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坐飛機的人需要擔心宇宙射線的輻射嗎?

2021-02-15 科學公園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由於高空飛行遭受的宇宙射線的輻射有多強。在評價輻射對生物體可能造成的危害時,我們通常使用劑量這個概念,即一定時間內被生物體吸收的輻射。簡單來說,飛行時間越長、飛行高度越高,來自宇宙射線的輻射劑量就越多。除此之外,在高緯度地區特別是兩極飛行時會比在低緯度地區同一高度飛行受到更多來自宇宙射線的輻射,這是因為宇宙射線會被地球磁場屏蔽,而這種屏蔽作用在赤道最強,兩極最弱。

根據這些因素,一些權威機構都給出了估算由於高空飛行所受到的輻射劑量的工具。例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給出的一個工具可以詳細計算乘坐多次航班受到的輻射劑量 [3]。一般來說,每飛行1000英裡(約1600公裡),我們會由於宇宙射線而額外接受0. 01毫希的輻射劑量 [2]。作為對比,每年來自於背景輻射的輻射劑量大約是3毫希。對於飛行員和機組人員,一般認為每年在背景輻射之外額外會受到0.2-5毫希的輻射劑量[4]。根據這個估算,飛行員和機組人員每年額外受到的輻射劑量已經接近甚至超過核電站員工等由於職業需要必須接觸輻射源的從業者[5]。

不過即便如此,由於經常乘坐或者駕駛飛機而額外接受的輻射的劑量仍然是相當低的,也低於目前國際原子能機構設定的由於職業原因每年接受輻射的劑量限值(每年不超過20毫希)。這麼低的輻射劑量如果對人體有影響,主要的表現形式將會是癌症等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因此我們可以用流行病學調查的方法來研究這些輻射對人的影響,即分別比較一下普通人和飛行員或者經常坐飛機的人,看看後者是否有某些疾病的發病率會明顯增加。

那麼這些流行病學調查的結論如何呢?雖然有的研究表明暴露在更強的宇宙射線輻射下確實能夠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風險,例如2005年一項流行病學調查就表明飛行員更高的白內障發病率與遭受更多的宇宙射線輻射相關[6],但還有很多研究雖然發現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這個群體癌症等疾病的發病率確實高於普通人,卻並不能確定發病率的增加一定是來自於更多的宇宙射線輻射[7]。還有的研究則乾脆觀察不到這種風險的增加,例如在歐洲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飛行員由於患癌症而死亡的比例反而低於對照組[8]。因此,關於宇宙射線對飛行員、機組人員、常坐飛機的人等群體健康的影響,目前的研究可以用三個字歸納:不清楚。

由於目前的實驗研究尚不能給出確切的結論,我們只能從理論上估算一下宇宙射線對健康的影響。目前世界各國在評估低劑量輻射帶來的風險並採取防護措施時,通常採用「線性無閾」模型,也就是說任何劑量的輻射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傷害的嚴重程度與輻射劑量呈簡單的正比關係。這個模型是否真的能準確描述低劑量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實際上存在爭議,但由於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因此仍然被普遍接受。

根據這個模型,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給出了一個估算的例子:一位飛行員每年執行700個飛行時數的紐約至芝加哥的美國國內航班,25年下來,來自宇宙射線的輻射劑量約為68毫希,這會使得他由於癌症死亡的概率增加千分之三 [4]。而根據統計,在英美等國,癌症造成的死亡已經佔到總的死亡數的四分之一左右[9, 10]。也就是說,一個普通人本來就會有20-30%的概率死於癌症。由此可見,由於經常坐飛機而遭受的更多宇宙輻射對健康造成的損害,即便確實存在,也是微不足道的。實際上幾乎任何職業都存在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風險因素,而在現有的安全標準下,輻射相關行業的從業者健康受到的損害並不比其他行業更加突出[11]。

