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越走越遠,足跡遍布150多個國家,南極已成為後花園

2020-12-05 小蘇蘇帶你說旅遊

旅行已經充斥了我們的生活周邊,可以說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參加這個行列不僅僅是為了享受沿途的風景, 我們通過這樣外出,可以清楚地理解我們心中缺失的感情,在繁重的工作中輕鬆解決很多壓力和疲憊感,拓寬我們的視野。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提高和我們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引起了現在這樣的大趨勢,今天我們說的話題是在我們中國遊客放眼海外建設他們的異國風情和民俗民風之後, 可以說我們中國遊客的足跡籠罩著世界,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旅遊部數據中心)發布的旅遊經濟運行盤點系列報告。

本報告對全年的旅行趨勢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分析, 中國遊客的足跡可以說覆蓋了157個國家, 中國遊客越遠,中國遊客也將旅行變成新的圖案,說明越玩越不一樣, 包括世界各地傳統的人氣景點在內,更多的比較小的國家也是被中國遊客不斷發掘和發現的。

其中必須提到的是我們中國遊客的腳印,最遠的地方也出現在南極受到很多中國遊客的歡迎, 根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去年南極觀光季節預計將突破1萬人,但世界上5名南極遊客中有1人是我們中國人, 你可能認為這麼多讀者不能指望去南極旅行,這也出乎意料, 其實南極旅行至今還不是土豪能到達的地方, 現在我們整個國內旅行市場去南極旅行的費用是7萬到13萬。

另外,通過對一些數據的對照和大數據的分析,南極旅行的消費者中近一半多以80後為中心, 因為還很少的部分屬於90後,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中國遊客的年齡層也在年輕化, 說到這裡,小編也會發表關於這件事的個人看法,由此可知,隨著我國遊客數量的增加和外出次數的增加,外出旅行的玩法和目的地也有很多要求, 但有一個問題,小編個人很明顯是我們, 中國遊客逐漸從消費行為轉向理性, 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的心和我們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斷提高。

