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陳江華院長團隊:位錯誘導析出對鋁合金時效強化的影響!

2020-12-05 孜然學術

預變形對合金的析出行為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機理和生長方式仍需進一步研究。本文發現預變形Al-Mg-Si合金中大部分位錯誘導析出相為短程有序相,而長程無序的是多晶析出相和多相複合析出相。位錯誘導複雜析出相的形成是由於形核率高和不同析出相的快速生長所致。

Al-Mg-Si合金由於具有高的比強度,良好的可成型性,出色的可焊接性和耐蝕性,因此被廣泛用於汽車,高鐵和飛機等運輸領域。Al-Mg-Si合金的優越性能主要來自於時效處理過程中形成的大量彌散的納米級析出物,可以有效地阻止位錯運動。人們普遍認為,Al-Mg-Si合金的析出順序為:過飽和固溶體→GP區→β''→β'(β'/U1/U2)→β。在工業生產中,時效硬化的鋁製品通常需先經過一定程度的預變形(應變<10%),如矯直或整形,然後再進行時效處理。已有研究證明預變形對合金的析出行為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機理和生長方式仍需進一步研究

湖南大學材料學院院長陳江華教授團隊探討了兩種具有代表性的Al-Mg-Si合金中位錯誘導析出相的微觀結構及其對基體析出相和時效硬化的影響。相關論文於以題為「Structur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dislocation-induced precipitates in relation to the age-hardening responses of Al-Mg-Si alloys」近日發表在國內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論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05030219304207

研究人員選用的兩種Al-Mg-Si合金分別為:A合金(Mg-Si平衡)和B合金(富Mg),變形量為5%,時效溫度為250℃,時效工藝為直接人工時效(簡稱為AA處理),微變形+人工時效(簡稱為PDA處理)。研究發現微變形Al-Mg-Si合金中除少量β' (/B'/B'-2)析出相外,大部分位錯誘導析出相為短程有序相,而長程無序的是多晶析出相和多相複合析出相,包括多晶U2相、B'/U2、B'-2/U2、B'/B'-2/U2和B'/U2複合相。

在Mg/Si比值較低的合金A中,多晶U2相和與B' (/B'-2)相關的複合析出相所佔比例較高,而在Mg/Si比較高的合金B中,β'/U2複合析出相所佔比例較高。位錯誘導複雜析出相的形成是由於形核率高和不同析出相的快速生長所致。此外,它們平行生長的原因是儘管它們可以圍繞生長方向旋轉,但它們的易生長方向都平行於相關的位錯線。

圖1經AA處理(a)和PDA處理(b)的合金的整體析出相微觀結構

圖2 峰時效後AA處理的(a)和PDA處理的(b-f)合金A中典型的析出物

圖3 AA處理(a,c)和PDA處理(b,d)B合金峰時效後,整體析出相和相應的基體析出相

圖4Al-Mg-Si合金中B' (a),U2 (b),β' (c)和β'-2 (d)的晶胞示意圖

圖5 位錯誘導的B'/B'-2/U2複合相的原子解析度圖像

圖6 位錯誘導的B'-2/U2複合相的原子解析度圖像

圖7 位錯誘導的B'/U2複合相的原子解析度圖像

圖8 位錯誘導的B'/B'-2複合相的原子解析度圖像

材料性能測試結果表明,PDA處理的合金具有較高的時效硬化能力。PDA處理的合金A的析出組織較粗大,而PDA處理的合金B的析出路徑發生逆轉,導致前者時效硬化潛力降低,後者時效硬化潛力提高。這與本研究揭示的位錯誘導沉澱複合相的結構和形成機制密切相關。

