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2020-05-01 科技領航人

我們用的一切,都是由最基本的亞原子粒子構成,它們在宇宙的演化進展中聚集組成了巨大的結構——人、行星、恆星、星系和星系團。它們都遵循相同的物理定律,並存在於萬物所佔據的同一時空環境中。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我們銀河系中一個沒有物質的空間區域揭示了宇宙的另一端,那裡的每一點都是一個遙遠的星系。星系團/空洞結構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這表明我們的宇宙並非在所有尺度上都具有完全均勻的密度。然而,無論我們在哪裡,我們仍然能在宇宙中找到「某物」。

我們今天在宇宙中看到和經歷的所有這些事情,只存在了有限的時間。宇宙並不總是有星系、恆星或原子,所以它們一定是在某個時刻出現的。但是它們是從哪裡來的?雖然顯而易見的答案似乎是「某物」,但這未必是真的;它們可能是從無到有,而不是從「某物」開始。在這種情況下,「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根據這個問題,我們可能會得到四個不同的答案之一。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宇宙是一個廣闊的、多樣的、有趣的地方,充滿物質和能量,以各種形式,並根據物理定律在時空的舞臺上發揮作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星系團IDCS J1426.5+3508就是一個例子。

1.)製造「某物」的原材料不存在的情況。

如果沒有必要的粒子來建造星系、恆星、行星或人類,它們不可能存在。我們所知道並與之相互作用的一切都是由亞原子物質粒子構成的;我們所知道的宇宙由這些原始成分構成。

如果從一個充滿物質的宇宙開始,那麼我們將了解它如何膨脹、冷卻和被引力吸引演化成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我們知道恆星如何生存和消亡,導致產生低質量恆星、巖石行星、有機分子的重元素,並最終產生生命的可能性。但是,我們如何最終得到一個充滿物質的宇宙,而不是一個物質和反物質數量相等的宇宙呢?這是從無到有的第一個科學意義。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在夸克/反夸克對湮滅之後,剩餘的物質粒子在中微子、反中微子、光子和電子/正電子對的背景中結合成質子和中子。在正電子上會有多餘的電子,以精確匹配宇宙中質子的數量,保持其電中性。這種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如何產生,這是當代物理學中一個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

這也是物理學中最大的難題之一:如果物理學定律是這樣的,我們只能創造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那麼我們怎麼會最終得到一個宇宙,在這個宇宙中,我們看到的每一個結構都是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構成的?我們所見過的每一顆行星、恆星和星系都是由物質構成的,而不是反物質。那麼,如果宇宙不是與生俱來的,我們是如何製造出這些必需的原料的呢?

這就是當你聽說我們宇宙中的物質是從無到有時的意思。物質反物質非對稱性的起源——物理學界稱之為重質化——是當今物理學中尚未解決的最大問題之一。已經提出了許多想法和機制,並且在理論上可行,但是我們還不知道答案。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一些東西(比反物質更多的物質)而不是沒有(等量的)。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宇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今天的樣子非常值得感謝。儘管我們最壯觀的太空圖片富含星系,但宇宙的大部分空間完全沒有物質、星系和光。我們只能想像一個宇宙,那裡的空間是真空的。

2.)虛無是空的空間。

也許我們更喜歡一個定義,裡面根本沒有包含&34;。如果遵循這一思路,那麼第一個定義是不充分的:它清楚地包含著「某物」,為了達到虛無,我們必須擺脫物質的每一個基本組成部分。每個量子的輻射都必須移除,從幽靈中微子到任何暗物質,每一個粒子和反粒子都必須被移除。

如果我們能以某種方式將它們全部移除,就能確保留下的唯一東西就是空的空間本身。沒有粒子或反粒子,無論是物質或輻射,在這樣的宇宙中沒有任何類型的可識別的量子,所剩下的只是空曠的空間本身。對某些人來說,這是「虛無」的真正科學定義。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顯示量子真空中虛擬粒子的量子場論計算可視化。(特別是,對於強相互作用)即使在空白空間,這種真空能量也是非零的,從空間曲率不同的觀察者的角度來看,彎曲空間中一個區域的「基態」看起來也不同。只要量子場存在,真空能(或宇宙常數)也必須存在。

但某些物質實體仍然存在,即使在這種高度限制和想像的情況下。物理定律仍然存在,這意味著量子場仍然滲透到宇宙中。這包括電磁場、引力場、希格斯場和由核力產生的場。時空仍然存在,由廣義相對論支配。基本常數仍然存在,都有我們觀察到的相同值。

