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點日記》《北極點日記》作者鞠航談「兩極旅遊熱」

2020-11-24 中國山東網

創造北極點南極點基尼斯世界紀錄時刻。

  您嚮往過南北極嗎?是童年時關於企鵝和北極熊的幻想,抑或是長大後午夜夢回的執念?我們的一生,總該有一次讓自己和詩一起站到最遠方,放飛那個繚繞許久的美夢……他曾數次探訪南北極,創下111天穿越南北極點間隔時間最短的基尼斯世界紀錄;他熱愛地球兩極,拍下了上萬張精彩照片,寫下了近十萬字的《南極點日記》《北極點日記》……

  他是中國著名極地攝影家鞠航,你身邊最近的人,為你講述最遙遠的故事……

鞠航的兩極新書《北極點日記》《南極點日記》今年7月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

  2012年1月,鞠航第一次到南極半島,醉美南極將他震撼得回國後一個月沒有勇氣打開相機,久久不能平靜的心情讓他的內心無法直視南極獨一無二的精彩和純潔。之後他出版了獲得中國攝影出版社2013年全國十佳攝影畫冊——《醉美南極》(與侯賀良合著)。2014年6月,鞠航赴北極斯瓦爾巴群島採訪,第一次與北極熊豔遇讓他再次感嘆大自然的奧妙。南極嬌小的阿德利企鵝與北極彪悍的北極熊對比,給鞠航的內心帶來了強烈的衝擊。2014年11月,鞠航再赴南極三島,第一次與美麗的王企鵝面對面,那一刻,三臺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他激動地說:「一下子面對80萬隻王企鵝的鵝海,人都被震傻了!」2016年,鞠航向基尼斯世界紀錄發起衝鋒。7月31日,啟程去往北極點,8月7日00:43他興奮地站在了地球之巔。鞠航說那種「找不到北」的感覺真奇妙!11月16日,鞠航繼續向每年不到100人涉足的南極點出發。11月26日21:56鞠航將一面中國國旗插在了南極點上,創造了111天21小時13分穿越地球南北極點間距時間最短基尼斯世界紀錄,一舉打破了16年前由歐洲人創造的117天世界紀錄。在徵服北極點和南極點過程中鞠航每天用日記形式以一個普通遊客的角度感受兩極之魅,共撰寫了9萬多字北極點、南極點紀實。2017年7月,中國攝影出版社同時出版了鞠航的《北極點日記》《南極點日記》,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王瑤、國家海洋局極地中心黨委書記兼副主任袁紹宏等名家為這兩本書寫推薦序言,這是中國第一本以日記體形式描寫北極點、南極點行程的紀實著作,書中還收錄了鞠航拍攝的867幅精彩照片。

2018年1月18日鞠航將再次帶團赴南極!

  鞠航是中國知名攝影家和傳媒廣告策劃專家,他16歲發表詩歌,18歲發表攝影作品,21歲發表小說,歷任《山東畫報》記者、專題部主任、副社長,已發表3000多幅攝影作品,100多萬字文學作品和攝影評論,獲得110多次國內外攝影獎項。鞠航現任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創意傳媒分會會長、極地攝影專業委員會主席、山東省廣告攝影協會主席、山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廣告協會副會長、新之航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鞠航一直專注於政府和企業品牌價值升值與傳播,將擁有40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的新之航傳媒集團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廣告傳播集團。從2012年起,鞠航先後多次赴南北極採訪,拍攝了數十萬張照片,撰寫了十幾萬字採訪筆記,在國內外媒體發表了60多組南北極攝影專題報導。

圓夢北極點!

  鞠航說他第一次去南極的時候船上130多名遊客只有9位中國人,最近幾年,中國人開始整船包租遊南北極,有時一艘船上全是中國人,好多南北極的遊輪都開始在船上使用中文標識和中文廣播,並且在船上開始增加稀飯、餃子等中國人喜歡的餐食。鞠航作為見證中國人遊兩極由冷到熱的記者,最近接受了中國山東網、《新航空》雜誌、《東方航線》雜誌、《金橋》雜誌等媒體的聯合採訪,從一個參與者的角度詮釋了中國人遊兩極10年暴增50倍的現象。

60歲創造北極點南極點基尼斯世界紀錄的山東王奶奶出版兩極新書。

最近幾年關於南北極的書很暢銷。

  中國人遊兩極人數10 年增長 50 倍?

