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二氧化錳「助力」可穿戴電子設備 4股望爆發

2020-11-26 東方財富網

  隨著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興起,包括有機半導體薄膜電晶體在內的新技術紛紛湧現;但鑑於穩定性等局限性,其還無法應用於實際產品之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日前發表在《應用物理學快報》上的一篇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案,即採用鋅二氧化錳電池。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許多研究都致力於提高有機半導體薄膜電晶體的可用性,但經過努力後人們發現,這類設備靈活性低、化學鍵長、介質層厚,無法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因此,類似於鋅二氧化錳的鹼性化學電池便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據介紹,發展薄膜印刷電池的一大動力是其可以通過製造柔性電子設備的其餘部件的生產線來生產,從而提高集成度並降低生產成本。而鹼性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相比,原料更為環保,且無需密封、成本更低。鹼性化學電池採用模板印刷到纖維基材之上,可彎曲、能驅動柔印印刷電路,並滿足其所需要的性能特徵。

  在上述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一種特殊的製造工藝,將10個單元的電池串聯起來組成串聯電路,峰值電壓可達14伏,容量為0.8毫安時。這種新型薄膜電池可採用目前商業上通用的聚乙烯醇或聚乙烯纖維素薄膜為原材料,使用100微米厚的薄膜隔離鋅和二氧化錳電極並成為其基板。疏水性氟聚合物溶液(特氟隆AF)被印刷在兩個電極之間,以減少電解質的遷移以及與相鄰的其他電池中電極的接觸。該研究人員用100千歐電阻對這種電池進行了放電測試:0.8毫安時的電池經過7.5個小時的放電,電壓從14伏下降到了10伏。為了確定其在真實的印刷電路中的性能,他們還對該電池進行了與現實使用環境類似的測試。研究人員用由5個反相器首尾相連組成的簡單電路進行測試,該電路的輸出端對供電電壓和電路的延遲十分敏感。結果顯示,該電路的電壓波形在以10毫秒為單位的測量中均保持在13伏左右;20分鐘後,沒有檢測到超過該幅度的變化,這表明新電池有著較為穩定的供電能力。研究人員稱,更複雜的電路或許需要更大的能量來推動,但新的鋅二氧化錳電池至少為人們在現有的印刷電池之外提供了另外一個選擇。

  此外,據海外媒體報導,瑞士信貸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稱,未來兩到三年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將迅速增長至500億美元(3000多億元)。據介紹,目前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為30-50億美元。瑞士信貸認為,未來兩到三年內,該市場規模將迅速增至300-500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屆時將會有更多智能手錶、健身監控器、鞋、耳機出現在可穿戴市場中。

  智能機將是可穿戴技術實現預期增長的背後主要推動力之一,它就像一個中心,將我們的所有設備保持互聯。隨著硬體的提升、傳感器和電池的日益改善,無線設備將變得更加受歡迎。由於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在智能機系統裝機量中佔據統治地位,因而他們在可穿戴技術市場也將佔據最佳位置。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研究的出爐,提升了鋅二氧化錳的重要性,A股市場上相關鋅二氧化錳概念的上市公司,有紅星發展(600367)、湘潭電化(002125)、金瑞科技(600390)及凱恩股份(002012)等。

  【概念股解析】

  湘潭電化(002125):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電解二氧化錳生產企業,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生產綠色高能環保電池,即無汞鹼錳電池專用電解二氧化錳生產企業。公司在國際上首先開發出以碳酸錳貧礦為原料生產無汞鹼錳電解二氧化錳的新工藝技術,與眾多國內外大型知名鋅錳乾電池生產廠商如Duracell、高能、松下、南孚、中銀等,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在國內外電解二氧化錳行業享有較高的聲譽。

  湘潭電化電解金屬錳生產線復產

  湘潭電化(002125)1月4日晚間公告,近期,電解金屬錳市場價格繼續有所回升,雖然公司電解金屬錳產品成本與售價仍然倒掛,但為了改善現金流和實現礦石開採的利潤,經公司研究決定,電解金屬錳生產線中的其中一條於2013年1月1日復產。另一條電解金屬錳生產線已於2012年12月5日復產。

