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用VR探索人眼對色彩的感知,外圍視場幾乎被人眼忽略

2021-01-17 砍柴網

來源:映維網

顏色感知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認知研究者。用戶到底能感知多少顏色呢?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們對周圍視覺中的顏色知之甚少。我們對五彩繽紛世界的感覺很可能是由大腦解釋而成。。

為了測試人們在自然瀏覽過程中對顏色的視覺感知,研究人員使用了搭載眼動追蹤器的VR頭顯,並將被試沉浸在360度的逼真環境中。虛擬環境包括歷史遺蹟、街舞表演、交響樂排練等,被試只需轉頭就能探索周圍環境。

通過眼動追蹤工具,研究人員可以確切地知道被試在任何給定時候的注視對象,並且可以改變視覺環境改變,只對被試注視的區域進行彩色渲染,而外圍其他場景則只是黑白渲染。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判斷被試是否注意到外圍視場顏色的缺乏。這項研究的補充視頻說明了如何從各種場景去除外圍視場的顏色。

在視場中,你的外圍視場大約延伸210度,這與你的手臂左右伸展的情況相似。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人的顏色知覺僅限於視場中心的一小塊區域。當研究人員去除了外圍視場的大部分顏色時,大多數被試都沒有注意到。在最極端的情況下,亦即當整個視場中只有不到5%的區域是以彩色進行渲染時(半徑為10度視角),幾乎三分之一的被試都沒有注意到。

相關論文:The limits of color awareness during active, real-world vision

當向被試展示具體的變化時,他們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沒有注意到外圍視場的色彩不飽和情況。

第二項研究的任務需要被試確定外圍視場顏色是什麼時候出現色彩不飽和。結果相似,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什麼時候出現了這種情況。兩項研究共有近180人參與。

達特茅斯大學心理學和腦科學助理教授卡羅琳·羅伯遜(Caroline Roberstson)表示:「當顏色從視覺世界高達95%的區域中消失,但被試卻無法感知的現實令我們感到非常驚訝。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們對多彩視覺世界的知覺並不正確,我們的大腦很可能填充了我們大部分的知覺體驗。」

對於以前評估視覺感知局限性的研究,其通常依賴於被試直接盯著電腦屏幕的視頻內容。但採用虛擬實境體驗進行實驗的方式十分新穎,因為360度環境更類似於人們體驗現實世界的方式。

