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回應中日聯絡及南海填海造陸等問題(實錄)

2021-01-15 環球軍事

2015年6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

時間:2015年6月25日15:00-15:55

地點:國防部外事辦公室

發布人: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

楊宇軍: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本月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下面請大家提問。

記者:根據日本媒體報導,近期將會籤署中日海空聯絡機制,請中方予以證實。如果情況屬實,能否披露更多信息。第二個問題,根據韓國媒體報導,韓中國防部直通電話將於下月中旬正式開通,可否證實此事?

楊宇軍: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中日海空聯絡機制的。建立中日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是兩國和兩國防務部門領導人達成的共識,有利於避免因誤判引發的海空意外事件,增進兩國防務安全互信。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該機制相關工作曾經一度停滯不前。去年底,中日雙方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四點原則共識後,雙方就機制有關問題繼續開展磋商。

6月19日,中日兩國防務部門在北京舉行海空聯絡機制第五輪專家組磋商。雙方就建立該機制的相關技術性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溝通,並達成了一些共識,同意加快啟動運行該機制的相關準備工作。今後,雙方還將就相關問題繼續開展磋商。

第二個問題,去年7月,習近平主席應邀訪問韓國,中韓兩國元首就儘快開通兩國國防部直通電話達成共識。中韓建立國防部直通電話,有利於雙方增進互信,避免誤判。目前,中方的一個技術工作組正在韓國,與韓方就直通電話相關技術問題進行磋商。

記者:根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安東諾夫表示,上合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將於本月在聖彼得堡舉行,請問這次會議的議題是什麼?中方的安排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方案本來是準備在這個月(6月份)出臺公布的,但是後來推到了9月份,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準確,如果準確的話,為什麼要推遲公布這個方案?

楊宇軍:關於第一個問題,應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大將和芬蘭國防部長約西•尼尼斯託邀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上將將於6月28日至7月5日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並對芬蘭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去年4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塔吉克斯坦舉行了第11次國防部長會議。本次國防部長會議,將總結上次會議以來的防務安全合作成果,共同探討如何落實成員國元首共識、進一步深化上合組織防務安全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具體舉措。另外,訪問俄羅斯期間,常部長還將出席上合組織第二屆軍樂節。

關於訪問芬蘭的情況。中芬兩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保持著經常互訪的傳統。常萬全部長訪問芬蘭期間,將與芬蘭國家和軍隊領導人見面,就兩國兩軍關係等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此次訪芬的目的是增進互信,加深友誼,推動兩軍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和拓展。

關於第二個問題,關於國防和軍隊改革方面的情況,目前我沒有可供發布的信息。

記者:我們關心的是中美兩軍關係的問題。此前兩軍已經籤署了陸軍交流的備忘錄,在陸軍方面,中美兩軍未來將有哪些具體交流活動。我們從媒體得知,美國邀請中方參加環太軍演。請問中方是否會參加環太軍演?

楊宇軍: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中美兩國陸軍交流的。在中美兩軍構建新型軍事關係的背景下,兩國陸軍的交流合作總體發展良好。前不久,中央軍委範長龍副主席訪美期間,兩國籤署了《中美陸軍交流與合作對話機制框架文本》,這是兩國陸軍多年來籤署的第一份合作協議,對於加強兩國陸軍之間的務實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該協議,中美兩國陸軍將在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合國維和行動、軍官教育、軍事醫學、工程兵等領域開展合作。下一步,雙方將通過機制化的方式不斷充實和擴大兩國陸軍合作。

關於環太軍演,應美方邀請,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去年赴美國夏威夷參加了「環太平洋-2014」聯合軍事演習。參加這一演習有利於加強各國海軍的專業交流和務實合作。

當前,中美兩國兩軍領導人的共識是要進一步加強兩軍交流與合作。我們願意與美方加強在亞太地區的互動,提高共同應對挑戰的能力。

記者:前不久發表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提到,中方「舉辦香山論壇等多邊活動」。請問今年香山論壇將在何時舉行?將邀請哪些代表參加?

楊宇軍: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和中國國際戰略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香山論壇將於今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主辦方將於近期向亞太及世界其他地區有關國家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部分國際組織代表、前軍政要員以及知名學者發出邀請。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亞太安全合作:現實與願景」,與會代表將圍繞亞太安全趨勢、亞洲安全理念、海上安全、反恐等問題交換看法。中方希望此次論壇有助於各方進一步增進互信,積累共識,促進地區安全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記者:有媒體報導,菲律賓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期舉行海上聯合軍演,其目的在於加強在南海地區對中國的監視。請問對此作何回應?

