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谷鳴:從英語教學走向英文教育

2020-11-29 網易

明師國際教育研究院採寫供稿

夏谷鳴,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國培專家庫」首批專家,浙江省中小學外語教學學會會長,浙江省特級教師。先後擔任初高中英語教師、省英語教研員和學校行政管理工作。研究領域主要是英語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評價和批判性思維與閱讀。

夏谷鳴精彩語錄:

「英語教育不應該只是傳授知識,還應該能力培養;語言不僅僅是一門知識、一種工具。學語言主要不是為了成為語言學家或者翻譯家。對大部分人而言,學習語言是為了提高自身素養。為了今後幸福的生活,需要通過語言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包容態度,提高自己的思維質量,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2008年新浪微博改版,夏谷鳴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腳印圖形的模板,並自語題頭:腳印,重力的作用/那是努力的刻錄/腳印,過去的痕跡/那是前進的路標/腳印,肉體的印記/那是大地的親吻/腳印,心靈的彰顯/那是古老的感應!

一步一腳印,走在外語教學改革的漫漫徵途,刻錄努力,昭示希望,予人溫暖,從36年前一窮二白的山裡中學到今天璀璨耀眼的杭州外國語中學,鬥轉星移,這也正是改革者、實驗者夏谷鳴老師的探索之路。

在英語教學改革界,夏谷鳴可以說是鼎鼎大名。無論是在寧波效實中學、浙江省教研室還是在杭州外國語學校,他都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典範,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他的課堂讓學生口口相傳,他開設的新課都讓學生充滿期待。他的教學用書、他設計的教學活動、他設計的試卷,既瓷實又俊逸。

「明師說」欄目對話夏谷鳴,追隨他生活和工作的腳印,探尋他改革的源泉。

基層廿一年探索教學路

夏谷鳴是「文革」後最早的一批大學生。1977年,百廢待興的中國在無數期待中恢復高考制度。夏谷鳴成為570萬名考生中的幸運兒,雖經歷曲折,最終被寧波師範專科學校(現寧波大學)英語系錄取。

1980年,19歲的夏谷鳴大學畢業後,服從「統分」安排,收拾行囊,來到浙江象山縣西周中學。學校在象山半島的象山灣南岸,所謂學校,其實連圍牆都沒有。這裡距離夏谷鳴寧波的家坐車需要三四個小時。全校只有三個英語教師,其中一個還是一名獸醫,自學的英語,是他入行的「師傅」。有時候剛上課,就有人過來請他去給牛看病。

在象山農村,夏谷鳴待了八年。「在象山的八年是我教學經歷的起步階段,對我以後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蝸居在象山半島的八年,他的幾乎所有業餘時間都在看書。大量的閱讀,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讓他的思想得以沉澱,思考更加深睿。同時,因為無經驗可循,初為人師的夏谷鳴基於一個英語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理解,開始在一線崗位上對英語教學進行不斷探索,嘗試了音樂背景教學、分層教學、情景教學等許多在當時看似很獨特但有效的教學方法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感覺自己有進步,學生也喜歡你。」這是夏谷鳴在那八年的最大成就感。而基於英語愛好者的學習體會是其教學思想的基礎,也是其教育哲學的基礎。

1988年,夏谷鳴調往寧波效實中學,在這裡開啟了另一段為期十三年的教學一線嘗試。創辦於1912年的效實中學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母校,是一所非常有名的省重點中學。到效實中學後的前三年,夏谷鳴一直都是「特殊班」的班主任和英語教師。所謂「特殊班」,是為了適應寧波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需要,開設的類似職業高中的班級。這個班級沒有高考和應試的壓力,給了夏谷鳴更多的空間來進行他的教學改革和嘗試。在這三年,他深深感受到了英語的功能性和任務型教學的重要性。

1991年,夏谷鳴被派到剛成立的、當時隸屬效實中學的寧波外國語學校擔任英語教師。這是他理論生長、逐漸成熟的時期。在這十年裡,在進行專業的一線教學實踐的同時,他不斷為自己充電:考取了在職研究生,閱讀了大量外文書籍,參與了眾多教師培訓和各類賽課,發表了許多至今仍有廣泛影響的論文。

