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如何從虛無中誕生?

2021-01-19 火星科普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長久以來,宇宙起源之謎一直困擾著人類,我們不清楚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一切從何而來。如果宇宙來自某種已經存在的狀態,我們就會想知道那個狀態是什麼樣的,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宇宙從虛無中誕生,我們會想知道如何從虛無變成整個宇宙,以及是什麼引起宇宙的誕生。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從虛無的奇點中誕生。從常識來看,虛無意味著零物質、零能量,宇宙中所有量子場都是絕對零值。由於沒有物質和能量,空間是完全平坦的。從這方面來考慮,虛無就是非物理意義上的。

「虛無」不代表什麼都沒有

但在物理學中,虛無不代表什麼都沒有。如果我們想從物理意義上討論虛無,就必須保留某些東西,例如,時空和物理定律,沒有它們就沒有宇宙。

如果有時空和物理定律,那麼,根據定義,無論哪裡都會有量子場滲透到宇宙中。由於宇宙的量子性質,空間固有的能量會產生基本的「抖動」。

把這些成分放在一起——因為沒有它們,就不可能有一個物理上可感知的「虛無」——就會發現,空間本身並沒有固有的零能量,而是存在一個有限的、非零值的能量。就像被原子束縛的電子存在一個有限的零點能量(大於零),空間本身也是如此。因此,對於空無的空間,即使它的曲率為零,即使沒有粒子和外部場,它仍然擁有有限的能量密度。

根據量子場論,這被概念化為量子真空的零點能量:真空的最低能量狀態。然而,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中,它以另一種意義出現:作為宇宙常數的值,它本身是真空的能量,獨立於曲率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密度。

雖然物理學家不知道如何從基本原理計算這個能量密度的值,但目前可以計算它對膨脹宇宙的影響。當宇宙空間膨脹時,存在於其中的每一種能量形式不僅對宇宙的膨脹有貢獻,而且對膨脹率隨時間的變化也有貢獻。根據多個獨立的證據,包括宇宙的大尺度結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遙遠的超新星,物理學家已經能夠確定多少能量是空間本身固有的。

關鍵的暗能量

這種形式的能量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暗能量,它是導致宇宙空間加速膨脹的原因。儘管暗能量的概率已經被提出20年,但物理學家並不完全理解它的真正性質。我們只能說,當我們測量宇宙的膨脹率時,我們的觀測結果與暗能量作為一個具有特定大小的宇宙常數相一致,而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著變化的東西。

由於暗能量會使空間逐漸膨脹,從而導致空間中的星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彼此互相遠離,並且退行速度變得越來越快,所以暗能量通常被稱為負引力。這種說法不僅是非正式的,而且是不正確的。引力只是正的,而不是負的。但即使是正引力,也會產生類似於斥力的效應。

如果宇宙中存在更多的暗能量,膨脹率將會更大。但在一個空間平坦的宇宙中,所有形式的能量都是如此,暗能量也不例外。暗能量與更常見的能量形式(如物質和輻射)的唯一區別在於,隨著宇宙的膨脹,物質和輻射的密度會降低。

但由於暗能量是空間本身的屬性,當宇宙空間膨脹時,暗能量的密度必然會保持恆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引力束縛的星系將合併成星系群和星系團,而沒有引力束縛的星系群和星系團將會加速遠離彼此。如果暗能量真的存在,這就是宇宙的最終命運。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會說宇宙是從虛無中誕生的呢?

因為暗能量的值可能在遙遠的過去更高,那個時間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一個含有大量暗能量的宇宙,其行為將與一個正在經歷空間暴脹的宇宙相同。為了結束宇宙最初時刻的空間暴脹,這些能量必須轉化為物質和輻射。多個獨立證據可以有力地表明,這個過程發生在138億年前,那就是宇宙的起源時間。

那麼,為什麼還有少量的暗能量仍然存在於宇宙中?

