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5N執行標準 MP35N時效強化機理

2020-12-06 上海焱狄金屬製品

MP35N(Co-35Ni-20Cr-10Mo)作為一種Co-Ni基超合金,自1968年被Smith發現以來,以其特超高的強度、極強的耐腐蝕性以及良好的耐疲勞性,廣泛應用於航天緊固件、骨科植人物、石化工業的水下鑽井等配備中-3.研討現已發現,MP35N合金的強化來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冷變形強化,其強度比固溶態進步3~5倍4;另一個是時效熱處理,可使強度進一步進步20%以上(5-61,可是關於其強化機制卻至今仍未統一.

關於MP35N合金冷加工強化機制的不合首要在於是否構成了馬氏體.Graham等2將包括MP35N合金在內的Co-Ni復相合金的線性加工硬化歸結於形變誘導發作的馬氏體相(HCP) ,第二階段的加工硬化來自於交織散布的HCP相與面心立方結構(FCC) 基體之間構成的機械孿晶.

Raghavan等則以為,因為應變誘發馬氏體改動的溫度低於室溫(~77K),因而MP35N室溫變形強化與馬氏體無關, 僅是因為發作了形變孿晶.Singh等經過X射線衍射(XRD) 和透射電鏡(TEM) 剖析了MP35N合金中冷加工構成的片層狀結構, XRD成果只顯現了面心立方基體相,沒有發現第二相的存在,然而透射電鏡成果標明一起包含了孿晶和HCP相.Prasad等」對直徑為100um的MP35N線材,研討了拉伸前後的由表層到中心層的微觀安排, 並經過TEM進行詳細剖析,以為起強化效果的片層結構是厚度1nm~1m的孿晶, 並非HCP相.

關於MP35N時效二次強化, Cra ham等1101以為是因為應力誘導生成的HCP相和基體FCC相之間的界面上呈現了Mo原子偏析,並進一步生成六角形結構的金屬間化合物Co,Mo,其在時效過程中片狀安排阻止了位錯運動,起到強化效果.根據無HCP相分出、僅有形變孿晶構成的研討者Ish maku等(」和Sorensen等112-1以為, 時效引起了Mo原子向堆垛層錯和孿晶的偏聚,和形變孿晶一起起到了強化效果.

中國在Co合金尤其是Co-Ni合金方面的研討較少.例如常用的3J21合金帶材或線材其強度最高僅1865MPal 14-16) .雖有單個專利經過雙真空熔煉、冷拉絲、冷軋、合金合成、時效處理工藝使強度乃至超過3GPa, 可是工藝繁瑣、本錢較高,本文結合國內外研討情況,自行熔煉MP35N合金,經過工藝改善進步強度,一起探究其強化機制.

1

試驗

屬按Co 35%、Ni 35%、Cr 20%、Mol 0%的比例混合, 經試驗用MP35N合金由Co、Cr、Ni、Mo四種純金

真空感應熔煉澆鑄成100mmx100mmx60mm方形錠坯,其實測成分見表1.錠坯在加熱爐中升溫至1250℃保溫2h,經過350熱軋試驗機進行6道次軋制,軋至5.5mm後進行水冷,終軋溫度為950℃.將熱軋板在1000℃保溫2h固溶淬火後,在四輥冷軋機上依照所示的工藝軋至0.87mm,冷軋總變形量為84.18%.對冷軋試樣進行400~700℃每隔50℃等溫時效4h.時效試樣在HX D-1000TM數字顯微式硬度儀上進行顯微硬度測驗,試驗載荷為500gf,加載時間為10s,均勻測驗12個點.去掉最大最小值後取均勻值進行統計剖析,對硬度最大的

時效溫度改動保溫時間,確認硬度最高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強度測驗.強度測驗所用拉伸試樣依照GB/T 228.1-2010製取, 在CMT 5605型全能拉伸機上進行拉伸試驗,每組平行試樣3根.用於安排調查的試樣經研磨、拋光、侵蝕(H NO, :HCI=1:2)後,在AX10金相顯微鏡下進行金相安排調查,使用ZEISS ULTRA 55熱場發射掃描電鏡進行拉伸斷口剖析, 使用D 8 Advance X射線衍射儀對試樣進行物相剖析.使用TF 20透射電子顯微鏡(TEM) 進行孿晶、位錯、分出物剖析,一起使用其配套的能譜剖析設備(EDS) 進行成分剖析.透射試樣選用機械減薄至30jm,後用19%H,S0g+76%甲醇+5%H,PO,的雙噴液穿孔,電流控制在25~32mA,溫度為-15~5℃.

