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驢生出來的沒有生育能力。為何歐洲亞洲的人類沒有生育隔離呢?

2020-08-27 天堡奇談

想要了解為什麼人類之間沒有生殖隔離,首先我們要知道生殖隔離究竟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生殖隔離

什麼是生殖隔離呢?最簡單的說法是兩個物種之間無法生育有繁殖能力的後代。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兩者之間的基因差異過大,導致兩者的生殖細胞無法形成配子,或者是即使生下後代,後代也沒有繁殖能力。

達爾文在進化論中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他提出這個觀點是基於馬爾薩斯在《人口論》。

馬爾薩斯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如果沒有遭受自然災害以及戰爭,那麼這個國家的人口將會呈指數級增長。然而一個國家的土地能夠生長的能量是有限的,當人口密集到一定程度時,人口必然會因為飢餓、戰爭、疾病等原因而減少。

基於這兩點,達爾文認為: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後代都可能存活下去,如果外界環境適宜,那麼生物在繁衍時,後代的成活率將會提高,此時該生物的種群數量將會上升。如果環境不適宜,那麼生物在繁衍時,後代的成活率將會下降,甚至可能會消失。

總結下來就是,生物的生存需要經過鬥爭,只有保留適應環境能力的個體,才有可能存活下去。

但是,達爾文忽略的一點是,如果原本同一個種族的生物,由於地理原因被分割到兩個不同的地區,經過若干年的獨自繁衍之後,該種群也會形成生殖隔離。

比如:加拉帕戈斯象龜一共有11個品種,都生活在附近的不同島嶼上,由於海水的阻隔,導致該地的象龜在數十萬年,甚至百萬年的時間裡沒有進行過基因交流,因此該生物演化出了不同的亞種,而亞種與亞種之間就形成了生殖隔離。

其中有一個亞種為平塔島亞種,該亞種的最後一個個體既孤獨的喬治,它之所以沒有留下後代,就是因為它與其他亞種的雌龜無法繁殖後代。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同屬於一個物種的生物,獨立演化之後會產生生殖隔離呢?

生殖隔離是怎麼產生的?

生殖隔離的產生,是生物不斷積累突變基因的過程。

我們知道,大多數生物使用DNA作為遺傳物質,DNA的好處是非常穩定,不容易出錯。但是DNA也會出錯,每複製一次,大概會有3-10個左右的基因出現突變。

比較幸運的是,大多數基因突變是沒有任何性狀的,比如:多長了一顆痣等。這種基因突變被稱為中性突變。中性突變由於對人類沒有明顯的好處或者壞處,因此它能否被保存下來看運氣。

還有極少數的屬於惡性基因突變,比如:鐮刀型貧血症。在自然界中,患有惡性基因突變的生物會因為身體技能下降,無法捕獵或者容易被其他生物捕獵,以至於在演化中被淘汰。但仍有極少數的惡性基因突變會保留在人體內,比如:糖尿病、抑鬱症等。

還有極少數的屬於有利基因突變,比如:有研究認為,人類的Foxp2基因發生了突變,而這種突變導致人類產生語言(也有人認為語言並不是這個基因控制),語言的誕生有利於人們團結合作,因此這種有利基因會被人體保留。

也就是說,人類每進行自我複製一次,會積累90%以上的有利突變+50%中性突變+極少數惡性突變。

就這樣,經過100代、1000代、甚至10000代的基因積累之後,該生物就會與原來的家族產生生殖隔離。人類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如果一個種群擁有不同的外表等,但又沒有發生生殖隔離,這意味著該生物之間分家時間比較近,累積的突變基因還不夠多,因此不存在生殖隔離。或者是生物分家之後,依然保持著基因交流。

雖然世界各地都發掘出了各種不同的直立人種,但是根據主流的觀點,人類起源於非洲,並在6.5萬年前走出非洲,而且走出非洲之後,人類還一直保持著基因交流。

從基因的角度來講,雖然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的膚色差異很大,但其實基因的差異並不大,還沒有形成亞種。

在生物學分類上,不管人們的膚色如此,都屬於智人種,因此不存在生殖隔離。而且在未來,人類也不會形成生殖隔離,這是因為隨著全球化進程,人類的基因交流相對於從前更加頻繁,因此世界各地的人種將會以相對一致的步伐演化。