因為宇宙中量子場的零點能量不是零,而是一個有限且大於零的值。當我們考慮虛無和正負引力的物理概念時,我們的常識和直覺並不可靠。正由於物理學家沒有依靠常識和直覺,所以才會得到正確的物理理論——它能準確地描述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

相關焦點

  • 量子理論:宇宙誕生於虛無,但該理論為何在宇宙誕生前就已存在?
    也許很多量子波動已經消逝,但某些情況便能繼續發展和擴張,一個巨大的宇宙便能無中生有。但是有些物理學家提出,我們不知道物理定律是如何或何時起源,這很重要,因為評論家們說自發創世,這就要求在大爆炸前就有自然規則存在,霍金所說的虛無是一種物理定律支配的量子真空。就好比說,你有一個銀行帳戶,但不幸的是帳戶裡並沒有多少錢,那是否意味著你並沒有在真正的銀行中有真正的帳戶呢?
  • 宇宙的「虛無」意味著什麼?
    或許有些人會想到宇宙起源,那宇宙在誕生之前是一片虛無嗎?若是虛無的話,宇宙是什麼也沒有,還是存在著一些物質呢?顯然,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科學研究者,而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科學家在晚年都會學習一下神學。
  •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量子理論研究取得進展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宇宙是如何誕生的?一種理論認為宇宙是通過某種量子機制,比如量子隧穿效應,誕生於虛無之中。在上世紀80年代,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詹姆斯·哈特爾(James Hartle)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指出在宇宙誕生之前,時間不存在。
  • 宇宙從何而來?來自虛無,還是永恆就存在?
    史蒂芬·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描述了時間和能量如何隨大爆炸的產生而存在,但是科學定律在奇點上崩潰,使我們無法回顧時間。就大爆炸理論而言,回顧大爆炸之外毫無意義。也許如此,但是,一個關於宇宙的創造和演化的理論並不能解釋宇宙大爆炸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假設在「大爆炸」之前絕對虛無,我可以從那裡開始,但是,如果另一方面,有必要解釋一下它是從哪裡來的。
  • 宇宙的終極命運:黑矮星持續爆炸,在聲聲巨響中歸於虛無!
    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份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死亡後,「黑矮星」將開始爆炸,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一切歸於虛無。 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考慮宇宙最終終結的方式,因此也誕生了一個叫「熱寂」的假說,大概意思是宇宙最後會變得安靜、寒冷,不再有恆星活動、黑洞也會通過被霍金輻射蒸發殆盡,留下只不過是簡單的亞原子粒子和能量
  • 宇宙起源之謎:或從「虛空」中誕生?
    宇宙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問題,在我們的眼中事物發展變化總是有一個起因的,宇宙也不可能憑空出現,但是科學實驗卻告訴我們,宇宙或許真的是在虛空中誕生
  • 超燒腦科學推測:宇宙之外、負宇宙與虛無空間
    從我們的理解中,空間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它摸不到,看不得,只是我們都存在其中。那空間之外又是什麼呢?這個空間之外應該就是我們的宇宙之外了。在已知的理論中,我們得知空間充斥著整個宇宙,空間可能存在空隙,但是這個空隙非常小,小到比宇宙的最基礎粒子還要小。有人曾提出過,如果我們能撕裂空間,或者穿越空間的縫隙,我們就能超時空轉移,時間倒流。
  • 初始宇宙一無所有,它是如何誕生物質的?
    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是多種多樣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宇宙是誕生於觀察者的意識,這是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宇宙誕生輪。還有的科學家說宇宙是誕生於黑洞之中的,因為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是圍繞著黑洞。更有一些科學家說宇宙是誕生於「音符」震動之中的,這是一種更奇思妙想的宇宙誕生輪。
  • 霍金早就給出答案: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宇宙大爆炸是如何開始的?
    曾經發生的任何事情,從宇宙開始的一刻,從世界及世界中的一切被創造,及通往遙遠的未來直到宇宙結束的一刻,一次穿越宇宙的旅行,來解開這個謎,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 宇宙的故事,我用了大部分時間思考宇宙,,我從來沒有覺得厭倦,畢竟宇宙是一個非比尋常的地方。
