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事:你的大腦是你的朋友嗎?

2020-12-05 發泥Tube

有沒有想過一件事,你那負責指揮一切的大腦,是不是一直忠誠於你?我們的大腦一直在默默地篡改著我們的記憶,人類的記憶並不像是白紙黑字那樣的檔案袋,而更像是可以剪輯修改的電視劇,一個接著一個的畫面在你大腦中儲存著,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接觸到的新事物,記憶會不斷的進行二次加工。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聊一聊你那負責指揮一切的大腦是不是忠誠於你?

8大腦會限制人際關係

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90年代提出的150定律告訴我們:「能夠與某個人維持緊密關係的人數上限是150」。簡單的說就是你所交往的朋友數量會局限在150這個數字上,是不是很不可思議?這其實是由大腦中的新皮質大小決定的。

7大腦運轉能給你帶來快樂

大腦其實希望你多幹活,而不是多休息。在生活中,不上班在家呆久了,人會有焦慮不安的感覺。(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窮),當你讓你的大腦運轉後它就會分泌多巴胺來獎勵我們達成目標,這件事絕對是細思極恐的。這下就能科學的解釋出那些在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員工們不快樂的原因了吧。

6大腦才懶得幫你記住數字

人腦能夠臨時記憶的信息數量,是不會超過四條的,並且最長保存時間不會超過30秒。想想一個11位的手機號碼有多難記,就算你記住了,明天你還能想起來嗎?

5大腦的處理速度比眼睛快

請讀一下圖中的文字,

當你看完這句話時才會發現其實圖中文字順序都是錯的,但是你還能完全理解它的意思,是不是很神奇?這充分說明你的大腦處理速度比你的眼睛還要快。

4走神是怎麼回事?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的走神了?如果我們的思想和意識是完全自主的,那走神又要如何解釋呢?科學家說:人類大約三分之一的清醒時刻都在走神。(終於能為自己上學時總是不認真聽講找到理由了)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剩下三分之二的時間去高效利用。

3三個永恆提問

你是否在生活中或者新聞上看到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總是有那麼多的圍觀群眾,哪怕場面有些慘不忍睹,甚至無法直視,依然有些人忍不住上前去看一看,其實這並不是人的好奇心,而是人的求生欲,這也是我們的大腦在作祟。

千百年來大腦衡量事物的標準從來沒變:「這個能吃嗎?這個能睡嗎?這個要命嗎?」在你自己的潛意識裡有沒有這三個問題呢?

2無意識行為

人類百分之60%—80%的日常行為是無意識的,總是想不起來走來樓的時候有沒有關燈,有沒有鎖門,其實並不是你的錯,這些活動早被大腦自動歸類為「低級別項目」在運行了,簡單來說就是下意識,你會記住你的下意識嗎?(終於為自己總是出門忘記拿鑰匙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1一心二用是不可能的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出現過打電話中沒有紙卻要記一個手機號的時候呢?或者你在看書的時候你的朋友跟你說話可能會打斷你導致你根本你看不下去書了呢?其實你的大腦根本不允許你這樣做,所以一心二用是不可能的。

最後想一想,你的大腦是你的朋友嗎?忠誠於你嗎?你的腦子裡現在在想什麼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關注發泥TUBE每天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相關焦點

