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整個業務邏輯後,返回來基於產品來看看用戶-需求-場景
融資方(賣方)
大部分有融資需求的企業都是在供應鏈環節中處於弱勢狀態,因為墊付資金,導致資金周轉不過來。所以融資方需要有企業自助平臺來幫助其進行融資發起與合同籤署。
核心企業(買方)
因為心企業處於優勢地位,而核心企業為了拓展產品線,往往會成立一個保理金控公司,來提高公司內部金融扭轉能力。與融資方產生貿易往來時,當融資方(賣方)急需錢時,核心企業(買方)就會讓融資方(賣方)去找指定的保理公司申請應收帳款轉讓來融資。相當於變相給核心企業(買方)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所以核心企業需要有企業自助平臺來幫助進行確權工作。
保理公司內部人員
融資方(賣方)申請應收帳款轉讓時,會涉及到很多環節,比如會針對核心企業(買方)進行評級、立項、盡調、授信等行為,來評估是否開展該項業務,所以內部會涉及到多部分審批流程,從客戶經理-風控經理-法務經理-信審會委員-CEO,會形成一套規範化評審工作。所以需要業務平臺進行一系列線上操作。
然後再來看看整個業務系統的整體架構
商業保理公司從業人員必備寶典,新手必讀!
訪問層:包含保理公司內部人員用到的資產交易業務平臺PC端和移動端,核心企業(買方)和融資方(買方)使用的企業自助平臺PC端和移動端。
前置平臺和前端UI:包含調用的一些接口和使用到前端技術
展示層:涉及到模板引擎的渲染和交互
業務層:分業務管理功能、非業務功能、外圍系統(之後我會重點介紹業務管理功能的每一小塊的邏輯流程,這也是該套系統的核心功能)
數據層:涉及到一些數據的存儲與緩存,以及一些財報和評級工作的自定義函數計算等等
資料庫:分緩存與持久性存儲
基礎設施:使用該套系統必備的工具
四、商業保理產品的評級工作
在整個商業保理的環節中,和一個企業開展項目融資之前,一般會對核心企業(買方)進行立項和評級、對融資企業(賣方)、擔保企業進行評級。接下來我從幾個方面具體講講評級的作用和方法
企業評級的作用
1.對核心企業進行評級,是為了初步判斷核心企業(買方)的基本狀況,確保開展業務後核心企業(買方)的還款能力;
總之,評級高可以反映企業經營情況好、守信用,保理公司比較放心把資金放給融資企業,融資的成本也會更低,融資到的金額也會更多。
企業評級的對象
整個供應鏈金融中,會涉及到的評級對象有:
1.核心企業(買方)
評級的方法
目前在供應鏈金融中企業評級方法一般為:加權評級法
加權評級法公式
,X代表權重,f代表具體指標
這也是評級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一般做法是根據各具體指標在評級總目標中的不同地位,給出或設定其標準權數,同時確定各具體指標的標準值,然後比較指標的實際數值與標準值得到級別指標分值,最後匯總指標分值求得加權評估總分。
加權評分法的最大優點是簡便易算,但也存在兩個明顯的缺點。
1.未能區分指標的不同性質,會導致計算出的綜合指數不盡科學。信用評級中往往會有一些指標屬於狀態指標,如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率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越接近標準水平越好。對於狀態指標,加權評分法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果。
當然,這套系統從0到1階段,只是規定了一個閾值,低於這個閾值的資產負債率都算作優秀。
2.不能動態地反映企業發展的變動狀況。企業信用是連續不斷的,加權評分法只考察一年,反映企業的時點狀態,很難判斷信用風險狀況和趨勢。
根據這個情況,系統設計階段,我們所採用的方式一般都會取最近兩年的財報作為參考依據。
評級的步驟
1.選擇企業和評分模型
確定評級的企業和評分的模型
評分模型的作用:因為每個企業所在的行業會不同,所以評分標準也會不同,為了保證評分的準確性,我們會根據行業來設計不同的評分模型。
2.評級模型(評分指標)
一般情況下,評級模板會有個總分,這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設定100分、200分,然後在根據總分來評估多少分是優秀,多少分是差。下面以100分為滿分來舉例說明。
在評級模型確定完畢後,評級人員就會根據企業狀態進行相應的選擇,這裡會將指標分為兩類:
定性指標(假設為50分)
經營者個人情況:經營者年齡、經營者學歷、經營者婚姻/家庭/個人資產情況、經營者榮譽情況、經營者個人信用情況、經營者管理能力。
企業的非財務因素:企業經營場所狀況、企業經營狀況、所處行業及產品分析、企業信譽狀況、企業發展前景、業務貢獻度、財務管理能力。
信用履約情況:外部授信情況、貸款資產形態、到期信用償還記錄。
假設:我們以經營者學歷(權重為4分)舉例,大專以下得0分,大專可以得1分,本科可以得2分,研究生可以得3分,博士生以上可以得4分。這樣就可以得出該項指標的具體得分。然後按照這個方式,將每項指標的分數相加,得到定性指標的最終得分。
定性指標需要人工選擇
定量指標(假設為50分)
定量指標一般都是在財務報表中取值,包含了: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營業利潤率、淨利潤增長率、資本收益率、資本回報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已或利息倍數等等。
假設:資產負債率(權重為5分),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下得5分,50%-55%得4分,55%-60%得3分,60%-65%得2分,65%-70%得1分,70%以上得0分。同理,其他指標也可以得出分數,得到定量指標的最終分數。
定量指標一般都會在系統中用算法寫好,用戶只需要上傳相應的財報即可,不需要人工選擇。
評級的結果
本行業內,一般評級結果分以下幾種
AAA:極佳
根據100分的分值來算,你可以自己定義每個評級結果的分數,得出最終評級結果。
一般情況下,評分在B以下的企業,基本上不會與之發生保理業務。
上一章講到企業評級的作用,當企業評級在B級以上時,就證明可以和融資企業開展業務往來,但是在開展業務之前,保理公司內部會對核心企業(買方)和融資企業(賣方)進行授信審批,以此來確定融資企業到底能融資多少金額,而盡職調查就是授信環節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五、保理業務中的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是什麼?
