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做CT檢查得不償失 人體接觸輻射20%來自醫療

2020-12-05 浙江新聞

我被手機輻射了嗎? CFP供圖

  浙江在線09月17日訊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日前發表報告指出,醫療輻射是人類接觸電離輻射的主要來源。

  報告稱,在全世界人口遭受的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各種輻射中,20%來自醫療輻射;而在所有人為因素導致的輻射中,醫療輻射所佔的比例高達98%。

  調查顯示,在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間,全球每年大約進行36億次X光檢查。這一數據較上一個10年增加了40%以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及廣泛應用,無論衛生保健水平如何,世界各國醫療輻射都在持續增加。在一些發達國家,醫療輻射的大幅增加意味著它將取代自然輻射來源(如太陽黑子等),成為人體接觸輻射的最主要途徑。

  據悉,遭受高強度的輻射將對人體組織造成嚴重破壞,而長期遭受較低強度的輻射也會增加健康風險。所以,大家上醫院體檢時都該嚴格按要求做好防護措施。

  浙江省疾控中心專家認為——

   醫療輻射增多,源自技術進步

  昨日,記者電話聯繫了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與核安全防護所一位專家。

  該專家說,現在科學上已經證實,電離輻射對人體是有害的。在正常人所能接觸到的電離輻射中,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

  天然輻射的來源包括外層空間的宇宙射線,以及天然存在於自然界普通物質(如空氣、水、泥土和巖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輻射,還有我們熟知的氡氣(特別是氡-222)是主要的天然輻射源,正常人一年中接受的天然輻射劑量大約為2.4毫希沃特(mSv)。

  人類受照人工輻射,大部分來自醫療照射。醫療照射主要有四大類:普通x射線影像診斷、核醫學、介入診斷治療、放射治療。

  而我們接受的醫療輻射為什麼日益增多?專家解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都會每年參加一次體檢,而每次體檢都會接受一次X射線檢查。此外,由於放射醫學技術發展,放射治療和介入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些都會增加人類接受的醫療照射年劑量。

  在我國,人均每年接受的人工輻射達到0.41mSv左右,其中醫療輻射約有0.4 mSv,這個數字比正常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量要小。

  眾所周知電離輻射是有害的,那人體能接受的人工輻射劑量最多是多少?

  該專家說,按照國家相關法規標準規定,對於普通公眾,一年的劑量不要超過1mSv,對於醫院等場所的放射工作人員來說,最多不能超過20mSv。

  而一次X光射線檢查的輻射量,一般只有零點幾毫希沃特。但對有些患者來說,根據病情的需要,在一年中可能會不可避免地接受多次放射性醫學檢查。但有些人經常主動要求多次做CT等放射性檢查,可能得不償失。這些都可能使受到的劑量超出國家標準,因此要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醫學檢查。

  電離輻射在人體組織內釋放能量,導致細胞死亡或損傷。在少量劑量下,它並不能造成傷害。在某些情況下,細胞並不死亡,但是變成非正常細胞,有些為暫時,有些為永久的,那些非正常細胞甚至發展為癌變細胞。大劑量的照射將引起大範圍的細胞死亡。

  角落裡打手機輻射大

  據miqiegx介紹,電腦背面輻射最強,封閉空間裡使用手機輻射強度增大。

  有些筆記本電腦用戶,習慣把屏幕一合,然後趴在桌上睡覺。可事實上,屏幕關掉後電腦輻射依然存在。計算機專家解釋說,事實上只要沒有關機,電腦有電流通過,電腦就會發出輻射。而且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

  專家建議,用戶避免長時間電腦操作,眼睛和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釐米;室內光線不要過強或過暗,而且最好給電腦安裝防護裝置,減小電磁輻射強度。

  作為常用的電子產品,手機也有輻射。據了解,手機在信號不穩定、正在撥號時、電池不足時和移動通話時,輻射最強。因為手機的工作原理是,當其信號較弱時,它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的發射功率,導致其輻射的強度增大。

  有些手機用戶喜歡打手機時走來走去,在角落裡接聽電話等,專家表示,頻繁地移動位置,會造成手機信號的強弱起伏,手機總是在向發射站傳送無線電波,加大手機的輻射量。而在角落裡使用手機時,信號較差,這會使手機功率加大,從而造成輻射強度增大。同理,在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境裡使用手機,也會使其輻射強度增大。

  另外,當手機電池只有一格或兩格時,請趕快充電,因為這時候手機發出的低頻電磁輻射非常強。

  我們生活在「磁場」中下面關於輻射的常識你必須了解

  關於輻射,記者上了一些科學網站,特別參考了科學松鼠會網站,得到一些知識,供大家參考。

  1、輻射分為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100nm)。我們通常說的醫療輻射,屬於前者;而老百姓說的生活中的輻射,大都屬於後者。