楊宇軍:我們一貫主張,有關國家間的雙邊軍事合作應該有利於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不應損害第三方利益。有的國家拉攏域外國家介入南海問題,大「秀肌肉」,刻意渲染地區緊張氣氛,這種做法只會給南海局勢帶來不利影響。

記者:我的問題是關於「9•3」閱兵。據了解,此次閱兵首次邀請了外軍代表參加。請問現在中方是否已經開始邀請外方代表?邀請了多少?有多少外國軍隊已經接受了邀請?比如說我們的鄰國俄羅斯是否會來參加?

楊宇軍:這個問題,前天在國務院新聞辦的發布會上已經做出了回應。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國將於9月3日舉行閱兵等紀念活動,邀請外國軍隊來華參閱並派團觀摩。

目前,已有部分國家軍隊作出了反饋,俄羅斯等國已經明確表示,屆時將應邀派員來華參加和觀摩閱兵。我們也將繼續與有關國家保持溝通。

記者:不久前,中方宣布在南沙部分島礁的陸域吹填將很快結束。現在中國在南沙群島的陸域吹填行動是否已經結束?如果沒有結束的話,會在什麼時候結束?

楊宇軍:就在本月,外交部發言人已經做出說明,中國在南沙群島部分駐守島礁上的建設將於近期完成陸域吹填工程。之後,中方將繼續按照工作計劃推進相關的建設活動。至於工程何時完工,要根據工程進度和各方麵條件確定。

記者:俄羅斯官方報導,中俄將在8月份進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請證實。第二個問題,今年以來,軍方已經連續5次公布了軍級以上幹部的違紀違法問題。最近一次公布的這兩名幹部查處時間都是2015年1月份,因此有分析認為這是反腐停滯的一個表現。請問對此作何評論?

楊宇軍:關於第一個問題,聯合軍事演習是中俄兩軍務實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中俄兩軍在雙邊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聯合演習已經逐漸實現了常態化,對於提高兩軍共同應對新挑戰、新威脅的能力,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根據計劃,今年中俄兩國海軍計劃舉行兩場海上聯合演習,第一場已經結束了,第二場海上聯合演習的具體事宜,雙方正在協商當中。

關於軍隊反腐,我們已經多次表明了相關立場。根據中央部署,軍隊深入推進反腐工作,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同時,軍隊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文件,建立完善巡視、紀檢、審計、司法相互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體系,不斷扎牢規範權力運行的制度籠子,為強軍興軍提供有力保障。

需要強調的是,軍隊的反腐工作既重視治標,也重視治本,所謂「反腐停滯」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

記者:前段時間,中國海軍徵召最近兩年退役的海軍士官返回部隊再次服役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隨後解放軍報官方微博闢謠,而央視報導顯示,南海艦隊近日曾組織多省市的預備役人員進行海上聯合演練。可否介紹一下這支預備役隊伍的情況。

楊宇軍:中國的兵役法、國防動員法等都作出規定,軍隊預備役人員要進行軍事訓練,保持遂行軍事任務的能力。你所提到的情況,是南海艦隊落實年度訓練計劃,組織預備役人員開展海上演練,對此無需進行過度解讀。至於預備役人員參加這次演練的情況,新聞媒體已經做了報導。

記者:關於9月份抗戰勝利70周年慶祝的相關活動,是否邀請臺灣方面的人士參加?如果有的話,受邀人士目前給這邊的回應是什麼?

楊宇軍:關於邀請臺灣方面人士參加有關紀念活動的事情,請你向相關主管部門了解。

記者: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今天落幕,達成了很多成果。但是在南海問題和網絡問題上,其實中美之間的分歧仍然是存在的,並沒有縮小。請問在這樣一種背景下,這次對話有沒有取得預期成果?請予以評價。

楊宇軍:關於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有關成果,超出了我的回答範圍。建議你在華盛頓的同事向前方代表團了解。

記者:6月18日美國參議院審查通過的2016年度國防預算法案,涉及邀請臺灣參與軍演的增修條文。請做出回應和評價。第二個問題,關於「遼寧艦」出海訓練的問題,近期我們關注到「遼寧艦」出海訓練的消息。請介紹「遼寧艦」這次出海訓練的內容,取得了哪些成果?

楊宇軍: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同臺灣發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這一立場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妥善處理臺灣問題,以實際行動維護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發展大局。

關於「遼寧艦」出海訓練的問題,我目前沒有可供發布的信息。

記者:在周二的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介紹這次閱兵展示的絕大部分都是新式武器。請問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今天上午蒙古駐華大使宣布,蒙古會派出75人的方隊參加中國的閱兵儀式,是不是外軍就是這樣的規模?此外,現在地方上的公務員工資已經進行了調整,請問軍隊工資會不會跟公務員保持基調一致?

