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醫學專家稱「患癌是最好死法」引發爭議(圖)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外媒報導,世界著名學術刊物《英國醫學雜誌》前主編表示,患癌症是「最好的死法」引起爭議。 醫學專家理察·史密斯認為,在生命結束之前有機會反思人生,這一點非常重要。他敦促慈善組織和醫學界「不要再浪費幾十億英鎊的資金試圖治癒癌症」。
-
英國專家竟稱患癌是最好死法 不必浪費錢財
人民網1月7日訊 據BBC報導,癌症是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人類一直希望能夠找到治癒這一「頑疾」的特效藥,但是,英國頂尖醫學專家理察·史密斯日前語出驚人,他發表專欄文章呼籲社會各界不要再浪費金錢以試圖治癒癌症,因為患癌症而病逝是「最好的死法」。
-
英國醫學家語出驚人:患癌而死是最好的死法
英國頂尖醫學專家理察 史密斯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日報導,英國頂尖醫學專家理察 史密斯日前發表專欄文章,呼籲社會各界不要再浪費金錢以試圖治癒癌症,因為患癌症而病逝是「最好的死法」。 史密斯現年62歲,他曾在世界著名的綜合性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擔任過13年的編輯,如今是一家醫療科技公司的負責人。最近,他撰寫的一篇有關死亡本質的博客引發關注和爭議。 在文章中,史密斯寫道除了自殺之外,死亡的方式可以分為四大類:猝死、痴呆症導致的或長或短的死亡、器官衰竭致死以及患癌病逝。
-
頂尖醫學專家研究表示:喪失嗅覺的人,可能是隱藏新冠病毒攜帶者
據Science alert 發布的一篇報導,英國醫學專家也開始關注新冠病毒患者喪失嗅覺和味覺的這個問題。 英國頂尖鼻科專家表示,任何突然失去嗅覺的人都有可能是病毒的「隱藏攜帶者」,哪怕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其他症狀
-
英醫學雜誌: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系中毒死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陽】據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PRESS TV)10月13日報導,英國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已故主席阿拉法特系死於釙中毒的說法。據報導,英國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刊登了瑞士科學家的有關調查報告,證實阿拉法特系放射性元素釙210中毒死亡。
-
全球患癌人數增長 肺癌死亡人數最多
原標題:全球患癌人數增長:2018年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高達960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日發布最新報告稱,他們估計,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數在「迅速增長」,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
-
美國頂尖腦神經醫學專家著書《天堂的證明》,用親身瀕死經歷確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埃本.亞歷山大Eben Alexader(左)美國頂尖腦神經科專家亞歷山大(Eben Alexander ),出身名門,腦神經外科專家。埃本1980年畢業於素有南部哈佛之稱的杜克大學,行醫多年,是世界腦神經醫學領域的權威。此前,作為醫學專家,他一直不信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儘管有不少瀕死的病人向他講述自己靈魂脫體,漂遊所見的經驗。直到2008年11月10日,埃本自己突然患上致命疾病——細菌性髓膜炎,死裡逃生後,才完完全全相信,的確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邢泉生教授團隊研究文章
針對局部疫情和局域全民規模核酸檢測如何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邢泉生教授團隊再次用數據說話,與Gary Wong教授團隊密切協作研究,第一時間把青島在局部疫情防控中開展的「全民」核酸檢測做法和取得的積極成效,以翔實的數據成文介紹給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世界頂尖醫學雜誌給出了答覆...
前幾天,世界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發了一篇涉及多國結果的「飲酒」研究:2014年世界癌症報告中做出了一個統計——3.5%的癌症是由酒精造成的,同時每30個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一個是酒精造成。另一些研究人員用隊列研究的方式驗證了和飲酒有關的癌症的種類,發現大量飲酒的受試者(每天大於3次)相比於不飲酒的人,更容易罹患五種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腫瘤以及黑色素瘤。
-
【喜訊】求臻醫學獲得CAP權威認證,彰顯國際頂尖檢測能力!