你們喜歡旅行嗎?最近想去哪一個城市呢?在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相關焦點

  • 在全球60個國家過年的中國人:是歸客,也是旅人
    在全球60個國家過年的中國人這個春節,你是歸客,也是旅人。如今,中國人的春運不等於回家。根據市場機構發布的春運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出遊的中國人,將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到達280多個目的地。越走越遠的中國人在這個春節,中國遊客已不再滿足於只在周邊國家或地區轉悠,而是越走越遠。根據攜程旅遊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家東南亞海島過冬、加拿大千人中國旅遊團迎新春、情人節澳洲大堡礁私家團飛機觀光、包船南極過春節等成「網紅路線」。
  • 中國已成為到南極旅遊人數增長最快國家
    在國際社會開展南極旅遊半個多世紀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南極旅遊近年來在中國高端旅遊市場悄然興起。  1月31日,一個上百人的大型中國旅遊團來到南極長城站參觀旅遊。儘管正在長城站碼頭緊張卸貨的長城站科學考察隊員任務很重,但還是安排了專人接待。遊客們從郵輪上分批乘坐橡皮艇登陸長城站,興奮地同科考隊員打招呼、合影留念、蓋紀念郵戳,有的遊客還專門給長城站帶來了紀念品。
  • 南極成為中國遊客新去處,外國遊客:中國遊客怎麼有這樣的素質?
    南極成為中國遊客新去處,外國遊客:中國遊客怎麼有這樣的素質?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很多人的收入都增長了很多。中國的旅遊景點雖然有很多,但是由於很多這樣那樣的原因,很多的中國人都不太喜歡在中國旅遊。
  • 中國客湧入南極:拍婚紗照嚇跑企鵝 什麼都摸一摸
    到南極旅遊動輒要用上十多萬元的團費,據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IAATO)數據顯示,中國往南極的遊客已成為繼美國和澳洲後第三大旅遊國,但中國遊客就算到達受嚴格保護的南極,依然貫徹我行我素的風格,有中國攝影師在當地採訪時遇到一批中國旅客,他們追著企鵝拍照、衝入企鵝群中留影,又在雪地上拍婚紗照嚇跑企鵝,有網民就怒批:「丟人丟到南極了,下一站要在火星丟人了!」
  • 2014年習近平出訪足跡:遍布四大洲18個國家(圖)
    2014,隨習主席走世界(一)攝影 丁林)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7次出訪,足跡遍布亞洲、歐洲、拉美和大洋洲的18個國家。習主席都去了哪兒、見了誰、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就讓新華國際帶您一起,跟習主席走世界!  --外交足跡  習主席2014年的外交足跡,遍布全世界。
  • 頂著「小三」的壓力,金志文越走越遠
    但,在新歌發布之前,金志文上一首歌曲《遠走高飛》已成為爆款多時,商場、菜市場、便利店的空氣裡早已注入《遠走高飛》的旋律,走在路上或者坐在地鐵上能聽到這首神曲隨時響起,那是某個路人的手機鈴聲,排行榜的成績更是令人驚嘆。
  • 海墾母山咖啡登上「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和國家海洋科考船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8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近日,海南農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旗下的母山咖啡部分產品登上了「雪龍號」中國南極科考船,成為中國遠徵南極的科考隊員的能量保障,受到了在場人員的熱烈歡迎。同時,母山咖啡還將供應給「向陽紅21號」等中國海洋科考船隊。
  • 中國赴南極遊客12年增100倍今年破萬 最高花64萬直飛南極點
    10年增長了100倍 中國成南極遊「超級大國」   中國人赴南極旅遊逐年上漲,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赴南極旅遊客源地。今年,有來自上海、北京兩地的遊客花費64萬元每人直飛南極點。   據統計,這一南極旅遊季,國人南極遊平均出行天數為23天,提前預定天數為119天,將近提前4個月預定。   終極旅行者來自哪裡?銀髮族和90後成為雙主力   從城市分布看,南北極遊客出發城市多為一線城市,同時也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 花30萬去南極凍成狗,為什麼中國遊客依然趨之若鶩?
    南極本身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所以前往南極旅遊本身並不需要籤證,而是取決於途經的國家,比如中轉澳大利亞、智利、紐西蘭還是阿根廷。現在大部分行程的重要中轉國家是阿根廷。南美籤證對於中國遊客來說,不論從材料準備、辦理時長來說,都是一件麻煩事。換句話說,想要叩開南極大門的遊客們,得有閒、有錢、有運氣,還得身體素質過硬。
  • 70歲中國老頭,窮遊30多個國家,還要去南極?這才叫牛逼!
    退休之後,他毫不猶豫地開始了說走就走的旅程。20年以來,他的足跡遍布30個國家,遊歷了500多個大城小鎮,拍下了30多萬張拍攝於世界各地的旅行照,活成了我們都羨慕的樣子......雖已年近七旬,他卻是個喜歡蹦蹦跳跳的小老頭。一路上他從西藏跳到了海邊,從國內跳到了世界,充滿活力,不知疲倦。他曾說:「我就愛張揚,喜歡跳起來拍照!
  • 恩施,中國三大後花園之一,被美國CNN譽為「中國最美仙境」
    恩施是中國三大後花園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所列的旅遊地,被美國CNN譽為「中國最美仙境」,上榜《中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地方」,恩施屬亞熱帶季風山地溼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高差大,小氣候特徵明顯,垂直差異突出太平洋有四季,十裡有不同的日子,恩施年平均氣溫
  • 南極在200年前就被發現了,那它屬於哪個國家呢?資源怎麼分配?
    南極在200年前就被發現了,那它屬於哪個國家呢?資源怎麼分配?從人類文明發展開始,人類的足跡遍布了全世界,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很多國家開始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陸續在各地區開闢殖民地,從此將人類文明聯繫在一起。
  • 80後北京女孩徒步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
    「遠徵已完成,祖國是我的驕傲!」剛剛,記者連線了中國女探險者馮靜,由她發起的「行則將至」遠徵隊一行三人,從南極大陸俄羅斯新拉扎列夫考察站附近的海岸線出發,歷時80天,穿越1800多公裡,於北京時間2020年1月25日晚7點18分,徒步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坐標S82°6.655' E55°1.957',海拔3715米。這是人類首次依靠雙腳到達此地。
  • 記者見面會丨李國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精準測繪技術為群眾提供便利
    日前,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受到多家媒體的關注小編匯總了各方媒體的報導一起來看李隊長的故事西部網:致敬模範丨李國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 南極3萬億噸冰川成海水的背後:南極變熱,南極遊也在變熱
    「帝企鵝利用海冰來築巢、餵養,但是氣候變暖了,冰變少了,這些品種的企鵝都來到了半島上,會競爭資源,像阿德利企鵝就得越走越遠,向南移動尋找更寒冷的地方築巢。」莎朗·羅賓遜說。據統計,近50年來南極的氣溫上升了近3℃,是全球變暖最為迅速的地區之一,而這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也將更加劇烈。
  • 中國女探險者徒步遠徵南極「難抵極」
    新華社開普敦11月5日電(記者高原)極地探險者馮靜5日離開南非開普敦,踏上徒步遠徵南極大陸「難抵極」(Pole of Inaccessibility)之旅。 馮靜在出發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她希望通過這次遠徵不斷證明自我價值,激勵社會正能量,同時也為國爭光,證明中華民族追求夢想的堅韌意志與強大力量。
  • 中國遊客最高花64萬直飛南極點,重慶成國內十大南極遊出發地
    去南極或南美+南極單人最高花費達到64萬元,最低在5萬元,人均花費11萬元。10年增長了100倍中國成南極遊「超級大國」中國人赴南極旅遊逐年上漲,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赴南極旅遊客源地。根據國際南極旅遊組織行業協會(IAATO)最數據顯示:2017-2018南極旅遊季,全球共計有51707名遊客到訪南極,中國遊客人數達到8273人,佔比達16%,僅次於美國。這一數字比2016-2017南極旅遊季增加了近3000人,增速驚人。
  • 往返超過100小時路程……為何去南極的中國人卻越來越多?
    2018年,5000名國人去了南極,中國成為南極第二大客源國。除了青壯年男子,90後女公務員、年過六旬的老年人,也紛紛踏上了南極大陸。天下網商記者 倪軼容雖然已是第10次登陸南極,但嶗山依然能感受到這裡的神奇力量。
  • 南極3萬億噸冰川成海水:企鵝怎麼辦,人類怎麼辦?
    「帝企鵝利用海冰來築巢、餵養,但是氣候變暖了,冰變少了,這些品種的企鵝都來到了半島上,會競爭資源,像阿德利企鵝就得越走越遠,向南移動尋找更寒冷的地方築巢。」莎朗·羅賓遜說。據統計,近50年來南極的氣溫上升了近3℃,是全球變暖最為迅速的地區之一,而這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也將更加劇烈。
  • 100多個分會場遍布全球 40多個國家和地區線上參會
    100多個分會場遍布全球 40多個國家和地區線上參會 2020-11-24 1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