原文連結:https://yivian.com/news/75454.html

相關焦點

  • Mars說光場(2)— 光場與人眼立體成像機理
    《Mars說光場》系列文章目前已有5篇,包括:《Mars說光場(1)— 為何巨頭紛紛布局光場技術》;《Mars說光場(2)— 光場與人眼立體成像機理》;《Mars說光場(3)— 光場採集》;《Mars說光場(4)— 光場顯示》;《Mars說光場(5)— 光場在三維人臉建模中的應用》;雷鋒網
  • 人眼形成視覺的原理
    其實小編的理解很簡單:人眼看到了某一件物品並感知到了它的存在,這就是視覺。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中,有人提出過:光是由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混合在一起組成的概念,並且只要光波的波長在380—780納米之間,人類的眼睛就能感知到它,這是形成視覺的簡易過程。
  • 人眼的像素是多少?
    人眼是對光起反應,並有多種用途的一種器官。作為意識感覺器官,眼睛擁有視覺。在視網膜的杆細胞和錐細胞擁有包括色彩分化和深度意識的光感和視覺。人類的眼睛可分辨約一千萬顏色。人眼的像素是多少?說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拿它和相機作為比較。
  • 太嚇人了,你知道人眼是幾百萬像素的嗎?
    這個字眼——高解析度的電視機、DVD、藍光光碟、手機攝像頭……那麼,人眼有解析度嗎?那些人工智慧的擁護者也持類似看法,只不過他們把前者的宗教色彩換成了一種更高級巧妙的說辭。幸好,科學家(如著名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已經證實人的眼睛是如何在自然選擇中一步一步進化的,眼睛並非一開始就是非常完美的器官,它的進化顯示了由於進化的隨機性而產生的各種缺點和不完美。
  • 如何讓人眼看見不可見光
    自1671 年,牛頓在他的光學試驗說明中使用了「光譜」這個詞以來,科學的發展讓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人眼可見光的範圍極其有限,僅局限于波長範圍390到700納米之間,屬於電磁波的一個區間。而在這個龐大家族中,還有很多是肉眼不可見光,比如紅外光和紫外光。
  • 新型光學傳感器模仿人眼感知更逼真
    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光學傳感器,可更逼真地模仿人眼感知物體變化的能力。這一成果有望帶來圖像識別、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重大突破。目前的信息處理算法和體系結構變得越來越像人的大腦,但信息接收的方式仍是為傳統計算機設計的。
  • 視覺感知堪比人眼:這款突破性光學傳感器模仿人類視網膜,有望帶來...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是人類最基本的五種感覺,其中視覺極為關鍵,畢竟隨著物種進化,眼睛作為人類最為精細、複雜的器官,感知能力無與倫比。曾有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80% 以上的外界信息都是通過視覺進入了我們的大腦。技術代代革新之下,仿人眼的嘗試不斷湧現。
  • 人眼的解析度是多少?
    人眼是一個光學模擬結構,無法通過像數位相機那樣來精確測量像素。大腦的視覺皮層無法直接感知從眼睛傳輸的的信息,它是通過視網膜解析光信息並生成圖像。根據從眼睛傳輸到大腦的神經細胞傳輸頻率刷圖像。根據科學家和攝影師羅傑·克拉克博士的說法,人眼的解析度為5.76億像素。我們的自然界圖像解析度為5.76億像素,在垂直方向上約為18,000像素這一數值非常大,至少目前沒有這樣的相機具有接近人眼的解析度。
  • PS調色必備基礎,色彩的光與眼
    色彩的光與眼你是怎樣感知色彩的設計需要色彩的參與,色彩需要光線的引導。如果我們明確了光線和色彩感知的本質,那麼設計色彩理解就會變得容易。在視網膜上有兩種非常重要的細胞,一種是視杆細胞,這種細胞可以感知微弱的光線刺激,但是不能感知為色彩,它感知的是光的明暗,我們能夠在黑夜中藉助微弱的光線看到物體就是視杆細胞的功勞,在這方面貓科動物則遠遠強於我們,它們能夠在黑夜看清獵物。」「原來是這樣,現在我懂了,那麼色彩是怎樣被感知的呢,Tom?」Jesse好奇地問道。
  • 工業級XR頭顯廠商Varjo發布人眼解析度頭顯XR-3和VR-3
    查看引用/信息源請點擊:映維網 這兩款全新的專業級頭顯正在繼續公司的「解析度革命」 (映維網 2020年12月02日)工業級XR頭顯廠商Varjo日前發布了下一代的人眼解析度頭顯XR-3和VR-3。
  • 人眼能直接看到光子嗎?