楊宇軍:關於閱兵的目的,閱兵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活動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至於參閱裝備、閱兵規模的具體情況,在前天國務院新聞辦的發布會上已經有了介紹。

關於第二個問題,外軍參閱方隊的人數,是綜合考慮了閱兵場地和閱兵時間等相關條件,並與有關國家協商確定的。

關於你提到的工資調整問題,我不掌握你說的情況。

今天的例行記者會就到這裡,下個月再見。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回應「在南海填海造陸」:與菲律賓無關
    2014年6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記者會,就南海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問:第一,中方對越方公開的中方船隻撞沉越方漁船的有關視頻有何回應?第二,菲律賓方面近日稱中方正加緊在南海填海造陸,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答:關於第一個問題,越南的做法是企圖倒打一耙。我在昨天的記者會上已經向大家介紹,中方有關船隻是在中建南鑽井作業平臺附近執行護航安保任務,處於防守狀態,是越方船隻奔襲一百多海裡進入有關海域,企圖強行衝撞中方守衛船隻,嚴重危害中方船隻和人員安全。到底是誰在現場發起進攻,是誰處於防守一方,是誰在製造緊張,這是非常清楚的。
  • 外媒:越南在南海基建升級 3年填海造陸48.6萬平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當西方媒體習慣緊盯中國在南海建設步伐的時候,彭博社12月18日突然報導了越南在南海的新舉動。報導援引美國「數字地球」公司9月拍攝的衛星圖片稱,越南在南海南沙群島升級基建,西礁地區出現了包括類似幹船塢在內的的新設施。報導稱,圖像顯示的新設施可供船舶停泊維護,以進行長時間巡航。這一舉動表明,「越南想要堅守爭議水域」。報導稱,越南外交部沒有就此事回應郵件問詢。
  • 中國在黃巖島填海造陸被美國成功勸阻?中方回應
    (原標題:中國在黃巖島填海造陸被美國成功勸阻?中方回應) 問
  • 有關填海造陸的是是非非
    與韓國上下的喜慶氣氛不同,眾多國際環保組織對如此大手筆的海堤工程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表示擔憂,有關填海造陸的是是非非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除了填海造陸,其他幾種常見的造陸方式還包括圍湖造田、攔河圈地等。地球上海洋面積巨大(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可用於造陸的近海面積相當可觀,使得填海成為一種最主要的造陸方式。  在全球人口膨脹,工業、生活用地不足的背景下,很多國家將目光投向了海洋。
  • 美國學者:摸不透中國人,明知填海造陸的危害卻又想造出一個新區
    ,但是就針對與填海造陸這一方面,其實在世界上有很大的爭議,就有美國學者表示:摸不透中國人,明知填海造陸的危害卻又想造出一個新區。我們要知道填海造陸有什麼弊端,其實最大的壞處可能就是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畢竟填海造陸就是對原有的海洋環境進行改造,以及各種各樣的汙染、海水倒灌甚至是地表沉降等系列問題。
  • 南沙群島實際控制現狀,中國填海造陸真厲害,1年內造出南海3大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並登陸太平島,在島上設置南沙群島管理處。並將南沙群島的島礁命名,公之於眾。南沙群島中最大的自然島嶼是太平島,面積為0.44平方公裡,如今被臺灣實際控制。第二大島嶼是中業島,面積為0.33平方公裡,如今被菲律賓佔領。第三大島是西月島,面積為0.16平方公裡,如今也被菲律賓佔領。
  • 中國南海一項超級工程,填海造陸發生巨變,網友:打造海上城嗎?
    所以我們中國現在致力於填海造陸計劃,爭取增加我們中國的國土面積,陸地面積,這樣才能夠讓人們有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而中國近期在南海有一項超級工程,就是填海造陸計劃。因為在中國的南海有很多的群島,宣德群島就是其中的一個,宣德群島中有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島嶼,這些島嶼有著西沙七連嶼,這幾個島嶼可以完全連起來填海造陸成陸地,讓我們中國人在陸地上生存。
  • 南海新島露雛形:數艘挖泥船填海造島,還有3500米機場跑道?
    要說到中國的南海區域,一直以來都被稱為寶藏一樣的存在!這裡不僅擁有豐富的海洋特產,而且還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一直以來中國的南海問題都是國際化爭端的存在。可是現在,中國的南海一艘國產挖泥船正在展開開始填海造陸的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就會是一個全新的島嶼,為我國海上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南海新島初見雛形,數艘挖泥船填海造島,3500米機場跑道拔地而起。
  • 從精衛填海看圍海、填海造陸的差異
    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自然造陸。同時精衛鳥用自己的行動也告訴了我們:人工填海造陸的過程。       由於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國家都在向海洋要地,通常的做法有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那麼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呢?       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都是指通過人工的辦法,將原有的海域變成陸地,緩解地少人多帶來的諸多問題,那麼圍海造陸和填海造陸的區別是什麼呢?下面帶您了解一下。
