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任務以高失敗率而聞名,直到2000年後,火星任務的成功率才出現明顯提升。
歷史上,火星探測曾是大國太空競爭的核心,而現代火星探測,更多的是對科學的好奇心,火星探測需要付出高額的成本以及多年的努力研究,然而火星探測對地球上的人類並沒有切實的利益,火星任務究竟能為人類帶來什麼?
此次阿聯火星任務,當希望號到達火星軌道時,恰逢阿聯建國50周年,這將帶來巨大的影響,全國都會銘記50周年時拜訪火星,阿聯將通過此次活動,改變國家的經濟模式,不再單純依靠石油、金融產業,科學事業或許可以通過此次太空探索得以發展。
阿聯希望號,是阿拉伯國家首次進行行星探測任務,由於該地區多年以來對石油產業的依賴,科學發展並不出色,甚至無法組建一個由當地人組成的科研團隊,為此阿聯引進了大量外國科學家,在短時間內出色完成了火星探測任務。
太空探測是全人類的事業,也是全民關注的事業。
阿聯通過太空探測任務,或許可以激勵下一代從事科學事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從事石油、金融產業的社會效益較低,但是從事太空探索等科學事業,可以創造較大的社會效益,讓國家形成多元化的經濟來源。
對於小國來說,太空探測任務更多的是起到「動員」效果,而對於大國來說,火星任務可以有效提升自身在世界航天領域的威信。
目前各個國家都知道太空的重要地位,也知道地球衛星可以帶來多少便利,但是沒有航天能力的小國無法發射運載火箭,只能將他們的衛星託付給航天大國發射,這就為擁有運載火箭發射技術的國家,提供了「太空經濟」。
委託給其他國家發射衛星,發射失敗,衛星被毀也不會獲得賠償,因此絕大多數國家都會尋找發射成功率高的國家,然後考慮價格。目前發射成本最低的,是美國SpaceX。
而火星任務,就是提升航天威信的關鍵,因為能夠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或組織少之又少,如果火星任務取得成功,那麼就可以稱之為一流的航天大國,可以獲得更多的發射訂單,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國際合作。
一直以來,太空事業都是全人類的事業,因為地球不可能永遠保護人類。
小行星撞擊、太陽滅亡、星系衝撞,人類對宇宙了解越多,潛在的危險也就越多,並且很多災難都有固定的時限,地球生命正在處於倒計時。
太空探索是未來人類生存的必經之路,也是人類生存在宇宙的最大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