2

熱力學相圖模仿

為使用Thermo-Calc熱力學軟體計算含21.1%Cr-9.44%Mo-0.013%C-0.17%Si的Co-Ni偽二元平衡相圖.從能夠看出,關於MP35N試驗合金來說,當溫度處於室溫至270℃之間時,有Co,Mog、Co, Mo和Co Cr分出相發作, 但高於270℃直至熔點1470℃之間均處於面心立方結構(FCC) 單相區,既沒有分出物也不發作相變.因而依照金屬學理論,試驗合金強化只能經過加工硬化,難以經過熱處理強化.可是眾多研討成果標明,Co-Ni合金在冷軋後的時效過程中,強硬度均進一步進步.對這一矛盾現象,國內外學者一向未能統一知道.

3

成果及剖析

3.1力學性能改變規則

MP35N合金冷軋試驗板經不一起效溫度處理後硬度先上升後下降,曲線改變見.對比冷軋態的顯微硬度528.16HV,在400~500℃等溫時效4h時,其顯微硬度添加至578.77~704.6HV,比冷軋態最高可進步30.44%;當時效溫度高於500℃以後,顯微硬度值開端逐步下降,在700℃時,急劇下降至479.02HV,低於冷軋態硬度值.時效熱處理試驗,其硬度目標改變如所示.

在最佳時效溫度500℃進行了不一起間的等溫能夠看出,時效時間為4h時,合金顯微硬度值最高,進一步延伸時間,硬度跟著時效時間的延伸反而呈下降趨勢.因為強度和硬度具有正相關的聯繫,能夠推測出該合金在500℃等溫時效4h時抗拉強度到達最大值.對比冷軋態的抗拉強度1922.04MPa、延伸率2.99%, 該時效態抗拉強度到達2641.16MPa, 進步37.41%, 但延伸率降至1.26%.其冷軋和500℃時效態的拉伸曲線所示.這種時效之後強度、硬度上升現象與平衡相圖存在矛盾, 其機理應與FCC基體內部的改變有關.

3.2

斷口剖析

對MP35N試驗合金冷軋態和500℃,4h時效態的試樣進行了拉伸斷口的SEM調查, 成果所示.能夠看出,MP35N冷軋板的拉伸斷口呈現顯著的撕裂孔洞特徵,孔洞位置巨細不統一,尺度從1um到50jm不等.這些開裂孔洞闡明冷軋板中已存在因為應力集中構成的孔隙缺點,這些小的孔隙在拉伸應力效果下不斷變大、會聚,終究在開裂過程中構成大的相連孔洞,構成開裂前的延伸率較低(2.99%),為脆性開裂.能夠看出,在冷軋板經500℃,4h時效後進行的拉斷試驗中,儘管延伸率降到更低(1.26%),可是試樣內部未發現任何孔洞,斷口表現為均勻的脆性解理開裂.一起,抗拉強度進步37.41%,闡明時效應力回復、顯微孔洞修復有利於強度進步.

3.3

XRD物相剖析

為了明晰MP375N試驗合金在不同狀態下的安排是否為單一的FCC安排, 並探明冷軋及時效過程中有無發作分出或相變, 對試驗合金進行了XRD物相剖析,成果所示.根據布拉格角能夠確認,試驗合金在固溶態、冷軋態和時效態均為單相FCC結構安排,其晶格常數為a=b=c=3.575A.在所有試樣的衍射圖譜中均沒有發現其他物相的衍射峰.儘管在平衡相圖中顯現,該合金在室溫下有Co, Mog、Co, Mo和Co Cr分出相, 在XRD檢測範圍內並沒有發現任何分出相.