盡職調查是指對核心企業(買方)和融資企業(賣方)進行詳細調查以及對有關資料進行核實。一個完整的盡職調查應該包括企業概況、行業分析、生產經營分析、財務分析、資信分析,並且由於在實際項目的操作過程中,涉及到的行業範圍廣、跨度大,同行業內的企業也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為此為了提高在盡職調查中的工作效率,需對企業的共性問題進行把握,提煉出影響企業履約能力的主要信用特徵,抓住重點、針對性地展開核實調查。
這樣一來,對買賣雙方企業的實地考察成為了盡職調查流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實地走訪,一方面是可以考察企業當地的生產經營環境狀況,另一方面可以核實企業生產經營業績及相關財務狀況的真實性。
首先,在對目標企業的實地調查中,項目負責人須遵循以下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對於客戶提供的信息,或項目負責人的個人判斷,都必須提供合法、合規、合理的書面依據,並且詳細記錄調查的方式和過程,對於一些確實無法取得直接書面證據的重要信息,則需通過與項目無利害關係的第三方給予證明和確認。
1. 價值評估
盡職調查的目的
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不用實地去收集材料,但是一定要理解盡職調查的目的,才能更好的設計出產品,那麼盡職調查到底包含哪些內容呢?
常用的調查報告模板和調查審查操作指引,各個金融機構的區別並不大,都是這一套評價體系的實際應用。
經過多年的經濟工作實踐,人類形成了對現代企業的一整套全面評價體系,包括定量指標、定性指標、絕對值指標、結構指標、對比指標、趨勢指標等。
1. 公司概況
(1) 工商登記情況
(2) 歷史沿革
(3) 主要股東
(4) 管理層介紹
(5) 關聯企業情況介紹
2. 行業分析
(1) 行業市場容量
(2) 行業競爭情況
(3) 行業監管政策
3. 生產經營分析
(1) 公司產品介紹
(2) 產品產銷量分析
(3) 生產經營上下遊分析
(4) 資產狀況
4. 公司財務分析
(1) 財務報表分析
(2) 報表科目餘額分析
(3) 財務指標分析
5. 公司資信分析
(1) 企業徵信情況
(2) 訴訟及被執行信息
(3) 獲得榮譽或行政處罰
(4) 企業輿情信息
6. 結論
總體概況企業的整體實力,經營管理水平,生產經營狀況,財務表現等,並給出建議的授信額度。從盡職調查模板來看,部分內容盡調人員必須在實地考察後才能得出結論,而不是聽企業人員說,並且還要學會看財報數據,明白什麼數據好,什麼數據不好。
盡職調查模板設計須知
1. 在實際業務中,一個融資企業可以和多個核心企業(買方)發生貿易往來,所以存在多個盡職調查內容,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要考慮進去。
2. 設計模板的時候要考慮客戶經理填寫時的便捷性與操作性, 所以每項內容要清晰,必要的時候給出提示與指引。而查看的時候,為了便於閱讀,生成PDF閱讀查看效果最佳。
3. 盡職調查作為企業授信的必要條件,在企業申請授信的情況下,必須可以關聯上對應的企業盡調報告。
六、保理業務中的風控手段
商業保理業務
還是這張圖,這次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賣方將貨物賣給買方,賣方可將貿易過程中銷售或合同所產生的應收帳款轉讓給保理公司,再由保理商為賣方提供現金流提前用於採購、生產等,以避免應收帳款產生到收回期間企業資金周轉的難題。
商業保理業務的風險與解決辦法
1、企業風險
首先是買、賣雙方信用風險。國內商業保理業務是根據買賣雙方的應收帳款來執行的,所以第一還款來源是核心企業(買方),若核心企業(買方)出現經營不善導致到期無支付能力,保理公司就會面臨資金損失導致壞帳。若保理合同籤的是有追索的情況下,可以向融資方(賣方)追索,要求無條件付款給保理公司。所以買賣雙方的企業信譽、實力狀況是開展保理業務的首要風險。之前講到企業評級和盡職調查都是用來評估企業的情況來防範企業風險的。
其次是交易真實性風險。保理業務是根據應收帳款辦理,相對與流動資金貸款簡單許多,如果買賣雙方偽造虛假合同,偽造發票、一票多用等方式騙取融資,保理公司若不認真審核,極易導致壞帳。