    人眼專門設計用於檢測光。當光子進入眼睛,並被覆蓋在眼睛內背面的視網膜的視杆或視錐細胞之一吸收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當您看著椅子時,實際上並沒有看到椅子。您會看到一束光子從椅子上反射出來。在反射離開椅子的過程中,這些光子以類似於椅子的圖案排列。當光子撞擊您的視網膜時,您的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會檢測到該模式並將其發送到您的大腦。
  • 裙子顏色之爭:看到白金色的人對色彩感知力稍差(圖)
    對色彩感知能力稍差  昨天,微博和微信被一條裙子刷屏了,就為了爭辯它究竟是什麼顏色。她表示,人之所以能看到物體的顏色,由眼睛視網膜中的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決定的。  「視杆細胞負責昏暗光線下的視物,而視錐細胞則負責處理色彩和細節。」王晶認為,這張圖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論,與裙子拍攝時所處的光線條件,以及照片的曝光等有關係。  「從圖上看,所處的拍照環境光線充足。
  • VR藍光輻射對人眼傷害大 嚴重可致人失明
    「VR成像裡藍光的危害要比人們用手機或者看電視更大,極端嚴重情況下可能致人失明。」談及VR設備可能對健康產生的「負作用」,3Glasses聯合創始人、CTO黨少軍顯得有些憂慮。當VR玩家沉浸在視頻或者遊戲中時,他們並不會考慮太多這種虛擬實境影像給眼睛帶來的壓力。
  • 溫醫大開創眼視光學「中國溫州模式」
    一份來自世界衛生組織權威數據表明,目前全世界有14億人罹患近視,到2020年,這一數據將會增長至25億。  根據這份最新權威報告,中國是全球近視患病率最高的區域,近一半人正在經受近視的考驗。而近視作為眼疾,卻未引起大眾足夠的關注:眼鏡、雷射手術等手段的存在使得人們有理由忽視其帶來的困擾。為了尋找近視機理以達到更好的幹預目的,溫州醫科大學率先開設全國首個眼視光專業,從中探索新模式。
  • 趣知識;人眼能看多遠及人眼能看清楚多小的物體
    人眼其實是一臺像素高達5.76億的「超級相機」,人類的眼睛可分辨約一千萬種顏色。A:人能看多遠?第一,要看你看的東西有多大。第二要看你站多高。在純淨清澈沒有月亮的夜晚,人眼可以看見27公裡外的一點燭光;(伽馬射線暴)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看見的最遠天體是GRB 080319B,該天體在2008年3月19日發生的一次伽馬射線暴,距離地球達
  • 趣知識;人眼能看多遠及人眼能看清楚多小的物體
    人眼其實是一臺像素高達5.76億的「超級相機」,人類的眼睛可分辨約一千萬種顏色。A:人能看多遠?第一,要看你看的東西有多大。第二要看你站多高。在純淨清澈沒有月亮的夜晚,人眼可以看見27公裡外的一點燭光;((伽馬射線暴))
  • vr是什麼
    vr是什麼?  對於vr很多人還感覺到比較陌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技術,其實vr也就是虛擬實境,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vr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具體應用領域在哪些地方等等,我們全方位了解一下。vr是什麼技術?
  • 人眼的像素有多大?
    而人眼並非如此。人眼內的感光細胞分布在球面上,視野中心區域對細節的辨認能力和視野邊緣相差很大,再加上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人眼和大腦的協同工作讓大腦早就適應了對視覺做出修正和補償,更讓人眼有多少像素這一問題變得撲朔迷離。我們只能估算一下,看看如果人眼是一部相機,能夠產生多少像素的圖片。這就涉及到人眼能夠分辨的最小單位的問題。
  • 人眼如何看見顏色?
    在人眼的視網膜上有2種感官細胞一種叫視錐細胞,一種視杆細胞,視錐細胞大概600~700萬個,實杆細胞大概一億2500萬個左右,正是這些細胞給我們五彩斑斕的世界。具體怎麼實現呢,這裡簡單給大家說一下,人眼感知顏色主要是視錐細胞,視錐細胞又分為三種,它們分別對不同波長的電磁波最為敏感,波長大概就是564nm~534nm和420nm左右咱們現在就把3種視錐細胞理解成3種不同的粒子,比如說有一束波長534nm的電磁波射入人眼當中,那就是對534nm最敏感的視錐細胞變得最活躍,假設它最劇烈,其他兩種相對來說震動就不劇烈,就是對這個波長的電磁波不感冒
  • 圖解松果體與第三隻眼、天目、全視之眼的秘密
    科學家通過對人體大腦解剖和對現代胚胎學理論的研究發現,人類確實存在有第三隻眼,而在大腦中目前已經退化的松果腺體,就是人類神秘的第三隻眼所在之處。有大量證據表明,松果體是有感光組織結構基礎的,而且有完整的感光信號傳遞系統,充滿視網膜色素的松果體常被人稱為「第三隻眼」。科學家最近發現,沒有眼睛的墨西哥盲魚就是利用松果體來「看」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