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雖然有著幾千年的人類歷史,但現在的印度給人的印象就剩下環境髒亂差,人口爆炸式的增長,犯罪率還高。但你終究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歷史沉澱給他帶來的文化財富和歷史名城,瓦拉納西。這個城市可能不想印度其他現代大都市那樣有名,但他確實是印度歷史的見證者,在經濟急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歷史古城卻是很容易被人們所遺忘,然而不管怎樣,你遺忘與否,他就在那兒,風雨飄搖,巋然不動。
行走在瓦拉納西街頭是件技術活,也不是沒去過混亂的國家,什麼牛車馬車平板車都坐過不少,在垃圾滿天飛的街道也能面不改色地去壓馬路。
但瓦拉納西的亂不同,它是時刻在挑戰你的精神底線。汽車、摩託車、聖牛、人群、人力車,大家都只憑直覺往前衝,像纏繞成一團死結的麻繩,超過100分貝的喇叭轟鳴刺激著我脆弱的神經,奇怪的是也沒有交通事故發生,仿佛冥冥中有一隻大手在掌管眾人的秩序。
瓦拉納西的很多故事都要追溯到6000多年前,在我心中,這座城市比歷史、傳統和傳說都要古老。我和思晨在這個城市呆了三天。雖然遇到了全世界最能憑導遊讓我們有的時候覺得需要安靜下來,但這並不能影響我們對這個城市的崇敬和仰慕。
自來水還是安全的,至少我們幾個人從金奈、孟買、焦特布爾、阿姆利則這麼一路殺到大吉嶺、加爾各答什麼的,刷牙什麼的用的都是自來水,有個傢伙在阿姆利則還做大死的喝了自來水,就這樣也沒人鬧過肚子。瓦拉納西,所有可以接待外國人的旅館、酒店啥的,都集資建了自來水二次淨化水塔,嗯,就是你在瓦拉納西最大的ghat可以看到的那兩大圓柱子。
離開了溫度宜人空氣清新的大吉嶺,火車又行駛在了悶熱的南亞次大陸上,還好三哥們都喜歡不關火車門,即使是最便宜的臥鋪車廂也不會覺得悶傲慢與偏見 – 從大吉嶺到克什米爾 篇三:你所期望的印度都在這裡 瓦拉納西 不懂佛教,純粹只是因為名氣大,又順路才過來看看。原本計劃晚上就搭夜班火車去瓦拉納西。但沒想到菩提伽耶火車站超級迷你,問遍了工作人員居然都說沒有行李寄存處傲慢與偏見 – 從大吉嶺到克什米爾 篇三:你所期望的印度都在這裡 瓦拉納西 原本計劃中的輕鬆打醬油一日遊,變成了背著全部家當烈日下的苦行軍傲慢與偏見 – 從大吉嶺到克什米爾 篇三:你所期望的印度都在這裡 瓦拉納西
造了蘋果公司奇蹟的賈伯斯當年還是一個窮小子的時候,來到瓦拉納西,苦修也罷,遊歷也好,總之瓦拉納西之行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產生了改變世界的想法。從此喬幫主的事業一發不可收拾,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不獨喬幫主,很多名人藝術家有錢人都曾經在瓦拉納西留下過自己的足跡,盤桓一陣回歸正常生活以後就表示自己的事業更精進了一步。
瓦拉納西是世界聞名的聖城,這裡從不缺少文化與神秘,如果非要有什麼自然景觀,恆河日出是一定不能錯過的,而這條河流的神話傳說更賦予了恆河日出更多的意義.天未亮,我就被酒店的服務生叫醒,一行人相約來到恆河邊,登上前一晚訂好的遊船,開始向東邊划去,等待著旭日從恆河上慢慢升起.晨霧中的恆河有一種靜靜的美,讓人忍不住閉上雙眼,聆聽自己的內心.正當我陶醉於這安靜的環境中時,一輪紅日從東方慢慢地升起,霞光映紅了天際,也染紅了水面.沒有大起大落的美,一切都在寧靜與安詳中慢慢上演,所有的人都凝視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沐浴著這難得的聖城之光,陶醉其中.
深夜到達瓦拉納西。滿天都是霧氣,能見度不足三米。天氣有些微寒,我穿著一件黑色的羽絨服,背著兩個大包,一個人穿行在時而有光時而又黢黑的小巷裡。在一個稍微寬闊的分叉路口,快到我旅店的地方,沿街躺著一片黑黢黢的「不明物體」,我至少反應了兩秒,才意識到他們是乞丐。這是瓦拉納西給我的「見面禮」
在印度教中,牛是主神溼婆的坐騎,超過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每頭牛背上似乎都乘坐著溼婆神,巡視著印度大地,那種神聖的宗教感情確實很難用世俗的眼光來理解。
印度瓦拉納西被稱為神光照耀之地,清晨站在恆河邊,看著對岸的太陽慢慢升起,光輝照耀在古老宏偉的建築上時,你就會明白神光之城的含義。馬克吐溫曾經這樣評價過恆河日出:只要看過一次,即使只是瞬間的一眼,也不會有人願意將這短暫的一瞥,與世界上的其他風景交換。
瓦拉納西是印度人心中的聖地,這與他們信奉的宗教有直接的聯繫。印度人的文明發源於橫河流域,瓦拉納西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也是看恆河日出的最佳地點,歷史給了這個城市這樣的地位一定會有他的道理。另一方面,印度日益增長的人口問題使他們的當務之急。一個傳承了幾千年的古老民族要以現代人生活方式活下去,就必須拋棄自己文化中原有的弊端,這樣才能毅力與世界民族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