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世間最為神秘的事情,因為沒有人能夠用確實的證據證明死亡是怎麼回事。
對於生者而言,死亡就是所有身體機能的喪失,而對於死者而言,死亡又意味著什麼呢?生者無法知道死亡是怎麼一回事,而死者又無法將死亡的真意傳遞給生者,但在人世間,有一種人可以說是獨立於生與死的邊界,他們就是瀕死者。
何為瀕死者呢?所謂瀕死者,就是因為某種原因而經歷了邁向死亡的過程,但在及時地搶救之下又再次活過來的人們。當然,瀕死者與真正的死者是有明顯區別的,但毫無疑問,瀕死者是曾經與死亡最接近的人們,如果我們想要獲得一些關於死亡的認知,沒有什麼能夠比瀕死者的口述更為可信的了。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瀕死者能夠擁有瀕死體驗。
有些瀕臨死亡的人在重新甦醒之後,對於瀕死時候的狀態是一無所知的,而只有少部分瀕死者能夠對瀕死體驗記憶猶新。
不同的瀕死者所描述的瀕死體驗是不盡相同的,而有些瀕死者會經歷一種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走馬燈」現象。何為「走馬燈」現象呢?簡單來講,就是瀕死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回顧了自己一生的過往,曾經幾乎被遺忘的事件一幕一幕出現在自己的眼前,而整個過程看似漫長,實際上卻極為短暫,通常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對一生過往的回顧。
人死之前真的會出現「走馬燈」現象嗎?對此,無法給出什麼確實的證據,因為一切都來自於瀕死者的口述,就如同之前所說的一樣,並不是所有的瀕死者都會出現這種神奇的「走馬燈」現象。
關於「走馬燈」現象所做的調查,最為詳盡的也就算是心理學家肯尼斯·瑞所做的調查了,不過這個調查樣本也僅有102人而已。
那麼「走馬燈」現象有哪些顯著特點呢?首先,根據描述,「走馬燈」並不是一個單一場景的呈現,其反而有點像看監控,在你的面前擺放著很多個屏幕,每一個屏幕都在播放著不同的人生片段,而你卻能夠把所有的片段都覽入目中。
「走馬燈」現象的第二個特點是,瀕死者並不會親身經歷這些人生片段,他們更像是一個第三者,通過看電影的形式來回顧自己的一生。
第三個特點是瀕死者的思維速度很快,雖然有多個屏幕一同播放,但是瀕死者能夠將每一個畫面看得明明白白,而且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夠完成對一生的回顧。那麼,這些瀕死者所描述的「走馬燈」現象是真的嗎?在科學上如何解釋這種似乎很是神奇的「走馬燈」現象呢?
關於「走馬燈」現象的研究很多,觀點也很多,而主流的觀點認為,「走馬燈」現象的出現實際上是一種大腦自救的過程。當人體面臨死亡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都會走向衰竭,大腦會接收到很多不良信號,且大腦本身也會出現缺氧的情況,於是大腦就會判定,機體正在走向死亡。
大腦作為神經中樞,自然不會放任機體走向死亡,於是大腦開始快速搜尋全部的人生經驗,以期找到應對危機的辦法。
正是因為如此,所有的人生片段才會快速在我們的腦中呈現。大腦的奮力自救使得思維速度明顯提升了,所以我們可以對所有的片段看得明明白白。那麼為什麼會是第三視角呢?這也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當我們遇到某些強刺激事件之後,可能會誘發一種精神問題,就是誤以為這些事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這實際上是一種大腦為了保護我們而進行的一種「解離」,也就是把我們和事件分離開來。
同樣的,在瀕死過程中,大腦為了保護我們,而將我們解離開來,於是所有的人生經歷便會以第三視角呈現了。至於為什麼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會出現走馬燈,可能是因為大腦做出反應需要特定的條件,如果死亡來得過於突然,大腦可能來不及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