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科大提出一種量子臨界動力學增強的量子傳感新方法
量子科學與技術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研究領域,引領著物質科學和信息技術的巨大變革。量子傳感與精密測量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在現實世界有著極富前景的應用。如何利用量子資源突破標準量子極限測量精度是這一研究方向的關鍵科學問題。
-
量子技術的新一步:科學家通過化學方法合成量子比特
現在,由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組成的一個跨學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化學合成方法來創建量身定製的量子位,從而將量子信息編碼為磁性或「自旋」狀態的分子。這種新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最終將導致具有超凡的靈活性和控制力的量子系統,從而為下一代量子技術鋪平道路。
-
量子點技術:讓你的窗戶與太陽能電池合二為一
量子點技術已經徹底改變顯示器應用了,例如廣受喜愛的 Kindle Fire 電子書閱讀器的背光使用了Nanosys公司製造的量子點增強薄膜(QDEF)。如今,研究人員們打算用量子點徹底改造太陽能聚光器。
-
新技術有助提升光量子晶片計算性能
中國證券網訊 新華社3月9日消息,中國學者參與的國際團隊8日發表報告說,他們研發的大規模集成矽基納米光量子晶片技術,實現了對高維度光子量子糾纏體系的高精度和普適化量子調控和量子測量。這有助大幅提升相關晶片的計算性能。 儘管量子計算機理論上有眾多突出優勢,但在實現大規模應用前還需解決不少技術難題。
-
量子物理研究取得新突破!陝西這個團隊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物理學院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團隊李蓬勃教授課題組通過開展金剛石NV center電子自旋和納米機械體系耦合的全量子理論研究,發現並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理論方案——通過線性調製納米機械振子的徑度係數,可以放大機械模的零點漲落,進而直接增強自旋與聲子的耦合強度。
-
韓國愛爾蘭以色列三國科技園研究
技術創新 支持基礎科學領域研究,推動前沿科技領域研發 形成了以企業為開發主體,政府承擔基礎、先導、公益研究和戰略儲備技術開發,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 自20世紀80年代韓國提出「科技立國」的發展戰略以後,獨立研發能力逐漸增強,研發投入經費大量增加,但是用於基礎研究的經費投入卻佔很小的比重
-
中國量子計算團隊最新研究進展報告
研究進展本源量子利用量子計算探索新冠病毒檢測方案新藥研發一直是人類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現代先進計算平臺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本源量子與合作者在矽基自旋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微電子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矽基自旋量子比特弛豫的強各向異性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
原標題: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方面取得進展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
-
科學網—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寇豔)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上。
-
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通訊員寇豔)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上。
-
量子技術新突破:採用聲子傳遞量子信息
導讀近日,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一條傳遞必要的量子信息的新方法。這次成功的實驗表明,未來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間的量子通信,創建地基網絡和衛星之間的安全通信連結將成為現實。
-
搞汽車熱管理的,你知道EVTMS上海嗎?
7月15日 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性能試驗方法 中汽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7月15日 基於熱管技術的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研究 上海交大 7月15日 電池熱逆流冷板的性能與結構優化管理 DANA 7月15日 智能汽車嵌套式熱管理系統研發
-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建立混合量子系統
CaSIT 新一代信息科技戰略研究中心新一代信息科技戰略研究中心供稿人:徐婧2020年5月20日,《自然》雜誌發表了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連接或「纏結」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增強在量子水平上對分子基本性能的控制,展示了一種通過構建可混合的量子信息系統來操作、存儲和傳輸不同形式數據的方法。
-
新技術改善量子通信,糾纏聲子
-聲音的量子粒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量子通信-通過粒子(通常是糾纏的光子)發送信息,它有可能成為最終的安全通信通道。在一篇新論文中,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量子通信技術,該技術完全繞開了這些通道。通過將兩個通信節點與一個通道連結,他們證明了這種新技術可以在節點之間以量子原理方式發送信息,而無需佔用連結通道。
-
科學家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史全團隊通過化學聚合的方法獲得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該相變材料膜具備表觀的固—固相變特性,相變焓和相變溫度在5℃~60℃溫度範圍內可調,冷熱循環1000次後仍然表現出穩定的相變性能。該相變材料膜還表現出優異的本徵柔韌性,可摺疊或裁剪成任何形狀,並可製備大尺寸膜,為大規模製備柔性相變材料膜提供了可能。
-
科技部:大力發展以量子技術等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
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21日表示,下一步,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展的規劃布局上,科技部將按照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著力解決「高質量發展需要與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一是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先發優勢。二是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攻關布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高新技術成果供給。
-
改善量子通信的糾纏聲子新技術
在一篇新論文中,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的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量子通信技術,該技術完全繞開了這些通道。通過將兩個通信節點與一個通道連結,他們證明了這種新技術可以在節點之間以量子力學方式發送信息,而無需佔用連接通道。圖為首次糾纏了兩個聲子,為潛在的新技術打開了大門。
-
雲南量子通信關鍵技術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 記者冉光雯報導 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如何在這場「量子較量」中把握先機,成為各國學者爭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日前,好消息傳來,雲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團隊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新進展,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預期目標,將有力促進保密通信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同時有望在無人駕駛、醫學影像、雷射雷達等領域開展廣泛應用。
-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期,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與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研究組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
我國科學家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上。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恆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廣泛應用於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