相關焦點

  • 動物普遍存在生殖隔離,不能生育後代,人類為何沒有
    生殖隔離是一種生理現象,使兩個物種之間不能生育後代,這在動物之間比較常見。人類還沒有,現在的我們只有膚色差差異。但是在自然界中,原本是沒有騾子這種動物的,它是人類幹涉下產生的新物種。因為馬和驢子有生殖隔離,這兩者有著親近的血緣關係,一般不會生育後代。就算能生出騾子,它也沒有生育能力,整個族群只能靠人類幹涉不斷產生新的騾子。生殖隔離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所以我們很難在自然界中觀察到雜交動物。那既然動物之間有生殖隔離,人類為什麼沒有?
  • 騾子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騾子是有生育能力的,只是公騾子和大部分母騾子是沒有生殖能力的,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騾子都沒有生育能力,同時騾子是否與生育能力,與它上一代的母親,父親存在一定的關係
  • 既然不同生物之間有生殖隔離,為何各人種人類沒有?學者做出解釋
    相信大家都知道騾這個生物,這是一種馬和驢雜交形成的生物,而它的特性也是眾所周知的,就是它沒有生育能力。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它不具備生育能力嗎?其實是因為生育隔離這種東西的存在。生育隔離不僅僅存在於馬和驢這兩種生物中,萬物都存在著生殖隔離。
  • 不同膚色的人種,在漫長的進化史中,為何沒有生殖隔離
    大自然對所有的物種都有一個保護機制,這個保護機制就是生殖隔離。不同物種之間,沒有辦法孕育後代。如果沒有生殖隔離的情況下,整個地球很有可能都會陷入混亂中。不同物種的基因雜交,將會產生很多千奇百怪的物種,這種情況並不利於整個大自然的和諧。因此生殖隔離的存在,其最終目的不僅僅只是保護不同物種,更重要的是也是維持大自然這種獨特的平衡。
  • 人類之子:人類沒有生育能力,唯一一個懷孕女子被全世界保護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那就是《人類之子》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故事開始就接受了在2027年人類已經沒有生育能力,已經有18年的時間了。全世界都沒有嬰兒出生了,一開始也只是流產到了後來就完全失去了生育能力,全世界都因為這個問題頭痛,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戰亂了,而這個故事就發生在英國,男主只是一個普通人陌生人國家現在戰亂但是是為了維持生活還是要堅持上班。在上班的時候,新聞裡報導了全球最年輕的蒂亞戈的人死了,很多人傷心不已。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因為蒂亞戈是人類最年輕的人類,這也告訴了我們此時的人口增加已經是不可能了。
  • 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失去膚色,人類滅絕
    第一: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無論是人類、黑猩猩、大象,還是香蕉、蘋果,其實,都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不同物種之間形成了生殖隔離。生物劃分最小的單位是物種,如何定義物種呢?
  • 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失去膚色,人類滅絕
    第一: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無論是人類、黑猩猩、大象,還是香蕉、蘋果,其實,都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不同物種之間形成了生殖隔離。生物劃分最小的單位是物種,如何定義物種呢?彼此之間可以交配,並且能夠生下具有生育能力的後代的生物,就是同一物種。
  • 人類是猴子進化來的,那生殖隔離怎麼理解呢?為何人種是單一的?
    人是猴子進化來的,怎麼解釋生殖隔離的問題?狼是狗的祖先,,狼和狗之間怎麼沒有生殖隔離呢?為何人類的人種都是從非洲演化過來的?而且還是單一的?另外一種情況是會發生交配行為,但是所產下的後代沒有生育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和驢了,馬和驢會發生交配行為,但是因為馬有64條染色體,驢有62條染色體,所以他們生下的後代騾子有63條染色體,也就是說騾子的染色體是不成對的,這樣精子和卵子各取一半染色體的時候
  • 男人會娶沒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嗎?看完這個答案,暖心了
    導語:如果女人沒有生育能力,你還會愛她嗎?很多人的答案不一樣,有的會好好走下去,因為這一生遇見一個深愛自己的人不容易,有孩子緣我們就滿心歡喜迎接孩子的到來,如果沒有,我們兩個是彼此的依靠。現實非常殘酷,很多人會因為女人沒有生育能力會選擇離開。
  • 老虎獅子有生殖隔離,雜交動物不能生育?獅虎獸成功誕下獅獅虎獸
    動物界裡的近親其實比人類要更加複雜,我們以老虎和獅子為例,它們都是貓科動物,都是豹屬下的動物,存在生殖隔離,只是後來走向了不同的進化道路,才變成了兩個物種。不同物種之間是不能發生基因交流了,能發生基因交流的基本都是近親。我們熟知的騾子,就是馬和驢的後代,在自然界中,馬和驢有生殖隔離,它們並不能生育後代。