  • 你所不知道的大腦
    人類的大腦是我們所知的最複雜的信息處理系統。它具有很多個實用功能,但也具有不足和弱點。如果我們對大腦有更多的了解,就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大腦。大腦有兩種注意力注意力是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我們每天做事需要使用注意力。但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做有些事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做另一些事卻又無論如何集中不了注意力?
  • 我們是如何知道自己吃飽了的? 大腦認為你飽了你就真飽了嗎?
    我們是如何知道自己吃飽了的? 大腦認為你飽了你就真飽了嗎?時間:2017-06-30 13:12   來源:好哩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是如何知道自己吃飽了的? 大腦認為你飽了你就真飽了嗎? 當人吃飽了之後,一般短時間內是會停止進食一會兒的,大部分人知道吃飽了停止進食。
  • 你的夢,是如何產生的?你可知做夢時你的大腦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但你知道,當你在夢中遨遊的時候,你的大腦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變化嗎?每當你入眠以後,大腦裡的一個小腺體會給你分泌天然的安眠藥,它叫做褪黑素,會影響你的中樞神經系統,讓你昏昏欲睡。人的睡眠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動期。
  • 神經可塑性:關於大腦,你最應該知道的
    01你們說還有什麼是比和一個麥霸一起去KTV更讓人抓狂的事嗎?有,就是和一個唱得超好的麥霸一起去KTV。以前公司同事每次號召一起去唱歌的時候,我都會用一頓飯作為答謝,拉上半推半就的蘇凱一起。因為他唱歌實在是太難聽了!
  • 你認為你能控制你的大腦嗎?揭露人類大腦意識不到的心理反應
    你可能肚子正餓,和你的身體在尖叫"現在就餵我",所以你就只能照做,這發現牆上有個方便的【卡路裡表】,告訴你一個油膩膩的大漢堡加起司710卡,而一個大的凱撒沙拉大約是500卡,這時候,你的飢餓感說話了"你看就差200咯,有差嗎?"反正你的腦子也被購買食物的想法佔據了,沒有想太多後果,有人都會去看【卡路裡表】他們不知道健康的沙拉熱量,跟一個起司漢堡差不多。
  • 給總是想太多的你:你是美麗的「大腦多向思考者」
    你知道何謂「大腦多向思考者」嗎?當你較常用右腦思考,觀察敏銳善解人意會是你的特點,但也是你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想法太多的腦袋,「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定有人會想:「有人會因為自己太聰明,受盡折磨或變得不幸嗎?」
  • 測試:你的大腦有何優勢
    1.你在看地圖,或街上指示時,你會:   a.會有困難,而找人協助   b.把地圖轉過來,面對你要走的方向   c.沒有任何困難   2.你在準備一道做法複雜的菜時,一邊正在播放收音機, 還有朋友的來電.你會:   a.三件事同時進行   b.關掉收音機,但嘴巴和手都沒有停   c.告訴朋友
  • 你其實抑鬱了 只是你不知道
    作為一名85後,我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失眠了。 就拿我的閨蜜來說,25歲研究生畢業出入職場,29歲終於熬成了部門小主管,聽上去已算是年輕俊傑了,但是誰又知道這過去的四年裡,她每年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晚上要靠吃安眠藥才能睡覺。
  • 心海拾貝:與你的大腦合作
    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所認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合作關係,也就是你和大腦的合作關係。當你能夠與大腦合作,讓它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你就能得到你所想要的。有人跟我說:「大腦是非常複雜的器官,要花很多的時間去了解。」這麼說其實是不對的。你要知道關於大腦有四件事,如果你能落實了這四件事,你就能在各個層面的所有領域都取得成功。      第一點:大腦會去做它認為你想要它做的事。
  • 天才都是神經病嗎?來問他 關於大腦 你會知道更多
    本期主持 小寧 設計 靈伊這個秋天,梵谷展火了半個杭州。但是你也不會不知道,梵谷的個人經歷裡,「嚴重的精神疾病」是與他的繪畫天賦一樣,不容忽視的部分。究竟,在梵谷的大腦裡,頂尖藝術和極度病痛是如何共存的?來自英國的心理學家非利克斯·波斯特通過十幾年的研究發現:「天才中多有精神瘋狂病症,而精神瘋狂症又時常能激發靈感和創造性。」
  • 關於瑞士首都,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瑞士首都,你不知道的事 2020-06-25 0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能在任何年齡改變你的大腦嗎?
