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而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有一類數列,既不是等差數列,也不是等比數列,若將這類數列適當拆開,可分為幾個等差、等比或常見的數列,然後分別求和,再將其合併即可。
適用於分式形式的通項公式,把一項拆成兩個或多個的差的形式,即an=f(n+1)-f(n),然後累加時抵消中間的許多項。
小結:此類變形的特點是將原數列每一項拆為兩項之後,其中中間的大部分項都互相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幾項。
一般地,證明一個與正整數n有關的命題,有如下步驟:(2)假設當n=k(k≥n的第一個值,k為自然數)時命題成立,證明當n=k+1時命題也成立。1×2×3×4 + 2×3×4×5 + 3×4×5×6 + .…… [n(n+1)(n+2)(n+3)(n+4)]/51×2x3×4 + 2×3×4×5 + 3×4×5×6 + .…… [k(k+1)(k+2)(k+3)(k+4)]/51×2×3×4 + 2×3×4×5 + 3×4×5×6 + …… 1×2×3×4 + 2×3×4*5 + 3×4×5×6 + …… + k(k+1)(k+2)(k+3) + (k+1)(k+2)(k+3)(k+4)= [k(k+1)(k+2)(k+3)(k+4)]/5 + (k+1)(k+2)(k+3)(k+4)= (k+1)(k+2)(k+3)(k+4)*(k/5 +1)= [(k+1)(k+2)(k+3)(k+4)(k+5)]/5
例:1-2+3-4+5-6+……+(2n-1)-2n(1-2)+(3-4)+(5-6)+……+[(2n-1)-2n]
(1)a(n+1)--a(n)=d (d為常數、n ∈N*)[或a(n)--a(n-1)=d,n ∈N*,n ≥2,d是常數]等價於{a(n)}成等差數列。(2)2a(n+1)=a(n)+a(n+2) [n∈N*] 等價於{a(n)}成等差數列。(3)a(n)=kn+b [k、b為常數,n∈N*] 等價於{a(n)}成等差數列。(4)S(n)=A(n)^2 +B(n) [A、B為常數,A不為0,n ∈N* ]等價於{a(n)}為等差數列。
在有窮等差數列中,與首末兩項距離相等的兩項和相等。並且等於首末兩項之和;特別的,若項數為奇數,還等於中間項的2倍。即,a(1)+a(n)=a(2)+a(n-1)=a(3)+a(n-2)=···=2*a中數列:1,3,5,7,9,11中a(1)+a(6)=12 ; a(2)+a(5)=12 ; a(3)+a(4)=12 ; 即,在有窮等差數列中,與首末兩項距離相等的兩項和相等。並且等於首末兩項之和。數列:1,3,5,7,9中a(1)+a(5)=10 ; a(2)+a(4)=10 ; a(3)=5=[a(1)+a(5)]/2=[a(2)+a(4)]/2=10/2=5 ; 即,若項數為奇數,和等於中間項的2倍,另見,等差中項。
溫馨提示:
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即可獲得網盤資料庫的提取碼信息進行資料下載 :
輸入「2019」/ 「2018」 / 「2016」 / 「2015」,可獲得當年的全國統一高考數學試卷;
輸入:「思維導圖」,可下載高中數學思維導圖;
輸入:「文化專題訓練」,可下載數學文化專題訓練題;
輸入:「2020真題」,可下載2020高考數學基礎真題2000刷;
輸入:「試題分項解析」,可下載(2016-2018)高考數學試題分項解析。
* 聲明:圖文來源網絡公開渠道,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刪除,轉載請標明來源,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