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三峽大壩,洪災會有多嚴重?98年情況或已上演

2020-10-18 科普大世界

三峽水電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除了發電功能之外,還發揮著防洪,航運和水資源調配利用的功能。我們都知道三峽的發電能力世界第一,2018年時發電量曾達1046億度,是世界上首個發電能力超1000億千瓦時的水電站,發出的電能輸送到全國10多個省市,支持著那裡的社會經濟發展,可謂產生著直接的經濟效益,但是它在防洪等方面的功能往往被人忽視,前些年甚至一度為某些人詬病,認為三峽水電站在防洪方面並沒有多大作用,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對我國南方地區來說,今年又被認為是一個多雨年份,從6月上旬開始,很多地方的降水就超出了往年水平,而且多地出現了洪澇災害,長江流域多個支流水情告急,上遊地帶出現多次洪峰,部分地區的水情不下於1998年,但到了三峽之後就被截留在了這裡,三峽大壩安然無恙,豐富的水流通過34臺發電機組向下洩洪,產生了大量的電能,個別時間段還開放了單獨的兩個洩洪孔,三峽水庫的水位雖然不斷抬升,但截止到7月10日,還並沒有到警戒水位。

三峽大壩對上遊洪水的攔截,有效地減輕了下遊的防洪壓力,從7月初開始,大範圍的雨帶又在長江中下遊展開,多地降下創紀錄的暴雨,但是由於三峽截住了來自上遊的大量水流,中下遊產生的水情危險程度大大減輕,從6月29日起,三峽水庫出庫流量按日均35000立方米每秒控制,削峰率高達三成,有效緩解了長江中下遊幹流防洪壓力,充分發揮三峽工程防洪主力作用。

雖然直到今天(7月11日)長江中下遊大部分地帶仍在降雨,但還並未出現大的災情,沒有成為「水鄉澤國」,也說明長江三峽大壩的防洪作用功不可沒。有專家認為如果沒有三峽大壩的話,1998年的長江洪水災情或已經提前上演了。

能蓄水防洪,能開閘洩洪,三峽大壩起著長江上遊水流開關的作用,可以有效截住上遊流下來的水,對中下遊的水情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今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三峽大壩都將在防洪方面發揮重要價值。

參考資料:

