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可增加患癌風險?CT輻射等於8年自然輻射?你接受的影像學檢查...

2020-11-28 騰訊網

小團:小圓,影像學檢查對人體安全嗎?

小圓:某些影像學檢查是有輻射的,我們都知道大劑量的輻射對人體是不好的,具體哪種影像學檢查輻射量較大,哪種影像學檢查較安全,可以看看下面的科普文,了解一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大劑量應用情況下,輻射可導致嚴重的組織損傷並增加患者後期罹患癌症的風險。低劑量輻射可能會略微增加患者的癌症風險,但是將這種風險納入考慮範圍是很重要的。以下是一些人們針對輻射風險所提出的常見問題的答案。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輻射量是多少?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受到多種來源的輻射,包括我們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家中的氡氣和來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線。這被稱為背景輻射,這種輻射量在世界各地有所不同。

有數據顯示,在一年的時間裡,美國人的平均輻射量約為3 mSv(毫西弗,是測量輻射的一種單位),但不同地區的人所受的輻射量是不一樣的。

背景輻射的最大來源(通常每年約2 mSv)是氡氣,一種在我們家中發現的天然氣體,不同國家的氡氣水平差別很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地理位置在影響輻射量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地球的大氣阻擋了一些宇宙射線,這意味著海拔增高會增加一個人的輻射率。因此,生活在新墨西哥州和科羅拉多州高海拔地區的人每年接觸的輻射量比接近海平面的人多(約1.5 mSv),10小時的航班增加宇宙射線的輻射量約0.03 mSv。

影像學檢查會讓人接受多少輻射?

影像學檢查的輻射暴露量取決於檢查種類以及正在進行檢查的身體部位。例如:

單次胸部X光檢查的輻射量約0.1 mSv,這大約是人們在10天中自然暴露的輻射量。

乳房X線檢查的輻射量約0.4 mSv,大約相當於一個人在7周內從背景輻射中獲得的數量。

一些檢查具有更高的輻射量,例如:

使用大腸下消化道雙重比對造影檢查會使患者接受輻射量約8 mSv,大約3年左右的自然輻射量。

腹部和骨盆的CT掃描使人接受輻射量約10 mSv。

PET / CT檢查可使您暴露於約25 mSv的輻射,這約等於8年的平均背景輻射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請注意,這些數據是對成年人的平均估計,研究發現,一個人獲得的輻射量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如果我擔心影像學檢查產生的輻射,我該怎麼辦?

如果您對CT掃描,PET掃描或使用射線的任何其他影像學檢查可能產生的輻射有疑慮,請諮詢您的醫護人員。詢問是否需要進行檢查,以及這種檢查是否是您的最佳選擇,您可能還想知道您和您的醫護人員可以從這種影像學檢查中得到什麼結果。

目前最好的建議是僅進行必須的影像學檢查,並儘可能減少任何形式的輻射暴露。如果您確實需要進行某些檢查並接觸到一些輻射,請詢問醫護人員是否有方法可以保護身體未被成像的部位。例如,鉛圍裙可用於保護胸部或腹部部位免受輻射,鉛圍領(稱為甲狀腺防護圍脖)可用於保護甲狀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您可能還希望保留醫影像記錄,以跟蹤您自己的影像學檢查歷史,並與您的醫護人員分享,這可能有助於防止重複檢查。

