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聽聞有駐馬店人
晚上會出去找一種蟲
但其實是想找它們褪下來的殼
因為那是一種「名貴藥材」
售價可達7000元/斤!
那就是【爬叉】
「爬叉」學名也叫蟬殼
蟬褪下的殼真的有這麼值錢?!
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蟬殼的藥用價值很高!
蟬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知了」
蟬褪下來的「蟬殼」
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
脊背兩旁具有小翅2對體輕
中空,易碎
蟬殼具有疏散風熱,利咽開音
明目退翳,息風止痙的功效
蟬殼還可以用來煲湯
蟬殼除了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外
還可以用來煲湯
治療小兒肺氣不利
不妨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有市民表示自己喜歡用蟬殼煲湯給孩子喝
所以每到夏天
都會去看看樹上有沒有「蟬」的痕跡
有的話一般就能找到蟬殼
市面上可以賣到7000元/斤!
小編去淘寶搜了一下
發現稍微便宜點的蟬殼也要300多元/斤!
據了解,市面上某些中藥店
蟬殼的售價是14元/克
1斤的售價就可以賣到7000元!
藥店工作人員表示
售賣的蟬殼都是個頭較大、品相較好
加上現在金蟬產量越來越少
導致蟬殼的產量大幅度降低
這是導致蟬蛻價格不斷升高的重要原因
沒想到蟬殼都這麼值錢!
轉眼已到7月中旬
加上這兩天下了幾場雨
大駐馬的「爬叉」又要蜂擁而出了!
感覺又多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了
大家平時經過路邊的樹記得留意一下啦~
什麼時候摸「爬叉」摸得多
你知道嗎?
摸「爬叉」四個時間段
第一階段16:30-18:00
用鐵鍁,小鏟子,在原先出現過「爬叉」的大樹周圍,刮去一層地皮,大約半釐米的厚度,一般就能看見新的爬叉洞口,這一時間段要注意,在老洞口比較多的樹下,「刮地皮」的方法效果一般不明顯,最好在老洞口相對較少且分散的大樹下尋找,或者是記好老洞的位置,一般這個階段小學生們是主角。
第二階段18:00-19:00
這段時間主要是到樹下尋找新的「爬叉」洞,一般來說,馬上要「出土」的「爬叉」洞口形狀上跟螞蟻洞口相似,但不同的是,「爬叉」洞口很薄,只要輕輕一碰就會變大,成為手指粗大小的洞口,「爬叉」一般就在洞口向下一點的位置。這一時間段需要「眼力」,許多有經驗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洞口真假;該怎樣把「爬叉」弄出洞口?
1、用鐵質工具把洞口挖開,直接將「爬叉」取出,缺點是容易破壞周圍的抓爬叉環境。
2、還有種方法是「誘導」,從洞口插入一個小樹枝,注意不要碰到「爬叉」,等「爬叉」抓住樹枝時就把它提上來,缺點是技術難度比較大,容易弄巧成拙...使爬叉藏的更深。
3、這一招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就是往洞內灌水,非常適合地面較硬的地方,洞內灌滿水,會使爬叉窒息,為了呼吸「爬叉」會迅速爬出洞口,跟大雨過後眾「爬叉」出洞一個道理,缺點是需要帶水。
第三階段19:00-19:30
此時天色漸黑,「爬叉」剛出洞不久,一般就在周圍地面上爬行,準備上樹,這時拿著手電筒在大樹下面找就可以了。
第四階段19:30-21:00
此時「爬叉」都已爬上樹幹,時間越晚爬得越高,20:00左右就有一人上下吧。這時需要用手電筒照著在樹幹上找,最好帶根竹竿,這樣爬得高的爬叉也能夠到。
還有就是要隨身帶點鹽水,把抓到的「爬叉」直接醃起來,防止它變了...剛變出來的「知了」皮太薄,炸了容易酥,還容易吸油,口感不好,油多也不健康。
如今
「爬叉」的營養價值可以說是婦孺皆知
蛋白質的含量很豐富
無論在老家的飯店還是酒席上
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
那麼「爬叉」要怎麼吃
你造嗎?
吃「爬叉」攻略
「爬叉」吃法眾多
咱們大駐馬人最常是油炸或者香煎
下面小編就介紹幾種「爬叉」的做法!
油炸金蟬
1. 金蟬用清水衝洗乾淨、用淡鹽水泡半天左右以入味、上鍋蒸五分鐘,為的是去除其體內水分
2. 將水分控幹,姜切絲、鍋中放油,多放些,油多才能炒出外酥裡內的口感,燒熱油後,放入薑絲煸出香味
3. 放入金蟬大火爆炒,並快速翻炒,以免糊掉、加少許的鹽、再繼續翻炒至表面焦黃
4. 最後撒上孜然粉,喜歡孜然口味的可以多撒些
香煎金蟬
1. 不知道多少人吃這個,金蟬放平底鍋,文火熱鍋,把金蟬用鏟子壓平,儘量壓扁,小火把金蟬烤的酥脆。
2. 烤好的金蟬一邊備用,材料多少看自己口味,辣一點比較爽,酥脆辣爽。
3. 涼鍋入一點點油,把蔥姜蒜花椒辣椒爆出味,轉大火把烤好的金蟬迅速翻炒。加鹽雞精,出鍋。
4. 喜歡其他口味的可椒鹽,孜然,看自己口味搭配。
香辣金蟬
1:金蟬用鹽水洗淨瀝乾
2:生薑、大蒜切片備用、朝天椒切段、香蔥切節
3:鍋燒熱倒入油、油溫7成熱、倒入金蟬、煸至水份幹
4:依次放入生薑、大蒜片、在放入花椒、朝天椒
5:起鍋時放入調料、料酒、香蔥節即可!一盤香辣可口的金蟬就做好了!
這麼多種食用方法,作為吃貨我還是認為僅用鹽水醃製原味煎炸最香最好吃!
看到這裡小編口水都流下來了!
那還等啥?
「摸『爬叉』去唄?」
「走,摸『爬叉』去。」
駐馬店日報新媒體綜合整理
編輯:劉晗煜審核:王歡 終審:商德柯
平臺問詢電話:0396-28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