《新民晚報》7月5日文章《嚴陣以待!直擊三峽大壩攔截「一號洪水」》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位移變形再次引發質疑 西媒:沒它洪水更嚴重
    長江二號洪峰通過三峽大壩。中國長江流域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三峽大壩是否加劇庚子年洪災再度引發外界質疑。西媒援引專家的話稱,三峽工程無法「包打天下」,沒有它洪災將更嚴重。英國廣播公司(BBC)20日報導,海外媒體引用衛星圖片稱,三峽大壩持續防水。當年三峽大壩建成後,中國官方曾形容可抵禦「萬年一遇」的洪災,隨之而來的是每年汛情都會引發三峽大壩是否「固若金湯」的爭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庚子年更不例外。
  • 長江有三峽大壩,為什麼洞庭湖和鄱陽湖流域還是會出現洪水?
    長江流域的洞庭湖以及鄱陽湖大多數地區水位升高,這其中,鄱陽湖各個水位站,發生全線超警,至少有4個水文站超過了1998年歷史洪水水位。可以說目前鄱陽湖已經全線告急。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我們已經有了三峽大壩工程,為什麼長江下遊的地區還是會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呢?
  • 三峽大壩為什麼不提前把水放空?
    今年長江中下遊地區遭遇了多輪降雨,多省、市、地區等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給當地人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但是我們也知道,在長江的上遊地區有一個全國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大壩,其中三峽大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洪,既然如此,為什麼三峽大壩不在汛期來臨之前就把水放空呢?
  • 三峽大壩變形了嗎?會潰壩嗎?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撰稿人 王亦楠今年夏季汛期,長江上中下遊都出現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也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面對洪災,三峽大壩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中國經濟周刊》特邀王浩、張曙光、王章立、張博庭等專家,推出「三峽三問」系列報導。今天刊發的是「三峽三問」之一。
  • 洪峰來襲,三峽大壩變形​正常?​
    洪峰來襲,三峽大壩變形正常?作者:轅固小生中國南方暴雨成災,三峽水庫的入庫流量已達今年入汛以來最高值,三峽工程防洪能力受到質疑。而官媒新華社18日在報導中罕見首度承認,「大壩有位移、滲流、變形等情形,但主要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大壩擋水建築物各項安全指標穩定。」
  •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非常好,為什麼不在下遊多修建幾個?
    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長江中下遊地區幾乎每隔10年就會發生一次特大洪水,據統計,洪水對當地造成的經濟損失都能夠修建三峽大壩。 比如: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導致長江和漢江下遊堤防潰口61處,扒口13處,一些小型民間堤防決口無數。
  • 三峽大壩變形崩潰?臺灣多名水利學者為大陸發聲:大壩超級安全
    臺專家:三峽大壩"超級安全"前不久,一張三峽大壩的衛星圖片在網上瘋傳,圖中的壩體出現明顯"歪斜",外界紛紛驚呼:三峽大壩"變形"了?個別臺媒與民進黨人為了博專注,也開始對長江流域的洪災誇大報導,傳播三峽大壩"潰堤"的謠言。據聯合新聞網21日報導,臺灣成功大學水利專家謝正倫教授分析指出,那張衛星圖片的解析度有問題,不能當真。
  •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非常好,為什麼不在長江下遊多修建幾個?
    三峽大壩是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除了發電之外,三峽大壩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汛,在汛期時,三峽大壩能夠收集洪峰,等待洪峰過去之後再慢慢洩水。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長江中下遊地區幾乎每隔10年就會發生一次特大洪水,據統計,洪水對當地造成的經濟損失都能夠修建三峽大壩。
  • 網傳三峽大壩變形?告訴你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堅固,核彈來也沒轍
    ,於2006年五月中旬正式修建成功,直至三峽大壩正式運作後,世界上多個國家口出狂言,忘想把我國三峽大壩炸毀。他們認為三峽大壩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建築,隨便使用轟炸機投放一顆飛彈,便可將三峽大壩變為一片廢墟,那麼,我國費盡心思研製的三峽大壩,真的有這麼脆弱嗎?
  • 網傳三峽大壩變形?告訴你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堅固,核彈來也沒轍
    ,忘想把我國三峽大壩炸毀。他們認為三峽大壩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建築,隨便使用轟炸機投放一顆飛彈,便可將三峽大壩變為一片廢墟,那麼,我國費盡心思研製的三峽大壩,真的有這麼脆弱嗎?答案當然不是,三峽大壩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樞紐工程,主要維持我國電力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在2018年時,三峽水壩的發電量已經突破了1000億千瓦,並且現在人們用電需求越來越多,日常用電量已經高達了4.3億度,巨大的發電量代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
  • 三峽大壩無變形危險 可防止荊江地區發生毀滅性災害
    自6月初我國全面進入汛期以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等多地遭遇洪澇災害侵襲。同往年面對洪澇災害時一樣,中國最大的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對於今年這場嚴重的洪澇災害,三峽工程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三峽大壩洩洪是不是「幫倒忙」,加劇了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洪災?究竟三峽工程能夠對多大的洪水起到防洪作用?
  • 網傳三峽大壩變形?告訴你三峽大壩有多堅固,核彈來了也不好使!
    三峽大壩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總投資金額高達954.6億人民幣。這項工程在開工之初,就已經引來了世界各國人的關注,原因是因為在中國之前,還未曾有任何一個國家打造過如此巨大的水力發電工程。畢竟1994年之前的中國科技,中國基建還未贏得世界各國的信任。
  • 面對洪水,三峽大壩很「脆弱」?聽科學家解開三峽大壩的奧秘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實習生 熊杰在近期的洪澇災害中,一度流傳著三峽大壩不起作用的傳言,是真是假?這一次,驛站君請來了中國科學院青促會會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志會,專門來講一下,三峽大壩的奧秘所在。「已變形且存在潰壩風險」?
  • 重慶磁器口、洪崖洞接連「淪陷」,三峽大壩有什麼用?
    三峽大壩說起三峽大壩,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我們國家關鍵的水力設施,無論是儲水量還是發電能力都穩居第一,也是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現如今三峽大壩已運作10了多年,很多人竟然還不知道三峽大壩的真正作用,有人說三峽大壩的作用就是發電,也有人說三峽大壩的作用就是預防洪水。其實這些說法都是錯的,就是說得太片面了。
  • 三峽大壩的穩定性究竟如何?
    但本年汛期,網上又開始散播三峽大壩「變形」流言!網上部分言論還說的還井井有條,三峽大壩從來在走動,因為混凝土壩塊是一段段擺在基巖上的,受壓力和溫度作用,必然會產生分別的形變和位移三峽大壩已浮現裂縫」等等。那麼,三峽大壩的寧靜性究竟如何?能否扛住超大大水的攻擊?三峽大壩會不會潰壩呢?
  • 三峽大壩變形嚴重?有圖有真相?結果被中國航天看到了……
    7月1日,一條三峽大壩「發生變形並可能潰壩」的消息,在一些微信群裡被廣泛傳播,這張用來「造謠」的谷歌衛星地圖顯示,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圖為2016年8月12日相對正常的衛星圖)(圖為2016年2月27日相對正常的衛星圖)(圖為2016年11月12日又有些變形的衛星圖)最誇張的一張谷歌的衛星圖拍攝於2015年,從這張圖中大家可以明顯看到這張衛星圖片的成像已經嚴重扭曲了
  • 三峽大壩變形了?記者採訪證實:三峽大壩「沒毛病」
    央視記者多方採訪證實:三峽大壩「沒毛病」  近期,一則「三峽大壩已變形,潰堤在即」的言論流傳於社交網絡。而從所謂的變形圖片上,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昨天央視財經記者專門採訪了負責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的專家,解答三峽大壩的真實情況。
  • 外媒:三峽大壩變形、潰壩?權威人士:危言聳聽、別有用心!
    19日,「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每年雨季,南方多地發生洪澇災害,三峽大壩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 長江洪水肆虐,三峽大壩洩洪壓力有多大?會潰壩嗎?
    那麼,三峽大壩的安全性到底如何?能否扛住超大洪水的衝擊?既然國內外均有潰壩的災難案例,那麼三峽大壩會不會潰壩呢?大壩的安全標準按抵禦「萬年一遇再加10%」的洪水而設計;大壩混凝土至少500年不會有問題「三峽壩體本身的安全性沒有任何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 三峽大壩,盛世豐碑,堅固程度可抗核打擊!網友:鑽地彈呢?
    從漢代起,史書上便有了關於長江水災的記載。不過,那時的長江似乎還是一條比較溫順的河流,400 年中只發生了四次洪災,災情也並不嚴重,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時的江漢平原上有一大片湖泊群,被人們稱為雲夢七澤。大水從三峽進入平原後,被雲夢七澤吸收,之後再慢慢匯入東海。這樣一來,長江下遊的壓力便減輕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