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魯——將現代數學引入中國的先驅者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他是第一位將近代西洋數學引入我國的學者,也是我國近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培養了嚴濟慈、柳大綱、吳新謀、吳有訓、錢三強、趙忠堯、吳文俊等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化學家,桃李遍天下。除了擁有卓越的數學成就,他的詩書造詣也非常高。由於自幼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詩詞及書法成為其終身所愛,其詩詞也能與同時代的知名文人比肩,他就是我國數學泰鬥、教育家、書法家、詩人何魯。

何魯,四川廣安人,幼時敏而好學,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機械學堂,畢業後保送至南洋公學,之後,又作為首批勤工儉學留學生公費留學法國。1912年,何魯進入裡昂大學深造,他在學習時所留下的數學筆記《微積分學理解》被譽為「中華第一筆記」,這也是我國知識分子最早向西方學習科學文化的歷史見證。1919年,何魯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第一個獲得科學碩士學位的中國人。

何魯一生致力於數學研究與教學,主要著作有收入「算學叢書」的《虛數詳論》、《二次方程式詳論》以及《變分法》、《微分學》等。1938年,何魯與陳建功等人還共同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算學名詞彙編》,解決了我國數學名詞術語翻譯混亂的問題,為近代數學在我國的傳播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被譽為「數學大師」。

何魯在當時的科學界、教育界、文化界都具有極高聲望。他尤其以慧眼識才而著名。何魯在南京高師任教時,發現家境貧寒的學生嚴濟慈才華出眾,不僅時常供嚴濟慈食宿,還將珍貴的法文原版書供其研讀,並資助嚴濟慈到法國巴黎大學理學院留學。在巴黎大學,嚴濟慈僅用一年時間就考取了3門主課的證書,分別是普通物理學、微積分學、理論力學,獲得數理科學碩士學位。他是首個獲得法國國家科學博士的中國人,並且他的博士論文也是法國科學院歷史上首次被宣讀的中國人的論文。

何魯一生好學不厭,近60歲時,他開始通過翻譯俄文日曆學習俄語。這本俄文日曆全部用蠅頭小楷將俄文譯成中文書寫而成,密密麻麻卻又工整精緻,看到的人無不稱讚這位大家勤學刻苦的治學精神。