  至此,公司電解金屬錳生產線已全部復產,預計每月產銷量約1300噸。

  【概念股解析】

  金瑞科技(600390):公司主營電解錳、四氧化三錳、氫氧化鎳和磁芯等,公司擁有亞洲最大的四氧化三錳廠和國內最大的電解金屬錳生產基地,擁有電解錳產能4萬噸,四氧化三錳年產能2萬噸左右,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

  金瑞科技資產注入三月內啟動股價一飛沖天

  金瑞科技本周大放異彩,股價連續5天強勢漲停。從上周五算起,最近6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已超過60%。截止發稿,金瑞科技報19.26元,大漲1.75元,漲停板上封單超過5萬手,換手率4.72%。

  據21世紀網報導,金瑞科技與松下的業務關係始於2008年4月。彼時,金瑞科技控股子公司金天材料首次為無錫松下電池株式會社供應15噸覆鈷球形氫氧化鎳。2011年,金瑞科技子公司金天材料應松下要求建成鎳鈷鋁前驅體產能500噸,並從2011年7月起出口到日本,現年產量達600噸。

  金瑞科技儘管早在2009年即隨大股東併入央企五礦集團,並成為後者旗下黑色金屬資產的唯一整合平臺,但時過數年,業績依然毫無起色。2010年-2012年,金瑞科技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12.97億元、12.59億元、8.87億元和2794萬元、-8695萬元、229萬元。

  業績困境之下,特斯拉概念無疑給金瑞科技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不過,細析金瑞科技的業務構成,除了錳系業務外,與特斯拉概念掛得上鉤的主要是最近準備投入的鋰電池正極多元前驅體材料。

  2012年12月,金瑞科技披露,擬投資3.5億元建設1萬噸/年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具體由金天材料和金心材料兩個子公司負責實施。

  財報顯示,此前部分涉鋰的金天材料,2011年、2012年淨利潤分別僅為573萬元、401萬元,淨利率不足3%;而金心材料公司則剛剛設立。

  事實上,此次金瑞科技暴漲的真正原因是大股東長沙礦冶院旗下長遠鋰科的資產注入預期。金瑞科技披露,長沙礦冶院將在2013年將長遠鋰科注入上市公司

  長遠鋰科的主打產品為鈷酸鋰,為鈷酸鋰電池的原材料,而金瑞科技的鋰電池正極多元前驅體則是鈷酸鋰的重要原材料。市場普遍預期,長遠鋰科注入金瑞科技後,將有助於金瑞科技為松下供貨。

  儘管可以藉此進入松下的原材料供應鏈條,但由於鈷酸鋰電池本身存在的缺陷,其並非鋰電池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難助公司業績華麗轉身。

  「鈷酸鋰電池單體電池電流容量有限,適合做小電器鋰電池的正極材料,用於車載鋰電池正極材料的話,成本較高,而且鈷酸鋰電池本身安全性較差。」新能源業內人士透露,相比之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安全性較高且成本較低,普遍被視為未來鋰電池主導發展方向。

  而松下目前正在大力打通鋰電池產業鏈,一旦其研發出新正極材料,將會大幅減少外協採購數量,豪賭鋰電池正極材料的金瑞科技可能遭遇滅頂之災。

  「我們公司的鋰電池正極多元前驅體材料有部分是賣給了松下,但是否跟這次股價大漲有關不好說,至於長遠鋰科,3個月內就會啟動注入,但採取增資擴股還是增發的方式收購,現在還沒有定。」5月9日下午,金瑞科技董秘劉丹在電話中如是透露。

  【概念股解析】

  凱恩股份(002012):據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已經開發成功新型高檔電池隔膜紙,電池隔膜紙用於鹼性鋅錳電池、鎳氫、鎳鎘和鋰電池,其具備隔離正負極和吸收電解液的作用,其功能與電解電容器紙類似。

  凱恩股份競得成屏二級電站31.21%股權

  5月23日晚間,凱恩股份(002012)公告,5月22日,公司通過競拍,以1950萬元的價格,獲得遂昌縣明盛電業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遂昌縣成屏二級電站有限責任公司31.21%的股權(即138.18萬股).