    假如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能在任何年齡改變你的大腦嗎" 你會怎麼回答?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們每天做或不做的事情都在改變著大腦,使其朝好或壞的方面發展。而且,已經有神經可塑性(大腦對經驗做出反應的能力)方面的實驗證明,我們的大腦有能力通過改變其結構、增加或減少其大小、或者改變其生物化學來改變自己。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的。」是的,我們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
  • 你失去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來告訴你
    當你在想「我永遠失去了他」的時候 ,你的情緒波動會讓你很難看清楚。你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他回來,你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知道此時你應該如何應對他。幸運的是,你找到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將幫助你退一步,把事情看得更清楚。讓我們看看你是需要怎樣去做到!你失去了他,他說他再也不會回來了。這是真的嗎?
  • 你知道嗎?心冷了,就暖不回來了
    ★願每個努力的你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一段感情走向結束的局面,不僅僅是因為對與錯,好與壞,愛與不愛,而是因為一方的心冷了,把失望攢夠了才會離開,如果不離開的話,難道還要把絕望攢夠嗎?也有人說:「無論是什麼樣的感情,不是一個人一廂情願的付出,更不是一個人心甘情願的給予,而是需要兩個人共同去經營一段感情,不管在這段感情裡面哪一方是對或者是錯,一旦一方先放手,另外一方心冷了,就再也暖不回來了。」現在有很多夫妻、情侶走到結束的局面,不是不愛了,而且不知道該怎麼愛下去了。
  • 你知道,「上癮性的行為」對學生的危害有多大嗎?後果不敢想像
    你知道,在生活中,「上癮性的行為」都有哪些嗎?加拿大的一位心理治療師曾這樣對「上癮行的行為」進行描述:「一種暫時讓你放鬆快樂,但長期卻對你有著傷害,而你卻無法放棄它的那種行為,這就是上癮性的行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知道存在著各種形形色色的東西,並且我們可以預先知道其是好是壞,但卻不知道為何我們要做其事花費大量的時間,事後自己又感到各種的悔恨。即:這就是我們對這件事情存在「厭惡並渴望著」,才致使我們陷入其境。那麼,上癮性的行為在我們生活中又有哪一些呢?
  • 細思極恐,你知道你不僅只有大腦在思考嗎?
    我們的思維不像是笛卡爾所設想的那種虛無縹緲、只存在於概念裡的「我」。我們始終在用我們的身體去思考,始終與我們的身體密不可分。身體決定了大腦的運作方式,這超過了大腦對身體的控制程度。因此,難道不應該把身體視為我們決策器官的一部分嗎?正如把靈魂概念掃進歷史垃圾堆的生物學還原論者所說,思維不等於大腦。它不是在大腦邏輯處理單元上運行的軟體。從各個方面來看,它更大、更豐富、更全面。它有關節,有肌肉。純淨的理性思維也會流汗,也會大便。這個身體,這一堆終將腐朽的血肉,是真正的你。這就是具身認知。而延展認知則更加怪異。
  • 電源你不知道的事(2):國產電容靠譜不?
    【PConline 雜談】如果說CPU好比人類的大腦的話,那麼電源無疑就是人類的血液了。它並不是電腦所特有,但電腦沒了它可萬萬不行,就如血液對人的重要性那樣。上一次小編的一文《電源你不知道的事(1):日系電容大起底》介紹了日系主電容的方方面面。第二期「電源你不知道的事」,自然輪到國產主電容了。
  • 玩MC時,大腦支配你做過哪些「明知故犯」的事,玩家:挑戰禁忌!
    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經過大腦的思考,玩遊戲也是如此。那麼,在第一次玩MC時,大腦指使你做過哪些"明知故犯"的事。我們明知道史蒂夫不能完成這件事,但是出於好奇,大腦還是指揮我們進行了了操作。以下這些事情,有沒有你的身影?
  • 你知道鯨魚是怎麼睡覺的嗎?它們一次只休息半個大腦
    但鯨魚不一樣,鯨魚在睡覺的時候,只有半個大腦在休息——半個大腦在睡覺,另外半個大腦在保持清醒來注意鯨魚保留的氧氣是否足夠,並注意環境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危險——這就是所謂的單半球慢波睡眠。人類和大多數哺乳動物是無意識的呼吸者,這意味著他們呼吸時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他們經常會把呼吸這件事忽略掉。這就像我們的心臟一樣,你不必去提醒它,它自己都會跳動。
  • 嗨,孤獨的朋友,你也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嗎?
    孤獨的瑪麗沒有朋友,某一天憑著電話黃頁上的一個地址,心血來潮給美國紐約的陌生人馬克思寫信,向他詢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馬克思已經44歲了,是一個肥胖古怪的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從此兩個孤獨的靈魂開始了一段延續18年的筆友關係,在一封封天真而怪誕的信中,流淌的是對溫情、交流、理解的渴望。親愛的瑪麗,我得告訴你些事情,解釋我為什麼不寫信給你。每次收到你的信,我總感到很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