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濟源 道教三清奉仙觀

2020-12-05 法治熱點關注

奉仙觀位於中國河南省濟源市北海街道荊梁北街,為濟源市現存重要古建群之一,因主體建築三清大殿用荊木作梁,故又稱「荊梁觀」,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奉仙觀始建於唐垂拱元年(685年),唐代二魯真人(魯希言、魯和光)和宋代賀蘭棲曾在此修道。現存金、明、清建築十座,整體建築坐北朝南,長90.5米,寬45.5米。山門為清代所建,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簷懸山頂玉皇殿建於明代,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單簷懸山頂。三清大殿建於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椽,單簷懸山頂,是減柱造建築的典型。

奉仙觀建於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原名「奉先觀」,意為供奉先人之意。奉仙觀歷代高道輩出,唐代二魯真人(魯希言、魯和光)曾修道於此。

北宋時,著名道士賀蘭棲真修道於此,受到宋真宗召見,被敕封為「宗真大師」,並免除奉仙觀田地租稅,賀蘭棲真對奉仙觀進行了大規模的增修擴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重修三清大殿。元代初年,道士崇寧葆光大師衛志隱主持奉仙觀,重修玉皇殿、三官殿等。

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住持道士韓嵩巖重修講堂。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重修三官殿,重建山門和廂房四座十六間。

現存奉仙觀坐北朝南,總體平面布局為長方形,南北長90.5米,東西寬45.5米,兩進院落,保留金、明、清歷代古建築十座三十間。依次為山門、玉皇殿、三清大殿,左右兩側為廂房和配殿。其主體建築三清大殿重建於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為我國金代建築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劉敦楨高度評價此殿「手法豪放,運思奇特」。觀內還保留了唐《太上老君石像碑》、北宋《章聖皇帝御製詩並記》和元代《衛公道行之碑》等附屬文物二十餘件,彌足珍貴。 2001年6月,奉仙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至清時期古建築,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區北海辦事處三莊村、創建於唐代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距今已有1300餘年,因殿中有一荊木樑,故俗稱荊梁觀。原來建築很多,佔地60餘畝,由於種種原因,現僅存山門、玉皇殿、三清大殿、碑亭、東西4座配殿,形成二進院落,南北方向。院雖不大,但布局合理,結構緊湊,北高南低,錯落有致,文物價置很高,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山門三間,清代遺物,中間甬道,兩邊各一間垂花門。由正門和東、西兩掖門組成,為清乾隆年間重修的單簷懸山式建築。主門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兩掖門,東門額上楷書「福區」,西門額上楷書「靈境」。正門兩側放置抱鼓石獅,為明代遺物。

玉皇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系明代單簷懸山式木構建築。前簷柱為小八角形石柱,有柱側腳和柱升起,為明代建築典型特徵。殿頂正脊的琉璃瓦飾構件上堆塑有花卉、龍鳳等圖案,歷經數百年仍色彩鮮豔,栩栩如生。殿內梁架和鬥拱上明代彩畫依稀可見。玉皇殿內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石像碑,置有碑亭,碑身碑額相連,高3米,寬1.1米,厚0.33米,額上雕6龍盤頂似半圓形,中有道像三尊,中間是老子端座在蓮花盤上,兩邊各一侍童。碑文字跡漫漶,大意是:「說古道今,稱頌大唐盛世,四方太平,尊崇老子」。李審撰文,沮渠智烈書,趙文素鐫,由洛陽居住的李姓二百餘人出資樹立,為奉仙觀落成祝賀。清代金石學家葉昌熾在《語石》中評價該碑:文章之宏瞻,書法之遒美,碑身勻稱,為唐代道教碑碣之冠。

三清大殿是奉仙觀的主殿,與山西大同善化寺三聖殿齊名,是河南省現存5座金代木構建築中最重要的一座,也是全國重要的金代單體木構建築之一。該殿重建於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椽,單簷懸山造,平面布局為減柱造,僅用兩根後金柱撐起屋頂,是中國減柱造建築的典型作品,實屬罕見。1936年,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劉敦楨來奉仙觀考察時,評價此殿「手法豪放與乎運思奇特,尚屬初見」。三清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椽,大石柱上置碩大鬥拱,單簷懸山造,為河南最古老的三座木結構建築之一,純度最高,由道人賀蘭棲真採修。