請記住,MRI和超聲檢查不會讓您接觸到輻射。

相關焦點

  • 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專家:南京兒童醫院醫學影像部主任、放射科主任 楊明  □通訊員 龐芳 吳葉青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程曉  寶寶生病去醫院,醫生有時會開一些影像學檢查,寶媽、寶爸總擔心一些檢查會對寶寶有害,究竟哪些檢查有輻射?哪些沒有輻射?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們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1.兒童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有哪些?
  • 還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並不可怕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聽到X光片、CT幾個字,都會聯想到輻射。沒錯,X光片、CT檢查確實有輻射,但它對身體有害嗎?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醫生告訴你,放射檢查不可怕!
  • 聽醫生的話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有危害嗎?
    其實醫療輻射風險極低醫學上有專門數值衡量輻射危害人體只有遭受100mSv以上輻射量時患癌概率才會明顯增加我國放射防護標準中規定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劑量限值是50mSv五年內每年接受的平均輻射上限是20mSv只要接受的總輻射量控制在安全數值內就是安全的一次X線檢查含有的輻射劑量遠低於自然輻射劑量所以,每年體檢一次X線以及CT檢查
  • 「CT」對身體輻射有多大?會增加患癌機率?醫生說出了實話!
    但是一些設備中會含有射線,對人體會有輻射,就拿我們最為常見的「CT」來說,很多人對其有著一種排斥的心理,因為他們認為這套設備中含有射線,對人體有著很大的輻射,很容易增加我們患癌的機率,對於這種說法,大家也是議論紛紛,那拍攝「CT」到底會不會增加我們患癌的機率呢?
  • 核磁、CT等檢查的輻射劑量是安全的嗎?
    了解輻射的危害先要大概知道多大的輻射是相對安全的。人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在接受輻射,輻射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就是來自大自然的輻射,包括太陽、空氣、地層等等散發的輻射。人工輻射則是人為製造的輻射,比如醫學檢查的輻射,核電站的輻射等。
  • 香蕉也有輻射,一次PET/CT全身檢查等於多少根香蕉?
    隨著醫學影像設備的普及化發展,這一高端影像檢查設備也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關於PET/CT輻射量到底有多大也成為很多患者及家屬檢查前想要迫切了解的問題之一。今天小編就為你講講你想要了解的PET/CT輻射劑量那些事兒。  PET/CT的輻射劑量來自哪裡?
  • 「拍片子」有輻射危害健康?關於影像學檢查需要知道這些
    影像學檢查是醫學診斷中常見的一項輔助手段,但是由於其特殊性,很多患者和家屬擔心儀器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輻射傷害,特別是需要經常做這一類檢查的腫瘤疾病患者。輻射無處不在,有天然的輻射如宇宙射線與地殼散發的輻射,還有人工輻射,即人為製造的輻射,最常接觸到的就是醫學檢查中的輻射。輻射劑量常用的單位是毫西弗(mSv),我國規定每位放射科醫生每年接觸到的輻射劑量不得超過20毫西弗,在這個範圍內相對安全。
  • CT輻射大有致癌風險?醫生告訴你,做一次CT對身體危害有多大
    微信群裡有朋友發聲:單位組織年度體檢了,要求我們做個CT,但是我們有同事說CT輻射大,會致癌的,我好擔心,做CT,會不會對身體產生大的危害?相信很多朋友在醫院做CT時都會有這樣的顧慮,CT輻射這麼大,會不會增加患癌機率?
  • 做CT檢查會增加癌症風險?醫生告訴你真實答案!
    二、CT輻射是否有害? CT以及其他使用電離輻射進行的身體成像檢查的廣泛使用引起了人們的擔憂,擔心即使癌症風險的微小增加也會導致未來大量的癌症。 在兒童時期進行CT檢查的人可能有更高的風險,因為兒童對輻射更敏感,且預期壽命比成年人更長。
  • PET/CT檢查輻射安全嗎?
    隨著媒體對輻射安全知識的擴大宣傳,接受PET/CT檢查的患者開始擔憂PET/CT的輻射安全,甚至醫務人員也懼怕PET/CT檢查,到底PET/CT檢查安全嗎?患者檢查後醫務人員多久可對患者進行醫療活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核醫學科主任 程木華教授表示,「現在CT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檢查手段,要想再精準一點還可以做增強CT,但這些都只是局部的檢查。
  • 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