而且,也許最重要的是,空間的真空零點能量仍然存在,它仍然處於當前的,正的,非零值。今天,這表現為暗能量;在大爆炸之前,這表現為宇宙膨脹的形式,其最終形成了整個宇宙。這就是「宇宙從無到有」這句話的由來。即使沒有任何類型的物質或輻射,這種「無」的形式仍然會導致一個迷人的宇宙。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一種扁平的、空曠的空間的表示,沒有任何類型的物質、能量或曲率。如果該空間具有儘可能低的真空零點能量,則將無法進一步減小它。

3.)虛無是時空中可能的理想最低能量狀態。

現在,我們的宇宙有一個真空零點能量,或者說是空間本身固有的能量,處於一個正的,非零值。我們不知道這是否是宇宙真正的「基態」,即可能的最低能量狀態,或者我們是否還能走得更低。我們仍然有可能處於假真空狀態,而真真空或真最低能量狀態,要麼接近於零,要麼實際上可能一直接近於零(或更低)。

從現在的狀態過渡到那種狀態,可能會導致一場永遠改變宇宙的災難:一場被稱為真空衰變的噩夢。這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光子會變成一個巨大的粒子,電磁力只會在很短的範圍內傳播,實際上我們的恆星發出的所有陽光都無法到達地球。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假真空中的標量場φ。請注意,能量E高於真實真空或基態的能量,但是存在一個障礙,阻止了場向下滾動到真實真空。還要注意最低能量(真真空)狀態如何具有有限的正非零值。已知許多量子系統的真空零點能量都大於零。

但如果把它想像成一種真正虛無的狀態,也許這是保持物理定律完好無損的理想場景。(儘管有些規則會有所不同)如果我們能夠達到宇宙的真實基態——無論它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並將所有的物質、能量、輻射、時空曲率和波等從這樣宇宙中驅逐出去,就會留下「物質虛無」的終極概念 。

我們至少還有一個舞臺讓宇宙發揮,但不會有玩家。我們的劇本裡沒有演員,沒有劇本,也沒有場景,但是巨大的物質虛無的深淵仍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舞臺。宇宙真空將處於它的絕對最小值,將無法從中提取功、能量或任何真實粒子(或反粒子)。然而,對一些人來說,這仍然有「某物」的味道,因為空間、時間和規則仍然存在。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今天宇宙中出現的這一整套現象,都要歸功於熱大爆炸的起源。更根本的是,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宇宙,只能因為時空的特性和物理定律而產生。沒有它們,我們將無法以任何形式存在

4.)虛無只有當我們移除整個宇宙和支配它的法則時才會發生。

這是最極端的情況:一個脫離現實的情況——脫離空間、時間和物理本身——去想像一個柏拉圖式的虛無理想。我們可以設想移除我們能想像的一切:空間、時間和現實的支配規則。物理學家對這裡的任何東西都沒有定義,這是純粹的哲學虛無。

在物理學的背景下,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們無法理解這種虛無。我們不得不假設,有一種狀態可以存在於時空之外,時空本身,以及支配我們所知的所有物理實體的規則,都可以從這個假設的理想狀態中產生。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在膨脹過程中,時空自身在量子尺度上的漲落在宇宙中被拉伸,導緻密度波和引力波的缺陷。雖然膨脹的空間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被稱為「無」,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

不幸的是,我們不知道這條思路是否有任何物理意義。有可能這僅僅是我們想像現實之外的事物的能力的一種鍛鍊,與任何實際存在的事物都沒有聯繫。當我們開始沿著這些思路思考時,許多問題立即出現,沒有明確的答案。它們包括:

  • 當沒有「空間」(對於位置)或「時間」(對於瞬間)這樣的東西時,時空是如何在特定的位置或瞬間出現的?
  • 如果我們沒有空間,我們真的能想像宇宙之外有什麼東西存在嗎?如果我們沒有時間,我們真的能想像宇宙之外有什麼東西存在嗎?
  • 控制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則將從何而來?

這個對「虛無」的最終定義,雖然在哲學上肯定是最令人滿意的,但可能根本沒有意義。它可能只是一個邏輯結構,由我們不充分的人類直覺證明。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 圖註:從根本上講,即使是純空的空間,仍然充滿了量子場,這會影響空間的真空零點能量的值。在我們知道如何進行這種計算之前,我們必須對我們得到的值作出假設,或者承認我們不知道如何進行這種計算。

當科學家們一無所獲的時候,他們常常會互相推諉,認為他們對「虛無」的定義是唯一有效的。但是這裡並沒有達成共識:語言是模稜兩可的,虛無的概念對不同語境中的人意味著不同的東西。「從無到有」可能是一種從根本上產生某種東西的情況,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同意「從無到有」就是它產生的原因。