  • 為何黑人那麼能生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近現代的發展,使得整個人類社會不斷進化,尤其是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人類社會的觀念也在不斷改變。對於人類而言,影響尤其大的就是生育狀況,所以我們看到,二戰後,整個世界生育率都在下降。尤其是現在歐洲,美國,甚至亞洲,生育率不斷降低。在人種來看,黃種人和白人生育率都在下降,但是唯獨例外的是黑人,黑人至今生育率都是世界第一,人口不斷暴漲。
  • 為什麼騾子不能生育後代?原來因為這個!
    騾子大多被人類用於勞役,它們皮糙肉厚擁有強健的體格,是人類很難得的勞役好幫手。   騾子是沒有生育能力的,其實,並非所有的騾子都是無法有生育能力的,只是大多數的騾子是不能去繁衍後代
  •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就是指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在自然的條件下不交配,即使交配了也無法繁殖後代或者後代也無法具有生育能力的一種隔離機制。人和黑猩猩雖然有98%以上的基因是相似的,而且共祖,但是人和大猩猩無法繁殖後代的,前蘇聯的科學家就這一點做過一個實驗。人類的起源同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 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為什麼能夠留下後代,它們沒有生殖隔離嗎?
    然而我們知道,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也屬於兩個物種,那麼它們之間為什麼沒有產生生殖隔離呢? 尼安德特人與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既然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是兩個物種,那為什麼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仍能夠進行基因交流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我們無法確定它們究竟是不是兩個物種。
  • 男人的生育能力有強弱之分,看有沒有這四個特徵,強弱一目了然
    大部分女性應該都有同樣的委屈,關於生育不管是什麼問題都是女性的錯。生不出男孩、不孕不育、孩子生下來有缺陷,這些幾乎全盤都是由女性來背鍋。然而事實上,男性對於生育這方面的影響也很大,男性生育能力的強弱基本決定了生育的質量。
  • 大雁和家鵝有沒有生殖隔離?為什麼?
    家鵝是由大雁馴化而來的,這就好比是狗與狼是一個道理,它們之間從根本上說是同一種動物,所以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但是,由於不同地區的家鵝的祖先種類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不同的家鵝間是有生殖隔離約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大雁和家鵝的生殖隔離問題。什麼是生殖隔離?
  • 數萬年地理差異形成了人類不同膚色,為什麼沒有形成生殖隔離呢?
    迄今為止,人類可以說是宇宙的中唯一一種智慧生物,也是地球上進化最成功的物種。古人從非洲一角逐漸遷徙到地球的每個角落,在自然環境的選擇下,人類也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不同,那就是膚色上的差異,主要以亞洲的黃皮膚、歐洲的白皮膚和非洲的黑皮膚。數萬年地理差異形成了人類不同膚色,為何沒有形成生殖隔離呢?
  • 為什麼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沒有生殖隔離?
    我們的祖先當時也肯定會想,他們和我們會不會是不同的物種呢?或者是同一科中的不同亞種呢?就像是老虎和獅子、驢和馬的關係?我們知道不同的物種,甚至同一科中的不同亞種之間是無法繁育後代的,或者是繁育出來的後代往往會有基因缺陷,甚至沒有生育能力。
  • 自然界的動物中,有沒有雄性生育後代的?
    雌雄同體大家都不陌生,像蚯蚓、蝸牛等動物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這類的動物我們不能單純的說是哪一種性別的生育後代,而無性繁殖則是指繁殖方式為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生殖方式的生物,比如擁有「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靠分裂生殖來繁殖後代的,它們沒有性別可言,自然就不存在哪一種性別生育後代了。除了以上兩大類生物外,也不是所有的其他生物都是雌性繁殖後代的。
  • 我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為何沒生育就上太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2012年劉洋搭乘神舟九號進入太空進行科研任務,她是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對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按照國際慣例一般挑選女太空人上天執行任務的時候,要優先選擇結婚生育過的,但是劉洋當時雖然已經結婚,但是還沒有生育,所以嚴格來說並不符合女太空人的選拔標準,那麼為何劉洋當時稱為我國的首位女航天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