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赴南極遊客12年增100倍今年破萬 最高花64萬直飛南極點

2020-12-06 荔枝網新聞

  玩遍全球後,終極旅行目的地南極進入中國人的旅行清單。中國赴南極的「超級旅行者」12年時間增長達100倍,11月開始又一個南極旅遊季來臨,本季有望突破10000人次。

  日前,攜程發布《2018-2019中國人南極旅遊報告》顯示,本季平臺收客人數預計增長達100%,明年1、2月份特別是春節只有少量產品還可以預訂。去南極或南美+南極單人最高花費達到64萬元,最低在5萬元,人均花費11萬元。有意思的是,南極遊訂單約4成來自在線預訂,超過6成來自線下門店。

  10年增長了100倍 中國成南極遊「超級大國」

  中國人赴南極旅遊逐年上漲,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赴南極旅遊客源地。根據國際南極旅遊組織行業協會(IAATO)最數據顯示:2017-2018南極旅遊季,全球共計有51707名遊客到訪南極,中國遊客人數達到8273人,佔比達16%,僅次於美國。這一數字比2016-2017南極旅遊季增加了近3000人,增速驚人。

  根據這一增長速度,報告預測:2018-2019南極旅遊季有望突破一萬人次,全球每5個赴南極遊客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中國已經成為南極旅遊「超級大國」。從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上萬,12年左右時間裡增長了100倍。

  南極遊人均售價11萬元 最高花64萬直抵南極點

  極地遊與普通旅遊產品相比,價格不菲。但是中國高收入階層對南極旅遊的消費熱情很高。來自攜程的預定數據顯示,本季赴南極旅遊人均消費達11萬元。今年,有來自上海、北京兩地的遊客花費64萬元每人直飛南極點。

  據統計,這一南極旅遊季,國人南極遊平均出行天數為23天,提前預定天數為119天,將近提前4個月預定。

  終極旅行者來自哪裡?銀髮族和90後成為雙主力

  從城市分布看,南北極遊客出發城市多為一線城市,同時也向二三線城市蔓延。從攜程平臺報名人數看,「最愛南極的十大城市」是:上海、北京、杭州、廣州、成都、深圳、南京、重慶、西安、武漢。從南極遊增速方面來看,二三線城市的增速更快,上海出發增長60%,北京出發增長80%,深圳出發增長120%,杭州、南京、天津、台州等城市出發增長均在200%以上。

  南極遊價格相差10倍 僅有1%中國赴南極遊客抵達極點  

  報告認為:大部分中國遊客的南極之旅還屬於初級階段,價格依然是選擇南極產品的主要導向,南極遊在中國市場依然有巨大潛力。

  從交通方式來說,全程乘坐郵輪越過德雷克海峽巡遊南極,線路價格在5萬元到20萬元;空海聯運,從智利或阿根廷乘坐小型飛機飛往南極半島,在半島乘坐郵輪巡遊,線路價格在12萬元-16萬元;最貴的是飛機旅行,直接飛往南極點屬於稀缺資源,價格一般在50萬元以上。報告統計,目前近9成的中國遊客選擇乘坐郵輪前往南極。僅有1%中國遊客直接飛往南極點。

  此外,南極線路主要包括「阿根廷+南極」「巴西+阿根廷+南極」「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南極」以及「智利+南極」行程。國家越多,行程天數越長,費用也越貴,一般南極+四國的線路,價格在13萬元以上,不過遊客選擇最多的還是阿根廷+南極線路,佔比達到44%。

  抵達南極後,行程還可以分為「南極半島巡遊」「南極三島巡遊」以及「南極點+帝企鵝營地」行程。其中絕大部分中國遊客依然選擇南極半島巡遊,佔比9成以上。

  而郵輪的選擇方面,可分為超大船、大船、豪華小船、探險小船。比如「午夜陽光」號排水量都在萬噸以上,整個船穩定性比較好,但載客在五百人,因此性價比相對較高。像「海鑽石」號噸位也高,但是人數就控制在兩百人左右,價格會相較於「午夜陽光」號稍微貴一點。而龐洛、銀海等載客量小,艙房更舒適奢華的郵輪,則價格更貴。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南極條約》規定,禁止500名以上旅客的郵輪在南極靠岸,在同一登陸點,每天只允許停靠兩艘郵輪,每次同時登陸人數不能超過100人,因此很多大型郵輪只能在南極半島巡遊,旅客無法登陸極地。

  報告還發布了今年最熱門的五大郵輪、十大南極線路。熱門的有巴西+阿根廷+南極25日跟團遊、南極+阿根廷17日遊、極地探索巴西+南極等。

  五六十歲成南極遊主力 男性佔6成

  報告顯示,雖然女性已經成為出境旅遊主力,但是南極男性遊客比例依然超過女性,佔比58%。

  從年齡上看,由於南極旅遊對假期和經濟實力的要求較高,50到70歲有時間、有財富積累的銀髮族成為主力客群,佔比47%。90後成為南極旅遊最有潛力的客群,佔比23%。越來越多年輕90後加入南極遊隊伍。