總的來說,本文系統地研究了兩種具有代表性的Al-Mg-Si合金中位錯誘導析出相的微觀結構及其對基體析出相和時效硬化的影響,為以後實際生產中設計合金成分和通過預變形調控組織性能提供了理論基礎,為微變形工藝參數的制定提供了一定參考。(文:破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湖南大學蔣福林團隊:新型淬火工藝,降低7系鋁合金殘餘應力
    來自湖南大學的蔣福林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包覆淬火方法,在Al-Zn-Mg-Cu合金表面包覆了高溫無機膠粘劑和鋁箔,可以直接降低淬火引起的殘餘應力。研究了時效合金的力學性能,電導率,顯微組織。對於可熱處理鋁合金,時間-溫度-性能(TTP)曲線可作為優化熱處理的重要參考。TTP曲線可以根據淬火持續時間預測臨界溫度範圍,在該溫度範圍內冷卻速率必須足夠高以防止高溫析出。TTP曲線代表了7150鋁合金的最大可達到的維氏硬度的99.5%,C曲線內的區域是發生快速高溫析出的區域,或者在淬火過程中過飽和固溶體無法很好地凝固。
  • 《Acta Mater》中南大學杜勇團隊鋁合金析出強化領域重要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杜勇教授團隊在金屬材料頂級期刊《Acta Materialia》發表題為「Atomic scale investigati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interfaces of the B′ precipitate in
  • 中南大學杜勇團隊在鋁合金析出強化領域取得系列新成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杜勇教授團隊在金屬材料期刊《Acta Materialia》發表題為「Atomic scale investigati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interfaces of the
  • 鋁合金時效爐之影響時效的因素
    【鋁道網】鋁合金時效爐之影響時效的因素,包括時效溫度的影響,從淬火到人工時效之間停留時間的影響,合金化學成分的影響及合金的固溶處理工藝影響。時效溫度的影響在不同溫度時效時,析出相的臨界晶核大小、數量、成分以及聚集長大的速度不同,若溫度過低,由於擴散困難,G·P區不易形成,時效後強度、硬度低,當時效溫度過高時,擴散易進行,過飽和固溶體中析出相的臨界晶核尺寸大,時效後強度、硬度偏低,即產生過時效。因此,各種合金都有較適宜的時效溫度。
  • 鋁合金時效強化原理
    【鋁道網】鋁合金的時效硬化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它不僅決定於合金的組成、時效工藝,還取決於合金在生產過程中縮造成的缺陷,特別是空位、位錯的數量和分布等。
  • 變形鋁合金為什麼要進行時效處理?鋁合金時效處理的作用
    鋁合金在剛淬火後,強度和硬度並不高,塑性很好;但放置幾天後,強度和硬度會顯著提高,而塑性則明顯下降。鋁合金的這種淬火後力學性能隨時間延長而顯著提高的現象,稱為時效硬化現象,這一過程稱為時效。將鋁合金固溶處理時,高溫下的過飽和α固溶體被原封不動地保留到室溫。但是這種過飽和固溶體在室溫下處於不平衡狀態,有脫溶分解和析出強化相而趨於穩定的傾向。隨著時間的延長,強化相逐漸脫溶而使合金強度硬度提高,即所謂時效硬化。時效有自然時效和人工時效兩種方式。時效溫度對時效速度有很大影響,時效溫度高,時效速度快,但溫度越高,時效所獲得的最高強度卻越低。
  • 《Acta》大塑性變形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的新型鋁合金
    編輯推薦: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大塑性變形製備具有高強度和高熱穩定性的新型可時效強化鋁合金的方法。通過高壓扭轉使合金得到40000左右的剪切應變。理論分析了大塑性變形對顯微結構和性能的影響。本研究提出的改善Al-Zr合金的處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合金性能。高強度鋁合金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得到多種應用,尤其是汽車和航空工業領域。
  • 如何評價 Science發文:室溫下循環塑變對鋁合金的析出強化?
    論文題目: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 of aluminum alloys by room-temperature cyclic plasticity這個研究如果產業化得好,每年怕是能為鋁合金行業省下上億的工藝成本
  • 大幅提升鋁合金疲勞性能
    編輯推薦:本文提出了新的改善鋁合金疲勞壽命的方法,可大幅提高析出強化鋁合金的高周疲勞性能,疲勞壽命增加了一個數量級甚至更多,且疲勞強度增加到抗拉強度的1/2(與鋼基本持平)。該方法可以應用於其他含無析出帶的析出強化合金疲勞性能提高。
  • 馬氏體時效鋼強化工藝特點