    [摘要]最簡單的比喻:全身檢查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正常人30年所受的輻射,在一小時內接受。也相當於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的第二天在福島站了一天。 2009年4月,北美放射學會《放射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稱,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癌症的風險。​ 香港大學放射診斷學系系主任Pek-LanKhong教授等研究者採用了三種目前主流的PET-CT儀器,結果顯示其輻射劑量在13-32毫西弗之間;「與PET-CT有相關性的癌症發病率」則為0.2%-0.8%,且年齡越低,風險越大。​
  • 做一次CT,到底「吃」了多少輻射?
    因此,常見的檢查項目如X線照片、CT掃描等,總是被人們潛意識地排斥。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做一次CT、照一次胸片,到底「吃」了多少輻射呢?長沙市第三醫院放射影像科主任張秀萍解釋,衡量輻射是否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前提,是接受輻射的劑量多少。研究顯示,人體在1年內接受的輻射量超過100毫西弗時, 患癌的概率才會明顯增加。
  • 輻射致癌?B超、核磁共振、CT和X射線,哪種檢查方式輻射更大?
    真正會致癌的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的輻射量越多,對身體組織細胞的影響也就更大。人體的正常細胞,經受不了長期的電離輻射,就會在輻射的作用下發生一些物理和化學上的變化,從而導致細胞的突變,增加癌症的機率。所謂的癌症,其實就是細胞在正常分裂過程中發生突變的一種行為。癌症和電離輻射就脫不開干係。於是,體檢時的一些影像學檢查,就成為了人們擔心的所在。
  • 【影像科普】做一次CT 輻射有多大?
    很多人都認為ct掃描的輻射太強,做ct次數多了容易導致癌症發生。CT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什麼是CT檢查? CT的危害主要來源於X射線產生的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可破壞人體內某些大分子結構,損傷細胞,從而損傷人體。但是,說到輻射必須講輻射劑量。
  • 頻繁做CT檢查得不償失 人體接觸輻射20%來自醫療
    報告稱,在全世界人口遭受的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各種輻射中,20%來自醫療輻射;而在所有人為因素導致的輻射中,醫療輻射所佔的比例高達98%。  調查顯示,在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間,全球每年大約進行36億次X光檢查。這一數據較上一個10年增加了40%以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及廣泛應用,無論衛生保健水平如何,世界各國醫療輻射都在持續增加。
  • 家裡輻射最強的地方,不是手機、微波爐,竟然是這裡!
    如果問你生活中哪裡的輻射最強?大部分人可能會答:手機、電腦、微波爐、路由器等。但事實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因為生活中輻射最強的地方,就在你我的身邊——吸菸者的肺!
  • 你害怕醫療輻射嗎?關於輻射,你需要知道這些…
    生病去醫院時,醫生在詢問病史和檢查身體後,通常會建議去做影像檢查。隨著大家對輻射安全意識的加強,當我們接受這些影像學檢查時,經常會擔心這些檢查是否有輻射,以及輻射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 X線、CT、B超、核磁…哪個檢查輻射更大?你絕對想不到!
    其實,這幾類檢查都屬於影像學檢查,就是用機器「透視」身體。但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什麼情況下適合做X線,什麼情況下適合做CT呢?1輻射大小X線檢查的輻射劑量差不多是0.02-0.1mSv,跟坐一次飛機接受的輻射差不多。
  • 做一次CT,對人體傷害有多大?這裡有個輻射量排名,你可以看看
    「醫生,請問做完CT怎樣可以清除體內的輻射啊?」王大爺去醫院體檢,做了腹部和肺部CT,由於儀器在身體停留的時間過長,王大爺擔心輻射會加大,本來檢查之前就有點抗拒做ct,現在心裡更硌得慌了,害怕做檢查導致的輻射會傷害身體,老想著做些什麼可以清除體內的輻射。影像學檢查的輻射對有人體傷害嗎?
  • 答疑:PET-CT輻射的傳聞都是真的嗎?
    一次全身PET-CT檢查等於30年輻射,做PET-CT檢查會被輻射致癌……這些是真的嗎?PET-CT的輻射真的那麼可怕嗎?網絡上對PET-CT輻射的傳聞很多:一次全身PET-CT檢查等於30年輻射做PET-CT檢查會被輻射致癌……這些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