相關焦點

  • 太陽進入有史以來最虛弱時期,宇宙輻射增強30%,常坐飛機需注意
    在劉慈欣的小說《超新星紀元》中,人類因遭受超新星爆發帶來的無差別的輻射,使得12歲以上的人都因為基因損壞而死。他們稱,在近4年的觀測中,宇宙輻射劑量比以前提高了至少30%,且輻射仍有強烈的上升趨勢。這一發現來自宇宙射線效應測量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顯示,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射線輻射比原來高了很多。
  • 太陽進入有史以來最虛弱時期,宇宙輻射增強30%,常坐飛機需注意
    在劉慈欣的小說《超新星紀元》中,人類因遭受超新星爆發帶來的無差別的輻射,使得12歲以上的人都因為基因損壞而死。一直以來,宇宙射線轟擊地球都只是小說中的情景,然而,我們可能已經要面對宇宙輻射逐漸增強的現實了。
  • 勇敢者的遊戲,宇宙射線輻射
    看過漫威電影的人都知道,最厲害的超級英雄是驚奇隊長,綠巨人,他們是被宇宙射線輻射而產生變異,從而獲得了超能力,還有神奇四俠,同樣是因為宇宙射線輻射導致變異,這個宇宙射線真的那麼神奇嗎?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一個充滿各種輻射的宇宙,包括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
  • 你害怕醫療輻射嗎?關於輻射,你需要知道這些…
    隨著大家對輻射安全意識的加強,當我們接受這些影像學檢查時,經常會擔心這些檢查是否有輻射,以及輻射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這也是大家常常恐懼這些檢查的理論依據,但"有輻射≠傷害身體",這樣的擔心還需要仔細分析一下... 一次醫學檢查的輻射劑量多少? 要判斷這些醫學影像檢查對我們的身體是否有害,關鍵要看它們帶來的輻射劑量。
  • 坐飛機需要帶什麼證件,戶口本可以坐飛機嗎
    對於還沒坐過飛機的人可能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坐飛機需要帶什麼證件了,要是有些證件沒帶齊全的話是上不了飛機的,比如說身份證,要是身份證不小心掉了,戶口本可以坐飛機嗎?這些問題下面小編就來給你解答。 坐飛機需要帶什麼證件如果乘坐的是國內航班的話,只要帶上身份證就行了,如果小孩子沒有身份證的話
  • 【闢謠】到底是哪天高輻射宇宙射線貼近地球危害人體?
    這引起了蜀黍的好奇,於是蜀黍就在微博搜索裡輸入「高輻射宇宙射線」,搜出的結果差點嚇死寶寶了,怕怕呀!蜀黍隨便po幾張截圖上來,嚇嚇乃們。。。  看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嗎,這!就!是!謠!言!!!  當然這裡我們還是需要專家出來說點什麼,給大家科普科普——高輻射的宇宙線是否真的將貼近地球影響人體?
  • 高輻射宇宙射線來襲需關手機防護?專家闢謠
    告訴你其他的親愛的親人和朋友:今天晚上從12:30—凌晨 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通過。所以,請關掉你的手機,不要讓你的手機靠近你的身體,可能會造成傷亡或者損壞。」  這條煞有其事的消息不忘提醒公眾:「請您在谷歌查詢NASA和BBC新聞,請告知這條消息給你關心的人,晚上記得關機,記得群發給你的朋友,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 「拍片子」有輻射危害健康?關於影像學檢查需要知道這些
    影像學檢查是醫學診斷中常見的一項輔助手段,但是由於其特殊性,很多患者和家屬擔心儀器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輻射傷害,特別是需要經常做這一類檢查的腫瘤疾病患者。輻射無處不在,有天然的輻射如宇宙射線與地殼散發的輻射,還有人工輻射,即人為製造的輻射,最常接觸到的就是醫學檢查中的輻射。輻射劑量常用的單位是毫西弗(mSv),我國規定每位放射科醫生每年接觸到的輻射劑量不得超過20毫西弗,在這個範圍內相對安全。
  • 高空飛機上的輻射量為地面25倍,科學家:都是宇宙射線惹的禍
    趣味探索訊 在很多人眼中的空姐可能是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 因為她們集美麗、素質、氣質於一身。不過今年6月份的一項新研究對於飛機上工作人員而言是一個壞消息。來自國外《太空天氣》網站最新報導,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稱:與一般人相比,空姐和其它機組成員面臨著癌症風險升高的威脅。
  • 宇宙射線是個什麼鬼?
    這個過程常伴隨有宇宙射線的產生。宇宙射線粒子雖然名為射線,卻是攜帶能量的輻射性粒子。由於宇宙射線不是單個粒子,在與其它物質碰撞時,它們會碎裂成更小的粒子。甚至還有單個粒子從原子中脫離出來。當裝置上升到五千米高空時,儀器的讀數總是比地面輻射的強度大至少兩倍。赫斯發表了一篇科學論文,宣布「有一種穿透力極強的輻射自高空進入了我們的大氣層。赫斯需要收集更多信息,而且他也不是膽怯之輩。為了去除太陽這個輻射源的影響,他還進行了一次危險的夜間飛行。在夜幕低垂後,他依然測到了很高的讀數,這一點確定無疑。
  • 民航飛行員受宇宙射線輻射 身體有不同程度損害