這標誌著求臻醫學實驗室已經達到國際最高級別的臨床實驗室標準,臨床檢測能力達到國際頂尖水平,所出具檢測報告具備全球互認性及國際公信力!2020年11月9日開始,求臻醫學檢驗實驗室接受了美國病理學家協會委派的專家——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病理學家Jinjuan Yao博士(MD, PhD)為期兩周的嚴格、細緻的線上評審。
-
醫學期刊論文文題英譯問題與修正建議
下面,達晉編譯分析一些常見的英譯文題錯誤,提出簡要的寫作建議,以提高論文文題英譯水平,使論文的英譯更加規範。一、規範使用英文縮寫詞。在醫學論文題目中,應儘量慎用或不用外文縮寫詞。醫用英文縮寫詞眾多,如果為了縮短題目實詞字數或是其他原因,隨意編撰縮略詞,這樣的文章就會令讀者費解。因此,醫學英語縮略詞有強烈的規範性,英譯文題不能隨意編撰縮略詞。
-
【健康】院士繪製「人體癌症地圖」,12個器官最易患癌
記者專訪國內權威腫瘤專家,請他們繪出一幅「人體癌症地圖」,並送上詳細的防癌指導。 人體12個器官最易患癌 郝希山表示:「癌細胞是人體內非常活躍的搗蛋分子,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除了指甲和頭髮,它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生根發芽、四處蔓延。而且研究發現,人體中有些部位的確格外受其『青睞』,但男女會有明顯不同。」
-
作為世界知名,國內頂尖名校的復旦大學,哪些專業的最好就業?
復旦大學不僅是國內頂尖名校,在世界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復旦大學各個學科均衡發展,各具特色,其中文、理、醫學學科最具優勢。同時,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基礎醫學等也是國家重點學科。以上王牌專業應該都是復旦大學最好就業的專業。從2018年復旦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來看,就業率最高的院系有數據學院、管理學院、新聞學院、經濟學院、材料科學系、數學學院、基礎醫學院等就業率都在98%以上。
-
若是把癌細胞注射到正常人的體內,會不會也患癌?相關試驗告訴你
癌症到底會不會傳染,一直都是人們很疑惑的一個問題,隨著大家對醫學知識的了解更加透徹,多數人知道癌症是不會傳染的,但也有少部分人認為癌症具有傳染性。為了驗證癌症到底有沒有傳染性,美國一醫生進行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震驚了很多人。
-
這些常見癌症,美國用4種簡單的抗癌方法,讓200多萬人避免患癌
你可能不知道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全球第一,根據2019年的數據,每65人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每年超400萬人患癌 2018年美國癌症學會發表了文章,對過去四十多年的大數據進行研究,最後提出:通過種種醫學上的努力,美國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出現顯著下降的趨勢
-
患癌主要由基因決定?中外專家澄清癌症十大誤區
原標題:患癌主要由基因決定?中外專家澄清癌症十大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從公眾、患者,到部分醫護人員,都對癌症存在不少誤區。臺灣「華人健康網」近日通過調查總結出人們對癌症普遍存在的十大誤區,《生命時報》特邀廣東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尤長宣逐一澄清。
-
個高的男性或易患癌!歐洲《腫瘤學年鑑》:每高10cm,風險升高8%
近期,《腫瘤學年鑑》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個子高是男性患癌高於女性的原因之一。一向被視為「加分項」的個兒高,竟成了易患癌因素。《生命時報》結合研究採訪專家,列舉男性10大高發癌症,給出5條防癌建議。受訪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 程書鈞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 支修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 尤長宣天津市腫瘤醫院腦系腫瘤科主任 李文良男性更易患癌,或因長得高歐洲腫瘤學會和日本腫瘤學會期刊《腫瘤學年鑑》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依據兩大隊列超過
-
「基因魔剪」安全性再遇挫折:編輯成功或意味增加患癌風險
6月11日,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同時發表了兩篇新成果,給持續受到追捧的「基因魔剪」 CRISPR技術潑了冷水。來自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和劍橋諾華生物醫學研究院的兩個研究團隊分別將關注點投到了一處:CRISPR編輯成功或增加患癌風險。
-
英開展全球最大生物醫學成像研究
原標題:英開展全球最大生物醫學成像研究 有助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和診斷 英國生物樣本庫由該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和維康基金會於2006年創立。其目標是通過收集與健康相關的數據,如飲食、身體活動、生活方式和認知功能,以及在英國對50萬人的血液和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行採樣研究,從而為健康研究人員創造一個資源庫。為了讓這些分析能夠取得健康成果,這些數據被連結到醫院、死亡登記的個人健康記錄中,如今也包括了普通醫生。
-
國內四所最好的醫學院,技術頂尖,專業實力極強!
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報考醫學專業的學生人數存在明顯上升的趨勢。我國有幾百所高校,它們有著各色各樣的專業,不同的學校,所擁有的優勢專業也各不相同。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四所國內頂尖的醫學院,建校歷史悠久,實力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