    與傳統的高強度鋼不同,它不是用碳而是靠金屬間化合物的彌散析出來強化,這使其具有一個突出的優點:熱處理工藝簡單方便,這是由於馬氏體轉變不受冷卻速度的影響,不會出現像淬火回火鋼中常出現的淬透性問題,熱處理變形小,加工性能及焊接性能都很好。馬氏體時效鋼的顯著特點是在超高強度下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優異的斷裂韌性,這使它不僅可以取代傳統的高強度鋼,而且在一些重要領域內獲得別的材料難以替代的應用。
  • 鋁合金熱處理強化特點
    鋁合金加工生產中熱處理強化是特別重要的生產環節,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合格率。小編將鋁合金熱處理強化特點歸納下幾點:1)固溶處理:淬火時得到單相的過飽和固溶體,它沒有發生同素異構轉變,稱為固溶處理。2)時效:鋁合金經固溶處理的過飽和固溶體,在室溫放置或低溫加熱保溫時,第二相從過飽和固溶體中析出,引起強度、硬度以及物理和化學性能的顯著變化稱為時效。3)自然時效:鋁合金經固溶處理後在室溫放置過程中使合金產生強化效應稱為自然時效。
  • 「乾貨」超全面分析位錯如何影響晶體性能
    固溶強化 固溶強化是指由於晶格內溶入異類原子而使材料強化的現象。溶質原子作為位錯運動的障礙,增加了塑性變性抗力,原因如下:(1)溶質原子引起晶格畸變,增加位錯密度。
  • 湖南大學《IJP》:揭示高熵合金位錯和析出物相互作用機理
    然而,由於解析度和時間的限制,難以通過原位TEM實驗直接觀察到高熵合金(HEA)中納米級析出物與位錯的相互作用。為了深入理解沉澱-位錯相互作用的機理,分子動力學(MD)模擬作為研究純金屬和合金中沉澱物強化和位錯動力學行為的有效工具,上述工作集中在硬質析出物上,以增強合金的屈服強度。與硬質析出物不同,鋼中軟而連貫的析出物不僅可以提高強度,而且不會導致韌性降低。
  • 香港理工Acta Materialia:納米析出強化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焦增寶團隊以NiAl納米析出強化鋼為模型,探索了高強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調控機理,發現調控Cu元素的晶內配分和晶界偏析,可以消除晶界處尺寸粗大的不連續析出相,促進NiAl納米相的均勻析出,顯著提高材料的強韌性。
  • 鎂合金強化方法
    金屬及合金的常規強化方法有:合金化、壓力加工、熱處理、晶粒細化、添加增強材料等,這些方法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組合運用,都可以大大提高純金屬的力學性能,或使某些性能得到改善。通常,鎂及鎂合金的強化措施:固溶強化,沉澱(析出)強化,彌散強化,細晶強化,形變強化,複合強化等。
  • 香港理工Acta Materialia:納米析出強化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調控機理
    納米析出強化鋼是近年來國內外迅速發展的先進高強鋼之一,其具有高強度、高塑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和海洋工程等領域有重大的應用潛力。但是,高強鋼的晶界處能量高、擴散快,容易形成尺寸粗大的不連續析出相,引起晶界斷裂,嚴重降低材料的強韌性,這也是眾多析出強化合金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 位錯誘導塑性領域Nature Materials
    然而,進一步的工作表明,熱效應不能完全解釋這種現象,並提出了從電子流到位錯的直接動量轉移-即「電子風力」——促進了位錯滑移。其他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電塑現象與位錯的熱激活密切相關,並提出電脈衝要麼降低能量勢壘,要麼增加位錯的振動頻率。最近的研究表明,電脈衝誘導的磁場可以改變位錯核的局部能量狀態,從而使位錯從局部障礙物處脫釘。
  • 東北大學:提出強磁場時效多組分納米析出分層結構鋼新策略
    導讀:本文研究了時效過程中的強磁場(HMF)對多組分納米沉澱鋼中富Cu析出物和Ni(AlMn)析出物共沉澱析出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HMF促進了富Cu和Ni(AlMn)共析出物的分層結構的構建。研究認為,時效過程中,由於熱力學變化,HMF增加了二次沉澱的成核速率,從而細化了二次沉澱。
  • MP35N執行標準 MP35N時效強化機理
    關於MP35N合金冷加工強化機制的不合首要在於是否構成了馬氏體.Graham等2將包括MP35N合金在內的Co-Ni復相合金的線性加工硬化歸結於形變誘導發作的馬氏體相(HCP) ,第二階段的加工硬化來自於交織散布的HCP相與面心立方結構(FCC) 基體之間構成的機械孿晶.
  • 西安交大研究人員從原子尺度揭示釤鈷高溫永磁材料再結晶和析出...
    基於再結晶與析出相共生現象調控微觀組織是研發高性能合金材料的重要手段,在現代材料工業中具有廣泛應用。調控再結晶晶粒尺寸和析出相分布可實現鎂合金、鋁合金和鎳基高溫合金等結構材料的強塑匹配,也可克服Sm-Co永磁材料「磁能積與矯頑力相互倒置」的基礎難題。由於再結晶晶粒和析出相長大相互影響,且涉及複雜的缺陷演化過程,揭示缺陷的形成及分解對調控微觀組織和材料性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