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揭幕的這個展覽,讓人感受到書法的向心力

2020-12-10 騰訊網

書法是最具人民性的藝術之一。今天於劉海粟美術館揭幕的宣家鑫書法展(長三角巡迴展上海展)就讓人感受到書法的向心力——數十年來,宣家鑫作為書法推廣、傳播者,見證著書法在大眾尤其是青年群體中熱起來,豐盈著更多人的精神世界。

展覽共展出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收藏協會副會長宣家鑫近年來精心創作的包括真、草、隸、篆、行作品120餘幅。這些作品能夠代表這位藝術家從藝50年來的書法藝術成就,也表達了藝術家為實現小康社會獻禮的赤誠初心。

「從我第一次舉辦個展到現在,近30年過去了,祖國大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2020年又是我們國家決勝實現全面小康之年。我慶幸生活在這個時代,因為這是一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今天的開幕式上,宣家鑫如是感嘆。他坦言深知自己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中充當的其實是「接力棒」,「希望能夠以自己的努力,將書法藝術傳承下去。」

早在1980年代,宣家鑫就以書法在上海書壇嶄露頭角,數十年來形成法度嚴謹而姿態鬱勃、清新雅致而奇逸灑脫的書風,呈現出獨特的個人特點。

宣家鑫不斷錘鍊著的書法藝術,或許至少與他這樣幾種人生經歷不無關聯。

其一是他的字模設計師經歷。1983年起,宣家鑫曾做過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的一名字模設計師。這樣的經歷讓他對漢字的形體結構有了全面而系統的認識,為學習書法掌握字形結構打下紮實基礎。其二是他曾與眾多書畫篆刻名家面對面交流學習的經歷。上世紀90年代初,宣家鑫參與編撰《中華名人書齋大觀》,先後採訪了當時諸多一流名家,包括朱屺瞻、謝稚柳、王個簃、唐雲、程十髮、劉旦宅等,對於傳統藝術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靈感。其三是他的多年來的書畫鑑定經歷。宣家鑫接觸了大量的中國古今書畫真跡,眼界和眼力迅速提升,鑑賞和鑑定能力與日俱增。書畫學習的第一關,便是錘鍊一雙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眼睛,理性地抓住藝術之本質。

此外,宣家鑫還常常以慈善的方式助推書法傳承。例如,他曾捐贈創立「上海青少年書法藝術獎」,也曾在安徽蚌埠固鎮縣捐贈開辦「宣家鑫希望藝術學校」,並在這所學校開設書法特色課程。在宣家鑫看來,書法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凝結著中華傳統文化精神,是中國人襟懷、品格、學養和才情的總和。他認為書法一方面需要面向大眾尤其是青少年以及白領進一步「破圈」,另一方面書法應當成為一張當之無愧的「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其魅力,將其作為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文化覺醒首先體現在文字上。書法正是文字的載體。」宣家鑫留意到,近年來關注和開始練習書法的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白領越來越多。「他們中的許多人對於寫毛筆字的初心是很純粹的,希望通過書寫提升自我修養與審美意識,獲得一種內心的美和寧靜。這是很可喜的現象。我們也要鼓勵與引導更多的人寫好漢字,滋養心靈。」

宣家鑫也發現,書法正在全球範圍內漸漸熱起來。「外國友人開始學習中文,學習書寫漢字。漢字文化圈繼續擴大。我們帶出去的是和諧的、是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東西和理念。正如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我們帶去的是友誼,帶來的是友好。」

此次展覽不僅在上海展出,還將走入江蘇、浙江、安徽的幾個核心城市進行巡迴展覽。展覽由劉海粟美術館、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上海市收藏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展覽中心聯合舉辦。