這四個定義中的每一個都是正確的,但最重要的是理解說話者在談論他們的虛無的特殊形式時的意思。每一個定義都有其適用範圍和有效範圍,適用於從物質起源到暗能量、宇宙膨脹到空間自身的真空零點能量等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問題。但這些概念也有一個缺點:它們都由我們自己的思想構成。我們所知道的一切當然都是從零而來,關鍵是要了解如何。

相關焦點

  • 宇宙的「虛無」意味著什麼?
    尤其是在人類發展歷史中出現的偉大科學家,是他們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讓人類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根據研究表明,宇宙其實也會遵循人類的物理理論,這也促進了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那麼,這些最初起源是什麼呢?或許有些人會想到宇宙起源,那宇宙在誕生之前是一片虛無嗎?若是虛無的話,宇宙是什麼也沒有,還是存在著一些物質呢?顯然,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科學研究者,而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科學家在晚年都會學習一下神學。
  • 科學家口中的虛無空間是什麼?為何說給人類被圈養提供了依據?
    文/行走天涯科學家口中的虛無空間是什麼?為何說給人類被圈養提供了依據?義大利有一位科學家,在觀測宇宙的時候,就發現,距離地球大約有著150億光年的區域非常的與眾不同,跟旁邊的空間好像直接被區分開來了一樣,如果將宇宙比作一個蛋糕的話,宇宙中的空間就被劃分為了很多塊,而這位義大利的科學家就將這塊神秘的空間成為了虛無空間,那麼究竟什麼是虛無空間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宇宙如何從虛無中誕生?
    如果宇宙從虛無中誕生,我們會想知道如何從虛無變成整個宇宙,以及是什麼引起宇宙的誕生。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從虛無的奇點中誕生。從常識來看,虛無意味著零物質、零能量,宇宙中所有量子場都是絕對零值。由於沒有物質和能量,空間是完全平坦的。從這方面來考慮,虛無就是非物理意義上的。「虛無」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但在物理學中,虛無不代表什麼都沒有。
  • 《伊洛納》虛無空間在什麼地方
    在伊洛納手遊中虛無空間在什麼地方呢?在伊洛納手遊中小夥伴們想要進入虛無空間,就要找到傳送門才行哦!那麼不清楚具體地點的話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伊洛納虛無空間位置地點詳解 最近,建設中的山頂小城、溫泉之鄉拉納出現了神秘的傳送門,安東尼隊長接到線報,帶領小隊進入探險。
  • 黑洞中一片虛無,如果人類不慎墜落,將會發生什麼?
    黑洞中一片虛無,如果人類不慎墜落,將會發生什麼?宇宙中蘊含著許多神秘的事物,這麼多年來人類對此進行不斷的探索,對其的了解也不過是皮毛而已。黑洞就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通過科學家的一系列的研究發現,黑洞已經被證實是真實存在的天體,可是根本就沒有人可以真正的看到它,只能看到一片虛無的存在。黑洞中一片虛無,如果人類不慎墜落,將會發生什麼?黑洞中有奇點的存在,由於不知道它的質量體積是多少,只能通過無線來表示,其實黑洞也是擁有邊界的,也並不是無限的存在,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 宇宙邊界之外是什麼?是空無一物的虛無?還是更精彩的平行宇宙?
    宇宙邊界之外是什麼?是空無一物的虛無?還是更精彩的平行宇宙?關於這個宇宙的起源,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們,有著非常多的說法。其中最被人所贊同的,就是我們人類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在這個理論中,現在這個宇宙來自於一個奇點。
  • 《伊洛納》虛無空間高層有什麼打法 虛無空間高層打法攻略
    導 讀 伊洛納虛無空間高層怎麼打 伊洛納虛無空間高層詳細攻略,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被虛無空間高層給教育了,
  • 「虛無」的宇宙學意義
    利維坦按:自古希臘以來,哲學家們就虛無/虛空的討論便由來已久。亞里斯多德很樸素地認為,自然厭惡真空,「沒有物體裡的虛空」,「沒有和物質分離的虛空」,這和我們說的「真空」是否是一回事呢?
  • 宇宙之外是什麼?是虛無,還是另一個宇宙?答案或許沒那麼簡單
    科學家對它的理解為,所有時間,空間,物質的總稱即為宇宙。從時間上來看,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其從一個奇點,通過不斷膨脹後形成了如今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但如果要說「奇點」之前的什麼?目前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因為人類的宇宙觀是建立在「奇點」之後的,想要反推出「奇點」前的世界,是不太現實的。
  • 量子理論:宇宙誕生於虛無,但該理論為何在宇宙誕生前就已存在?
