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光年外出現類地行星,與地球很相似,科學家稱其為超級地球

2020-12-05 時空旅行車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已經在這裡生存了幾百萬年,我們需要在這裡擁有活力,需要我們擁有物質,我們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生命。

由於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們不斷探索,不斷發現新事物,但這些探索和發展也使我們的地球越來越醜陋,環境越來越惡劣,不再有往日的鳥語花香,我們早已聞不到那清新的空氣的味道,而現在許多人都喜歡上了山林,越來越想融入大自然,正是因為我們開始需要淨化自己。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人類開始探索宇宙,啟動了「尋找地外文明和類地行星」的計劃。但要找到這樣的地方,我們必須準備好去尋找適合我們的環境,找到適合我們生活的土壤、氧氣和水源。事實上,還有許多行星的情況與地球相似,但目前人類的狀況不可能走出太陽系。

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一條可以讓自己走出來的道路。幸好去年四月, NASA發射了一個新的探測器,代號 Tess,這是一個探索外星球的人造衛星,通過它的發現,在離地球4.8光年遠的地方,出現了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它和地球非常相似,同時有很強的引力,被科學家認為是「超級地球」。

但現在,我們必須看看這個新發現的星球是否能使我們生存,是否有足夠的氧氣,以及足夠的物質條件來滿足我們的需要。除此之外,我們還將探索地球上的文明狀況,以及我們是否能夠開發它,是否能達到我們的標準,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去探索。

我們要知道這個星球是否適合我們,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建造一艘太空飛行器,載著我們的技術人員前往地球探索,更重要的是,地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生命如何能夠承載我們的生命?

小編在此認為:我們終將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星球,但我們必須努力保護我們的地球,希望大家以後無論走到哪裡,都能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

