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兩棲機器人可用於農業和搜救

2020-12-05 中證網

  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BGU)研究人員表示,在對蟑螂和蜥蜴運動進行研究之後,他們研發出一種新型手掌大小的高速兩棲機器人,能遊泳、水上跑步以及地面爬行,應對複雜的地理環境。

  本古裡安大學機械工程系仿生設計和醫學機器人實驗室從事動物運動研究,並將成果用於仿生機器人開發。實驗室主任大衛·扎洛克說,新型機器人的運動受蟑螂藉助展臂(伸開肢體)行走的機制啟發而來,通過設計,它還能像蛇怪蜥蜴那樣在水上快速行走。扎洛克表示,該機器人旨在用於農業、搜救以及挖掘的目的,這些應用涉及爬行和遊泳。

  在日前召開的國際智慧機器人和系統國際會議上,扎洛克和研究生阿維·科恩介紹了名為AmphiSTAR機器人的機械設計及其控制系統。在展示的相關視頻中,機器人可模仿蟑螂動作在地面(包括草地、泥地、碎石地等)急促爬行。遇到水時,它可以低速遊泳和水上奔跑,20釐米深的水坑也阻擋不了其繼續前行。

  AmphiSTAR機器人為實驗室開發的STAR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員,是一種輪式機器人,其下方裝有4個螺旋槳,槳軸通過展臂機構調整傾斜角度。機器人在地面行走時,螺旋槳充當輪子;在水中遊動時,如同魚鰭。此外,機器人安裝有兩個氣罐,確保其能夠漂浮在水面上,並在低速遊泳和快速水上奔跑之間平穩轉換。