獨特的構造:三清大殿採用了大比例的減柱造,世所罕見。「減柱造」是古建築中增加室內空間的一種特殊做法,是在古代建築柱網平面中減掉部分金柱的做法,通過減少柱子,使室內空間寬敞。三清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原本應該有八根立柱,建造者卻獨具匠心,僅僅使用兩根後金柱,使屋頂重量大部分集中於二梁二柱之上,令人嘆為觀止。

罕見的用材:清乾隆年間《濟源縣誌》雲此殿「荊木、柿木為梁,桑木、棗木為柱,皆合兩三圍,長兩丈許」。荊木、柿木、棗木、桑木諧音「今、死、早、喪」,十分不吉利。三清大殿卻一反常態,將這四種不常用的木材集於一身,作為棟梁之材,確屬罕見。相傳這四根梁柱是北宋時期奉仙觀住持道士賀蘭棲真走遍濟源四境才找到的。懸掛於柱子上的清代木牌上記錄著四根木材的來歷。我市的荊王、棗林、柿檳、桑榆河這四個村名至今還在使用。 前牆上鑲一塊碑,上刻賀蘭棲真騎著毛驢去東京的畫像,還有《宋真宗詩賜賀蘭棲真》的題刻,詩文曰:「玄元留教五千言,有象難明恍惚間。數進篇章達至理,時吟時詠道清閒。」民間相傳,濟源西關的西湖寺倒塌後,賀蘭棲真道術很高,深於老莊學說,善於辟穀和吐納之術,能點化黃金,蓋起奉仙觀。在運建築材料時,不見馬拉,但見馬氣喘籲籲,渾身出汗,百姓盛傳,宋真宗聞訊,召賀蘭棲真至京城,讓其當眾獻藝,賀蘭棲真說了實話:「是方士偽術,不足為陛下道。」宋真宗為賀蘭棲真誠實所感,大讚其言,益加禮敬,封為「宗真大師」,免其觀之田賦,賜詩一首。 院內兩邊存放有唐玄宗皇帝撰文和提額的《玉真公主受道靈壇祥應記》碑;有明代李宗德的石棺及二十四孝圖刻;有清代大書法家三個皇帝的老師李唐吉,為濟源籍的東北臺道大人張光祿書寫的墓志銘,稱為書法藝術精品;有清代道光皇帝封徵臺灣回大陸的馬濟勝為「震威將軍」的墓道石刻;有唐代諫議大夫溫造墓前的石獅;有後晉兒皇帝石敬瑭父親墓道的石羊。 這些實物均為奉仙觀增添了文化內涵。