相關焦點

  • 60光年外,有一顆超級地球燃燒著,地球的未來有可能也會如此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科學家就開始了兩個方向的探索研究,一個是尋找探索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另一個就是尋找和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甚至是尋找到跟地球完全一樣的行星。可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探索,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任何的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
  • 一顆超級地球在120光年外發現
    10月20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報導稱,這項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上的研究指出,這個兩個系外行星分別為TOI-1266b和TOI-1266c,是由墨西哥聖佩德羅馬爾蒂爾的SAINT-Ex望遠鏡發現的,它們繞恆星運行的周期分別為11天和19天。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行星,地球是無數行星中的一員,也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球雖然在宇宙中也是一粒塵埃,可它卻是一顆不一樣的塵埃,這顆小小的塵埃非常幸運地成為了一顆生命星球,並在數百萬年前又非常幸運地誕生人類,從此地球由生命星球升級為文明星球。人類的誕生讓地球這顆生命星球成為了高貴的文明星球,可是人類的出現同樣也給美麗的地球帶來了一些惡化,尤其是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
  •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克卜勒452b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在1400光年外
    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美國航天局(NASA)23日舉辦媒體電話會,介紹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成果,「批發」了500多個新的太陽系外行星候選天體,天文學家根據它的數據,發現一個從尺寸到周邊星系環境都很類似於地球的行星,這意味著該行星表面有望存在液態水,這也是目前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行星表面環境。
  • 科學家在60光年外發現一顆超級地球,它和未來的地球非常相似
    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在距離太陽係數十光年的範圍內,分布著大量的恆星,每一個恆星都代表著一個小天地,都有不同大小和數量的行星圍繞著它轉,其中有些行星和地球非常相似,還有的行星比地球大幾倍以上,稱之為超級地球。今年4月18日,TESS衛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是最新的太空望遠鏡,綽號為「行星獵手」,它的目標是在兩年內,觀測超過20萬顆恆星,這是一項偉大艱巨的任務。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22光年,與地球相似度約85%
    太陽系宜居帶只有三顆行星,除了地球之外,金星和火星的環境都非常惡劣,是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雖然科學家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在積極探索研究火星,期望能夠在未來將它改造成一顆宜居行星,但是科學家也明白,火星雖然跟地球有些相似,但是它有著天然的弱勢,比如沒有磁場,大氣層非常薄,而且表面還沒有什麼液態水資源。
  • 科學家在太陽系內外都發現類地行星,哪顆行星會成為第二地球?
    實際上這僅僅是地球生態系統出現問題的其中一個縮影,早有科學家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了地球的自然環境將會在未來幾十年裡發生巨大變化。再加上許多數據表明人類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傷害越來越嚴重了,人類的未來何去何從呢?毫無疑問,人類自身是想將人類文明延續下去,如果未來的地球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了,那麼人類只能尋找第二顆星球作為替代。
  • 包括「超級地球」在內的兩顆行星在120光年外被發現
    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這項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的研究指出,系外行星TOI-1266b和TOI-1266c只需11天和19天就可以繞其恆星運行。研究人員指出,紅星比太陽小得多,溫度也較低,可以讓液態水存在於它們的軌道行星上。
  • 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
    超級地球的出現,是我科學家探索星外生命的最好的一個答案,有地球的環境就有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生命離不開水」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伯爾尼大學的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墨西哥的SAINT-EX天文臺公開數據分析,發現了另外兩個行星繞著紅矮星TOI-1266旋轉,並且其中一顆是距離地球120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另外一個是次海王星。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體積是地球3倍,而距離地球也僅6光年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體積是地球3倍,而距離地球也僅6光年人類的科技自從可以達到探索太空之後的高度時
  • 又一顆類地行星被發現,與地球極為相似,距離我們100光年
    如今,人類的足跡幾乎遍布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人類盡其所能的利用地球上的有限資源,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來供人類科研、發展和消遣娛樂。然而,畢竟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環境也在遭受不斷的破壞,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地球的環境被破壞的體無完膚,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又將何去何從呢?基於多種原因,人類開始衝出大氣層放眼宇宙,探索地球的起源,宇宙的奧秘和外星球生命的存在。
  • 6萬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質量是地球的3倍,或存在原始外星生命體
    6萬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質量是地球的3倍,或存在原始外星生命體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巨型「超地球」行星可能只有簡單的生命。 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超級地球」行星,它繞著巴納德恆星運行,這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第二顆恆星。 Barnard b被認為是極冷的,其溫度與Europa相似,約為150攝氏度。
  • 31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會是人類第二個家嗎?
    NASA在一個距離地球31光年的M型紅矮星GJ357系統中發現了3顆行星。其中,GJ357d行星因處於星系宜居帶而尤受關注。NASA又發現「超級地球」 或可孕育生命據CNN報導,當地時間7月31日,NASA宣布,他們的系外行星探測衛星(TESS)在距離地球約31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級地球」。該行星位於星系宜居帶,表面可能有液態水。科學家們把這顆「超級地球」命名為GJ357d。
  • 浩瀚的宇宙當中存在著許多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嗎?
    為什麼我們要尋找類地行星為什麼人類這麼努力的想要探索宇宙,難道只是為人類尋找一個能夠事宜居住的類地行星?我們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5億年之久,地球上面的資源差不多過個一兩百年就消耗殆盡。而且地球還會越來越老,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地球自我毀滅之前找到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我們人類若是想要發展的長長久久,也就必須要找到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 大氣層中含大量水蒸氣
    科學家們通過折射的星光分析出其大氣層的成分。結果顯示,它的大氣層富含水蒸 氣,甚至在地表有海洋,但由於它距離所環繞的恆星距離僅為200萬公裡,因此其地表的溫度有200攝氏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這個於2009年發現的類地行星被命名為「GJ 1214b」。它距離地球僅為40光年,直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6.5倍,是迄今發現的第二顆最小太陽系外行星。
  • 2500光年外也有個「太陽系」,同樣有八大行星,獨擁6個超級地球
    ,距離我們約2545光年,NASA的科學家們於2013年10月28日發現了它,通過對它持續性的不斷觀測,發現該系統中也像我們太陽系一樣有一顆恆星和八顆行星,是太陽系之外已發現擁有大行星數量最多的行星系。
  • 科學家又發現兩顆「超級地球」 欲繪製行星地圖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太陽附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了五顆系外行星和八顆行星「候選人」,其中包括一顆「冷海王星」和兩個可能適合居住的「超級地球」。科學家稱,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繪製太陽系附近的行星地圖。
  • 7年前發現的超級地球,如今怎麼樣了?科學家發現大氣中疑有生命
    除了地球外,宇宙之廣會有其他生命嗎?答案是肯定的,人類不會孤獨。但是目前想拿出直接證據的話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目前科學家雖然發現了許多類地行星,有部分星球環境早已擁有形成生命的條件,但奈何人類連太陽系都走不出去,無法親自看到那裡的生命形態,因此只能說是理論上的生命。
  • 本不該存在的行星:距地球400光年,就如同地球的「地獄版本」
    文/行走天涯本不該存在的行星:距地球400光年,就如同地球的「地獄版本」宇宙中的行星和恆星的數量是數也數不清的,也真是因為宇宙的浩瀚事實上,科學家也在太空中尋找到了很多類地行星,但是由於人類的科技有限,哪怕猜測,在遙遠的一顆和地球相似度極高的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人類也就只能夠遠遠的在地球上進行觀測,而不能夠真正的到達這可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上,只是如果人類探索宇宙的進程,永遠都只局限在類地行星上,那麼對於人類的發展來說,實際上並不是多麼值得提倡的,畢竟宇宙中的行星非常的多,生命孕育的方式是千奇百態的
  • 太陽系外發現兩顆與地球大小近似的行星
    美國航天局12月20日公布的名為「克卜勒-20e」(左一)和「克卜勒-20f」(右一)的兩顆行星與地球(右二)和金星比較的假想圖。新華社發 據《自然》雜誌網站12月20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兩顆與地球大小近似的行星,這也是迄今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最小類地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