2001年,夏谷鳴調往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擔任中學英語教研員。2004年,他被任命為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至今。專業工作給了他更大的平臺去進行教學改革和教育實驗,開展了全新的外語教育實踐,形成了「文字-文法-文本-文學-文化-文明」的外語教育思想體系。

從英語教學走向英文教育

從2001年起,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始一場大規模的課程改革,俗稱「新課改」。新課改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繫的「活」的知識。

夏谷鳴的英語教學改革,遠早於國家主導的這場教改。

1988年效實中學特殊班的教學嘗試,給他印象特別深刻。寧波是一個外貿企業比較發達的城市,企業對於涉外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當時的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生也不太可能分配去企業,為了緩解這種供需關係,效實中學開辦了一個類似於職高的外貿會計班,夏谷鳴擔任這個班級的班主任和英語教師。

「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目標、規劃,那都是全新的,別人的壓力是升學,我的壓力是三年後他們能不能找到工作,有沒有單位願意要他們。」夏谷鳴特別感謝這場空白紙上的嘗試。那時候的教材大多都是知識傳遞,但在他看來,教學至少要讓學生掌握一門技術,發展思維,提高素養。帶著這樣的教學目的,夏谷鳴開始認真地考慮教學中的各個細節——學什麼內容、用什麼教材、採用什麼教學方式等等。考慮到學生的就業問題,在外語教材種類還很少的情況下,他親自去上海為學生挑選教材,新穎的《新概念英語》、商務英語實用型的《溫哥華來客》均囊括其中。在課堂教學方面,為了促使學生學以致用,他也別出心裁,不斷設計教學場景。比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面試氛圍,他讓學生去電話亭通過打電話的方式進行交流,從而避免了學生照本宣科的弊病;模擬海關,讓學生體驗入關需的各種手續等等。在這場實踐中,他以跟其他老師完全不一樣的思路去思考,學習不是學一門知識,而是要培養學生用語言去做事情。後來,這一屆學生畢業後發展都非常好。

擔任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後,從學校管理角度來看英語教學改革,夏谷鳴的教育實踐平臺更寬廣了。「英語教育不應該只是傳授知識,還應該能力培養;語言不僅僅是一門知識、一種工具。學語言主要不是為了成為語言學家或者翻譯家。對大部分人而言,學習語言是為了提高自身素養。為了今後幸福的生活,需要通過語言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包容態度,提高自己的思維質量,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英語教學」必須上升到「英文教育」的理念在他心裡越來越清晰。

「外語教學應該以文化為導向。」這是夏谷鳴這些年一直強調的。他把學科屬性定位在外文(foreignlanguagearts),而不是外語(foreignlanguage),關注的不只是語言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他認為,這個「外文」不同於「外語」,也不同於民國時期教會學校的外文或英文。「那時候的語言教學重點落在文法和文學,而現在我們把外文理解為六個『文』:文字、文法、文本、文學、文化和文明。」從「語」轉化為「文」,裡面蘊含的是從注重語言到通過語言教學來注重人才培養的深意。

其中,文字和文法指的是語言本身;上升到文本,是從語言知識點到語篇;而文學,在國外被稱為languagearts,是語文教學,帶有人文學科的性質;再往上走就是文化,比如說跨文化交際等;最終走向的就是文明,通過教育來啟蒙、教化、培養一個文明的人。他認為,前三個「文」的核心是文本,強調在語篇學習中習得語言,後三個「文」的重點是文化,從人文學科的特點,體驗文化,尤其是異族文化,最終提高文明。而貫穿六個「文」字始終的是思維。理性思維是理解、習得的有效途徑;感性思維是欣賞、想像的重要基礎。由此,他把學校外文校本課程目標定位三個維度,即語言、思維、文化。

他具體闡釋了這三個維度教育的內涵。語言教育,是基於紮實的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能夠準確獲取和傳遞有關熟悉話題的信息,並學習跨學科的知識;思維教育,是基於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文化教育,是基於本族文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以及國際理解和國際表達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20世紀80年代以來,批判性思維培養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教育界受到高度重視。「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則殆」。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很多批判思維的思想。