一起能夠發現,試驗合金在冷軋態及時效態的XRD峰寬顯著大於1000℃固溶態, 如(200) 晶面衍射鋒在固溶態的半高寬FWHM(fullwidth at halfmaximum) 為0.410, 冷軋後上升至0.743, 持續在400~500℃時效之後一向堅持此寬度.依照謝樂公式D=KA/Bcos 0可知, 衍射峰半峰寬間與晶粒之間有對應聯繫,也就是說冷軋變形使合金顯著細化,並且在隨後的時效過程中晶粒沒有粗化.

別的,能夠看出,固溶態的晶面峰較多,闡明再結晶過程中構成的擇優取向不顯著,織構較弱.固溶、冷軋及不同條件時效態的衍射峰強度,能夠發現冷軋後構成顯著的擇優取向(100)和(200),闡明構成較強的冷軋織構,在時效過程中,織構強度相對下降,種類沒有發作改變.

3.4

TEM微觀安排和成分剖析

Co-Ni合金在冷變形和時效處理過程中生成的薄片狀安排,對其強化起著重要效果,是現在研討成果中獲得肯定的定論.可是對其類型的斷定,即HCP相、孿晶仍是HCP與孿晶混合體, 尚未到達共同知道.為明晰MP35N合金的強化機制,對試驗合金的冷軋態和時效態進行了TEM描摹及衍射把戲剖析,成果所示.MP35N試驗合金經84.18%冷軋變形後的TEM微觀安排

可知:冷軋變形使合金構成很多高密度位錯區,並進而構成位錯牆,將基體分割成位錯胞結構(圖中箭頭所示);試樣中未調查到顯著的片層狀安排,經衍射光斑剖析,試樣為單相面心立方安排,安排中不含孿晶,層錯數量較少.經400℃、500℃時效後,在試樣中均發現顯著的片層狀安排,片層厚度僅約為1~25nm,間隔約100~200nm,並且跟著時效溫度的升高,片層厚度不斷添加.400℃時效時,呈現了由數條較細孿晶擺放在一起組成的「孿晶簇」,

闡明在時效過程中,不同區域的部分位錯到達動力學條件分化成層錯,並以此為中心構成細小孿晶,描摹上構成由3~4個厚度為3nm左右的細孿晶組成的「孿晶簇」,且不同「孿晶簇」間的間隔為100~200nm不等.這一安排的呈現無疑為合金強度的進步起到必定效果,當時效溫度升高至500℃時,「孿晶簇」安排消失,此時呈現很多明晰、厚度不等的孿晶,在較厚孿晶安排中能夠看到高密度位錯.一起在此時效溫度下構成了二次孿晶,

這也很好解說了500℃時效4h時強硬度值到達最高的原因,即當時效條件到達最佳時,很多全位錯分化構成層錯,進而構成很多孿晶,反過來孿晶的構成對位錯運動的阻止、孿晶界自身的強化、二次孿晶與一次孿晶的彼此交織使合金的強硬度到達最高值[20-22].從試驗合金不同狀態對應的衍射斑駁能夠顯著的看出,冷軋態的衍射斑駁之間幾乎看不到暗線,層錯密度較低,在400℃、500℃時效4h時衍射斑駁顯著被拉長,斑駁之間有暗線,闡明時效過程中的確有很多位錯分化成層錯.

關於有無Mo原子在MP35N合金的李晶處偏聚,亦是存在爭論.通常以為,固溶原子易在畸變能較高的晶界處偏聚,而不會在能量較低的孿晶界面處偏聚12) .可是, Nie等12在鎂合金退火板材的研討中,發現了溶質原子Al、Zn在孿晶面處呈周期性偏析.別的, Jin等2在奧氏體不鏽鋼的李晶中也發現一些合金原子的輻照誘導偏聚現象,即Ni、Cr原子在較薄的孿晶帶上偏析,而Mo原子無顯著改變.對MP35N合金,Prasad等°在研討含低TiMP35N合金極細線材(直徑約100jm)時,對經600℃時效30min的試樣在層錯、孿晶以及基體處的成分進行統計剖析,發現Mo原子在層錯和孿晶處發作了集合,並且以為Mo原子的偏聚是強化機制之一;

關於不含Ti的MP35N合金在時效過程是否有原子偏聚現象,本試驗對500℃保溫4h時效後的MP35N試驗合金,在透射電鏡下的同一視野下對其基體及孿晶處的Mo元素進行了EDS剖析.由中6個點的Mo原子含量能夠顯著看出,孿晶上的Mo原子(點1和點4)含量分別為9.5%和10.2%,而基體上Mo原子(點2,3,5和6)含量均勻約為12.1%,高於孿晶處.這闡明合金時效處理未促進Mo原子在孿晶處的偏析,且在試驗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任何例如Co, Mog、Co, Mo和Co Cr的分出相.