  南極旅遊協會組織(IAATO)負責管理南極旅遊,今年5月該組織公布2015/2016年南極旅遊季中國遊客5324人,同比上一年度南極遊人數增長了25%,佔全球同期南極遊客38000人的14%,同比10年前99人增長了50多倍。中國旅遊新聞網報導,2016年全球有500人去北極點,其中中國遊客佔了50%。今日頭條報導,過去10年1/3的中國富豪去過南北極,人均每次花費12萬元。《胡潤中國富豪旅遊者》報導,擁有千萬以上財富且過去一年在旅遊上花費15萬元的旅遊大咖,在過去一年裡有32%的人去過南北極。胡潤表示「這表明中國大陸的旅遊大咖希望獲得新奇且有挑戰性的旅遊經歷,渴望得到身價和精神的放鬆,作為地球上最後一塊稀缺旅遊資源的南北極,自然成為覺醒起來的中國旅行攝影達人的首選!」

中國遊客成為兩極遊主力軍。

  馬克思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最近10年正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階段,作為上層建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的旅遊業發生了質的變化,14億中國人在溫飽問題解決後開始尋找精神食糧填充大腦,幾年前中國每年出境旅遊客數量就突破1億人次大關。中國人的旅遊可以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層次是郊區遊、同省遊;第二層次是全國遊;第三層次是新、馬、泰、港、澳、臺、日、韓、越等亞洲各地遊;第四層次是歐洲、澳洲、北美洲遊;第五層次是比較遙遠的南美洲、非洲遊;第六層次是常規的南極遊、北極遊及周邊極地遊;第七層次是北極點、南極點及帝企鵝營地等極點相關遊。如果根據旅遊的組織形式分,有跟團遊、個性定製、高端私享遊等,如果根據玩法分,有登山、潛水、徒步、極地越野等探險性質旅遊方式,近幾年還出現了攝影團、工業4.0團、美食團、自駕團、釣魚團、滑雪團等比較有意思的特色團……都是中國人旅遊形式多樣化的表現。