在英文教育中,夏谷鳴也特別強調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新教改之前,英文教學活動主要聚焦在語言的知識層面,背記單詞、掌握語法成英語學習的全部,過去「背詞典」也成一種英語學習的有效經驗而受到美譽。

夏谷鳴在很早以前就指出,語言並不是簡單的聽說讀寫的工具,更是思維的工具。英語作為語言學科,承擔著為學生打好思維基礎的重任,因此在英文教育中,必須重視思維的培養特別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thinking)的培養。

「學生從不打斷老師的講課,從不針對教師講解的觀點提出不同意見,學生很少有相互質疑和思考的機會。」夏谷鳴認為,這些恰好說明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或批判意識,這種不足與我們當前的教育改革、社會發展和進步已經明顯的不相適應。因此,注重批判性思維培養己成為我國目前教育中十分重要且迫切的任務。

為了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夏谷鳴引進與借鑑國外在批判性思維研究方面的一些先進理念與成果,利用多種資源進行嘗試和努力。他基於自己30多年的英語教育理論思辨與精深實踐,制定了杭州外國語學校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大綱,編選了教學材料,付之於實踐。

全部引進國際課程不是我們需要的教育國際化

夏谷鳴認為文化教育,是基於本族文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以及國際理解和國際表達的能力。教育最終要走向國際化,這是夏谷鳴在很多場合都強調的。對於國際化,他也有著自己的理解。「所謂國際,應該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單一的美國教育模式也不是國際教育,中國教育也不能成為國際教育,只有美國、中國、英國、歐盟等等世界各個國家、各種元素碰撞在一起,融合成為一個國際化,所以教育的國際化應該是多元的。」

在他看來,國際教育不應只談國際(international)課程,更應該關注本土教育的國際化(internationalized)。中國的本土教育國際化不是丟棄自身文化、放棄自己的國民教育,而是從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教育中吸取營養,為我所用,使中國的教育走向國際。

「跨文化交際應該是雙向或多向的,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不僅僅是理解對方文化,還應該學會怎麼讓對方理解我們的文化。只有雙方互動,才真正算得上跨文化交際。」在諸多嘗試後,他總結道。

做一個有創新思想、愛讀書、愛生活的老師

在英文教學路上孜孜不倦探索三十多載,夏谷鳴積攢了很多的經驗。對於年輕老師們,他全部傾囊相授。

「他們才是未來的改革主力。」夏谷鳴對年輕老師們滿懷希冀。

他認為,年輕老師首先要有生活、工作理想和激情,要有創新思想。很多老師在工作幾年後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這種倦怠需要自己慢慢調整和消化,這也要求老師們不斷尋求改變,探求追求更新更好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保證職業的激情和高水準的教學質量。

其次,要把讀書當做生活的一部分。讀書對於一個人的素養、氣質、思想方式,乃至生活態度都有很大的影響。夏谷鳴建議年輕老師們多騰出時間讀各品種型的書籍,注重全面發展。「讀書就好像吃飯一樣,想要營養均衡,就要攝入各類食物,往往那些不喜歡的,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再次,注重「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老師對於學生有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在面對學生的時分,老師們一定要留意職業操守,保持良好的籠統。

紮根基層二十餘年,從一線教師輾轉到教學管理人員,雖然角色不斷轉變,但外文教育的探索路上,夏谷鳴從來未曾停歇。如他自己所言,那些清晰的腳印,是努力的刻錄,更是前進的路標。

 2016網易金翼獎頒獎典禮盛大啟動

作為教育行業內最受關注的年度頒獎盛典之一,以「教育的未來」為主題的2016年網易金翼獎頒獎典禮將於12月上旬在北京舉行。屆時,全球教育行業精英匯聚一堂,共同聚焦「教育的未來」這一主題。欲知教育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敬請點擊關注。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專稿 責任編輯:耿晨_NQ7040