相關焦點

  • 臺大校長李嗣涔一行赴河南濟源參訪
    臺大校長李嗣涔一行赴河南濟源參訪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一行赴河南濟源參訪。圖片來源:濟源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4月22日濟源消息 日前,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一行赴河南濟源參訪。4月20日,濟源市委書記趙素萍、市長何雄會見了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一行。濟源市委副書記薛興國、市政協主席任傳國、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白玉成、市人大副主任崔丙亮、市政府副市長胡漢陽、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趙學通等參加了會見。
  • 道教中的神仙不一樣,「神」和「仙」誰的地位更高?
    很多人提到「神仙」這個詞的時候,會不經意間將神和仙視為一個概念,但是,在道教中,神和仙之間的概念是不一樣的。並且,基於神和仙概念的不同,還嚴重影響到了外來文化在中文語境中的翻譯情況。那麼,「神」和「仙」之間的概念有什麼不同,並且,這二者誰的地位更高?這一切,還要各位看官聽小編慢慢道來。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河南濟源:好生態引得珍禽來
    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小浪底管護站工作人員盧濤告訴記者。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有「鳥中大熊貓」之稱。9月4日以來,他們已連續多日拍到黑鸛,最多時12隻黑鸛同框。
  • 河南濟源爆發山洪 當地消防冒著上漲水勢救人又救羊
    河南濟源爆發山洪 當地消防冒著上漲水勢救人又救羊時間:2016-07-20 19:23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河南濟源爆發山洪 重慶遭暴雨襲擊農田被毀-----來源:中國青年網 當日下午,記者在濟源市九裡溝河道見到,河南濟源爆發山洪。
  • 河南濟源野生獼猴樂享「冰鎮蟠桃宴」
    2020年,河南濟源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龍口新出生百餘只獼猴寶寶。7月18日,進入三伏天氣,工作人員用桃子、西瓜、西紅柿、香蕉等獼猴喜愛吃的果品並加上冰塊,為野生獼猴定製了豪華「冰鎮蟠桃盛宴」給它們補充營養消暑解饞。「孫大聖」也前來助陣,為他的「猴子猴孫」們準備美食盛宴。琳琅滿目的果品令獼猴們垂涎欲滴,上千隻獼猴輪番上陣樂享。
  • 王學路到河南大學濟源中試基地走訪學習
    2020年5月29日下午,副校長王學路帶領學科建設處全體工作人員到河南大學濟源中試基地走訪學習,調研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的發展情況 中試基地主任、河南大學特聘教授李小紅向王學路一行介紹了研究中心現階段在稠油催化改質及乳化降粘材料、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材料等方面已取得的轉化成果和研究進展。同時展示了河南大學與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共同建設的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納米初創孵化產業園的規劃和建設情況。
  • 濟源出土的復齒河南龍化石 比恐龍時代至少早5000萬年(組圖)
    因其「牙上長牙」的特徵,這一動物被命名為復齒河南龍。  根據其骨骼估計,復齒河南龍身長在1米到2米之間,四肢短但卻很粗壯,身材低矮。在距今2.5億年前,濟源地區曾是一片低洼的盆地。復齒河南龍在河南偶然死亡,屍體被流水搬運衝刷到濟源盆地,經過泥沙掩埋,肉質腐爛,骨骼石化,到今天才被挖掘出來。
  • 河南王屋山藏著神秘紫金太歲,遊客可以免費參觀,每次只能進7人
    道教作為我國本土的宗教,發展到現在已經留下了大量的人文古蹟。在我國河南省濟源市,就有一處道教聖山「王屋山」,如今還成為「國家級4A旅遊景區」和「世界地質公園」,也是遊客到濟源旅遊必去的一個景點。
  • 道教與劍仙傳奇:玉列九階修真仙,道劍一出嘯蒼穹!
    在前幾期介紹道教門派系列文章中,閣主有提到過「劍仙門」這個神秘莫測的道教門派,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即便在《道藏》中也就寥寥數筆的劍仙。劍仙之源提及劍仙,不免讓人嚮往,劍與仙都是華夏人非常崇拜和喜愛的兩種,兩種非常特別的存在結合在一起並影響了數千年。
  • 你知道什麼是道教哲學嗎?
    道教哲學的個性是由其特徵體現的,它有何特點?它的特點是在與道家、儒家和佛教哲學的比較中顯現出來的。通過比較,可以更加看清道教與道家的同異,認識什麼是道教哲學。道教繼承了老莊哲學的特點,受儒家思想和佛教哲學影響,發展出自己的特色。這些特色總括起來有以下幾點:(一)以人生哲學為主,以宇宙本體論為輔。以個人為本位,追求個體生命的永恆性。
  • 靈動濟源,大美河南
