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鯊魚,很多人都會想到大白鯊,在很多電影中,大白鯊吃人的鏡頭都讓人回憶起來仍然心驚膽戰。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鯊魚都會攻擊人類,在海洋中,就有這樣一種鯊魚,它們將人類視為好朋友,還會將最柔軟的腹部暴露在人類面前。
被看作「海洋之神」的鯨鯊
在越南、巴西、印尼、馬達加斯加等很多國家,當地的漁民對於大海中的鯨鯊都心生敬畏,因為鯨鯊的背部長著類似於「星星」的斑點,而且每一隻都不同,所以,在很多地方,鯨鯊都被看作是「海洋之神」。
一直到1842年,生物學家第一次確認鯨鯊為新物種,對於鯨鯊的研究也由此展開,鯨鯊也開始逐漸走下「神壇」。
鯨鯊雖然非常大,但事實上,它們非常的友好,它也經常被作為正面教材,用來告訴孩子們並不是所有的鯊魚都會襲擊人類。
在鯨鯊活動的海域中,過去經常有潛水員和鯨鯊一起嬉戲,鯨鯊從來都不會傷害人類,甚至還會露出腹部,讓人類幫助它清理腹部上的寄生物,對於人類非常信任,不過,人類對於鯨鯊卻非常殘忍。
因捕殺而瀕危
在2016年,鯨鯊在發現不足200年的時間裡,數量銳減,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
說起人類捕殺鯨鯊的原因,一是由於鯨鯊的肉質非常鮮美,二是割掉鯨鯊的魚鰭來製作魚翅。在2008年之前,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我國臺灣地區,都是鯨鯊主要捕撈區,不過後來由於鯨鯊瀕危,如今已經全面禁止商業捕撈鯨鯊了。
雖然如今人類已經對鯨鯊展開了保護,但是鯨鯊的生存現狀也並不樂觀,除了人類的影響之外,還與鯨鯊本身生長緩慢、發育周期太長等有關。
能活100歲的鯨鯊
鯨鯊絕對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長壽的動物之一。它們的生命周期一般在70歲-100歲之間,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出現:鯨鯊的生長發育周期實在是太長了。
研究發現,鯨鯊需要30歲才可以性成熟,也就是說,在鯨鯊30歲之前,它們是無法繁育後代的,此外,雌性的鯨鯊還非常的「敏感」,它們一般都生活在固定的環境之中,只要感到任何一點危險,它們都不會繁育後代。
1996年7月,在我國臺灣地區,有一個漁民捕撈了一條鯨鯊,切開身體後發現,這條鯨鯊的體內竟然有300多條幼鯊,同時,還有很多卵殼。
研究者表示,這與鯨鯊需要穩定環境才能繁殖有關。幼年鯨鯊在卵中出生後,會留在母體中生長,一直到長到40-60釐米左右,當母鯊覺得安全後,才會分批產出數隻幼鯊來。
所以,過去由於人類的捕撈,導致很多鯨鯊幼年時期就被捕殺,再加上它們生長周期緩慢,因此才會越來越少,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保護鯨鯊有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