  同時,數據統計發現,出行南極,夫妻情侶佔比最高,佔到31%。和同事朋友一起出遊佔比24%。此外,由於南極過於「高冷」,南極旅遊很可能找不到玩伴,獨自一人前往的比例佔到25%。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李璇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中國遊客最高花64萬直飛南極點,重慶成國內十大南極遊出發地
    去南極或南美+南極單人最高花費達到64萬元,最低在5萬元,人均花費11萬元。10年增長了100倍中國成南極遊「超級大國」中國人赴南極旅遊逐年上漲,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赴南極旅遊客源地。根據這一增長速度,攜程報告預測:2018-2019南極旅遊季有望突破一萬人次,全球每5個赴南極遊客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中國已經成為南極旅遊「超級大國」。從2008年的不足100人次到上萬,12年左右時間裡增長了100倍。
  • 花30萬去南極凍成狗,為什麼中國遊客依然趨之若鶩?
    其中,南極大陸面積達1400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陸地面積的1.45倍,相當於兩個澳大利亞,或者美國與墨西哥的面積之和。這片被稱為第七大陸的地方,由於佔據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空間資源、生態資源和礦產資源等,使得南極一直備受國際關注。1959年,經過協商,英美澳等12個國家籤訂了《南極條約》,開啟了和平開發南極的道路,而中國加入《南極條約》則是在1985年。
  • 花20萬去一趟北極,60萬去一次南極,值嗎?
    但是我們卻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花錢花時間去看一看世界,而且越來越多的人,走的越來越遠,甚至遠到南極和北極。2017年11月份的時候,聽到一個旅行公司的工作人員說了一組數據:2017年,預測有大概6000的中國人前往南極旅遊。而去南極旅遊的費用大概是60萬每人,去北極稍微便宜些,大概是20萬每人。
  • 北極賞極光 南極追冰川
    春節極地遊你會試試不--大河網
    而樊先生,終於在2017年11月踏上了南極之路。從鄭州出發到上海,再從上海到杜拜,緊接著到了阿根廷號稱「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還沒走到南極圈,他就挑戰了人生的一個之最:飛行30多個小時,最長的一次單次飛行時間。  到了烏斯懷亞,他還要乘坐「日麗號」郵輪一路向南。在遊輪上,樊先生與同行的近百個中國人一起感受南極震撼的同時,他又接連破了自己的紀錄。
  • 年輕人愛去北極看極光,中老年人願去南極過春節
    從預訂情況來看,12月赴港澳出遊總人次預計是去年同期的1.8倍,特別是12月下旬,香港酒店的房間價格較平日翻番,部分位於熱門商圈的酒店價格甚至達到了平時的3倍。元旦春節為極地遊雙高峰人均花費超5萬近兩年,選擇去南極北極旅遊的人越來越多。11月開始,南北極旅遊進入活躍期。
  • 《南極點日記》《北極點日記》作者鞠航談「兩極旅遊熱」
    鞠航的兩極新書《北極點日記》《南極點日記》今年7月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南極嬌小的阿德利企鵝與北極彪悍的北極熊對比,給鞠航的內心帶來了強烈的衝擊。2014年11月,鞠航再赴南極三島,第一次與美麗的王企鵝面對面,那一刻,三臺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他激動地說:「一下子面對80萬隻王企鵝的鵝海,人都被震傻了!」2016年,鞠航向基尼斯世界紀錄發起衝鋒。7月31日,啟程去往北極點,8月7日00:43他興奮地站在了地球之巔。鞠航說那種「找不到北」的感覺真奇妙!
  • 一天花一萬:中國遊客高價去南極外圍,追拍企鵝成反面教材
    在2017年之前,每年登陸南極大陸的遊客都不到40000人,其中以美國遊客最多(30%),中國遊客次之(14%),英國德國和澳洲各佔10%。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18年初春就有近萬中國人預定南極旅行,團隊也從早年的私人小團(10人以內)暴漲至目前的包船(500人以內)。
  • 南極客,去看看真的企鵝
    當大部分人還在討論到底是海島遊好,還是日韓線更棒的時候,有一小群愛玩的人已經將目光放到了南極。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2014~2015年度數據顯示,中國年度赴南極遊客人數為3042人,僅次於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是南極第四大客源國。這一數字是2011~2012年度的4倍,2012~2013年度的1.5倍。
  • 杭州人11月可「直飛」去南極 去南北極旅遊或成新熱門