    而在河南濟源,就有這樣一個景區——五龍口風景區。濟源五龍口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東北15公裡的五龍口鎮境內,它是一處以自然為主、以獼猴、溫泉為特色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1997年被評為「河南省雙十佳風景區」,2002年8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五龍口面積128平方公裡,分溫泉、盤谷、泌河、愁兒溝、陽落山五大景區,共有自然和人文景點68個。
  • 設計欣賞|「拍打著沙灘的浪花」—河南濟源北海新天地外觀設計
    濟源北海新天地位於河南濟源市北城區北海大道與文昌路向北100米,集購物、休閒、娛樂、文化、美食5大主題業態為一體,打造濟源區域地標性商業綜合體,致力於締造北城新人居、休閒、娛樂生活購物集合地。
  • 濟源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名單公布
    濟源市陽光兔業科技有限公司濟源市優洋飲品有限公司濟源市綠茵種苗有限責任公司濟源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益和源飲品有限公司河南柳江生態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濟源市金裕飼料有限公司河南新雨瑞飲品有限公司濟源市欣園豆製品有限公司濟源市木森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濟源市雪苗麵粉有限公司
  • 河南低調小城,常被誤認為屬於山東,卻擁有直通北京的森林步道
    濟源大概是河南最低調的城市,以至於許多人經常將濟源與山東濟南混淆在一起,一字之差的兩個城市確實都和濟水有關,歷史上曾經的濟水發源於河南,經山東流入渤海,後因黃河改道,濟水的河道被黃河佔據而消失,濟源的名字就取自「濟水之源」,下遊山東濟南、濟寧、濟陽,也都是因濟水得名,可以說是一條母親河誕生的兄弟。
  • 中國道教正統道教神仙之金母木公是誰,他們的具體司職是什麼?
    中國道教正統道教神仙之金母木公道教所說的木公金母即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又稱東王木公和西王金母,為道教尊神。東王木公男神領袖,住在蓬萊仙島;西王金母女仙的首領,居住在西方的崑崙山。被道教奉為男仙領袖,與西王母共為道教尊神。與西王母共為道教尊神。無父無母,無名無姓。生於遠古洪荒之亂世,碧海蒼靈之華澤,因地屬東荒,指生處為名,自號曰東華。以萬物為師長,以天地為洪爐,以眾生為磨礪,執蒼何劍,守九住心,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專注一趣,亦神亦魔。座下七十二座神將,皆一時之豪傑,戰無敗績,兵行必勝,天下遂安。即天地共主之位,定仙神之律法,掌六界生死,掌萬仙籍錄,凡有登仙品階事,必謁之。
  • 中國道教正統神仙體系及其等級劃分——道教神仙九級排序
    中國道教正統神仙體系及其等級劃分,道教神仙大全及九級排序。中國正統道教神仙大盤點,道教神仙大全概述及其等級劃分。道教是我國傳統宗教,幾千年來,對中國文化的法則起到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道教是一個多信仰的宗教,也是一個多神多信仰的宗教。
  • 河南一「知名」道教山脈,海拔比泰山高669米,距鄭州1小時車程
    河南一「知名」道教山脈,海拔比泰山高669米,距鄭州1小時車程 河南省,想來不用多說,各位應該都對它有過一些了解。河南地域遼闊,境內有著很多的景點,其中又屬山川遠近聞名。河南省內有著很多道教的山脈,其中一座山脈它的海拔,甚至要比泰山高出669米,是一處「知名」的道教山脈。
  • 詳解紫薇的來歷,紫薇樹為什麼在道教宮觀廣為栽種
    開始以為是巧合,但是後來想到道教文化的方方面面是非常講究精確的象徵意義的,那麼紫薇樹栽種在宮觀前面是象徵什麼意義呢?原來這紫薇二字說起來頗有來歷。在道教神仙譜系中,最高的神為「三清」。「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處勝境:玉清聖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稱三清境;又指分別居住三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靈寶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
  • 《招搖》琴千弦被調戲生出心魔但終成仙 那古代道教又如何修煉呢
    這部劇的是玄幻武俠修仙劇,其實修仙落地後就是咱們本土的宗教道教的追求,修仙修煉源自古代養生思想,氣功的修煉在魏晉時期已然盛行,是人們在自我意識的覺悟之上,對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種修持方式,也是修仙的方式之一。即是人的潛意識最深層處理性與感性的覺悟,對人命運的根本改變,由之長生久視,與道合真為最終極的追求與嚮往。修仙是一個由平常的人變為超乎異常的仙真的過程。
  • 道教的環境觀念與擇境之法是什麼?其實很有講究
    《太清金闊玉華仙書八極神章三皇內秘文》卷中認為:凡入所宜之山,山無洞府,見東南木榮、石潤、草滋,同商一字,水三折者,這裡亦可剪茅作庵而修命蒂,亦乃神仙之福地,必出天官也。木榮、草滋」是指植被豐茂之象折」則說明水不是直來直去而是曲折蜿蜒的「石潤」指山石溼潤有水汽,水三雖然寥寥數字卻點出了道教風水美學的幾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