相關焦點

  • 英美本土學生都覺得難的《英語文學》 杭外劍高卻列為必修課
    一份offer,對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杭外劍橋國際高中中心主任夏谷鳴而言,則是對學生各得所歸,找到自己適合的教育期待。  正是這兩種不同教育理念的差異,在A-level新開科目《英語文學》身上,顯得尤為明顯。  2012年9月,杭外劍高將《英語文學》設為必修課。今年,首屆修讀《英語文學》的學生畢業。
  • 教學案例:利用101教育PPT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我們處在信息的時代,課堂教學需要注入更多新的元素,使之煥發 文 | 廖瑞欣課堂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
  • 立足新時代 推進中國英語教育現代化 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在...
    而隨著杭州城市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正在成為杭州連接世界、世界了解杭州的重要橋梁,杭州市近年來為推動英語教育教學和國際化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氛圍。本次大會必將進一步加強世界各地在英語教育領域的對話與交流,對杭州進一步提升英語教育將是一次有力推動。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張澤熙致辭。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高效英語教學的打開方式到底有多少種可能? 「中小學校英語教研共同體」 第二期線上教研活動邀請到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內蒙古包頭高新一中、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的姚臻臻、梁辰、張磊三位老師圍繞「英文戲劇教學課程的課堂實踐與校本融合」進行專題分享,集中探討英語戲劇教學在大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經驗。
  • 英語教學怎樣開展學科整合
    探究英語與其他學科整合的具體方法首先,開展英語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英語教師要在學會操作信息技術設備的基礎上,將信息技術有關話題與英語教學整合,如以信息技術的產生和進展及其對現代教育教學的影響為主題,組織學生用英語討論後寫成英文短文,或開展英文對話辯論。
  • 英文電影在英語聽說教學的應用,長知識了!
    [摘要]電影是文化的載體,尤其是主旋律積極向上的、勵志的英文電影,在英語聽說教學中,以英文電影為媒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動機,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放、看電影不應是目的的本身,而應是達到目的的手段」(LinShuchun,1999),電影課不應該是電影放映一結束,觀摩活動就隨之結束的課程,它應是針對某一教學目的的觀後活動。(StollerF.L.,1990)在英語聽說教學中,適當地以英文電影為媒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
  • 耐思糖果少兒英語情境化教學,互動體驗式課堂助力少兒英語
    如何讓同學們在英語使用上,把英語當做語言工具來靈活使用是一個重大的難點。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們的英語聽說讀寫,培養語感,能夠靈活使用並生活場景化運用英語,就變得迫切。耐思糖果少兒英語獨特全英文情境化教學,互動體驗式課堂助力3-12歲孩子從小培養英語思維,讓孩子接觸優質的英語教育資源去學習英語。
  • ...專屬學習服務:21世紀英語與中圖數科攜手推進中國英語教育現代...
    劉偉玲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英語教育是國家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英語教育界應肩負起新使命。中國日報是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其旗下的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 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爭議焦點與反思
    近幾年來,上海、北京等發達地區以及一些中等城市的私立小學已在一年級開設了英語課。目前少兒英語教育機構的性質呈現多樣化態勢,教學方法和手段日益翻新,教育手段也日趨科技化、現代化和少兒化,呈現蓬勃發展的景象。然而英語教育超前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能產生的影響對英語教育政策的制定、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英語教材的編寫均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小學英語教學中始終存在著不少爭議的焦點。
  • 柏金瀚英語-美國國家地理英語授權教學示範基地
    更令人矚目的是,美國《國家地理》引用豐富的圖片和視頻素材,為孩子精心編制了一套內容包羅萬象的英文教材,被稱作「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主流英語教材之一。柏金瀚英語採用正版美國國家地理英語教材,是美國國家地理英語教材授權的教學示範基地。柏金瀚擁有完整的STEAM教學體系,讓孩子從小用英文來學習科學、地理、藝術、數學、閱讀、音樂等學科。
  • 人工智慧+教育 煙臺市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啟動