作者:範昕

編輯:汪荔誠

責任編輯:邢曉芳

圖片均由展方提供,作品圖均為宣家鑫書法作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感動、震撼,這是陳燦培參加拜祖大典的第一感受,他表示,「拜祖大典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希望有一天能夠帶自己的幾個小孫子來尋根。」「我們對祖先有著深厚的感情,年輕的時候忙於打拼,現在退休了,來尋根拜祖,思考自己從哪裡來。」
  • 讓很多人混淆的問題 什麼是離心力和向心力?
    當我們坐在行駛的汽車裡,汽車轉彎時我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當我們坐在旋轉木馬上玩耍時,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有一天,它甚至可能為宇宙飛船和空間站提供人造重力。但是,人們經常把離心力經常和它的對應的向心力相混淆,因為它們密切相關,本質上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 株洲市職工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覽舉行
    9月30日,株洲市職工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覽在第二工人文化宮展出。清幽淡雅的國畫、剛勁有力的書法、視角獨特的攝影作品,讓前來觀展的文藝愛好者一飽眼福。這些作品主題鮮明、立意新穎、形式多樣,從不同角度謳歌了新時代勞動者在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的精神風貌,展現了我市廣大職工建設「美麗新株洲」的強大力量。
  • 天津市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覽將於10月25日在天津美術館開幕
    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天津市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覽將於10月25日上午在天津美術館開幕。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天津市廣大青年書家和青年書法愛好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守初心,擔使命,書寫新時代,勇攀藝術高峰。
  • 薛養賢:書法,不是和驢比叫聲大!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楷書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培訓中心教授,西安美術館藝術顧問,陝西書法院名譽院長,甘肅書法院藝術顧問,曾擔任第八屆全國展、首屆青年書法展、第二屆扇面書法展等國家重點展覽評委。
  • 「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開幕
    12日,「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楊樹,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副市長吳以環出席開幕式。這個靈魂就是藝術家對人與社會、乃至世界,對時代感情的表達,對人文精神的嚮往,對文化自信的彰顯。
  • 上圖館藏尺牘文獻展今揭幕 一紙飛鴻中回溯歷史
    據《新聞晨報》報導,「一紙飛鴻——上海圖書館藏尺牘文獻精品展」今天在上海圖書館第一展廳揭幕。共展出明清至當代106位名家和1個社團的尺牘原件117件,同時陳列尺牘文獻14件,其中有宋拓珍本名帖、宋刻善本等珍稀文獻。
  • 「寧靜致遠」書法欣賞
    國賓禮書法家觀山鬥方書法《寧靜致遠》【作品來源:易從網】觀山,原名田觀潮,當代著名的書法家,國務院國賓禮特供書畫藝術家,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理事,中國書畫界聯合會會員,國家品牌戰略委員會副理事長,觀山老師曾多次參加國內外知名書畫大賽並獲獎,曾受邀在韓國、日本、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地舉辦書法展覽,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讚揚與推崇。
  • 劉有林:一個書法教師的「資源共享夢」
    在這個空間裡,一個人的愛書癖在共建共享的資訊時代悄然成長為一個群體的「資源共享夢」。這個最初的「追夢人」,名叫劉有林。  從一個人的「9610」到一群人的「書法空間」  在今天看來,有著15年歷史的「書法空間」,應該可以說是文化領域數字資源建設與共享工程的先行者。
  • 評委視點丨《中國書法報》特別策劃——「正書」何以「正」?
    也就是說,所謂正體書法作品展還屬於單項展。況且本屆徵稿還要求每位作者只提供一件作品。所以,收稿一萬七千多件即表明有一萬七千多人投稿。從微觀上看,這個數量是可觀的。但考慮到泱泱大國,14億人口,從宏觀上說,這又不算多。而最終評出292件,則更是顯得鳳毛麟角。 近些年,全國性展覽少了,入展名額也少了,而書法愛好者卻是越來越多了。
  • 完全不懂漢字書法的外國人寫漢字時,能感受到美醜之別,為什麼?