  2、任何光線都屬於電磁波;

  3、即使你不用手機也被手機信號塔的電磁波輻射;

  4、即使沒有手機和手機信號塔你也被GPS衛星輻射;

  5、上述都沒有,你也處於強大的磁場中;

  6、通信用輻射需要符合安全範圍,以確保使用者安全;

  7、手機輻射危害低於微波爐,微波爐輻射洩露對人的危害遠遠小於拍攝X光片(XRAY穿透人體);

  8、根據能量守恆定律,一塊電池用4天,容量1000mAh,4.2V,手機輻射的功率再大,也必須同時滿足機器電路板、LCD、無線,計算電池的總功率×1/4×98%(如果無線功率為總功率98%,實際不可能),與此同時,微波爐功率為2000W。

相關焦點

  • X光、B超、CT等,哪些檢查最傷身,幾句實話醫生一直想告訴你
    由於我們對醫療知識並沒有過多了解,更別說是醫療設備使用了。再受到當今網絡發達、真實或不真實的信息影響,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對醫療設備有錯誤認知。甚至盲目認為,ct、x光、B超等,都有輻射,只要做了就可能會致癌!輻射主要輸分為兩種,分別是非電離和電離輻射。
  • 核磁、CT等檢查的輻射劑量是安全的嗎?
    了解輻射的危害先要大概知道多大的輻射是相對安全的。人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在接受輻射,輻射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就是來自大自然的輻射,包括太陽、空氣、地層等等散發的輻射。人工輻射則是人為製造的輻射,比如醫學檢查的輻射,核電站的輻射等。
  • 【影像科普】做一次CT 輻射有多大?
    很多人都認為ct掃描的輻射太強,做ct次數多了容易導致癌症發生。CT真的有那麼可怕嗎?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什麼是CT檢查? CT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射線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簡單的說,就是把人體切成一片片來仔細看,而且切片厚度 CT檢查方式?
  • 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醫生來告訴你!
    相信很多人對於ct檢查都有聽說過吧,可能有些人雖然聽說過,卻不怎麼了解,只是認為CT對人體的傷害很大。因此我在問診時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病人在聽到需要做ct的時候就突然很猶豫或者直接拒絕,生怕這對身體有什麼傷害。那麼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到底有多大呢?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ct檢查都有聽說過吧,可能有些人雖然聽說過,卻不怎麼了解,只知道ct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也因此有很多人在聽到需要做ct的時候就直接拒絕,生怕她對身體有什麼傷害。但其實,如果需要做ct檢查,就要進行,而且ct檢查雖然有危害,但是有些卻不是傷害特別明顯的。
  • 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
    實際操作中,各醫療機構通過PET-CT體檢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過2%。究竟是什麼推動了98%的健康人花費近萬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PET-CT 用於做暴利的體檢生意、PET-CT用於健康人體檢歷來褒貶不一,真正的專家從不支持健康人去做,從事PET-CT的醫生也不會自己或者讓家人去做。 主要是由於腫瘤檢出率較低。
  • 做CT照X光片 你接受的醫療輻射將納入監控
    生病做檢查,難免要跟CT、X光片打交道,在醫院放射科、核醫學科等地方,照X光,「當心電離輻射」的警告標示隨處可見,做這類檢查難免令人有些擔憂。你在醫院接受醫療輻射安全嗎?4月5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以下簡稱市衛監局)獲悉,近日,我市率先在南岸區對17家醫院安裝「醫院X射線告警系統」,開始對醫療輻射水平進行實時監控。隨著醫學檢查的發達,放射診療技術越來越多地進入到臨床診斷中,大功率設備數量和需要用其做疾病診斷的人數日益增多,「醫療輻射」是否安全,已備受關注。
  • PET/CT檢查輻射安全嗎?
    核心提示:到底PET/CT檢查安全嗎?患者檢查後醫務人員多久可對患者進行醫療活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核醫學科主任 程木華教授表示,「現在CT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檢查手段,要想再精準一點還可以做增強CT,但這些都只是局部的檢查。PET-CT雖然是全身檢查,但輻射劑量只有局部增強CT的3/5。所以大家完全不必要擔心PET-CT的輻射問題。」
  • 還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並不可怕
    在很多疾病中,X線及CT檢查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患者應該聽從醫生建議,進行全面檢查,更有利於疾病診斷和治療。 一次X線或CT檢查會損害健康? 其實,醫療輻射風險極低,醫學上有專門數值衡量輻射危害,人體只有遭受100mSv以上輻射量時,患癌概率才會明顯增加。
  • CT檢查會致癌?哪些人不能做?你恐怕不知道
