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雞的飼養範圍最廣、數量最大,其數量甚至超過了其他家養動物的總和,並在國民經濟和人類社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家雞在何時何地起源這一基本問題,一直沒有確切的定論。為系統解析這一問題,研究人員通過解析多年獲得的863個基因組,終於搞清家雞源自哪裡、哪個亞種,還澄清了以前的一些錯誤認識。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細胞研究》雜誌上。
「弄清家養動物的起源與馴化相關問題,對家養動物的保護和利用,以及了解人類自身的進化歷史和疾病發生都具有重要意義。」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王明山博士說,雖然此前人們已經確定紅原雞是家雞的主要祖先,但紅原雞分為5個亞種,家雞究竟起源於哪個紅原雞亞種並不清楚。此前的研究認為,南亞、東南亞和中國北方都可能是家雞的起源地。
為系統性地解析家雞的起源和馴化,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課題組、吳東東課題組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國內外研究人員,獲得了全部5個紅原雞亞種的基因組數據,以及分布於東南亞、南亞、中東、東亞、歐洲等地區家雞的全基因組數據。通過大量的群體遺傳學分析,他們發現家雞並不是此前認為的多地獨立起源,印度和中國北方也並非家雞的起源地。
解析所有基因組數據後,研究人員發現,在9500年到3300年前之間,家雞正式從滇南亞種原雞中分化出來。目前這個亞種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泰國北部、緬甸等地區,說明該地區很可能是家雞的馴化中心。馴化之後,隨著人類的遷徙和貿易活動,家雞首先被攜帶到東南亞和南亞,進而與在那裡分布的紅原雞其他亞種以及原雞的另外3個種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雜交,這種基因交流推動了家雞對新環境的快速遺傳適應,並豐富了其獨特的行為、形態和繁殖性狀。
【來源:吉林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