  遂昌縣成屏二級電站於1966年建成並投產,壩址以上集水面積215k㎡,正常水庫庫容920萬立方米,電站目前總裝機容量7600kwh,近五年年平均飲用水供給量1300萬噸。

  遂昌縣成屏二級電站經營水力發電,庫區開發。該公司共有16位股東,遂昌縣明盛電業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其31.21%的股權,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截止2012年12月31日,遂昌縣成屏二級電站總資產為898.46萬元,淨資產為877.15萬元,2012年實現淨利潤335.50萬元。

  凱恩股份表示,鑑於水資源的重要性,從長遠的角度看,該項投資對公司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概念股解析】

  紅星發展(600367):公司電解二氧化錳產品主要用於一次電池行業,已順利進入南孚、雙鹿、日本松下等知名電池企業,在高檔無汞鹼性電池原料市場的佔有率已居全國第二,二氧化錳中有極少產品用於二次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責任編輯:DF079)

相關焦點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打開APP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瑞爾特傳感器之家 發表於 2020-11-23 11:48:35   3、微型聲學傳感器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可穿戴式微型聲學傳感器,主要用於監聽人體心跳和其他健康指標。   此次研發的微型聲學傳感器的重量僅為0.01盎司(約為0.28克),整體包裹在表皮電子中。表皮電子能使傳感器更柔軟輕薄,貼合人體皮膚,近兩年被可穿戴醫用設備廣泛使用。
  • 紗線電池可以為智能衣服和可穿戴設備供電
    紗線電池可以為智能衣服和可穿戴設備供電香港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紗狀可充電鋅離子電池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新電池可以編織到裝有傳感器的智能衣服中,併集成到商業生產的紡織品中,為電子設備,可穿戴顯示器和醫療植入物供電。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圖 1:智能可穿戴電子設備。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興起雖然大多是消費者的需求推動所致,但可穿戴電子設備的應用領域亦是應有盡用: 資訊娛樂:用於了解資訊和娛樂,包括音樂、照片、視頻、導航和電子郵件。 定義可穿戴電子設備 可穿戴電子設備可定義為可接收輸入、處理接收的輸入和提供有用輸出的智能設備。 以活動手環的一項功能為例,該功能可接收並處理從傳感器接收的原始數據,隨後生成某個時間內行走步數的報告。 傳感器可對動作進行智能追蹤,分辨是步行還是其他動作。
  • 智能手錶、智能眼鏡,華為兩款可穿戴設備發布在即,產業鏈有望爆發...
    9月4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低開,華為概念股逆市走強,截至發稿,浩雲科技漲停,匯納科技、朗新科技、長電科技、北方華創等上漲。兩款可穿戴設備引燃華為產業鏈爆發有消息稱,華為即將發布智能手錶GT系列的繼任產品,預計該手錶將會運行鴻蒙OS,據悉該款產品目前已通過檢驗機構認證
  • 「電解質解耦」促進與穩定高能的可充電水系鋅二氧化錳電池
    【鋅離子電池】Nature Energy: 「電解質解耦」促進與穩定高能的可充電水系鋅二氧化錳電池水電池系統具有高安全性,但是它們通常遭受低電壓和低能量密度的困擾,從而限制了其在大規模存儲中的應用。在深度循環200 h後,僅具有2%容量衰減的可循環性。受益於MnO2的充分利用,Zn-MnO2電池還能夠在各种放電電流密度下保持約100%的容量。這種電解質去耦策略適用於其他高性能鋅基水性電池,例如Zn-Cu和Zn-Ag電池。本文要點:1)將MnO2陰極和Zn陽極的工作條件解耦,以便在單個電池中實現酸性MnO2和鹼性Zn氧化還原反應。
  • 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基於織物的壓電能量收集器
    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基於織物的壓電能量收集器基於織物的可穿戴電子產品由於其連接性,耐磨性,舒適性和耐用性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4IR)時代變得越來越重要。KAIST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基於織物的傳統可穿戴電子設備,但仍需要複雜的方法或額外的支撐物才能製成衣服並縫製在衣服上。
  • 商業化過渡期,探尋可穿戴設備下一個前沿市場?