最後是上、下遊企業關聯交易風險。如果上下遊企業之間互為關聯方,一旦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成為買賣關係,則容易出現貨款互抵現象。如此一來會加大應收帳款資金回款的風險。
解決辦法:
(1)嚴格規範並記錄企業信息,做好企業基本信息審查工作,填寫《盡職調查》報告,保證內容真實性;
2、保理人員審核風險
審查制度執行不力。在保理業務辦理中未能嚴格審核合同、發票等重要交易背景資料,從而出現虛假交易合同及瑕疵應收帳款辦理保理業務,導致保理預付款資金的落空,造成資金損失。
解決辦法:
1. 定期培訓業務人員工作專業性;
3、法律方面風險。
保理業務實質是一種「債權」的質押,一旦債權本身或質押效力出現問題,會增加實現債權的難度或無法實現債權。
保理業務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轉讓風險。保理業務的核心是應收帳款的轉讓,所以這個風險是最核心所在。具體來說,風險點包括:
應收帳款是否合法;
解決辦法:
1. 初期法務與產品應嚴格審查各類合同完整性,反覆斟酌。
4、企業信息安全風險
企業註冊、新增人員、更改銀行帳戶、籤章等真實性問題。融資企業(賣方)與保理公司籤訂合同前,容易發生不是企業自身發生的操作行為。
解決辦法:
1. 企業註冊階段,需要填寫企業基本企業、上傳證件照;法人信息、法人證件照;管理員信息,驗證手機號、上傳管理員證件照與公司授權委託書加蓋公章。
2. 企業每新增一名操作員時,必須上傳公司的授權委託書加蓋公章
3. 更換銀行帳戶時,必須經過審核核實後才生效
4. 融資合同籤章時,可設置多崗驗證,多人同意後生效
由於前期接觸風控的機會不多,暫時就整理了以上需要嚴格把控的風控場景,後期會補全沒有考慮到的地方。
七、核心企業授信流程講解
什麼是企業授信
簡單來說,企業授信是指保理公司向核心企業(買方)與融資企業(賣方)直接提供資金支持,授信不能等同於貸款,授信是一種風險控制的總的概念。當融資企業需要貸款時,貸款金額不能超過其企業的授信金額。
為什麼要對核心企業授信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融資企業(賣方)需要資金,反而需要對核心企業(授信)?
因為在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是融資的關鍵因素。核心企業在整個供應鏈中處於強勢地位,能對供應鏈條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穩定和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核心企業對供應鏈組成有決定權,對供應商、經銷商、下遊製造企業有嚴格選擇標準和有較強控制力。供應鏈金融在設計過程中基於真實的貿易背景,往往需要核心企業的配合,如對接財務、確定歷史經營結算情況、測算合理額度、對資金受託支付等。而且最終付款方為核心企業,欠錢的都是大哥。
保理公司的評估重點不是融資企業的財務狀況,而是核心企業的地位和財務狀況,以及整個供應鏈的競爭性和管理效率。
核心企業授信申請內容解析
核心企業涉及到單個核心企業授信和集團企業授信,這裡只是簡單介紹單個核心企業授信的情況。
概括為:
a) 基本授信信息
基本授信信息包含:
1)授信類型:新貸(企業第一次到保理公司授信)、增貸(一年內業務變更導致需要增加授信額度)、年審(每年一次重新授信)、條件變更(由於企業狀況改變導致授信改變;
分項額度信息包含:
分項額度指保理公司針對每一項基礎產品來對核心企業授信,一般情況下,保理公司產品有有追索/無追索、明保理/暗保理、方向保理/保理池/再保理等方式組合。
1)產品名稱:可提前錄入,這裡選擇即可
額度共享:指不同的產品授予金額可以小於等於企業的申請額度
額度獨立:指所有的產品授予總金額不能大於企業的申請額度
擔保信息包含:
若申請信息有擔保,則擔保信息必填;若申請信息無擔保,則擔保信息可不填
1)擔保類型:企業擔保/自然人擔保
盡調報告包含:
之前文章中講到過盡調報告的有關信息和重要性,盡調報告的重要性直接影響了整個業務環節的授信情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下我之前的文章。當企業的盡調報告填寫完成後,這裡只需要關聯該企業的盡調報告即可。
核心企業授信審核流程解析
保理公司業務經理填寫完申請內容後,會在保理公司內部審核,一般情況下,審核流程如下圖:
流程主要分為:
1)業務經理髮起