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日報1月8日訊(謝丹)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15年9月,衡陽啟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2018年4月,衡陽正式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全國試點。如今,衡陽正面臨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工作驗收。多年努力過後,「創新衡陽」的成果不勝枚舉。2020年,又是一個創新成果豐收之年,而且分布在各個領域:有產品、有制度、有賽事、有論壇……這些成果極大助力了衡陽「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的實施,展示衡陽創新的磅礴力量。 1.我市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壯大 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我市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壯大。2020年,我市共申報兩批高新技術企業265家,申報數是2019年的兩倍,淨增量有望達150家,較2019年翻一番,較2018年翻2番。 近年來,我市建設國家創新城市工作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11.5億元,同比增長3倍。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685.7億元,增加值551.5億元,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6.3%。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衡陽經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板塊,為優化全市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個,國家級示範性生產力促進中心1個,國家級星創天地8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省級創新型縣市區1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家,省級重點實驗室31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4家。國省級眾創空間、孵化器、星創天地35家,實現縣市區全覆蓋,星創天地數量居全省第一。 2.特變衡變又一高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2020年3月30日,在國家電器產品監督檢驗中心由特變衡變自主研製的SR(H)SP-F-12500/35海上風電塔筒專用植物油變壓器,一次性通過短路承受能力、振動和內燃弧等試驗。這意味著我國打破了外資企業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壟斷,實現了海上風電塔筒專用植物油變壓器國產化。 海上風電產品對可靠性、免維護性、環保性及設備外型要求極高,一直以來核心技術掌握在少數外資企業手中。衡變公司技術研發團隊充分利用在海上風電產品的豐富研發經驗,此次自主研製的SR(H)SP-F-12500/35海上風電塔筒專用植物油變壓器,具有抗短路能力強、損耗低、溫升低、體積小等特點,各項性能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公司已實現海上升壓站220kV升壓變、220kV電抗器、252kV組合電器、40.5kV充氣式開關櫃等關鍵一次設備的集成和工程運用,具備海上風電輸變電系統集成解決能力。 3.雁峰區獲批建設省級創新型區 2020年4月9日,在雁峰區委四屆八次全會上,《雁峰區培育建設省級創新型區工作方案》《雁峰區關於推進省級創新型區建設的激勵措施》正式出爐,標誌著雁峰區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上向更高能級邁進。 作為湖南省首批、衡陽市唯一一個獲批建設省級創新型區,雁峰區把創新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和領域,推進全域創新、全面創新、全民創新。 翻閱《雁峰區關於推進省級創新型區建設的激勵措施》,支持創新的政策多達20條,涵蓋扶持做大做強、促進技術創新、加快成果轉化、打造雙創環境等方面。雁峰區將以建設創新型區為總抓手,把創新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和領域,推進全域創新、全面創新、全民創新,建設「最放心區域」,推動「三地四區」建設,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雁峰區不斷把創新要素嵌入發展,創新之火從星星點點已成燎原之勢。目前,該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7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3.8%,居全市第一;全年投入科研經費(RD)6.2億元,投入總量和強度位居全市第一。 4.衡陽「雙創」大賽圓滿收官 2020年8月11日下午,為期一天半的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衡陽市選拔賽決賽圓滿收官。經過有序而激烈的現場角逐,入圍決賽的31個項目分組決出「獎次表」。 大賽分為主體賽創新項目組、創業項目組和創業扶貧專項組三個組別進行。賽事從啟動籌備、報名海選到各縣(市)區及高新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選拔、推薦,再到市級初賽、決賽,歷時近4個月。經過層層比拼、評選,共有60個項目進入市級初賽,其中31個項目成功入圍市級決賽。參賽項目涵蓋一、二、三產業及電商服務等新領域,既有自主研發、推廣性強的新產品、新技術,又有突破傳統、敢為人先的經營、管理新理念,還有重在吸納困難群體就業、助力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扶貧項目。 5.衡陽收穫「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 2020年10月23日,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的以「數聚政府連結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政府信息化大會上,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憑藉在「「一件事一次辦」跨域通辦改革中的突出貢獻,榮獲「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 過去,我市居民辦理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老年證等事項,往往要跑回戶口所在地辦理,費時費力費心,還不能保證一次辦成。2019年來,我市以「一件事一次辦」跨域通辦改革為總攬、「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為抓手,強化服務窗口集成、服務事項集成、特色業務集成,同步流程再造、精簡材料、壓縮時限,打破行政地域限制,統一規範「事項名稱、辦理時限、服務標準、審批流程」,大力推行「網上辦、容缺辦、承諾辦、預約辦、幫代辦」。 目前,我市2767個村(社區)電子政務外網實現了「村村通」,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軟硬體設施持續完善,220件「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實現了跨域通辦,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好「自家事」。 6.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在衡召開 2020年12月13日14日,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在衡陽市舉行,包括中國工程院李蘭娟等10位院士在內的200餘名專家學者參會,活動旨在鼓勵大數據與科技傳播從業者融合發展、跨領域拓展、跨區域協作。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和衡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百年變局,數勝未來」為主題,以建立「五大平臺」,展示打造「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示範基地,為傳統企業實現「大數據」轉型升級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實現大數據網際網路企業新業態,推動傳統產業升級。 活動主要包括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獎頒獎典禮、高端對話、企業家座談會、參觀考察及合作籤約等環節。其中,共有78名科學家、企業家分別獲得特殊貢獻獎、作品獎、團體獎、個人獎四類九項大獎。 近年來,隨著全國大數據(物聯網、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的快速發展,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科技傳播發揮著日益強大的作用。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自2018年創辦以來,憑藉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領先優勢,已成為業界具有國際性和權威性的成果交流平臺。 7.衡陽「00後」技工助力嫦娥五號探月工程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12月12日,上海航天局803所向湖南省人社廳、衡陽技師學院發來的感謝信中說,衡陽技師學院的學生承擔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某核心閥體加工工作,參與了嫦娥五號某重要產品電子元器件組裝相關工作,學生們刻苦勤勉,踏實工作,充分弘揚了湖湘文化,大力踐行「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為任務的圓滿成功作出了貢獻。 作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衡陽技師學院培養的畢業生一部分留在本地企業,參與衡陽現代產業強市建設。還有一部分畢業生走向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加入中國核建、海康威視、華為、中興等知名企業。未來,這裡的學子還有更多機會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建設,更好地實現技能報國理想。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衡陽技師學院參賽選手斬獲1枚銀牌和8個優勝獎,還有6人入選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 8.我市黨建經驗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 2020年12月20日,在浙江紹興召開的中國改革(2020)年會暨新發展階段地方改革推進高層研討會上,對入選的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個典型案例進行了表彰。其中,由市委改革辦推薦選送的市委組織部《「六微」模式提升機關黨建水平》入選,是全省入選3個案例之一,也是該活動開展11年來我市首次入選。 今年以來,市委組織部機關黨委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組織路線,聚焦機關黨建問題,以抓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創新引領為主線,探索創新機關黨建「六微」模式,打造微支部、微學習、微黨課、微服務、微創新、微展播六大工作模塊,全面提升機關黨建科學化、標準化、規範化水平。 中國改革2020年度案例徵集活動是由國家發改委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共同發起,先後徵集了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區、200多個地級市近千個改革案例。經過專家評議組的多輪評審和篩選,最終遴選出50個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等領域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