何魯終其一生在我國建立起了新的數學系,並將中學數學一同規劃,成為我國近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也沒有忘記中華文化中的精髓,自幼喜歡的詩詞書法依然是他的最愛。他學貫中西,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跨界才子,堪稱「數學泰鬥,詩書奇才」。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江嫿嫿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福州現代中學引入中科院數學教研資源,初一質檢平均分列全市第一
    福州新聞消息:福州私立名校現代中學又有大動作。12月6日,為提高青少年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展數學思維能力訓練研究,選拔和培養具有潛質的後備人才,中科數學教學交流實踐基地正式落地福州現代中學,這標誌著該校成功引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相關教研資源。
  • 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卡爾·本茨
    1885年11月,卡爾·本茨將單缸發動機安裝在了一輛三輪車上,並於1886年1月29日為此取得了專利,這一天也被稱為汽車正式誕生的日子。1926年,本茨創辦的奔馳公司與戴姆勒合併,成立了汽車巨頭戴姆勒-奔馳公司。1929年4月4日,卡爾·本茨離開人世,享年85歲。
  • 走向抽象化的現代數學
    19世紀代數學和幾何學革新性的發展,給20世紀的數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促進了數學更進一步、更深刻的繁榮發展。現代的數學已經不再單單是近代數學的幾何、代數和分析,而是分支龐雜。數學的特點也不只是嚴密的邏輯性,還具有了高度的抽象性和廣泛的應用性。從而導致現代數學分為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
  • 中國現代數學教育先驅:他是錢學森老師,創辦中國第1屆數學競賽
    近年來,雖然中國的現代數學不是世界一流的,但人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中國數學的崛起。中國正在向一個數學大國邁進。一大批高水平的數學研究人才是世界數學領域的閃亮之星。中國現代數學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當然與那些默默無聞的數學教育家密切相關。
  • 姜立夫: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奠基人
    姜溯多  姜立夫(1890-1978),是中國現代數學主要播種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溫州地區第一位(中國第二位)哈佛大學數學博士。  講好姜立夫故事,展示百年中國教育發展歷史,對宣傳科教興國、教育強國思想,提倡尊師重教、立德樹人的價值觀和社會理念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 陳建功:中國現代數學的拓荒人—新聞—科學網
    陳建功出生於紹興城一個小職員家庭,幼年就讀於私塾,熱愛數學。受「科學救國」「教育報國」等思想影響,他3次東渡日本深造數學,於1926年在東北帝國大學跟隨博士導師藤原松三郎專攻三角級數論,1929年獲得東北帝國大學博士學位,成為在日本首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的外國學者,隨即毅然決定回國。 陳建功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數學界公認的權威,畢生從事數學研究和數學教育。
  • 拓撲學——現代數學的重要分支
    拓撲學的簡介  拓撲學是現代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滲透到了整個現代數學當中。拓撲學主要研究幾何形體的連續性,被認為是現代數學的兩個支柱之一。「拓撲」一詞是音譯自德文topologie,最初由高斯的學生李斯亭引入,用來表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位置的幾何」。幾何拓撲學屬於幾何學的範疇,形成於十九世紀。
  • 他沒有著作等身 卻是中國現代數學的播種人
    他沒有著作等身 卻是中國現代數學的播種人 2019-02-01 05:01:56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燕玲
  • 陳省身:現代中國數學第一人
    編者按 「數學與物理學是現代科學的支柱性學科,要對這兩大學科的發展歷史形成系統性的認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這本書提供了一條捷徑——它用60位科學家的故事,搭建了兩個學科的發展脈絡。」
  • 今年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誕辰110周年!
    這個燒水泡茶的簡單案例讓我們了解了一個重要的數學理論——「統籌方法」不少「精明」的小夥伴學會後還將這個方法熟練運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比如放學一回家,就讓媽媽開始做炸雞,與此同時自己開始寫作業,等作業寫完炸雞也做好了,就能一邊啃著炸雞一邊看動畫片了在不斷地學以致用中我們也懂得了應該如何合理、高效地安排時間而《統籌方法》這篇課文的作者就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的數學家」——華羅庚
  • 國家棟梁,數學天才,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人物簡介: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 談談 現代數學的基礎
    》上,這一系列論文是奠定現代數學基礎的革命性成果。 二十世紀初數學家們已經普遍認為從算術公理系統出發,只要藉助集合論的概念,便可以建造起整個數學的大廈。按現代數學觀點,數學各分支的研究對象或者本身是帶有某種特定結構的集合如群、環、拓撲空間,或者是可以通過集合來定義的(如自然數、實數、函數)。從這個意義上說,集合論可以說是整個現代數學的基礎。
  • 數學哲學現代發展概述
    要談論數學哲學的現代發展, 首先需要簡略回顧一下前一個時代的終結, 所以本文將包含兩個部份, 但重點是第二部分。
  •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的南京情結|紀念華羅庚逝世35周年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01師生南京情華羅庚的初中數學老師王維克,曾經是南京河海工程學校的學生,正是他用所學知識,把華羅庚引入了數學殿堂。
  • 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9k字)
    」獲取9k字2圖8頁PDF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誰也沒有想到,這個21 歲毛頭小夥子的絕筆理論,開創了現代代數學的先河。「跳出計算,群化運算,按照它們的複雜度而不是表象來分類,我相信,這是未來數學的任務。」伽羅瓦留下的這句話,直至今天,仍然像閃電一樣划過夜空。為什麼數學家對五次方程如此迷戀?因為在五次方程的求解過程中,數學家們第一次鑿開了隱藏在冰山下的現代科學,將數學帶入了精妙絕倫的現代群論。
  • 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
    群論:現代代數學的來臨為什麼數學家對五次方程如此迷戀?因為在五次方程的求解過程中,數學家們第一次鑿開了隱藏在冰山下的現代科學,將數學帶入了精妙絕倫的現代群論。如今的物理和數學顯然已經無法想像沒有群論的日子,算術和拓撲的交融是現代數學中一個極其神秘的現象,伽羅瓦群則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認真觀察伽羅瓦群與拓撲中的基本群,會發現兩者十分相似。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拓撲本質,20 世紀數學界頂級天才格羅滕迪克提出了今天仍然神秘的 Motive 理論,而伽羅瓦的理論在這裡可以看作零維的特殊情況。
  • 「現代數學奠基人」 姜立夫的傳奇人生
    上周,中國數學教育研討會在姜立夫的故裡龍港召開。這一天,龍港雙靈社區的姜立夫故居,正式對外開放。姜立夫長子、中國科學院院士姜伯駒攜夫人回到了家鄉。「數學家之鄉」溫州,近百年來,先後走出了200多位數學家。姜立夫先生便是他們中的傑出先驅。在姜立夫故居,宏大的歷史被濃縮在展廳空間裡,讓我們重溫這位「現代數學奠基人」的傳奇人生,緬懷他為中國現代數學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 負數引入數學,此國功不可沒!
    0是數學中最有用的符號之一,但它的發明是來之不易的。中國古代用算等運算時,怕定位發生錯誤,開始用代表空位,為書寫方便逐漸寫成0。公元2世紀,希臘人在天文學上用0表示空位,但不普遍。比較公認的是印度人在公元6世紀最早用·表示零,後來逐漸演變成了0。 數字0有哪些含義呢?現在,大家都知道,0表示的意義非常豐富。
  • 湯濤院士:《圓周率計算與現代計算數學》| 中國數學會網絡科普講座
    ● 科普專家:湯濤,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CSIAM Fellow),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SIAM Fellow)。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1989年獲得英國利茲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90年至2015年長期執教於加拿大和香港,曾任香港數學會會長,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院長。2015年至2019年被聘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數學系講席教授。曾榮獲馮康科學計算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是201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邀請報告人。
  • 淺議現代數學物理對數學的影響
    而一個新的自然現象之所以新的標誌,就是它連名字、連描寫它的數學符號都沒有。這就是為什麼當物理學家有一個真正的新發現的時候,她什麼都說不出來,什麼都寫不出來,也無法進行計算推導。這時候,就需要引入新的數學語言來描寫新的自然現象。這就是數學和物理之間的深刻聯繫。正因為如此,每一次物理學的重大革命,其標誌都是有新的數學被引入到物理中來。 第一次物理革命是力學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