    商業化過渡期,探尋可穿戴設備下一個前沿市場? 12月4日,由電子發燒友舉辦的2018第五屆中國物聯網大會之智能可穿戴分論壇在深圳盛大開幕。華為副總裁牛紅亮,高通高級產品市場經理丁勇,Nordic技術營銷經理林建鴻,是德科技FAE呂寶華,泰凌微電子副總裁王波,智芯科技CEO周文彬,卡珀林智能副總裁陳強七家企業大咖撥冗出席演講,探討可穿戴市場環境、技術產品、測試方案及未來應用趨勢和挑戰,助力可穿戴設備產品快速實現商業化。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能量收集應用介紹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能量收集應用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2-06 09:40:00 能量收集主要被視為一種供電方式,用於向那些無法接入電源或除電池以外亦需要補充電源的電子設備供電
  • 可穿戴技術新突破:形狀可定製的織物超級電容!
    未來,它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將在電動汽車、大功率輸出設備、消費電子設備等領域大顯身手。然而,在可穿戴技術和智能織物領域,超級電容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筆者曾介紹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發出的一種固態柔性超級電容器件。
  • 「前沿技術」溶膠-凝膠-聚合物工藝處理的可穿戴人機互動設備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美國休斯頓大學利用溶膠-凝膠-聚合物工藝,製造出可拉伸電子器件,可用作可穿戴人機互動設備。圖1 可拉伸電子器件穿戴在機器手上可穿戴人機互動設備能收集和存儲人體生理數據,在醫療、訓練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
  • 研究開發新型材料,以汗水助力可穿戴
    研究開發新型材料,以汗水助力可穿戴 2021-01-06 1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噴墨列印石墨烯實現太陽能可穿戴電子設備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來自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解決了如何使用墨水3D列印具有有用特性(例如將光轉換為電能的特性)的新型電子設備的難題。這項研究表明,可以噴射包含二維片狀細小材料(例如石墨烯)的油墨,可以將這些複雜的定製結構的不同層堆積並嚙合在一起。
  • 可監控用戶心率和步數的電子皮膚或可替代智慧型手機等可穿戴設備
    根據《dailymail》消息:美國專家通過將液態金屬線包裹在兩個柔性聚合物層之間,開發出了一種完全可回收的「電子皮膚」,其作用類似於可拉伸的電路板。未來,可穿戴設備可以採用能自我修復的「電子皮膚」,可以監控用戶的心率和步數。
  • 基於運動學原理的可穿戴下肢助力機器人
    基於運動學原理的可穿戴下肢助力機器人 陳鋒、湯敏 發表於 2014-02-18 17:50:02   對可穿戴型助力機器人控制策略進行分析。
  • 新型電子皮膚,終將終結可穿戴設備?
    電子皮膚是通過電學信號的集成與反饋來模擬人體皮膚感受外界刺激(壓力、溫度、溼度)的新型電子器件。電子皮膚作為一種柔性觸覺仿生傳感器已經廣泛地應用於人體生理參數檢測與機器人觸覺感知等領域,近年來是世界各國研究者廣泛關注的熱點。曾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子皮膚的出現有可能終結所有可穿戴設備。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自供電,可拉伸的系統,該系統將用於可穿戴式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
  • 電子行業深度報告:5G、LED、半導體、可穿戴設備
    我們結合上文投資分析邏輯,剔除 ROIC 在 10%以 下的個股,同時剔除 50 億市值以下6的個股,在 ROIC 上升個股中篩選出 21 家企業,匯總如圖表 15 所示, 主要集中在電子零部件製造、集成電路、連接器結構件、PCB 產業鏈及 LED 領域。
  • Janus隔膜助力高安全長續航鋅電池
    1 玻纖遇上石墨烯——Janus隔膜近年來,可穿戴設備市場發展迅猛,這項結合了人工智慧技術、柔性新材料技術和可攜式能源技術於一體的新興領域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地。其中,儲能設備作為可穿戴設備的主要部件,對其發展有著關鍵作用。
  • 那些能救命的可穿戴設備,都長什麼樣?
    從治未病到治已病:可穿戴設備的新機會眾所周知,澆滅上一波可穿戴星星之火的,是產品實用性功能的集體缺位。不過,最近有一波可穿戴設備開始走紅,它們直接作用於治療環節,幫助患者調節生理功能。硬核玩家的出場能為可穿戴設備正名嗎?
  • 科學家研發新型無陽極鋅電池,可大量儲存新能源
    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助於減少世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首先,電力公司需要一種安全、划算的方式來儲存能源,以備日後使用。大量的鋰離子電池的確可以完成這項工作,但它們存在安全問題,而且原材料有限。針對這一問題,一組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無陽極鋅基電池的原型,採用低成本、天然豐富的鋅作為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