    科普一下什麼叫做CTCT在醫學領域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即Computed Tomography)的首寫字母的簡稱,是利用X線束對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連續的斷面掃描,從而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清晰等圖像的X線檢查方法,在多種疾病的檢查中具有重要價值,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顱內腫瘤、腦水腫、腦積水、腦膿腫、腦肉芽腫、腦寄生蟲病、顱腦損傷、腦梗塞、腦出血、椎管內腫瘤、頸管狹窄、椎間盤突出等
  • 通過ct掃描機,全球每年或可致癌2.9萬人,這是真的嗎?
    通過ct掃描機,全球每年或可致癌2.9萬人。這個調查結果是來自於美國雜誌《消費者報告》網站上的披露。 一發到網站之後,很多人看到感覺觸目驚心,感覺很害怕,造成了心理上很多的困擾和擔心。
  • 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對照《輻射劑量表》,心裡有數了
    檢查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發射X線,穿透人體再到達處理器形成圖像,圖像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檢查部位的情況,從而幫助醫生發現是否有病變。 但是它也有令人抗拒的缺點,那就是輻射。因為這種X線在穿透人體時,有的會直接穿透受檢者身體,有的卻會被受檢者身體組織吸收並積存與體內,如果短時間內多次進行該檢查,就可能導致大量的X線積聚在體內,給人體帶來不利的影響。
  • 做一次CT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你真的了解嗎?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很多人對於CT檢查都並不陌生。一般而言,如果是腦部或內臟器官出現了什麼疾病就要做CT檢查,確診病因。但是不少人都認為做CT有輻射會損害身體健康,所以對CT檢查十分排斥。那麼,做一次CT檢查究竟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呢?你真的了解嗎?
  • 害怕輻射不做醫療檢查?二手菸對孩子的輻射危害最大
    原標題:害怕輻射不做醫療檢查?二手菸、螢光飾品對孩子的輻射危害最大!  「射線」是一個讓普通人多少感到有點恐懼的名詞。在臨床工作中,不少家長對孩子是否會受到輻射影響感到焦慮與疑惑。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到底有多少輻射?輻射是怎樣影響健康的?嬰幼兒是否更易受輻射影響?如何科學防輻射?
  • 聽醫生的話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有危害嗎?
    其實醫療輻射風險極低醫學上有專門數值衡量輻射危害人體只有遭受100mSv以上輻射量時患癌概率才會明顯增加我國放射防護標準中規定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劑量限值是>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輻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為2.4mSV左右這些劑量高於大多數醫療輻射劑量不過不用擔心它們含有的輻射劑量非常弱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 動不動就做CT真的好嗎?對身體有沒有傷害?聽聽醫生怎麼說
    隨著醫療科學的發展,醫院的檢查儀器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沒有你想不到只有你沒見過的,以前醫生看病只能憑藉自己的看病經驗和學到的知識來進行判斷,後來出現了一些醫療器械輔助檢查減少了對一些惡性腫瘤的誤診,以至於發展到今天的高科技,什麼疾病只要一照就能很快給出結論。
  • 體檢照CT和x光有多傷身體?輻射會致癌?這3點希望你能早知道
    它的特點是輻射能量大,大到可以直接損傷人體細胞或者改變 DNA 結構,所以這類輻射的確可能造成細胞癌變,提高患腫瘤的風險。第二點真相:體檢照一次CT和x光有多傷身體?過量接觸各種電離輻射,對身體的危害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雖然電離輻射危害大,但並不能完全就等同於 照ct或者x光會造成這些危害,因為脫離劑量談危害都是耍流氓。
  • 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 檢查需要注意這些
    在我們檢查身體的時候就有要檢查CT,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是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技術簡稱。那麼,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做ct能檢查出什麼?ct掃描有危害嗎?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任何檢查方式都有其適應範圍,沒有什麼檢查手段是萬能的。
  • 專家:PET-CT被濫用 一次檢查相當於正常30年輻射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301醫院核醫學科教授田嘉禾說,此前國內外的相關統計都在1%-2%,近年來在301醫院做PET-CT的人當中兩成是為了體檢,其中查出惡性腫瘤的比例為1.3%,此外還有20%的人檢查出冠心病等其他潛在疾病。 對於健康人使用PET- CT體檢,田嘉禾的態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對」。
  • 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不了解這些別輕易做檢查!
    一提到CT檢查,大家可能會先想到輻射和損傷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