    民航飛行員受宇宙射線輻射   據京華時報報導 高高在上的飛行員是受宇宙射線輻射較多的人員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輻射危害與防治高級研討會」上了解到的。  中華醫學會放射醫學與防護學分會李開寶教授介紹,自古以來,人類就受到天然輻射的照射,而大氣層是宇宙射線的天然屏蔽物。隨著空中飛行、採礦等人為活動的增加,天然輻射也在增強,尤其是民航機組人員在高空飛行時,受到宇宙射線的照射量較高。據介紹,人類接受宇宙射線的劑量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 輻射可增加患癌風險?CT輻射等於8年自然輻射?你接受的影像學檢查...
    小團:小圓,影像學檢查對人體安全嗎? 小圓:某些影像學檢查是有輻射的,我們都知道大劑量的輻射對人體是不好的,具體哪種影像學檢查輻射量較大,哪種影像學檢查較安全,可以看看下面的科普文,了解一下。
  • 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專家:南京兒童醫院醫學影像部主任、放射科主任 楊明  □通訊員 龐芳 吳葉青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程曉  寶寶生病去醫院,醫生有時會開一些影像學檢查,寶媽、寶爸總擔心一些檢查會對寶寶有害,究竟哪些檢查有輻射?哪些沒有輻射?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們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1.兒童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有哪些?
  • 嫦娥四號測到月表輻射是地表的300倍,未來移民月球或需住地下
    ,它能破壞人或其他動物的表皮組織和內部器官,影響生理功能,甚至能改變生物基因。,將射向地球的太陽風等偏離到地球的兩邊從而保護了地球大氣層,而我們就生活在大氣層的下面,特別是大氣層中有一層臭氧層,臭氧和其他大氣分子能夠很好的阻擋來自太陽的高能紫外線和其他的宇宙射線,避免我們受到太空輻射的不良影響。
  • 太陽活躍度降至最低,76%的時間無黑子,抵地球的宇宙輻射增強30%
    在劉慈欣的小說《超新星紀元》中,人類因遭受超新星爆發帶來的無差別的輻射,使得12歲以上的人都因為基因損壞而死。他們稱,在近4年的觀測中,宇宙輻射劑量比以前提高了至少30%,且輻射仍有強烈的上升趨勢。這一發現來自宇宙射線效應測量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顯示,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射線輻射比原來高了很多。
  • 今晚宇宙射線來襲務必關手機?純屬謠言
    :1、地球大氣層和地球磁場是人類的兩大保護傘,大部分宇宙射線粒子被阻隔在外。2、仍有部分宇宙射線會達到近地空間,不過他們與中高層大氣相互碰撞,產生的二次粒子對人體輻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3、宇宙射線會影響手機通信,但不會通過手機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要注意不法分子利用「宇宙射線」的老舊謠言實施詐騙。
  • 宇宙射線對地球的影響有多大?它能穿透1000公裡的大氣層嗎?
    對人的血肉之軀來說宇宙射線太可怕了,但是對科學家來說,這些射線帶來了豐富而又珍貴的宇宙信息。宇宙射線對地球的物質演化也很重要,它們誘使地球外層大氣發生核反應,產生所謂的「宇宙成因核素」,影響著地球大氣圈乃至巖石圈的物質組成。不知不覺間,宇宙射線已經陪伴了地球45.5億年,而人們研究宇宙射線的歷史才不到100年。
  • 電動汽車的輻射概念解析: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
    在分析電動汽車是否存在危害健康的輻射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兩類輻射的概念。電離輻射電磁輻射電離輻射概念:攜帶足以促使物質中原子與分子中的電子成為自由態,是原子分子發生電力現象的輻射。標準為表廠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這種複合式必然會造成對生物體健康狀態額定影響。
  • 宇宙射線嚴重影響生命 大氣層才是關鍵庇護
    宇宙射線被認為是原子核,周圍的則是質子,或者氫原子核。  圖1當高能量宇宙射線撞擊地球大氣層頂部,就會產生高能粒子流。  大多數宇宙射線都是原子核:其中大多數都是氫原子核,而其它的則是更重的元素。儘管很多低能量宇宙射線來自太陽,但高能量宇宙射線的起源仍是未解之謎,也是很多科研的對象,這張圖片展示了高能量宇宙射線產生的粒子流。
  • Wi-Fi輻射危害真的很大嗎?
    前幾天在新聞裡看到有位福州的丈夫擔心家中孕婦受影響,每天挨家挨戶敲門,讓全樓居民關閉Wi-Fi。Wi-Fi輻射真的這麼恐怖嗎?在回答這一問題前,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輻射。不是所有輻射都有害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輻射,可以粗略地分成兩類:核輻射和電磁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