4

定論

1)試驗合金經冷軋變形84.18%後,最佳時效條件為500℃時效4h,此時其抗拉強度由冷軋態的1922.04MPa進步到2641.16MPa, 抗拉強度值進步37.41%,相應時效後的顯微硬度到達最大值704.26HV,進步30.44%.

2)冷軋後的斷口存在很多巨細不一的撕裂孔洞,經500℃時效後,孔洞徹底消失,有利於合金強度的進步; XRD物相剖析標明試驗合金冷軋及時效後和固溶態的結構相同, 均為FCC結構, 無HCP相或金屬化合物CoMo的構成.

3) TEM及EDS剖析標明, 試驗合金在時效過程中構成了納米級孿晶,在400℃時效後呈現了由3~4個厚度為3nm左右的細孿晶組成的「孿晶簇」,溫度升高到500℃,孿晶尺度變大、交織,「孿晶簇」消失.孿晶界對位錯運動的阻止以及孿晶界的強化效果,是時效強化的首要機制,一起在本試驗合金成分和試驗條件下並未發現Mo原子在孿晶面的偏聚.

相關焦點

  • 彈性合金3J53執行標準 3J53化學成分3J53加工性及時效
    3J53彈性合金執行標準: YB/T5256-1993 特性:3J53屬於恆彈性合金,時效後可獲得高彈性和強度,在-60-100°c範圍內具有低的彈性模量溫度係數且耐腐蝕。適用:製造儀表工業中各種膜片,膜盒、波紋管、彈簧等彈性元件3J53多用於彈性敏感元件。
  • 馬氏體時效鋼強化工藝特點
    與傳統的高強度鋼不同,它不是用碳而是靠金屬間化合物的彌散析出來強化,這使其具有一個突出的優點:熱處理工藝簡單方便,這是由於馬氏體轉變不受冷卻速度的影響,不會出現像淬火回火鋼中常出現的淬透性問題,熱處理變形小,加工性能及焊接性能都很好。馬氏體時效鋼的顯著特點是在超高強度下仍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優異的斷裂韌性,這使它不僅可以取代傳統的高強度鋼,而且在一些重要領域內獲得別的材料難以替代的應用。
  • 鋁合金時效強化原理
    【鋁道網】鋁合金的時效硬化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它不僅決定於合金的組成、時效工藝,還取決於合金在生產過程中縮造成的缺陷,特別是空位、位錯的數量和分布等。
  • 香港理工Acta Materialia:納米析出強化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調控機理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焦增寶團隊以NiAl納米析出強化鋼為模型,探索了高強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調控機理,發現調控Cu元素的晶內配分和晶界偏析,可以消除晶界處尺寸粗大的不連續析出相,促進NiAl納米相的均勻析出,顯著提高材料的強韌性。
  • 新型鋁-鋰-銅基合金的析出強化機理與熱變形行為!
    新型Al-Li-Cu基合金的相變和強化機理研究還不深入,本文確定了新型Al-Li-Cu合金AA2070在250°C-450°C溫度範圍內的主要強化沉澱相演變,發現動態回復是溫度低於450°C時的主要軟化機制,構建了偽加工圖確定最佳工藝,為製造出經濟便捷的鋁合金材料提供了參考
  • 湖南大學陳江華院長團隊:位錯誘導析出對鋁合金時效強化的影響!
    預變形對合金的析出行為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機理和生長方式仍需進一步研究。本文發現預變形Al-Mg-Si合金中大部分位錯誘導析出相為短程有序相,而長程無序的是多晶析出相和多相複合析出相。位錯誘導複雜析出相的形成是由於形核率高和不同析出相的快速生長所致。
  • 鋁合金時效爐之影響時效的因素
    時效溫度的影響在不同溫度時效時,析出相的臨界晶核大小、數量、成分以及聚集長大的速度不同,若溫度過低,由於擴散困難,G·P區不易形成,時效後強度、硬度低,當時效溫度過高時,擴散易進行,過飽和固溶體中析出相的臨界晶核尺寸大,時效後強度、硬度偏低,即產生過時效。因此,各種合金都有較適宜的時效溫度。
  • 《MSEA》新型鋁-鋰-銅基合金的析出強化機理與熱變形行為!
    鋁鋰(Al-Li)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模量,高比強度和良好的耐腐蝕性而備受交通運輸行業,尤其是航空航天行業的關注。早期的Al-Li合金通常具有較高的鋰含量(超過2wt%)。鋁鋰合金的應用由於其低的斷裂韌性,差的延展性和可成形性,特別是機械性能的各向異性而受到限制。