  • 關於宇宙是如何誕生的?人類努力探索的幾種假說!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現在的樣子是一直維持不變的,還是逐漸演變而成的呢?當人類第一次有了思維開始仰望蒼穹,看到這廣闊無垠的天空和閃閃發光的星星時,這些疑問就不斷在大腦中盤旋!關於宇宙的誕生,人類一直在努力探索著,目前大致有這樣幾種假說。第一種假說是(宇宙永恆論),這種假說認為宇宙的時空是無限的,宇宙中的時間也是無限的,宇宙是無限大的,並且是永恆存在的,宇宙中不存在創始,也不存在終結。宇宙在整體範圍是穩定的,不存在消失或者滅亡!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份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死亡後,「黑矮星」將開始爆炸,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一切歸於虛無。,因此也誕生了一個叫「熱寂」的假說,大概意思是宇宙最後會變得安靜、寒冷,不再有恆星活動、黑洞也會通過被霍金輻射蒸發殆盡,留下只不過是簡單的亞原子粒子和能量,沒有任何可以維持生命或物體運動的能量存在,結果一切歸於黑暗、死寂。
  • 宇宙的死亡方式:黑矮星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歸於虛無!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宇宙會有終結的一天,只不過沒有人能目睹到這種在遙遠的將來發生的告別。發表於《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一份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所有物體都死亡後,「黑矮星」將開始爆炸,引發類似超新星的爆炸,最後一切歸於虛無。
  • 宇宙誕生之前是什麼?「奇點」從何而來?宇宙之外是什麼?
    所有這些問題實際上都屬於無法證實的形而上的問題,宇宙穩恆膨脹理論只能通過邏輯推理回答。1、宇宙誕生之前是什麼?「之前」首先是一個關於時間的問題,而時間是事物發展過程的標識,但事物只有在作為事物之母的宇宙誕生後才產生,故時間是宇宙誕生之際同時產生的,因此宇宙誕生前是不存在時間的。既然如此,也就不應該存在「宇宙之前」的概念,這種提問本身就有問題。宇宙穩恆膨脹理論對這個問題回答是:宇宙誕生之前不存在。
  • 超質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研究者在宇宙誕生15億後找到答案
    黑洞第一次被發現,到今天人類發現黑洞是宇宙中非常普遍的存在,對於形成於宇宙誕生初期的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的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超級質量黑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要知道宇宙誕生於100多億年以前,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當宇宙誕生的時候,大約在10億年以後超級質量黑洞也產生了,對於現在宇宙中的黑洞,大部分都通過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但是超級質量黑洞卻不是,它又被稱為宇宙原始黑洞,而是通過另一種方法演變而成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宇宙是誕生在一個實體裡面嗎?
    這些證據我在過去的文章中多有論述,這裡就不多講了。根據大爆炸宇宙論模型,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8億年前,是由一個奇點膨脹開來的,到現在可觀測宇宙直徑約930億光年。那麼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前,我們宇宙是什麼樣子呢?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 宇宙誕生前什麼都沒有,那物質是怎樣在虛空中出現的?
    現在我們知道,在宇宙中充滿了物質、輻射和能量,如果我們把以上這三種東西都排除在外,創造一個完美的、寒冷的、孤立的真空,你認為真空中還剩下什麼?是真正的「無」嗎?在我們的意識裡,這是肯定的!根據廣義相對論,我們知道質量或能量的存在,就會扭曲宇宙的時空結構,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真正達到物質虛無的狀態,我們的宇宙就什麼都沒有。
  • 宇宙誕生之前, 真的只是一片虛無麼?
    當我們童年的時候,我們都有這樣的疑問:宇宙有多大?宇宙之外是什麼?宇宙真的無邊無際嗎?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的小腦袋。在我們成長之前,我們發現宇宙仍然是最初的宇宙,但童年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但是人類的思想變得越來越世俗化,不願意去思考它。
  • 「虛無」對科學家意味著什麼?
    我們所知道並與之相互作用的一切都是由亞原子物質粒子構成的;我們所知道的宇宙由這些原始成分構成。如果從一個充滿物質的宇宙開始,那麼我們將了解它如何膨脹、冷卻和被引力吸引演化成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我們知道恆星如何生存和消亡,導致產生低質量恆星、巖石行星、有機分子的重元素,並最終產生生命的可能性。但是,我們如何最終得到一個充滿物質的宇宙,而不是一個物質和反物質數量相等的宇宙呢?
  • 宇宙的一生:生而燦爛、死歸虛無
    ,生命想要在宇宙中存活,需要恆星提供能源。宇宙中的生命將在最後「苟延殘喘」。,只有少數物質在宇宙中遊蕩。:宇宙成為一片虛無,但宇宙並不會停止。如果將宇宙回歸虛無的時間壓縮成人的一生,那麼宇宙現在還沒有真正出生。人類究竟是宇宙的主人,還是在宇宙等待滅絕的無聊生物,需要人類後代繼續探索。愛好科學嗎?關注,共同探索科學之路!
  • 加速中的宇宙:暗能量可能潛伏於真空虛無之中
    暗能量組成75%的宇宙,最新研究顯示,暗能量可能潛伏在宇宙虛無之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一項研究有助於揭曉暗能量的自然屬性,這些神秘物質使宇宙向外膨脹,暗能量可能從真空虛無波動中浮現出來。  反過來這一觀點也可以解釋宇宙常量,愛因斯坦提出的一個數學常量被稱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