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燕山隱士
(四號核反應堆的爆炸後透視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1986 年 4 月 26 日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市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的核子反應堆破裂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主因為反應堆設計缺陷與操作人員的訓練不足,功率的劇增導致反應堆被破壞,並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最初發生的蒸氣爆炸導致兩人死亡,接踵而至的絕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歸咎於事故中釋放的高能放射線,然而輻射塵少量放射導致的影響依舊爭論不休。
(圖片來源於網絡)
覆蓋車諾比核電站 4 號反應堆的新安全保護罩本月 29 日完工,新的石棺將永久「封存」車諾比。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動金屬裝置,重 36000 噸,約為艾菲爾鐵塔的四倍。
(爆炸後就已經修建過石棺 隨著時間推移 損壞嚴重 失去保護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拱形鋼結構石棺內部高度為 92.5 米(303.5 英尺),拱的內部跨度為 245 米(803.8 英尺)。新的鋼結構將原有的反應堆和舊石棺全部覆蓋,形成新的內外保護結構。該結構的總長度為 150 米(492.1 英尺)。因為是可移動結構,所以是在原址西側大約 180 米的位置組建的,完成之後,移動到反應堆位置完成覆蓋。
不管怎麼說,能更加安全是每個人都心安的事情,不過福島爆炸的反應堆,是不是也應該加蓋這樣穩固的石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