一對92歲的美國夫婦同遊南極,並沒有打破遊南極最大年齡紀錄。

  中國人出遊形式的演變沿襲了歐美發達國家的路徑,隨著每個人收入的不斷增加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想擁有「詩和遠方」想法的人會愈發強烈,旅遊會變成自己對地球各地的掃盲行動。從自己居住的地區開始向周邊蔓延……南極和北極地區作為距離人類最遙遠的旅遊目的地,自然會引起部分先知先覺的中國遊客實踐。其實兩極遊一直是歐美發達國家退休人士的最愛,美國作為超級大國至今仍然是兩極遊最大的遊客輸出國。2012年1月,我在南極船上碰到了一對92歲的美國夫婦,他們瀟灑地在南極與大家一起登陸看企鵝,而兩極遊至今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仍然被認為是遙不可及的探險活動,好多人一聽說去南極馬上說「太冷了!」「太危險了!」「我可不想去冒險!」……或許再過10年,大部分中國人都會說「我明天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鞠航創造111天穿越北極點南極點間隔時間最短金氏世界紀錄
    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些年包括穿越地球兩極在內的鞠航做過的那些了不起的事情。       鞠航2012年第一次去過南極之後,又去了北極。這四年來,他帶著相機和朋友開始遊走在兩極之間,然後去了北極點和南極點。   世界上現有的企鵝有18種之多,下面這些柔軟可愛的帝企鵝只有到達南極點才可以看到。鞠總把毛絨絨的小帝企鵝叫做「柔」。
  • 南極老船長來了!與沈權老師同行南極旅行
    他,在第4次北極科考中,駕駛「雪龍」號到達了北緯88°26′,乘坐直升飛機抵達北極點,成為第一位搭乘中國自己的科考船到達北極點的船長,創造了中國航海史上船隻到達最高緯度的紀錄。從船邊飄過千姿百態南極的冰山、冰面上憨厚可愛的企鵝、海面上自娛自樂的鯨魚,更有清新的空氣和場面宏大的冰架,一次南極旅遊是遠遠不夠的!
  • 美國建立在南極點的科考站,為什麼以挪威人和英國人的名字命名?
    今天的地球兩極是各國熱衷於科考的地方,它是世界上最冷、人最晚踏足的大陸。在各國科考站中,最南的當屬美國在南極點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了。阿蒙森斯科特站由何得名?為何美國要把科考站修在南極點呢?除了油田、礦產和佔地球72%的淡水資源外,南極大陸對於天文、材料和生物研究領域還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天然實驗室。南極大陸上,最為特殊的位置當屬南極點了,在南極點上,沒有東、西、南之分,無論朝哪個方向,都指向&34;;這裡有半年全是白天,半年全是黑夜。
  • 第二屆「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徵集扶貧日記
    [脫貧攻堅 決戰決勝]第二屆「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徵集「扶貧日記」【何媒通訊社】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舉全國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場千軍萬馬共同參與的大戰役中,許多幹部走出機關,走向基層,進村入戶,調研幫扶,記寫日記(筆記)。
  • 《晨間日記的奇蹟》:晨間日記的N次方
    《晨間日記的奇蹟》是2009年5月1日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佐藤轉。本書全面公開寫晨間日記的三大原則和七大作戰法則。發明了「九宮格日記」,成為上班一族、金融管理者、創意人員的最愛。1.「過去+未來日記」讓你變得更堅定「晨間日記」分為兩部分。
  • 北極點奇航之旅破冰瞬間
    有一個蒼茫冰原裡的希冀,叫北極點之旅;有一種地動山搖的震撼,叫北極點破冰;有一種世界之巔的體驗,叫遠徵北極點。2020,必須親臨現場,感受人生兩極勇士之徵北極點!「五十年勝利號」破冰場景,這樣的旅行,才是真正的巔峰體驗!
  • 「四」跳高行動與伯德的日記
    它引起如此多關注的部分原因是其巨大的規模:由著名的北極和南極探險家理察·E·伯德(1888-1957)海軍上將親自指揮,共出動13艘艦船包括一艘航空母艦,23架飛機和大約4700名人員。儘管這一說法有爭議,但他和他的機組人員確實成為11月28日至29日在南極上空飛行的第一人。在1929年。他還領導了對北極和南極的許多其他廣泛的勘探活動。伯德是新聞界的寵兒,經常在廣播和電視上接受採訪。在建立事業方面,他與大眾互動的能力與領導極地探險一樣有經驗。因此,「跳高行動」行動一開始就受到了媒體的關注。
  • 紀錄片《帝企鵝日記2》內地確定公映
    時光網訊 2005年,一部講述帝企鵝在南極嚴酷環境中孕育新生命的紀錄片一經推出,迅速得到了眾多紀錄片愛好者和普通觀眾的關注,最終在全球獲得1.27億美元的票房,同時斬獲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和包括歐洲電影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法國凱撒獎、義大利大衛獎在內的多項電影獎提名。
  • 北極點歸來
    相比我更喜歡跟團,無論是三五成團還是三五十成團,都無所謂,只要有人帶著,我就只管跟著,省心不燒腦(請暫時忽略我是一名旅遊工作者)。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跟團一路向北,到達北極點。籤訂「生死狀」出發前領隊說,極地旅行並不像普通旅遊那般舒適,也不是像真正探險隊那樣危險,故將我們本次的北極點旅行定義為「北極點輕探險旅行」。