  • 強化時效觀念 開通「綠色通道」
    強化時效觀念 開通「綠色通道」 2019-08-07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對法院執行的影響
    >一、民法典對執行理念的影響(一)進一步強化依法執行理念(二)進一步強化公正執行理念(三)進一步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四)樹立綠色執行理念(五)樹立科技執行理念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涉及老百姓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與執行工作關係緊密。民法典調整了涉及執行工作的相關規則的,我們務必對相關執行規則進行相應調整,以確保法律適用的正確性。(一)關於申請執行時效的計算問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2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 新型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強度突破2000兆帕
    【每日科技網】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自然》雜誌4月10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中國造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抗拉強度達到2200兆帕
    【PConline 資訊】中國在基建方面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能製造出相應配套的研發也在情理之中,據外媒報導,一項刊登《自然》國內最新研究顯示,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
  • 變形鋁合金為什麼要進行時效處理?鋁合金時效處理的作用
    鋁合金的這種淬火後力學性能隨時間延長而顯著提高的現象,稱為時效硬化現象,這一過程稱為時效。鋁沒有同素異構轉變,在近鋁端處亦沒有共析轉變,只有固態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將鋁合金固溶處理時,高溫下的過飽和α固溶體被原封不動地保留到室溫。但是這種過飽和固溶體在室溫下處於不平衡狀態,有脫溶分解和析出強化相而趨於穩定的傾向。
  • 鈹青銅時效處理工藝及注意事項
    鈹青銅的時效溫度與Be的含量有關,含Be小於2.1%的合金均宜進行時效處理。對於Be大於1.7%的合金,最佳時效溫度為300-330℃,保溫時間1-3小時(根據零件形狀及厚度)。Be低於0.5%的高導電性電極合金,由於溶點升高,最佳時效溫度為450-480℃,保溫時間1-3小時。
  • 香港理工Acta Materialia:納米析出強化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焦增寶團隊以NiAl納米析出強化鋼為模型,探索了高強鋼的晶界不連續析出機制及調控機理,發現調控Cu元素的晶內配分和晶界偏析,可以消除晶界處尺寸粗大的不連續析出相,促進NiAl納米相的均勻析出,顯著提高材料的強韌性。
  • 滄州市201不鏽鋼水槽執行標準
    滄州市201不鏽鋼水槽執行標準 ,「186nihv8ofl」   無錫新同巨不鏽鋼有限公司生產滄州市201不鏽鋼水槽,廠家直銷,價格上有優勢,歡迎詢價,不報虛價!
  • 1000°C時效1000小時,強度幾乎不變
    導讀:本研究發現中等熵Fe30Ni30Cr20Co17Mo2W1合金保持面心立方結構,其固溶態具有高穩定性,在600~1000℃時效處理1000小時後,室溫拉伸強度和高溫拉伸強度均無明顯改變。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j.msea.2020.139239本研究首先通過嚴格的製備工序加工出28.62Fe-30.08Ni-17.76Cr-17.12Co-3.28Mo-3.14W,並為了保證微觀結構穩定性,將試樣在氬氣氣氛中分別於600、700、800、900和1000°C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