  試驗性的AmphiSTAR機器人在各種質地的地面上爬行時,速度可達到每秒3.6米。扎洛克說,他們未來的研究重點是機器人的擴展性和水下行進能力。

相關焦點

  • 以色列:仿生兩棲機器人僅巴掌大
    科技日報訊 (記者毛黎)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在對蟑螂和蜥蜴運動進行研究之後,他們研發出一種可應對複雜地理環境、新型手掌大小的高速兩棲機器人,能遊泳、水上跑步以及地面爬行。本古裡安大學機械工程系仿生設計和醫學機器人實驗室從事動物運動研究,並將成果用於仿生機器人開發。
  • 以色列:仿生兩棲機器人僅巴掌大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毛黎)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在對蟑螂和蜥蜴運動進行研究之後,他們研發出一種可應對複雜地理環境、新型手掌大小的高速兩棲機器人,能遊泳、水上跑步以及地面爬行。
  • 仿生鯊魚、水下搜救機器人將亮相服貿會
    水下機器人可以用於防汛搜救。蛙人可以下潛50米,而機器人可到達水深300米的水域,基本覆蓋了近海和內湖湖泊。就在今年6月,水下機器人剛剛參加了北京消防救援總隊的防汛抗洪應急演練。除了搜救落水人員,機器人還能檢查水下壩體是否存在裂縫。他說,機器人中最核心的一個配件為水下雷射測距儀,由公司剛剛研發完成,填補了國內空白。
  • 仿生魔鬼魚!美國發明水陸兩棲機器人!兩翼一划驚呆了
    說到水陸兩棲仿生機器人,肯定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仿生蛇。而且多年以來,各國的科學家們也研發了不少仿生蛇機器人。
  • 科學家製造兩棲機器人,大小只有巴掌大,外形猶如蛇怪蜥蜴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科研團隊,就研究出一種全新的仿生兩棲機器人,看起來好像是蛇怪+蜥蜴的結合體,十分有趣,那麼,它究竟有什麼用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什麼是仿生機器人?想要搞清楚為何要研究仿生機器人,就需要先回答另一個問題:什麼是仿生機器人?
  • 全球八大最「噁心」的仿生動物機器人
    「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目前在西方國家,機械寵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機器人可以擔任環境監測的任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仿人機器人」將彌補年輕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解決老齡化社會的家庭服務和醫療等社會問題,並能開闢新的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 仿生機器人研究新進展:「間諜魚」潛伏到魚群中!
    ,它的形狀像蛇,可在水下滑行,完成各種任務。案例七: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模仿蝗蟲的微型機器人,它可以跳過兩倍高度的類似設備,用於災害搜救。因此,科學人員由此受到啟發,設計出兩棲機器人,更有效地在顆粒表面移動,卡在泥裡面的可能性更小。
  • 以蛇怪蜥蜴為靈感,科學家創造可在水面上「奔跑」的兩棲機器人
    一種現有機器人的新版本也能做同樣的事情,而且它還能穿越崎嶇的地形。由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靈感來源於蛇怪蜥蜴的AmphiSTAR是該校STAR機器人家族的最新成員。最初的FSTAR(Flying Sprawl-Tuned Autonomous Robot)機器人的特點是可調節角度的展臂,一邊是輪子,另一邊是螺旋槳。
  • 仿生機器人——方興未艾的「機械戰士」
    去年6月,韓國國防部披露了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的消息,並預計2024年開始裝備軍隊。今年以來,世界多國相繼發布消息,加快仿生機器人的研究進度。世界上第一個仿生機器人是單臂仿生機器人。後來,其同系列的單臂仿生機器人被應用於空間站實驗。第一個用於執行軍事任務的仿生機器人是仿生機械蟹「Ariel」,被用於執行清除水雷等任務。
  • 南京創新周黑科技搶「鮮」看 仿生壁虎機器人爬牆宛如走平地
    南報網訊 這隻壁虎機器人可以自由在牆上爬行。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以讓「壁虎」來完成。位於溧水區的南京溧航仿生產業研究院研發出的仿生壁虎機器人,未來可代替人類執行幕牆清洗、災難搜救、探險、地下管道檢測等「高難度」的任務。
  •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也許是最早的仿生機器人了,確實很超前
    仿生機器人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因此很多研究者認為,最初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已開始研究「仿生機器人」。誠然,遠古人類的黑色科技很多,其實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仿生機器人,但原理大致相同,諸葛亮利用牛和馬的運動優勢,製造了比牲畜更方便、省事、不用草料休息的木牛流馬。那麼,什麼時候出現了真正的仿生機器人?
  • 低成本小型電子鼻傳感器,可用於搜救
    設計用途為地震和雪崩的災後搜救。3u2ednc新型傳感器與已經商用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傳感器結合,能夠快速指示出人體的位置。這些傳感器能夠被裝進可攜式手持設備,或者嵌入機器人/無人機用於難以抵達地點的快速搜救。3u2ednc研究論文主要作者Andreas Güntner 稱「如何組合對多種化學物成分檢測的傳感器至關重要,因為單獨的成分可能來自非人類的其它對象。比如二氧化碳既有可能來自被困人類,也有可能來自火源。」
  • 南京創新周黑科技搶「鮮」看 仿生壁虎機器人爬牆就像走平地
    交匯點訊 這隻壁虎機器人可以自由在牆上爬行。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以讓「壁虎」來完成。  位於溧水區的南京溧航仿生產業研究院研發出的仿生壁虎機器人,未來可代替人類執行幕牆清洗、災難搜救、探險、地下管道檢測等「高難度」的任務。
  • 彩虹魚、萊卡狗、壁虎…… 這些仿生機器人竟有了「生命」?
    ,在一方小小的玻璃上也能看出這幾招「凌波微步」的深厚技術功底;萊卡狗則是很有禮貌地向大家鞠了個躬,走了個秀,展示了自己輕盈的步伐和超強的彈跳能力。,通過自己所在的產業或行業的洞見,結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各自在仿生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思考。
  • 這些仿生機器人真是逆天了
    一談到仿生技術,就不得不說起德國一家著名的氣動元件和系統的製造商--Festo。這家逆天的公司以採用大自然的靈感來設計動物機器人而聞名,種類多到足以開動物園了。。 神秘的Festo實驗室Festo每年都會推出一些令人嘆為觀止的仿生機器人,確切的說是動物機器人,該項目今年的主題是「加入該網絡」。想像一下,一群機器人可以分工合作、團隊合作,太可怕了。。。
  • 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竟是最早的仿生機器人,來看看多超前
    到了現代社會,伴隨著仿生機器人的出現,很多研究者都表示,原來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研究出「仿生機器人」了。 當然,古代人的黑科技有很多,事實上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也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仿生機器人,但是原理卻差不多,諸葛亮採用牛和馬的運動優點,將它們結合製作出來了比牲畜更加方便、好用,而且不需要餵食草料和休息的「木牛流馬」。 那麼,真正意義上的仿生機器人,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 鴨子機器人領銜 盤點2019年上半年那些有趣的仿生機器人
    據悉,該種機器人正是從「稻田鴨」這一生態農法中吸取了靈感,才特意設計成了類似鴨子的形狀,未來或可應用於農業種植之中。通過介紹我們可以發現,「Aigamo」多多少少有些仿生機器人的味道。何謂仿生機器人呢?簡單來說就是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往往能夠像所模仿、借鑑的生物一樣,在特定領域發揮出特殊功效。
  • 智聯世界 無限可能|仿生機器人「秀」上智能大會 壁虎炫輕功 萊卡...
    圖說:圖為雲智慧機器人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吸引眾多觀眾眼球。來源/新民晚報劉歆 攝早上9時,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國際智慧機器人前沿峰會上,姿態各異的高端仿生機器人開始暖場表演,觀眾仿佛來到趣味十足的機器動物樂園。
  • 稀罕物種 仿生機器人「真香」
    隨著5G商用大範圍落地和基於深度學習算法下的人工智慧技術日漸成熟,機器人物種愈發豐富,而以稀罕物種仿生機器人較為驚豔眼球。 「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仿生機器人從誕生、發展,到現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對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西方國家流行的機械寵物,可以擔任環境監測任務的仿麻雀機器人等,開闢了機器人領域獨特的技術發展道路和研究方法,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極強的生命力。
  • 上海交大研製六足仿生機器人「六爪章魚」用於核電救災
    「六爪章魚」使命重大「六爪章魚」可不僅僅是外形引人注目,由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重裝所研製的這種救援機器人,具有意義重大的使命——在核電站等核輻射環境下進行緊急救災。它具備深入複雜危險環境的工作能力,可在化學汙染、水下和火災等環境下完成探測、搜索和救援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