    「近兩年,去南北極旅遊的中國遊客多了起來。」浙江省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曹軍表示,去年,我國共有12000名遊客赴南北極旅遊,人數較往年有15%左右的增長。「每年七八月份,杭州人乘坐飛機到北歐國家看極光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 從雲南到南極,不再「難及」,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擬赴長城站開展旅遊的企業,可在每年9月15日至9月30日期間的工作日,向自然資源部遞交申請。也就是說,遊客在中國的南極科考站裡感受南極美景的場景,將很快實現。南極近年來已成為中國遊客新寵,但要注意的是,環保是南極遊中最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
  • 這是世界最貴、顏色最單調、規矩最多的景區,中國遊客卻暴增幾十倍!
    我國南極旅遊人數也逐年快速增長,從2005年不到100人次升至2017年近5300人次,僅次於美國成為南極旅遊第二大客源國。然而,最近去南極的遊客將面臨更加嚴格的規定。中國赴南極遊客,12年翻53倍我是1月中旬去的南極,2月初剛回上海。
  • 數說|去趟南極不容易,但去旅遊的中國人還是越來越多了
    近日,自然資源部網站公布了《赴南極長城站旅遊活動申請指南(試行)》(下文簡稱《指南》),首次開放長城站的旅遊申請。《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將此舉解讀為吸引中國遊客前往南極旅遊。根據IAATO的統計,在2018年的南極旅遊季中,中國赴南極旅遊人數達到了8149人次;而2010年時,這一數字僅為806人次。另外,IAATO只披露遊客數較多的國家,除了中國,被單拎出來的都是歐美國家。雖然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智利和阿根廷就用海軍運輸船推出了南極遊項目,但直到2005年,南極遊才登陸中國市場。
  • 南極觀測到歷史最高溫度 南極是不是真的變暖了?
    南極中山站1989年至2020年夏季氣溫變化趨勢,含12月、1月、3月的最高溫、最低溫及月平均溫度中山站氣象觀測數據從1990年開始記錄,觀測到最高氣溫是1996年的9.3℃;其中夏季平均溫度最高的是2005年的1.4℃,最低是2000年的零下1.9℃。據朱孔駒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夏天的平均溫度目前估算為1.0℃,觀測最高溫度為6.9℃。
  • 南極成為中國遊客新去處,外國遊客:中國遊客怎麼有這樣的素質?
    南極成為中國遊客新去處,外國遊客:中國遊客怎麼有這樣的素質?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很多人的收入都增長了很多。中國的旅遊景點雖然有很多,但是由於很多這樣那樣的原因,很多的中國人都不太喜歡在中國旅遊。
  • 【人民日報鏡鑑】記者赴南極:那裡有海水點豆腐、南極奧運會和地球...
    原標題:人民日報記者赴南極:那裡有海水點豆腐、南極奧運會和地球的秘密 人民日報拉美中心分社記者 王海林(木木) 30年前,「向陽紅10號」船首赴南極,歷經40多天的海上顛簸,隊員們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發電、取暖、照明、交通等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成功建立長城站,中國成為第十八個在南極建立科學考察站的國家。
  • 南極電商的鍊金術:大股東投資250萬賺7億 子公司營收暴漲10倍
    這筆交易令劉睿大賺一筆,據《市值觀察》粗略估算,劉睿在時間互聯的投資約250萬元,2016年南極電商收購時間互聯劉睿分得現金約1.81億元和3425萬股南極電商股份。近年劉睿已經合計減持約2.5億元,目前仍然持有南極電商股份市值約3億元,合計收益約7.31億元,5年豪賺約300倍!
  • 「雪龍」起航,中國和南極的那點事
    在為期半個月的年會上,24個成員國和歐盟代表團齊聚這個由學校改建才10年的殖民地建築裡,第一周是科學家評估漁業存量和生態變化的主場,緊接著外交官、國際法律師在第二周登場,他們將捍衛各自國家在南極地區的最高海洋利益。中國在2007年加入CCAMLR,參與制定影響南極海洋事務政策。
  • 普通人也可去南極旅遊 行程18-20天費用8-10萬
    去南極旅遊將不再是夢想了!昨日,湖北省南北極科考學會理事長、武大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鄂棟臣教授向記者透露:今年11月,湖北省南北極科考學會將組織一個20-30人的南極科普旅遊團,身體健康、無心臟病的普通市民都可以報名參加。
  • 南極3萬億噸冰川成海水的背後:南極變熱,南極遊也在變熱
    南極,正在變熱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消息,2018年12月以來,南極周圍的海冰以每天253000平方公裡的速度消減,達到1978年有衛星記錄以來的最快速度。據了解,在過去的25年間,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導致超過3萬億噸的南極冰融化,其中75%是在近10年中融化的。一系列跡象都在表明,南極冰蓋正在加速融化。
  • 海洋塑料汙染波及南極海域:每平方公裡最高28.6萬個微粒
    海洋塑料汙染波及南極海域:每平方公裡最高28.6萬個微粒 華義/新華社 2016-09-2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