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是高等數學的重要內容,這兩大變換貫穿於各個自然學課,傅立葉變換雖然好用,而且物理意義明確,但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其存在的條件比較苛刻,比如時域內絕對可積的信號才可能存在傅立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可以說是推廣了這以概念,今天我們從一種全新的視角分析拉普拉斯變換是怎麼得到的。
如下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冪級數
當an等於如下結果時,可以得出f(x)等於,我們都知道冪級數和都是以一種離散的形式存在
我們將上式變換,得到積分狀態下的連續形式
結合你已有的數學基礎,來分析下,如下圖所示,非常簡單
所以我們重點分析0<x<1時的情況
根據上述結論,我們得到
最終得到著名的拉普拉斯變換公式
由此將離散下的冪級數變成連續下的黎曼和形式(積分形式),就得到了著名的拉普拉斯公式,非常巧妙。
拉普拉斯地逆變換就是
對拉普拉斯變換有一個形象的描述你在一天夜裡乘火車去一個城市,外面很黑,你看不到任何風景,無所事事的你偶爾看到車廂內有一個高度計,有心的你就開始記錄沿途的海拔變化。
無聊的過了幾個小時,你和車長開始攀談起來:"這地形很有意思,大部分時間我們的火車都在往上爬,但我發現有時候不是很有規律,沿途同樣有陡峭的下坡,然後是個較淺的山谷。車長回答道:「是啊,我猜是吧。咱們的目的地位於一個大型的山脈的山腳,所以總體來講車的海拔在升高,但是沿途我們翻過了一座山丘,跨過了一道山谷。"
現在,根據列車長的敘述,想想如何理解海拔高度和途徑距離的關係。由於你直接測量了海拔的高度,你當然可以說你知道這裡所有的對應關係。對比而言,列車長知道的一樣多,但他的信息更加簡單也更加直觀。山丘和山谷的位置引起了列車海拔的起伏,你對這一信號的描述是幾千個獨立的測量點,而車長的描述只含有幾個參數。它反映了區域內的地形變化,這個區域就是S平面
要把這個事例和信號處理聯繫起來,我們可以假設要理解電路的幾個參數,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我們仔細地測量了衝擊響應和頻率需要,而衝擊響應和頻率響應包含了一個線性系統地所有信息。
拉普拉斯變換在設計上是為了分析一類特殊的信號:有正弦函數和指數函數構成的衝擊響應。如果對其他波形做拉普拉斯變換得到的S域就沒有實際意義
如下是拉普拉斯和傅立葉變換的區別,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