  • 中國首例填海造陸項目,斥資6500萬造機場,每年接待千萬遊客
    人們常常用滄海桑田來形容滄海變遷,在自然環境中,這種變遷的周期都是以億年為單位,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填海造陸,成為解決許多地區土地問題的好辦法,尤其是中東石油豪國,經常開墾油田,我國在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個填埋機場。
  • 臺灣海峽是「修建跨海大橋」,還是「填海造陸」呢?看完就明白了
    能不能填海造路呢?能不能修建一條跨海大橋,縮短臺灣與內地的距離呢?臺灣海峽的寬度,現有技術完全可以修建跨海大橋大陸距離臺灣海峽最近的地區應該是福建的福州,相距約有130千米左右。在中國現有技術條件下,修建這樣一條跨海大橋完全沒有困難,特別是在完成修建港珠澳大橋且正常運營之後,我國對於修建跨海大橋技術的掌握已是十分嫻熟了。
  • "中國將在黃巖島展開填海造島工程"屬媒體炒作
    >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答記者問。李愛明 攝中國軍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任旭報導: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表示,所謂「中國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南海黃巖島展開填海造島工程」的報導,是一些媒體在炒作。
  • 我國填海造陸打造景區,引來90多國阻攔,聯合國:中國合理合法
    01使用填海造陸技術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國家,每個國家的生活方式不同以外,國家佔地面積也大不相同,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領土面積大概960萬平方公裡,在世界上也是前三,但由於中國的人口數量多,每年也都在持續增加,可能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出現土地不夠用的問題,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國也是想盡辦法去解決
  • 接連挖空兩座山「填海造陸」,大手筆令西方國家驚嘆
    為了擴大國內的土地資源面積,各國都是將目標放在了海洋中,開始了一系列的填海造陸工程,目前來講向海洋發展已經成為了人類未來生存發展的主要方向,可是海洋之中所蘊含的豐富資源又讓人眼紅不已,我國近些年所進行的填海造陸工程也非常的多,其中的南海七連嶼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工程。
  • 為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成功,而越南卻屢屢受挫呢?關鍵在於它
    隨著海平面的上升,填海造陸成為了很多海島國家大力推進的一個項目,希望以此來保障國家領土面積不會被縮小。而中國雖然並不需要為此擔心,但是為了我國南海海域更好的開發和守護,我國也在大力推進填海造陸技術發展,並且在南海海域試驗成功,領先於其他國家的發展。
  • 中國填海造陸,建全球最大廣場,比17個萬達廣場還大,有特殊意義
    填海造陸是大工程,既耗財又費力,稍微不注意還容易破壞環境,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不會有國家這麼幹。世界上填海造陸最著名國家是荷蘭,該國具有全國四分之一土地低於海平面的隱患,和人口過於密集的迫切需求,所以只好向天要地,近百年硬生生造出一個省來。
  • 越南精銳部隊突然出動:學中國填海造島,結果被颱風吹走了
    在南海地區,不止中國在填海造陸,其它國家也在進行類似的行動,不過不同於中國的高效率,大部分的國家在填海造陸方面都缺乏明顯的設施跟經驗,而最近越南方面在進行相關的填海造陸作業時,也發生一件令人十分意外的事情。
  • 南海一「奇蹟工程」,填海造陸成新島嶼,網友:或將成「新省份」
    人生在世,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是為了愛情,一次是為了旅行,一次是為了國家的領土面積,相信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面對這樣廣闊的土地,為了便於管理,便把土地分成了不同的省,可是在南海境內,卻有網友表示,這樣的事情在我國還會發生。
  • 這座中國城市,經濟發達,三分之二的面積靠填海造陸
    陸地資源向來珍貴,許多國家都面臨著土地資源不足的問題。人類歷史上的諸多戰爭,其根源之一就是對土地的爭奪。進入和平時代後,擴大土地的方式變成了向海要地,比如荷蘭,荷蘭整個國家有6000平方千米,都是靠填海造陸得到的。為此還專門修築了一條圍海大堤。
  • 歐洲一小國填海造陸面積比中國還大,原因讓人費解
    大家都知道,由於很多國家因為領土面積狹小,或者是自己的領土部分不適合人類居住,而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面積少之又少,因此都想方設法的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擴大領土面積,特別是沿海的一些國家,通過填海造陸的方式使得領土面積不斷增長,中國的填海造陸面積在世界上能夠排到世界第三名,這個是非常出乎意料的事情,但是有一個國家更填海造陸更加的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