事,看了下一題你就懂了!
問題四
身邊朋友遭遇的電梯掉落好多層是什麼原因?這難道不是電梯墜落嗎?
關於電梯事故,
先分清【失速】與【墜落】
專家:電梯擁有自我保護模式,當電壓不穩定或者門鎖系統有問題,它只是減速或者保護轎廂而停下來,檢查到電梯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的時候它就繼續運行至平層,這個叫電梯失速。因為電梯正常運行過程中,其實我們是感受不到明顯運動的,所以才會在制動的瞬間有好像「掉了」一下的感覺。就像開車,駕駛員踩一腳剎車,就有這麼一下子。在轎廂內看不到這個動作,所以「掉了」的感覺會更明顯。
真正墜落的話電梯是自由落體,要從最高嘭的一下掉到基坑撈不上來了,壓到緩衝器了那就是掉下來了。但這種情況微乎其微,幾乎沒有。如果是墜落,低樓層至少骨折,高樓層人就沒救了,不會只是擦傷砸傷這種皮外傷之類的了。
原標題:電梯困人,卡門引發的佔3成
責任編輯:冷芳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