    原標題:人工智慧+教育 我市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啟動膠東在線12月16日訊 今日,由煙臺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清睿教育(口語100)舉辦的「煙臺市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啟動儀式」順利召開。王松壯副院長主持會議管錫基院長在致辭中指出,此次教科院與清睿教育(口語100)以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為突破口聯合開展戰略合作,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省相關改革要求,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教育」、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在教學中使用的積極行動
  • 從英語的地位和作用思考英語教學
    第一次是在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張樹華院長的觀點被以「學英語使中國教育質量遭毀滅性打擊」為題發表於網絡(張寧銳2013),掀起一股非議英語教學的浪潮。這本來是關於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變可能存在的「水課」為「金課」,更好地服務國家需求問題的討論,但是由於資訊時代以標題抓眼球之風日盛,「對不起良心的專業」「病得不輕」以及後續樊麗萍文章的題目「大學英語緣何上了專業『紅牌榜』」(樊麗萍2018)等措辭並不嚴謹,使得討論偏離了原來的主題,走向了對英語專業存在必要性的質疑,其前景不排除大量「關停並轉」英語專業的可能。
  • 邏輯英語鍾平:CCTV認證的優質教育內容生產者
    很多的學生在學習英語上興致都不是很高,對於推廣英語教育,無數的教育工作者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今天要認識這位優秀的英語教師,是邏輯英語創始人鍾平老師,他的邏輯英語成功地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了英語,也讓很多走向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重新拾起學習英語的熱情。
  • 長頸鹿英語告訴你,優質的教育教學環境是成功的開始
    隨著國內中產階層的崛起以及80、90後父母對教育的關注和意識提升,教學機構的需求越來越大。一所教育機構的好壞,並不是通過價格來衡量,還意味著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說,優質的教學環境,先進的教育理念,專業的師資團隊,顯著的教學成果,而最終落在孩子的全面發展上。
  • 中高考統考英語口語成趨勢!未來英語教學到底該如何前行?
    3.環境造就,學生英文不夠,中文來湊在中國的大語言環境下,學生日常生活中很難有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即使在英語課堂上,學生在與英語老師用英語溝通時,也是「英文不夠,中文來湊」,或直接純中文交流,很少用純英文對話,久而久之,學生口語水平依然難以提升。
  • 關於英語教育機器人的性能分析和介紹
    基於該痛點,勵步英語聯合ROOBO正式發布了 Let’s Chat兒童英語AI口語對練引擎。Let’s Chat系統集成了 兒童英文ASR ,英文NLU 以及 全球首個兒童英文TTS 等核心技術,是國內乃至全球範圍內首個應用於兒童英語教育領域的AI系統。 勵步英語認為,市面上的英語AI聊天為開放式泛聊,不適用於英語零基礎或基礎較弱的兒童。
  • 5歲女孩視頻教學英語;粉絲,家長教育方式與應採兒不謀合
    有20萬粉絲的五歲女孩視頻教學英語她今年5歲,英文名是Catherine,如果你聽她的英文的發音,而不管她年齡多大,你都會感到羞恥。不僅如此,她還擔任「小老師」,英語的視頻教授。她的英文詞彙量已經達到3000;很多人可能不明白,這意味著,例如,你可以理解;現在初中生的要求是1600個單詞,高中生的詞彙量是3800個單詞;你會知道她的詞彙量接近於高中生的水平。憑藉她流利的英語口語,她發表了一些簡短的演講,她的粉絲已經累積到20萬。
  • 整合優質教育資源 定製專屬學習服務:21世紀英語與中圖數科攜手...
    劉偉玲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英語教育是國家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英語教育界應肩負起新使命。中國日報是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其旗下的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 推進中國英語教育現代化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
    新華網北京7月26日電 今日,在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上,近3000名海內外高校英語教育專家、中小學英語教師同啟文明交流互鑑背景下中外英語教育交流新徵程。  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周樹春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作為國家英文日報,中國日報是世界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窗口,其旗下的21世紀英語教育傳媒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英語教育事業發展,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青少年。他期待英語教育工作者通過大會增進彼此了解,學習掌握更多英語教育方式方法。
  • 大自然英語火熱招生中 | 情景遊戲教學,讓孩子愛上英語
    沉浸式英文課堂感受英文魅力從容進階,讓英語脫口而出•第一階段:2021年1月25日—2月5日•第二階段:2021年2月22日-26日開設班級(每個班級人數不超過12人)•上午9:30-11:30小學高階班和初中攻堅班(適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