    宇宙可以自發地從無到有,是因為根據量子論物理學,粒子可以憑空出現一小段時間,然後再度消失,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觀察到這種現象並測量過。也許很多量子波動已經消逝,但某些情況便能繼續發展和擴張,一個巨大的宇宙便能無中生有。
  • 來自虛無,還是永恆就存在?
    首先,我將嘗試創建虛無的「工作」模型,如果看似成功了,則嘗試將其中包括宇宙。定義虛無"虛無"一詞的使用在這種語境中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這與我們日常使用該詞的含義不同。虛無意味著這裡沒有任何東西。根據定義,虛無必須是無限虛空。如果不存在,它將不得不是無限的。這是不允許任何邊界的結果,因為邊界將限制任何邊界的大小,此外,還會表明除了邊界本身之外,邊界的另一側存在某種東西。
  • 旅行到宇宙盡頭,真空與虛無的交界,會看到什麼景象?
    》合理的邏輯告訴我們,真空和虛無之間的界限,就是宇宙牆,那裡是空間膨脹的邊緣。邊界之外,什麼也沒有,連真空都不存在。但是人類的思想可以不受限制,如果我們的思想飛翔到宇宙的邊上,那麼我們會看到什麼?我們眼睛看到東西,都是因為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所以只要弄明白,光線觸碰到真空和虛無的交界線會發生什麼,我們就能合理的推斷我們能看到什麼。這裡第1個問題要說的是,萬物只能被真空所容納,包括光線在內。所以光線也不可能在虛無中存在和傳播。
  • 加速中的宇宙:暗能量可能潛伏於真空虛無之中
    暗能量組成75%的宇宙,最新研究顯示,暗能量可能潛伏在宇宙虛無之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一項研究有助於揭曉暗能量的自然屬性,這些神秘物質使宇宙向外膨脹,暗能量可能從真空虛無波動中浮現出來。  反過來這一觀點也可以解釋宇宙常量,愛因斯坦提出的一個數學常量被稱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 銀河系邊上存在「虛無空間」,1.5億光年寬,或是暗物質的據點?
    這是一個獨特的虛無領域,與我們的銀河系毗鄰,被稱為局部空洞。局部空洞是巨大宇宙結構的一部分,這個區域幾乎沒有星系。至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洞,科學家認為是宇宙的膨脹引起,所有的物質都被重力吸引到其他物質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宇宙的大比例地圖上看到絲狀和塊狀結構。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個洞。
  • 《伊洛納》虛無空間在哪 虛無空間位置一覽
    導 讀 伊洛納虛無空間在哪?在伊洛納手遊中小夥伴們想要進入虛無空間,就要找到傳送門才行哦,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伊洛納虛無空間位置一覽。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宇宙會有終結的一天,只不過沒有人能目睹到這種在遙遠的將來發生的告別。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份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死亡後,「黑矮星」將開始爆炸,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一切歸於虛無。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宇宙會有終結的一天,只不過沒有人能目睹到這種在遙遠的將來發生的告別。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份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死亡後,「黑矮星」將開始爆炸,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一切歸於虛無。
  • 「虛無」的宇宙學意義
    在這種語境下,「無」對科學家來說意味著什麼?根據不同的詢問對象,你可能會得到四個不同的答案。宇宙廣袤多樣、富有趣味,充滿了各種形式的物質和能量,它按照物理學規律在時空的舞臺上運轉。無是虛無的真空。也許你更喜歡用字面意義上的「無物(nothing)」來定義「無(no thing)」。如果遵循這一思路,那麼第一個定義是不充分的:它顯然包含「某些東西」。為了實現「空無一物」,你必須除去物質的每一個基本成分。連輻射量子都必須去掉。
  • 「虛無」的宇宙學意義
    一個真空的宇宙空間區域意味著廣袤宇宙,那裡每一個點都是一個遙遠的星系。在圖片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星團/空隙結構,這說明宇宙並非在所有尺度上都具有完全均勻的密度。而目之所及,我們皆可在宇宙中發現「某物」。© ESA/HERSCHEL/SPIRE/HERMES正如我們今天看到的一樣,宇宙無疑充滿了「物質」。
  • 我的世界虛無世界火焰狀態代表什麼?
    問:我的世界虛無世界火焰狀態代表什麼? 答: 蓄能(Pluton)——挖礦時增加。 起作用的礦石有金礦、鑽石、紫晶礦石(AmethystOre)、硫銅銻礦石(Rosite Ore)、翡翠礦石(Jade Ore)和藍寶石礦石(SapphireOre)。滿格後給予玩家急迫 III的 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