  • 紀錄片推薦之《帝企鵝日記》
    《帝企鵝日記》是由呂克·雅克執導的一部生態紀錄片,於2005年1月26日在法國上映。影片以紀實並輔之以旁白的手法,描繪了帝企鵝在南極氣候條件極度惡劣的條件下,靠著強大的意志力,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行的艱苦旅程。帝企鵝日記》記錄的是在南極大陸上生活的帝企鵝的生存和繁衍的故事。
  • 人類日記簡史
    當然嚴格來說,《蔣介石日記》《季羨林日記》能夠進入公眾視野,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作者本身的名人光環以及特殊的寫作環境,本質上並沒有改變「個性文本」這個內核。更難以解釋的是出現在帶帶大師兄微博下、李文亮醫生微博下、虎撲步行街裡的各種「共同創作式日記」。
  • 經典紀錄片《帝企鵝日記2》10.12震撼回歸
    企鵝一家  原作導演全新4K拍攝 帝企鵝再啟徵程詮釋生命奇蹟  《帝企鵝日記》講述的是帝企鵝在南極嚴酷的環境中孕育新生命的故事,曾一舉奪得2006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囊獲了歐洲電影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法國凱撒獎、義大利大衛獎在內的多項電影獎提名。
  • 《帝企鵝日記2: 召喚》已定檔,帝企鵝再啟徵程詮釋生命奇蹟
    在2006年的時候,紀錄片《帝企鵝日記》曾經斬獲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項,而且隨著這部紀錄片的播出,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企鵝熱。時隔12年以後,《帝企鵝日記》系列紀錄片也是再次起航,《帝企鵝日記2:召喚》也將於2018年的10月12日正式在中國大陸的各大院線上映。而在前段時間這部影片也是正式曝光了相關的定檔海報以及預告片。面對成長中所要經歷的各種煩惱,觀眾們也是十分好奇那些萌萌的小企鵝們將會怎樣去面對。
  • 《荒野日記》淺談6點看法,相信你也感同身受
    《荒野日記》一款不那麼有意思的末日收集生存遊戲。斷斷續續嘗試了幾天,感覺並沒有怎麼勾起我玩下去的興趣。這裡簡單的談下我對遊戲的看法。1,UI和畫風和隔壁活下去蠻像的,但遊戲類型是不一樣的。荒野日記更偏向於探索類生存。遊戲有兩種模式,一個是劇情,一個是自由探索,還有一個據說是pvp。主要是打的劇情,打了蠻久,基本上講的就是大叔帶女兒在躲避追捕的過程中努力的活下去。但我感覺劇情一般,驚心動魄的橋段較少。你每天依然可以悠閒的採集,除非碰到劇情殺,要不然還遇不到天使軍。
  • 日記| 「別怕,我們在一起!」
    日記 | 「別怕,我們在一起!」我們摘編劉豔紅的監督日記,向讀者展示一線女消防監督員的工作實錄。今日發表她的第14篇日記。3月9日 陰你說,我的世界在下雨。我說,沒事,我會為你撐傘來遮擋!3月8日一整天,清冷的雨水持續不斷。身體內外全都溼透,分不清是防護服外面的冷雨,還是內衣冒出的熱汗。
  • 帝企鵝日記,寒冷的極地也有溫暖,憨厚的企鵝也能演繹生命的偉大
    帝企鵝日記,寒冷的極地也有溫暖,憨厚的企鵝也能演繹生命的偉大——帝企鵝日記帝企鵝日記劇情簡介:這是一部真實反映企鵝生活的電影。團隊和相互依偎,讓他們的生命和種族在那極端的世界中得以延續,當書後作者自述拍攝過程的時候,在那一刻才可以大概想見那樣的艱難。作者省略去了太多的悲傷,以堅毅和幸運的主線,表現了一次次的歡樂、盼想、重逢,而大多數的初生兒並沒有能夠幸運的看到生生相惜的大海,當初生的小企鵝第一次怯生生的跳入的大海的時候,作者結束了行文,其實只是新的一輪的生命輪轉的開始。下一年所有的生命又開始了一輪近乎同樣的歷程。
  • 誰還沒寫過中二的日記
    由於南極和北極上空缺少臭氧層,成了全世界關注的大問題。經大科學家——我兒時的好朋友徐老師的努力,發明了臭氧氣球,又由探險家劉老師的努力,把氣球帶到了南極和北極,放入天空,補好了臭氧層漏洞。7 點整:坐上我研製的新型汽車,飛翔牌水滴型 86 C。這種車的動力是氫,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的氫,提煉出來既不破壞能源,還可以釋放氧氣。
  • 《竺可楨日記》:民國四大日記中的清明上河圖
    與石志仁、孫越崎、吳覺農、沈思蘭〔沈體蘭〕、曾昭掄、黃季寬、陳叔通、錢乙藜、丁巽甫、胡愈之等諸人談。九點半回。(《竺可楨日記》1950年9月30日)       檢閱大會準時於十一點開幕。鳴炮二十一響後,由聶榮臻為司令,檢閱海陸空軍後,報告人數。朱德總司令致簡單開會辭後,空軍領隊,於11:40開始檢閱。空軍後繼以海軍、陸軍,共約18,000人,約一小時檢閱方畢。
  • 《空洞騎士》獵人日記怎麼完成 獵人日記所需全生物大全
    導 讀 大家知道空洞騎士獵人日記怎麼完成嗎?獵人日記所需生物有哪些呢?
  • 《帝企鵝日記》攢的人品被續集敗光了 動物紀錄片在中國跌入谷底
    《帝企鵝日記》有多輝煌 《帝企鵝日記2:召喚》就有多悽慘 2005年1月26日,由法國電影人呂克·雅蓋籌備12年,拍攝了13月,真實反映帝企鵝在南極生活的紀錄片《帝企鵝日記》在法國上映。帝企鵝靠著強大的意志力,不僅徵服了生存和繁衍環境都極度惡劣的南極,也徵服了欣賞品味刁鑽的法國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