    他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在他的自傳《你幹嘛在乎別人怎麼想?》中提到他自己在嘗試書寫漢字時親身體會到美感的經歷(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他在此前對中國文化幾乎沒有了解,也不懂中文):有一次我去看她時,艾蓮正在練書法,她自言自語說,」不對,寫錯了。」我這個「偉大的科學家」說,「你什麼意思啊?
  • 高中物理學科:神奇的向心力
    神奇的向心力向心力的考察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比較常見,一般在學科專業知識的考察中的佔比也是比較高的,無論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一般都會出現向心力的相關知識,這也是因為向心力所包含的知識點相對較多,比如向心力公式的計算、生活中的圓周運動問題、一些圓周運動模型的構建問題、以及萬有引力與航空航天問題等,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相對來說在向心力問題中大家容易出錯的圓周運動模型構建問題
  • 個頭一米四 書法三千尺——記小個子羊曉君的強者人生
    這也是羊曉君繼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美國紐約中美藝術中心展覽之後推出的富春山系列第四次個人作品展。此次共展出羊曉君近年來創作的橫幅、對聯、鬥方、扇面等作品80件,表達了其對故鄉家山之情懷,書家之責任,體現出新時代國人的文化自強與自信。 「我的成長曆程,就是偉大的中國故事當中的一個小故事。」 「人不在大小,就像水果一樣,關鍵在於新鮮、可口。」
  • 朱德與陳玉珍銅像揭幕儀式在四川南溪舉行(圖)
    揭幕儀式現場朱德與陳玉珍銅像  四川新聞網宜賓12月4日訊(羅平 李梅 記者 易友波)12月4日,朱德與陳玉珍銅像揭幕儀式在宜賓南溪區濱江新城舉行,以紀念我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朱德元帥嫡孫朱和平將軍,革命先驅孫炳文嫡孫女孫冰女士,南溪區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出席揭幕儀式。  朱和平將軍在儀式上對銅像的落成表示熱烈祝賀,並回顧了爺爺朱德在南溪的工作,與陳玉珍奶奶在南溪生活的歷史片段。
  • 樂歌墨舞一片雲——看書法和音樂如何融合?
    音樂系和書法系,兩個教師的合作歌舞和書法,一個是聽覺的動態藝術,一個是視覺的靜態藝術,怎麼聯繫上呢?張愛國和友人最初是徐寧和張愛國碰撞出來的。張愛國說:「我向來喜歡音樂,有幸認識徐寧後,知道她從浙江歌舞劇團轉到杭師大音樂學院任教,我們都很關注教學、關心學生,覺得有必要拓展藝術視野,加強藝術交流,因此就自然產生了這個合作交流的創意。」兩人一拍即合,準備嘗試下新方式。
  •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書法淺析,莫言書法作品欣賞
    莫言,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和書法能關聯起來嗎?還真能,莫言不但舉辦過個人書法展覽,莫言的書法《沁園春·雪》還曾拍賣到一幅近百萬的價格。那麼莫言書法水平如何,莫言書法價格到底怎麼樣呢?我給大家冷靜分析分析。
  • 老幹部苦練18年「火書法」,用焊槍噴火寫書法「火」起來了
    有畫說|本期導讀書法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不管是在國家頂級的藝術館中還是在城市的公園中,你都能找到書法的身影:藝術館中常常有各種書法大師舉辦書法展覽,而公園中常常有退休的老人拿著大大的毛筆在地上寫寫畫畫,可以說書法不僅是高雅的藝術,更是很多百姓當成好玩的業餘愛好。
  • 盤點2016年度十大全景VR展覽:永不落幕的藝術
    一個成功的藝術展覽不僅止於展品本身,展館布展、參觀動線的設計也直接影響著展覽的品質。2016年,雅昌推出「VR看展」,利用最前沿的VR技術對重要展覽進行採集,傾力打造雅昌全景展覽。在此觀者不僅可以放大清晰觀看每一件作品,還可以非常直觀地將展館整體空間盡收眼底,使展館呈現出360度無視覺死角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給人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
  • 形成首善建設強大「向心力」
    更讓人關注的是,會上下發的《河西區關於大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讓企業家們感受到了河西重商、親商的濃厚氛圍和優質、務實的營商環境。政府為企業當好助手、秘書的服務意識,將推動形成企業參與首善之區建設的強大「向心力」。「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如何將這個理念落在實處,讓企業真正得實惠、促發展、變壯大?
  • 近百場數字展覽扎堆來襲!精選浙江省優秀展覽81個
    展陳宗旨是:讓文物活起來,用文物講好「溫州人」的故事,用活態新穎的手法讓展覽鮮活起來。讓觀眾在有限的時空穿越中,感受東甌宏闊的文化氣場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展覽採取與刊物同步推出的模式,深入發掘國內各大博物館的豐富館藏資源,初步擬定每年推出一至二期,每期分碑帖、書法、繪畫、篆刻、文獻諸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